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96万播放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丨央视、人民日报推荐

  •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2019中国好书!
  • 三上热搜,豆瓣2019年读书传记类NO.2!
  • 人民日报9次推荐,记录莫高窟人守护敦煌的历史
节目
简介
评价(109)

  • 【视频】“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的个人传记(董卿推荐,央视报道)

     3.10万 15 02:33试听

    5月前
  • 樊锦诗献声推荐丨我心归处是敦煌

     2.38万 17 01:13试听

    5月前
  • 作者顾春芳致辞:莫高窟那群可爱的人

     1.79万 5 01:56试听

    4月前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01 自序

     4.70万 52 10:20试听

    5月前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02 第一章 初见人世

     3.23万 25 08:03试听

    5月前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03 第一章 路有冻死骨

     2.82万 6 06:54试听

    5月前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04 第一章 一个崭新的上海

     2.62万 5 07:25试听

    5月前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05 第一章 差一点死于小儿麻痹症

     2.36万 9 07:53试听

    5月前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06 第一章 我的兴趣所在

     2.16万 3 02:38试听

    5月前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07 第一章 居里夫人的影响

     2.38万 6 03:29试听

    5月前

主讲人

作者简介丨樊锦诗

※ 2019年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 2019年“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获得者

※ 2018年“改革先锋•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

※ 2017年《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荣获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

1938年生,浙江杭州人。生于北京,长于上海。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1963年毕业后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工作至今。

曾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院长;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兼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共十三大代表,历任第八至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她是我国文物有效保护的科学探索者和实践者,长期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探索形成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作者简介丨顾春芳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特聘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戏剧学、电影学和美学。代表性学术著作有《呈现与阐释》《意象生成》《戏剧学导论》《她的舞台:中国戏剧女导演创作研究》《戏剧交响》等;著有传记《我心归处是敦煌》、个人诗集《四月的沉醉》。著作和论文曾获“第二届张世英美学哲学奖励基金青年学术成就奖”;“第四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啄木鸟奖”;“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理论奖”。




主播简介丨田洪涛

田洪涛:2019年10月被评为“七十年七十人杰出演播艺术家”。从事配音专业49年,配纪录片、专题片、科教片译制片无计其数,担任电视台《神奇的地球》指定签约解说员七年。

为故事片人物配音如:电影《红楼梦》中林黛玉、《李知凡太太》中李知凡(邓颖超)。

电视连续剧《日落紫禁城》中珍妃、《八仙过海》中观音。

演播长篇小说几十部:《长恨歌》《双面胶》《采桑子》《扶桑》《新结婚时代》《一个女人的史诗》《谢谢你曾经爱过我》《乾隆皇帝》等。录制了几十部广播剧;如《京杭之恋》。

简介

※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赠与北大考古女孩的自传

樊锦诗先生得知北大女孩儿“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的影响,选择报考考古专业”后,为其送去《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一书。这本书记述了樊锦诗在北京大学考古系的青春求学往事:50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等动人故事。——央视新闻节选


※ 深度披露考古学人的志业与爱情

她,是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风华正茂的北大才女。五十七年前,一句“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她选择以一生坚守承诺。

他,是著名考古学者,武汉大学考古专业创始人,与她相识未名湖畔、相爱珞珈山,为她毅然奔赴敦煌,携手一生守护莫高窟。


※ 揭秘敦煌学研究和莫高窟文保的筚路蓝缕

从百年前藏经洞文书的失意流散,到如今中国敦煌学研究的蔚然成林;从大漠中寂寥荒凉的无人区,到举世瞩目的敦煌研究院;几代莫高窟人饮冰茹檗、披荆斩棘,以“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谱写下一曲波澜壮阔的敦煌乐章。


※ 没有樊锦诗就没有今天我们看到的莫高窟 

六十岁接手敦煌研究院,就面临文物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莫高窟告急!她如何奋力保护莫高窟?

