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元稹《遣悲怀三首》|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精品】元稹《遣悲怀三首》|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00:00
34:03

遣悲怀三首

                             ——唐 元稹

【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⑴,自嫁黔娄百事乖⑵。

顾我无衣搜荩箧⑶,泥他沽酒拔金钗⑷。

野蔬充膳甘长藿⑸,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⑹。

【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⑺,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⑻,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⑼,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⑽,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⑾,潘岳悼亡犹费词⑿。

同穴窅冥何所望⒀,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注释:

⑴谢公:东晋宰相谢安,他最偏爱侄女谢道韫

⑵黔娄:战国时齐国的贫士。此自喻。言韦丛以名门闺秀屈身下嫁。百事乖:什么事都不顺遂。

⑶荩箧:竹或草编的箱子。

⑷泥:软缠,央求。

⑸藿:豆叶,嫩时可食。

⑹奠:祭奠,设酒食而祭。

⑺戏言:开玩笑的话。身后意:关于死后的设想。

⑻行看尽:眼看快要完了。

⑼怜:怜爱,痛惜。

⑽诚知:确实知道。

⑾邓攸:西晋人,字伯道,官河西太守。《晋书·邓攸传》载:永嘉末年战乱中,他舍子保侄,后终无子。

⑿潘岳:西晋人,字安仁,妻死,作《悼亡诗》三首。这两句写人生的一切自有命定,暗伤自己无妻无子的命运。

⒀窅冥:深暗的样子。



        “曾将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首《离思》是唐代诗人元稹写给妻子韦从最负盛名的一首悼亡诗。对于元稹的情与爱,世人总爱说他风流成性,薄情寡义。为了选婚高门,他始乱终弃,抛弃商家女(崔莺莺原型),让人家悔恨终生;为了功名利禄,他背信弃义,抛弃风尘女(薛涛),让人家孤独终老。其实,他与韦氏的婚姻,一开始也与爱情无关。


       那一年,元稹二十四岁,书生意气,风华正茂。韦夏卿爱惜他的才华,而他看上了韦家的显赫门第。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桩并不纯粹的姻缘,却让他遇到了世间最好的妻子——韦从。在他人生最落魄、最潦倒的七年里,她不离不弃,不怨不怒。韦从自始至终都是他用情最深的妻,也是他毕生无法弥补的痛,自他走后,万念成灰。


      元稹写着最深情的诗,做着最薄幸的事。你说不清他是痴情郎还是负心汉,他这种让人琢磨不透的爱情观,或许和他的生活经历有关。


        元稹出身不高,八岁丧父,家贫无业。同父异母的兄长不愿供养他们母子,母亲郑氏就带着年幼的他投奔凤翔娘家。二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甚是清苦,时常衣不布体,食不充肠。郑氏出身书香门第,识文断字,亲自授学于他。家中父辈藏书颇丰,又得亲友指点一二,加上他刻苦用功,天资聪慧,也颇有所得。


        十五岁,元稹赴长安科考,两经擢第。这貌似风光的背后,确有这难以言说的心酸。


         在唐代,明经、进士二科为科举考试的基本科目。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明经主要考查经书典籍,需熟读记忆。进士主要考诗词歌赋,需临场发挥。进士科为各科之首,考取最难。古语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句话真实地展示了进士科考的难度,也反映了读书人对进士科更加高看一眼。《唐摭言》中里说:“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可见,在文人眼中,进士科为尊。元稹为了尽快摆脱贫苦的生活,迫于无奈,才选取了较容易中第的明经科。要知道,十五岁两经擢第,已经非常难得了,有人终其一生也不能考中。但这并没有带给元稹多少的荣耀,相反,是耻辱。元稹久仰李贺大名,明经及第后,便去拜访他。谁料李贺却说:“明经及第,何事来见李贺?”甚是轻慢,可想而知,当时元稹内心有多屈辱。


       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二十四岁的元稹通过书判拔萃科考试,授秘书省校书郎。时任京兆尹的韦夏卿对他颇为赏识,将年芳二十的爱女韦从嫁与他为妻。他以为自己未来的前途一片大好,可事实并非如此。二人婚后,韦夏卿改任东都留守,赴洛阳上任,三年后病故。元稹失去庙堂靠山,二十八岁元稹任左拾遗,因上书言事,锋芒太露,被贬为河南县尉。而后母亲郑氏病故。丁忧(古代官员如若父母去世,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孝二十七个月,期间不准为官,这叫做丁忧)三年后,元稹任监察御史,奉命出使剑南东川,他平反冤案,举报贪官,得罪权贵,又遭打击,仕途再次受挫。是年,七月九日,爱妻韦从去世。


