【热点追踪】天猫“十亿”造新“节”
 1.30万

试听126【热点追踪】天猫“十亿”造新“节”

00:00
07:01

各位《马红漫的投资日历》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我们今天的投资日历,今天是2020年3月9日,周一,就在前一天,我们迎来了第110个“三八”国际妇女节,现在这里给妇朋友么送一声迟到的祝福。


【第一部分:热点速递】

随着疫情趋缓,随着电商物流的恢复,妇女节成为了2020年第一个向身边女性送上祝福的节点,疫情下的三八节有望成为历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三八节活动,与此同时天猫还增加了10亿消费补贴,从消费侧反向拉动供给侧,进一步助力商家复工复产。目前天猫商家复工已经超过90%,而淘宝商家在2月则新增了100万商家。说到这有些听众就会有疑问了,说白了就一个妇女节促销,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这就要说到现在的流行的“节了”,近几年似乎互联网品牌都喜欢玩转“花式造节”来进行宣传和口碑的营销,从2009年淘宝开始,到2019年的电商平台百花齐放,品牌造节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以至于不经思考“双11的单身,凭什么就被值得狂欢了”。小到节日营销主题活动,中到特色节(情人节,光棍节,中秋节),大到自己创造节日,比如2019年淘宝的造物节,智能马桶盖节,亲子节,无论从怀旧营销,广告创意,科技体验,都让我们打开了自己对于“花式节日营销的新认知”。

越来越多的单品牌愿意和平台一起加入这场营销中,说明单一的降价促销形式已经造成了观众的审美疲劳,品牌想通过造节脱颖而出,除了思考”品效合一”和用户走的更近的”参与感“外,还要结合对市场的洞察,以及更多创新的玩法。


【第二部分:热点解析】

品牌在初期所做的营销多半围绕“增长”或者“GMV成交总额为主””以“内部的站内营销居多。当然达到一定的规模,略显乏力的时候,就拿出来一部分预算,去做外界曝光,营销,通常是以投放,社交为主,打折,补贴为辅的策略进行。

以单品牌为例,一个新品牌的诞生,初期策略是让更多的用户知晓,曝光后做相关的促销活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入驻头部电商平台,社交电商平台,跟随平台的节奏,做相关的秒杀,优惠券,满减,拼团,砍价等动作,让更多用户能体验到商品。

从前几年的营销趋势,单一品牌做社交更多的是围绕“品牌曝光”居多,比如线下地铁的广告,节目的贴片等,而近两年,更多品牌开始要求“品效合一”,除了做了曝光外,还会结合节日去做热点促销。

平台系平台则不同单一品牌,通常是作为”发起者“邀请众多品牌一起做社交。成立一个新平台,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以电商为例,从上游的供应链,中间的技术,下游的用户,内容的建设等,是一个多方位整合的过程。初期平台做社交的几率也比较小,通常对平台系品牌来说,C轮之后会做更多社会化的传播。

随着团队的强大,当人力,财力,平台的SKU(库存保有单位),用户量,到达一定的规模,就会做较大的”站内营销“,通过用户数据分析的形式,做数据分析后,开始做品类节,比如”数码狂欢节“,”美妆狂欢节“,”春季换新日“等,这些都是商家配合围绕用户喜好做的内部营销。

随着不断的累积,慢慢的平台开始做中型的线上全案社交了,何为全案的社交?,围绕某个大的节日,以时间轴的形式整体策划,从品牌曝光,增长,话题的参与,内容的营销,全方位思考营销的玩法,与消费者的线上互动。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将造节看做是社交的升级版,造节不同于社交的的区别是规模更大,细节更多,比如“杭州淘宝造物节”,从线下不同板块,潮流,科技,国风,美食未来之城等覆盖更广,宣传更高,且有明星加入,票务销售等环节,而社交则是基础投放,广告,媒介运用居多。

现在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的转变,自媒体传播发生了变化,人人都成了KOL,都成了媒介,传播变成了一种双向,乃至于多项的流动作业,品牌传播方式改变了,不再是“我说,你听”,而变成,大家一起玩,大家一起说,一起互动。做传播的平台或者品牌变成了“搭台子的人”,媒介变成了唱戏了,用户变成看戏和点评的。

较多的单一品牌其实不适合做造节,最多做个社交就可以,而且有些客单价过高的品,做社交也不一定带来销售量,社交拥有众多不确定性。那么造节更是一种“奢求”,如果想要“造节”,还是和头部平台绑定一起做更为合适不过了。


【第三部分:投资策略】

1.造节营销就像一个接力棒,从09年,到19年,到步入20年,会有更多的行业者从事这份”策划工作“,中国有很多的传统文化,在智远看来,较多的企业都弱化了“文化”而更侧重于“营销”,怎么去“有效的结合”,这也许是我们应该反思的。

2.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造节是要贴近消费者与市场的需求。造节的本质是通过营销手段刺激消费者非理性的消费,但是在社会总需求规模浮动正常的情况下,消费需求增长是有限的,那么自创节日就是在消耗和预支存量了。“造节”越多“,每个节日该有的价值就会越少,风险系数就会更高。

3.在自创节日增长远超消费者需求增长速度的情况下,怎么样突破大众玩法,实现预期回报,保证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平台造节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品牌造节并不可怕,对企业或者品牌来说,如果沉迷于这种瞬间的营销,无异于就是就是“慢性毒药”,消费者越来越理性,“造节营销”所带来的业绩确实漂亮,但是这样的“业绩”多半是在消费自己过去的积累,一旦离开促销,消费者变不在依赖平台,也就失去了“价值”所在。


用户评论
  • 行走世界的百合

    这两期的录音音量,太小了!

  • _菜园_

    我感觉你讲的,对个人去买股票,基金没用

  • 月光的水瓶

    这次三八节就像双11,各种打折优惠。

  • 福大如东海

    音量是不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