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辩证的看待沙尘暴

如何辩证的看待沙尘暴

00:00
06:32

辩证的看待沙尘暴


前几天,我国北方地区又遭遇到了大范围的沙尘天气,虽然现在每年这种沙尘天气依然会出现,但因为气候变化和三北防护林等绿化工程,相比于几十年前,可以说沙尘天数已经少很多了。而且,随着科学认识的提高,使得我们可以更加辩证的看待风沙问题了。


首先,说明一下,不是所有沙尘天气都叫沙尘暴。


在气象学上,对沙尘天气有明确的等级与标准划分。


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气现象,叫浮尘;


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公里至10公里以内的天气现象,叫扬沙;


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才叫沙尘暴;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天气是强沙尘暴;水平能见度小于50米的天气是特强沙尘暴。


我国沙尘暴主要出现在黄河以北地区,扬沙可以到达长江,而浮尘的分布范围可以到达华南地区。


沙尘天气是一种自然现象,应该说自古有之,班固的《汉书》中就有过这样的记载:公元前32年4月的一天,“大风从西北起,云气亦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着地者黄土尘也。”这是中国古籍里较早记载的沙尘暴。


其实,更早之前,中华文明的孕育也有沙尘暴的作用。


科学家已经发现青藏高原隆起、西北荒漠化、大陆季风和黄土堆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关系


几百万年来,沙尘暴不断将西北沙漠戈壁地区的沙尘长途运输到陕北等地,大规模沙尘积淀,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黄土高原。而黄河冲刷黄土高原,带走土壤,不断在下游积淀,对华北平原的形成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换句话说,没有沙尘暴,就没有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也将不会存在。


然而,最新的研究也表明,两千年来,人类活动已经与沙尘暴形成了相互影响的复杂局面。


一方面,当东亚地区夏季季风增强,降雨增加,生态就会趋好,风调雨顺有利于人们安居乐业;另一方面,当王朝兴盛(如汉、唐、北宋、明朝等),人口增加,农业发展,就会开垦草原为农田;林草植被遭到破坏,进而沙尘源区扩展,这会导致沙尘暴增多、荒漠化扩大;反过来,干旱、沙尘等天气因素又对中国朝代更替、战乱、人口减少具有重要影响。


特别到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期的植被破坏,已使得中国北方沙漠化和沙尘天气问题已经十分严重。比如:气象局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北京地区,春季沙尘天数平均多达26天;而到了2011年~2016年平均沙尘日数只有3天左右。


北方人能明显感受到,近些年发生沙尘天气的次数似乎越来越少了。这有气候变化原因,也是人为努力的结果。


气候资料显示,2000-2019年我国北方地区植被生长季降水呈增多趋势,平均每年增加2.3 毫米;平均气温升高幅度为每10年0.28℃。降水增多、热量增加对植被生长和生态恢复有利,加之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生态工程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植被覆盖状况的改善,植被对地表土壤的抗风蚀作用显著增强。


同时我们也要心里有数,沙尘天气虽然呈下降趋势,但它不会完成消失。


现在,随着沙尘天气减少,也有人可以站出来客观辩证看待沙尘天气了,他们认为沙尘暴并非“百害而无一利”。


有研究表明沙尘携带的碱性物质可以中和大气中工业污染排放出的酸性物质,大大降低酸雨的危害性;


另外在太平洋一些海域铁浓度含量较低,以致这些区域的浮游植物生长受到严重抑制,而铁到达海洋表面的途径正式是通过风吹起的沙尘输送的,因为沙尘中含有丰富的铁,增加了浮游植物的生长能力,使其从大气中吸取了更多二氧化碳,从而起到减轻温室效应的作用。


当然,我个人觉得,也不能因为沙尘暴有以上的客观正面效果,就低估它的破坏作用,更不能就此忽视人类活动给环境带来的负面作用。


现在还有人开始怀疑为了治理沙尘暴而种的防护林,在拦截沙尘的同时把风也挡住了。甚至认为“应该砍了三北防护林,宁愿忍受沙尘暴,也要让风把雾霾吹走”。这更是无稽之谈。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防风固沙的持续努力,任由荒漠化扩张,将会对我们的未来造成怎样的影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粘牙的糖

    来提个意见。需要个开场白,然后结尾也说几句欢迎收听再见,别结束的太突然。

    吴彦鹏 回复 @粘牙的糖: 谢谢

  • 柚系

    那是古代是那样,现在不会存在这种朝代因为更迭而~嘞

  • 柚系

    我们这边沙尘天气基本没有二十多年前有过一次地面雪有点淡黄,基本没啥影响这多年再没有发生过了,这都是内蒙那边过来滴

  • 熱気球_an

    為什麼無腦的人這麼多?

  • 夏姬的老公巫臣

    你哥是吴彦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