        妻子走后,元稹悲痛万分,写了不少悼亡诗:追昔游、离思、除夜、感梦、江陵三梦、六年春遣怀、杂忆五首……其中,《遣悲怀》三首最为感人,虽是日常琐碎小事,絮絮念来,真是哭煞世间人。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诗句中谢公指的是东晋著名政治家、名士谢安,家世显赫。此句以谢安最偏爱侄女谢道韫来比喻韦夏卿对韦从的偏爱。韦从是韦夏卿的小女儿,出生不满一月,母亲裴氏就病故了,对于这个尚在襁褓中的小婴儿,父亲韦夏卿自然格外偏爱。韦从,字茂之。“从”“茂”都是茂盛的意思,父亲对爱女别无所求,只希望她能够茁壮成长。此外,东晋时期陈郡谢家是豪门贵族,权势熏天,当时的京兆韦氏也是高门望族,诗句中暗含韦从屈身下嫁的意思。


       黔娄,战国时期齐国贫士,他凿石为洞,著书立说。元稹以黔娄自喻,暗含贫贱之意,此时元稹也是家徒四壁,没有父兄可以依傍,尚无功名,就是一个穷酸书生。以黔娄自喻,还另有一层深意。黔娄的妻子也是贵族,但她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和他的妻子韦从何其相似!


      “乖”是违背,不协调。“百事乖”,就是诸事不顺。这是元稹对他和韦氏婚后七年生活的概括。纵观他们婚后这七年,元稹官职地位,仕途屡次受挫,又没有亲友照顾,二人生活异常拮据。她跟了他以后,从未有过一天舒心的日子。


      元稹在《祭亡妻韦氏文》中说:“逮归于我,始知贱贫,食亦不饱,衣亦不温,然而不悔于色, 不戚于言。”韦从在嫁给他之前,华衣美食,父兄对她万千宠爱,家人对她百依百顺。嫁给他之后,才知道什么叫贫贱,吃不饱,穿不暖,但她从未后悔,也从未说过一句话。


      接下来,诗人选取了生活中几个典型细节,来刻画妻子的贤惠和他们捉襟见肘的生活。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荩箧,是用竹或草编成的箱子。泥,是软求,缠着不放。妻子看他出门应酬没有什么体面的衣服,就在衣箱里翻来覆去的找,想为他搭配一身像样的行头,省的出去太过寒酸,别人看不起。官场不顺,他心情抑郁,想要借酒浇愁,可家里穷,哪里有钱买酒吃。他却软磨硬泡,缠着她,甚至寻事生非。妻子索性拔下自己头上的金钗,当了钱,让他买酒。那是她从娘家带来的嫁妆。想想这么多年来,自己何曾给她填过一件像样的衣衫首饰?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藿,是豆类作物的叶子。没有粮食吃,很多时候得拿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苦涩的野菜,她却吃得很甘甜,没有柴烧,她就抬头眼巴巴地看着那棵老槐树,希望它能多掉落些枝叶,捡回去当柴烧。她曾是锦衣玉食的金枝玉叶,如今,跟了我她春日采野菜、秋日捡柴火,春去秋来,年复一年,过着清贫的日子。


       尽管如此,韦从依旧以夫为天。“他人以我为拙,夫人以我为尊。寘生涯于落,夫人以我为适道。捐昼夜于朋宴,夫人以我为狎贤,成我者朋友,恕我者夫人。”别人以为我笨拙,夫人却认为我很尊贵。我失意困窘,夫人认为我是安贫乐道。我日夜与朋友聚会宴饮,夫人认为我是在亲近贤人。成就我的是朋友,包容我的是夫人。韦从与他过着清苦的日子,还处处理解他、尊重他、崇拜他,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今日奉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如今,我做了监察御史,圣上也很器重我,仕途终于有了起色。如今我俸禄已有十万钱,再也不用为吃穿发愁了。好日子马上就要来了,而你却弃我而去!我能做的,只是一遍又一遍地祭奠你!


       元稹毫不避讳地在诗歌中提到奉钱,我们不觉得他俗,反而觉得他真。钱是贫贱夫妻绕不过去的坎儿。柴米油盐的日子样样需要钱。这个男人看着受苦受累的妻子,或许不止一次曾许诺:有朝一日我飞黄腾达了,一定会让你衣食无忧。曾经的他那么渴望权利富贵,如今,兑现了承诺,高官厚禄却突然间失去了意义。


      《遣悲怀(其一)》叙述了他与妻子生前的生活片段。其二,写的是妻子亡故后,他睹物思人的情景。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妻子生前可能和他开玩笑着说过,若有一天,她走了,你该如何如何,怕是爱的深了,才会在身前交代身后事。她唯恐有一天她真的不在了,他会不会照顾好自己。当时,他全当这是玩笑语,并未当真。这戏谑的语言是他未曾读懂的深情。可如今,昔日戏言,今朝竟然应验,这让他如何接受?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诗人久久地沉浸于悲痛之中,无法自拔。他把妻子穿过的衣衫都施舍了去,不忍看,一看见,就再想起妻子殷勤忙碌的身影。妻子做过的针线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不忍开。一打开,就会想起妻子缝补衣衫的场景。其实,不忍看,不忍开,正是因为见不到,又忘不掉。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回想起妻子,他感念旧情,对曾服侍在妻子身边的婢女都格外怜爱,不舍得责骂,好像是在弥补自己之前对妻子的亏欠。妻子生前敝衣粗食,他特别害怕她在那边依旧过得不好。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时在梦见她缺衣少食,他唯一能做的就多多给他烧些纸钱,好让她不再过贫苦的日子。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诗人诚然知道,夫妻阴阳两隔的悲恨,世人都有。贫贱夫妻,会让这种生离死别更添悲恸。


