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限塑令”迫在眉睫

新“限塑令”迫在眉睫

00:00
06:45

2018年底,欧洲议会以压倒性的优势,通过了内容为“自2021年起全面禁止欧盟国家使用饮管、餐具和棉花棒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法案,以应对海洋、田野和水道中的污染。

在中国,尽管2008年就开始施行“限塑令”,但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旧版的“限塑令”不断遭遇新的难题,效果也大打折扣。所以新版“限塑令”的出台受到了更广泛的期待。

有相关专家表示, 生物可降解材料,可作为解决塑料污染的一大利器。即将出台的新“限塑令”,生物可降解材料将替代一部分的塑料,如各类包装袋、快递餐盒、农用地膜等。

但有了可降解塑料,并不意味着从此塑料制品就可以一扔了之。

其实这种塑料可生物降解是有前提条件的,需要工业堆肥设施和特定温度。

抛开材料本身的问题,目前中国还没有普遍的工业化堆肥产业,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也没有良好运转。推动“可降解塑料”的使用,甚至可能带来新的“白色污染”。而“可降解塑料”的宣传,很容易让公众认为这是一种“可以不用处理就能自己消失”的材料而造成误导。

不能否认,未来,可降解塑料或许是一个发展趋势。

但回到最根本的问题,目前中国和世界面临的塑料污染,是过度消费和不负责任消费行为的代价。即使“可降解塑料”可以通过回收进入工业化堆肥来解决降解的问题,对“可降解塑料”的消耗也终究是对环境资源的消费。站在这一角度来看待,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是如何降低过度消费这一源头问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青柠冰茶

    有些所谓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其实是植物原料与塑料的混合物,它降解时只是让塑料更快颗粒化,属于崩解,不是降解。

  • 青柠冰茶

    奇怪,我记得中国有一阵子有限塑令,后来不知道怎么又悄无声息了,尤其在火车飞机上本来要求快餐盒全部改为可降解材料,后来还都是用塑料了,估计材质还是不过关,要耐受冰冻再加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