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基石|行为金融学的认知须知
 1.85万

第5课:基石|行为金融学的认知须知

00:00
09:31


以诺教育官方WX号为:小诺(noah1919)欢迎添加

近期发现冒用夏博和小诺账号,在留言区发送加个人WX的留言,请各位学员注意,我们喜马拉雅官方账号只有:以诺教育和夏春博士


内容原稿


通过前几次课我们学到了,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投资行为,投资最大的敌人就是投资人自己


这是因为:

第一,我们大脑里恐慌和贪婪的基因会带来投资时的情绪波动;

第二,我们大脑里的慢系统经常偷懒罢工,快系统凭直觉做出的投资反应往往让人事后后悔;而且大脑还会经常自我欺骗,使得大多数人在投资失败后也不肯承认错误,学习改进;

第三,大多数投资人的基础金融知识缺乏,他们又常常遇到不负责任的金融教育,常常被错误的投资观念误导。


这些原因和结果都很好理解,不过大家心里肯定会有疑问:既然你说投资最大的敌人是自己,那么为什么传统金融学不去研究人的投资行为?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到底有什么区别?


我们先来聊聊传统金融学。


传统金融学家认为投资人是聪明的,即使一开始不聪明,也会逐渐学习变得聪明。否则的话,他们会在资本市场长期亏钱,最后不得不退出市场。


第二,传统金融学家很早就知道,人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但他们认为这些错误会在交易中互相抵消,比如,一个人在贪婪的时候,另外一个人正好恐慌,那么他们的交易对于市场价格的影响,就和两个聪明的理性交易者一样没有区别。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哪怕资本市场上绝大多数人都很笨,只要市场上存在少数几个聪明的投资人人,那么资产的价格也是合理的。因为笨人们追涨杀跌的买卖错误,虽然会暂时导致证券价格偏离他们内在价值,但少数几个聪明人就会进行低买高卖的“套利”交易,他们可以加杠杠放大交易,抵消大多数人犯下的错误,最终结果就是证券价格和他们的内在价值相等。


所以,传统金融学家觉得研究投资人的错误行为是没有意义和浪费时间的事,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为什么一种资产的回报比另外一种资产的回报更高?金融学能不能找到一种数学公式,能够帮助我们精确地计算资产的内在价值,能够描述资产回报和风险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风险越大的资产,回报应该更高。应该说传统金融学在这个目标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多次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最近一次是2013年,芝加哥大学的尤金·法码(EugeneFama教授以对传统金融学研究的重大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就当传统金融学家在70年代宣布风险与回报之间的关系已经找到的时候,麻烦也开始出现,一些风险更大的资产,回报反而更低,风险更小的资产,回报反而更高,传统金融学家一时间解释不了这些现象。


这时候,耶鲁大学的罗伯特·席勒(RobertShiller教授和其他一些学者就指出,这些资产回报和风险偏离的现象是由于投资人的各种行为错误导致的。他们开始引入心理学里面关于行为偏差的研究,首先他们指出由于投资要很长时间才出结果,所以大多数人很难通过交易来变得聪明。第二,绝大多数人会在同一时间犯下同样的行为错误,比如同时恐慌,同时贪婪,这样他们的错误就无法互相抵消。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当市场上绝大多数人都犯傻,把一些热门公司的股票价格越推越高,以至于股价出现泡沫时,聪明的投资人通过做空来“套利”的危险非常大,不是赚大钱而是会巨亏,所以他们要么什么都不做,要么就火上浇油,把股价继续推高后再拔腿就跑。后来的学者还找到了更多的原因说明,当资产价格太高或者太低的时候,聪明的投资人也不会去套利。这样,资产价格就可能长期偏离内在价值,就会出现风险越大的资产,回报反而越低的情况。在80年代,行为金融学就在这三点基础上慢慢成长起来。


作为行为金融学的奠基人,席勒教授也获得了201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和法码教授同时获奖,但他们之间有时存在着针锋相对的观点,席勒以研究泡沫功成名就,法码常说“我的字典里从来没有‘泡沫’这两个字”。


