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白色的烛光照在屏风上透出幽冷的色调,窗外碧空清澈,月华如水,偶有几缕轻云漂浮,给人辽阔而清冷的感觉。忽然几声雁鸣,掠过长空,雁声远去复又一片宁静,只见皎洁月光映照下的玉宇琼楼,高低错落,飞檐铁写。 弹词开篇《秋思》开头的这四句“银烛秋光冷画屏,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把一幅秋夜的景色描绘得何等生动、美丽,一下子把人带到空阔、淡雅的气氛中去了。这既是背景,也是人物心理活动的依据,中国人一概把圆月看作家人团聚的象征,鸿雁在古代则是可寄书托情之物,“雁足传书”,所以这两样景物是最惹人相思的。 《秋思》的后半段,便由写景渐至写人物的情感。 看到这样的秋景,自然会触动佳人孤独、寂寥的内心世界,她倚窗凝神,心中涌起对久别亲人深切的思念,对遥遥无期相逢的企盼,绵绵思绪,竟至夜不成眠,眼见晓星渐沉,天色将明,就连梦中一见的愿望也未能得偿,无限的失落与惆怅,尽在轻轻的一声叹息之中,而不知不觉泪水渗透了手中的罗帕。这样如怨如诉诗画般的情景,怎不令人陶醉! 开篇《秋思》的前四句来自两首唐诗。第一句“银烛秋光冷画屏”是杜牧的《秋夕》中的第一句,原诗描写古时深宫后庭一个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后面三句是温庭筠的七绝《谣瑟怨》中的后三句,该诗的起句是“冰簟银床梦不成”,作者将此句换下,一是使开篇前四句统成一体,只写秋夜景色,二是抓住句中“梦不成”三字大做文章,在两句表唱之后,便进入角色,以第一人称表达了思念之情,使全篇紧扣“秋思”题意。这样的结构形态完全符合开篇的制作模式,从写景到人物心理活动的描述过程自然、熨帖,丝毫没有生硬的感觉,写景是为了抒情,情由景生,情景交融,唐诗在作家的借用、剪裁、敷衍发挥下成为一首开篇佳作,可以说这是评弹艺术家二度创作的范例。当然原作还有一些枝蔓,演唱时经过适当删节,才使它主题鲜明、简洁。 《秋思》作为一首开篇要能够广泛流传,受人喜爱,文字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而关键还在于曲调的优美、流畅,并要求演唱者有高超的演唱水平,才会深入人心。祁调的特点浅弹低呤,曲风幽雅,它以低仰的假嗓为主,真假声结合的唱法,而唱腔过门又独具特色,擅长表达人物多愁善感、悲哀凄婉的情绪,所以与《秋思》的情调正相吻合。这首开篇经周云瑞老师加工制作,旋律更丰富,音乐更紧凑完美,被誉为祁调新腔。周云瑞老师的假声,音色纯净、清亮,他的唱、吐字运腔轻、圆、细、柔,收放自如,细腻传神,他用那种含蓄、阳柔的美,诠释了开篇的全部内容。同时周云瑞老师的琵琶功力非同一般,技法娴熟,音色优美,他在唱腔中衬托进一些听似不经意的小过门,使唱与伴浑然一体,连绵不断,一气呵成,给人声断意犹未尽的艺术感染力,将诗画般的意境、清纯高雅的人物气质乃至一腔幽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耐人寻味。当年曾有“一曲《秋思》挽救了一个流派<祁调>”之说,可见其艺术价值。 根据“浅谈开篇《秋思》的艺术魅力”一文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