       这组诗其一写生前,其二写身后,其三写自悲。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一旦无事可做,闲下来,他只能一个人枯坐,独自悲叹。既是悲叹妻子的不幸,也是悲叹自己的孤凄。妻子早逝,让他想起人生有限,即使百年也没有多长时间,妻子不过二十七岁就撒手人寰。生命是何其短促。这就是命啊!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邓攸,字伯道,晋朝名贤。西晋怀帝永嘉年间,邓攸被起兵叛乱的石勒俘获,后伺机逃走,他带着妻儿、侄子,逃往江南。路上,二人背着两个孩子艰难步行,随时都有可能被捉住。邓攸念其兄弟早逝,只留下一子,于是他说服妻子,抛下自己的儿子,带着侄儿逃走了。最后,邓攸一生无子。当时人认为他有节气并同情他,说天道无知,竟让邓攸这样人没有子嗣。元稹与韦从育有五子,不知何故,仅存一女。元稹用邓攸无子的典故,意在表明自己尚无子嗣,天道不公!


      潘岳,字安仁,西晋名士,风流俊美,至情至性。与妻子杨氏感情甚笃。杨氏病故之后,他做《悼亡诗》来祭奠亡妻,句句情真意切,读之泪目。杨氏逝世后,潘岳终身未娶。可悼亡诗写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对于逝者来讲,毫无意义,只是枉费笔墨。


      此时,元稹妻子仙逝,幼子早夭,仕途受挫,而立之年的他,无妻无子,无家无业,令人同情、叹惋。


     绝望之中,他想——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他希望死后能够和妻子同穴,长眠九泉之下,死后同穴,这就是他们夫妻此生最后的缘分。可细想起来,这又有什么可期待的呢!他又希望来生和妻子再续前世情缘,可来生的事更是难以预料。这样的期许,是奢望,在茫茫人海中,谁知道来世还能不能再遇到彼此呢?


      他和妻子的缘分只剩下死后同穴和来世情缘了,殷殷期盼,唯有寄托死后与来生,何其悲也!而一个无所期待,一个虚无缥缈,这种无力感让人陷入更深的绝望。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此生此世,无以为报,就让我在漫漫长夜中,孤枕难眠,用日以继夜的刻骨思念来回报你此生都未曾舒展的眉弯。那眉弯里,是我带给你一生苦难。


      《释名 释亲属》里说:“无妻曰鳏。鳏,昆也;昆,明也。愁悒不寐,目恒鳏鳏然也。故其字从鱼。鱼目恒不闭者。”诗人用“长开眼”来说自己鳏夫的身份。这漫漫长夜,就让他张目难眠,用一生一世的爱怜和愧疚来报答妻子因他而遭遇的苦难吧!这报答,更像是一种赎罪。


      清人蘅塘退士评论《遣悲怀》三首时说: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勿以浅近忽之。古今悼亡诗不胜枚举,但终究没有出这三首范围,不要因为浅近就忽视它。诚然如是,这三首诗语言浅近,如话家常,幽幽叙来,悲从中来。


      元稹写出了世间最悲情的悼亡诗,却被认为是世间最薄幸的人。元稹与女诗人薛涛有过艳遇,也与女艺人刘采春有过绯闻。后元稹又娶友人李景俭的表妹安仙嫔为妾,安仙嫔逝世后再娶涪州刺史裴郧之女裴淑为妻。这样一生流连花丛的元稹,总让人感觉他的爱里虚伪矫饰。


      其实,爱情对元稹来说,从来就是奢侈品。他出身不高,寄人篱下,饱受冻馁,遭尽冷眼,无人依靠,他为了改变命运,他夙夜强学,攀附权贵,竭力为官。他可以在情爱里无所顾忌,尽显风流本性,但是一提到婚姻,他便会权衡利弊,因为,这是他改变命运的筹码。


       他对待亡妻韦从,我们也不能用是否从一而终来评断他是否真的情深如此。他们这份感情里有太多除了爱情以外的感情,有愧疚、有自责、有遗憾,那是相敬如宾的爱情,相濡以沫的亲情,贫贱夫妻的哀情,生离死别的悲情,同患难但不能同富贵的伤情。这份情感也许最初有所图,但最终归于纯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白头邵翁

    这份情感也许最初有所图,但最终归于纯粹。此句非经历者不能写出呀。

    月如西 回复 @白头邵翁: 将心比心

  • xhn2022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姐姐讲得很好,内容娓娓道来,沁人心脾。谢谢不必理会那些无聊的问题

    月如西 回复 @xhn2022: 感谢您的喜欢和鼓励,很暖心!

  • 听友261882607

    杨雨的比你这生动,都不要钱,你该免费了

    月如西 回复 @听友261882607: 你可以去听她的去

  • 农夫_3f0

    vip还不能听吗

    月如西 回复 @农夫_3f0: 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