80年代开始,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两派就展开了长达30多年的学术战争,传统金融学家自认“名门正派”,视行为金融学家为“歪门邪道”,而行为金融学家则认为传统金融学走的才是歪门邪道,双方曾经一度斗得比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还精彩。巴菲特也曾经被卷入到这场争斗中,虽然他就是传统金融学描述的“聪明的套利投资人”,但他是站在行为金融学这一边的。他嘲讽传统金融学家:正因为你们总是教导学生价格是正确的,市场是有效的,我才可以赚到大钱。事实上,巴菲特这些年分享他的投资经验,给了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很多启发。


无论你更喜欢“名门正派”还是“歪门邪道”,我们的课都会同时介绍他们的主要研究成果。不过,在课程第二个模块开始之前,我想特别提醒大家一件事情。如果你学习的时候不用心,不思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门课程不但起不到帮助你每年投资回报增加2-4个百分点的目标,你可能还会“走火入魔”,投资成绩变得更加糟糕。


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很简单,你回想一下小时候爸爸妈妈告诉你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的时候,你心里想的是不是“原来还可以这样做”,或者因为逆反心理,反而越有犯规的冲动?英语里面有一句话“你不知道的事情不会伤害你”,人们在面对未知的领域时,常常会因为知识的不足而行事谨慎,而一旦具备一定的知识,反而可能变得大胆冲动。学投资,如果只是一知半解,可能比什么都不知道还要糟糕。


与此同时,一个让行为金融学家们非常尴尬的事实是,虽然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认识到了行为偏差带来的伤害,但从一些数据上看,近些年来散户的投资业绩反而变得更差了。


背后的原因,直到最近才被发现,原来过去的学术研究,过于注重强调行为偏差的负面性,为了发表学术研究,争相挖掘出新的行为偏差来,在正面引导投资人改变行为偏差上,几乎什么也没做。


也就是说,投资人即使知道了越来越多的行为偏差,但他们还是不知道要怎么去纠正、去做出正确、理性的投资决策来!


同样的例子发生在很多领域:为了防止肥胖,艾滋病等问题的蔓延,许多国家采取了负面宣传的办法,但效果都很不理想,越宣传,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相反,采取正面解决效果要好得多,比如提供运动器材,派发避孕套等等。


负面看待投资行为偏差,不仅不会让我们进步,还可能让我们自己传染上别人常犯的投资错误,让负能量越积越多。我的课程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我会针对每个行为偏差和错误,提供解决的办法,从正面告诉大家聪明的投资人是怎样做的。


学习完这节课,我有三点建议


1、找到生活中一两位读金融专业的朋友,我相信他们和中国绝大多数人一样,在学校学的是传统金融学,把你在行为金融学上学到的知识和他们分享,看看彼此的异同,在讨论中共同学习进步。


2、当你在课上了解了每一种行为偏差之后,千万别尝试去重复错误,而是要把注意力放在纠正这些行为偏差的方法上。只要你明白了这个道理,恭喜你,离投资成功更近一步了!


3、克服行为偏差的方法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把你从其他人那里学到的好方法也分享到课程留言区,帮助更多的人成为聪明的投资人。

用户评论
  • Habiba_曹铮

    在哪里可以进群啊

    以诺教育 回复 @Habiba_曹铮: 您好,在课程详情页下方和节目右上方都有加群的标志。

  • 听友4516052

    正向思维是一种能力,需要刻意练习

  • 千金反复来

    夏博士的课是最专业的,可惜喜马拉雅主要看看谁的名气大!

  • SUN孙1993

    天道酬勤,还要有正确的努力方向

  • 選擇的自由

    贵精不贵多,辨证而思考,任重而道远。

  • 约翰伯格

    有没有形容金融学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有三位科学家。

  • 1529913ewyg

    群都满了啊

  • 花雕醉青蟹

    真是盲懂无知比一知半解好

  • 送水工人

    正课不错,有收获

  • 9527阿布

    很好的节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