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料理中,最著名的也许莫过于刺身了。中国人名其为生鱼片,其实食材并不局限于鱼。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刺身,通常是蘸着酱油和山葵泥吃的,这样的吃法,形成于江户时代。前面说到,酱油的普及,是在江户时代的中期,所以这样的吃法并不古老,事实上,今日形态的刺身,本身的历史也不太久远。
刺身这个词的汉字,也有写作“指身”、“差身”,发音都是一样的Sashimi有一种解释是,当鱼被切成一片片端上来时,食用者无法辨别盘内的鱼究竟是什么鱼,于是便将这条鱼的鱼鳍或鱼尾插在上面,由此可知是何鱼,于是有了刺身一词的产生。也有的说,鱼切成片状,日语里称之为“切身”,“切身”似乎太不吉利,于是改成“刺身”。
与刺身同时装盘的,一般还有三类食物,日语分别称为けん(ken)、つま(tsuma)和药味,前两者没有汉字。けん的内容有萝卜丝、黄瓜丝和海藻等,つま有紫苏叶、蓼的叶片、防风(植物名)的叶片等,药味(日语中的“药味”指的是葱姜等去除腥味的植物)有山葵泥、生姜等。
在比较高级的温泉旅馆内,提供的丰盛的晚餐中,刺身一般称之为“御造”(otsukuri),不仅食材一定要新鲜,且盛器和摆放也相当讲究。
4376订阅 51集
【课程2】经济饮食大都会:“江户”创造了传统的和食
【课程1】“吃斋”的日本人:“佛教”饮食结构的形成
【大咖推荐】上海师范大学日语系教授郭勇:日本食文化有它的独特性和重要意义
【大咖推荐】东华大学日语系教授张厚泉:难得的“日本和食文化”的普及节目
【大咖推荐】著名翻译家,《1Q84》翻译者施小炜:一场和食的精神盛宴
【大咖推荐】复旦大学日语系主任邹波:透过食物来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
【发刊语】:日本的感性文化或生活美学,本身就是很有趣的事
【课程3】米加鱼怎么就成为了sushi:寿司的前生今世(一)
【课程4】米加鱼怎么就成为了sushi:寿司的前生今世(二)
【课程6】刺身就是生鱼片吗?(二)
【课程7】日本味的核心和精髓:酱油和“出汁”(一)
【课程8】日本味的核心和精髓:酱油和“出汁”(二)
【课程9】和食里的用油大户——天妇罗
【课程10】日本烤鱼大不同——“蒲烧"就是色香味诱人的烤河鳗
【课程11】“饂飩”并不是馄饨,乌冬面的汉字写成“饂飩”
【课程12】说说荞麦面和素面
【课程13】和牛是什么牛:和牛的诞生
【课程14】作为新和食的寿喜烧、炸猪排和咖喱饭
【课程15】日本的拉面来自兰州拉面吗?
毛丹青:日本47都道府风物志
徐静波《日本人的活法》
日本背包游深度攻略
徐静波《遇见日本》
徐静波《静观日本》
(真实日本文化)歌舞伎町案内人|李小牧
更多人文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