她积极寻求国际国内合作,以先进技术和理念保护石窟遗产,推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数字敦煌”工程,被季羡林先生赞为“功德无量”。

我感觉自己是长在敦煌这棵大树上的枝条。我离不开敦煌,敦煌也需要我。只有在敦煌,我的心才能安下来。我为敦煌尽力了!不觉寂寞,不觉遗憾,因为它值得。——樊锦诗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首度直面读者,亲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宿白、苏秉琦等考古名家的青春求学往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


本书独家收录了一批从未公开过的资料,展现这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解读敦煌艺术崇高之美,历数百年敦煌学研究的筚路蓝缕,披露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


专辑大纲

自    序

第一章 人生的不确定性

初见人世

路有冻死骨

一个崭新的上海

差一点死于小儿麻痹症

我的兴趣所在

居里夫人的影响

别无选择


第二章   神圣的大学

在北大历史学系抄文稿

兼容并包的学术风气

群星灿烂的历史学系

回忆苏秉琦先生

宿白先生的为人与为学

北大的精神传统和学术氛围


第三章    敦煌是我的宿命

幻想在现实中苏醒

在莫高窟的毕业实习

“李广杏”,如此人间好杏

我被分配去了敦煌

苏秉琦先生的一次召见

重回莫高窟


第四章    千年莫高窟

石窟艺术圣地

乐僔和尚与敦煌第一窟

苦难孕育的灿烂文明

张议潮与归义军

艺术和文化是国家气象的反映

藏经洞文书的发现与流散

藏经洞文书的价值


第五章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敦煌学在海外

罗振玉、王国维与中国敦煌学的发轫

陈寅恪对中国敦煌学的贡献

张大千和向达在敦煌

常书鸿先生与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文物研究所

段文杰先生与敦煌研究院

季羡林先生与敦煌

潘重规、饶宗颐的敦煌情缘

为了敦煌学回归中国

敦煌学的未来


第六章    风雨飘摇的日子

莫高窟人的宿命

父亲的突然死亡带来的伤痛

简单相信,傻傻坚持

他们成了猪倌和羊倌

莫高窟没有被破坏是个奇迹


第七章    敦煌的女儿

报告文学《敦煌的女儿》

从北大到敦煌

我其实想过离开敦煌

我不是好妻子、好母亲

相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

老彭与莫高窟北区考古

花甲之后拼尽全力

我的老彭走了


第八章    敦煌石窟艺术

绵延千年的形象佛教史

有最早纪年题记的洞窟博物馆

说不尽的经变画

榆林窟的稀世神品

永不停息的自由飞舞

最完美的彩塑

第158窟:涅槃的境界

敦煌艺术与中原文化

临摹需要达到无我之境


第九章    保护就是和时间赛跑

莫高窟保存面临的风险

持之以恒的沙害治理

抢救和预防:保护工作的“二重奏”

壁画修复的缓慢节奏

与盖蒂的合作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制定和出台

追忆平山先生

与时俱进的保护理念

“数字敦煌”的实现


第十章    永久保存,永续利用   

莫高窟人的拓荒和坚守

“保护文物也是政绩”

“申遗”成功给我的启示

制定《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

按照《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要求制定《敦煌莫高窟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

莫高窟告急!

耗资四亿的数展中心

不能“武大郎开店”

科学保护让敦煌永生


第十一章    春风化雨润心田

拉开大规模抢救的帷幕

“敦煌的保护是件事,还是件大事!”

对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关怀和重视

“做好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创新者”

莫高窟保护,任重而道远


第十二章    四十年后终成卷

敦煌石窟考古研究百年回望

《敦煌七讲》: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的建立

考证与分期

为了“还债”

敦煌石窟考古报告的重要和困难

四十年终于完成《敦煌石窟全集》首卷

急功近利是学术的死敌


第十三章    莫高窟人和“莫高精神”

