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座城市,曾经陷入战争,曾经沐浴战火,那种痛苦是久久不能散去的。 对这座城市来说,那种屈辱与愤怒,挣扎与抗争,不仅仅停留在文字上和图片里。因为,在脚下的这片土地上,依然矗立或掩埋着关于战争的记忆。 让这座城市里的人们更加的向往和平,也从来不会忘记历史! 在海拉尔城区北面山上,有一个名叫“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遗址”的地方。 1934年6月动工,1937年末竣工,到现在已有80年的历史。海拉尔要塞遗址共有5处主阵地和4个辅助阵地。其中北山遗址是目前国内现存日军要塞遗址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处,是地上和地下工程最为复杂、规模最大、各种设施齐全的环形防御阵地,是整个军事工事的指挥中心。日本关东军第80混成旅团司令部就设在这里。曾被当时的军事家称为“东方的马其诺防线”。遗址的地下工事深17-21米,目前已勘测各种工事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地下通道4000多米,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房间50多间,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该工事当时在地下完全能够保证基本生活及作战供给,苏联战地记者称之为“地下城市”。地上部分建有30多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明暗堡和顶盖工事。还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掩蔽部及观察所、指挥所,有迫击炮、火炮阵地和防坦克壕等。 围绕“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曾经流行着种种传说,主要有两种: 一是说,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四座重镇――海拉尔、满洲里、扎兰屯和牙克石,日本关东军都修筑了庞大的地下工事,而以海拉尔为中心。海拉尔、满洲里之间有地下工事相通,直达中苏边境;此外,海拉尔、牙克石、博克图、扎兰屯一线的地下也有暗道相连,绵延数百里。 二是说,海拉尔、博克图、扎兰屯等地的地下工事仍未被全部发现,弹药库、兵器库、粮库以及汽车、坦克等战略物资仍在地下埋藏着,等待人们去寻找,去发现。 虽然是传说,但无风不起浪,它起码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海拉尔,有一个在战争期间,由日军主导修筑的庞大的地下工事网。 当然,这需要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