“舍身饲虎”的真意

 “莫高精神”的杰出典范

我们都是敦煌这棵大树上的枝叶

我沾了莫高窟的光

守护敦煌的究极意义

莫高窟人的墓地在宕泉河畔


购买须知

1、本作品为付费有声书,购买成功后,即可收听,可下载重复收听。

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严禁翻录成任何形式,严禁在任何第三方平台传播,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在充值/购买环节遇到问题,您可通过页面右上方按钮,将页面分享至微信内使用微信支付完成购买。

4、在购买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可以按以下步骤咨询在线客服:

第一步:您可在喜马拉雅APP【账号】-【帮助与反馈】”中咨询在线客服

第二步:如果您无法联系上APP内在线客服,可关注【喜马拉雅付费精品】公众号,通过下方菜单栏里咨询在线客服

第三步:如果在线客服都未取得联系,也可拨打客服电话:400-838-5616



大咖推荐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颁奖词


前有常书鸿,后有樊锦诗。——季羡林


一个樊锦诗,半部敦煌史。——叶舟,茅盾文学奖提名作家,《敦煌本纪》作者


她是出身优渥的上海娇小姐、北大毕业的高材生。人生本可以有无数条路,她却选择了*艰难的一条:在大漠深处,爬进黑黢黢的洞窟,一待就是54年。她走过了莫高窟大大小小735座洞窟。可以说,没有樊锦诗,就没有今天人们看到的莫高窟。——《朗读者》


文学家喜欢说“永远的敦煌”“永远的莫高窟”,而我们今天真的是看到了一位老人,为了“永远”这两个字,付出了最实在的努力、最刻苦的坚守。——董卿



  • 野贺2020年8月29日

    10
    能给这张专辑配片头片尾,不才在下深感荣幸。田老师和樊老师都是我辈遥望的山峰,保持学习,保持成长。
  • 西瓜镇冰2020年8月4日

    10
    “我一直想等退休以后陪他到敦煌以外的地方走走、看看,万万没想到我什么都没有做,老彭就离我而去,留给我无限的悲伤,留给我无限的愧疚,无限的遗憾。”听到这里,止不住地落泪。
  • 北冥有没有鱼2020年8月4日

    10
    刚看到新闻,就来找这本书,太佩服这位女孩了,坚定自己内心~同样敬佩樊锦诗老师,棒棒哒!
  • 希言1232020年8月4日

    9
    太棒了,佩服樊老师,相信会有后来人能继承您的事业。继续沿着您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 小魔鸭_4s2020年8月4日

    10
    喜欢,田洪涛老师播讲得特别好,娓娓道来。樊锦诗老师的文字也非常令人动容。
  • 听友2484192812020年8月5日

    9
    很喜欢自序中田老师的语调和语速,对口述人的年龄和心态处理的非常好,好的声音真的能更好地传情,真的很佩服
  • 中二半v2020年10月1日

    10
    似乎学历史的人,天生就会被误解一样。 历史学虽然不如经济学、法律那样可是在运用熟练后快速变现,也不如政治学那样可以叱咤风云,但是它天生就如自己的名字一样,历史——渊远而悠长。 也许学完历史以后,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去当一个教书匠,或者去出版社编辑,或者去博物馆、图书馆……可是,历史就是这样的呀!一代一代的人慢慢记述,在一撇一捺中,传递着上古的声音和民族的精神。 人类有开拓未来的人,也需要传递历史的人。
  • 爱听书局2020年8月12日

    10
    樊老师的一生非常有代表性,像这样的口述史总能带人窥见历史的一些细节,了解那个时代独特的社会风貌,看她回忆北大的那一节特别有感触。
  • 深海小巴鱼2020年8月4日

    10
    很感动,樊先生为守护敦煌付出一生👍👍👍
  • 南竹雨墨2020年8月9日

    10
    我心归处是敦煌。一代代人对中华文明的保护、传承,是内心的坚守,是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42购买
加入VIP免费听
avatar
登录
打开APP,听更多声音

Copyright © 2014-2021 www.ximalaya.com

lnc.ALL Rights Reserved

有声小说未来女友实验室冰蓝色女士
全部分类海外版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