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行车建高速公路

为自行车建高速公路

00:00
06:42

昨天,也就是2019年5月31日,北京首条自行车专用路开通试运行。这条路也可称为“自行车高速公路”,全长5.5公里,连接的是回龙观居住区和中关村上地产业园。这个地区号称中国的硅谷,生活着大量IT从业人员,虽然上班路上只有几公里,但开车堵在路上,坐地铁挤在车厢里,此前骑车路况非常糟糕,自行车在私家车、公交车之间危险的穿行,一路下来还吸了不少汽车尾气。而自行车专用路正好解决这些问题,沿途大部分架设在空中,没有红绿灯、避免与机动车穿越,即便按照现在的限速标准,一趟下来,也只用26分钟。在早晚高峰时段,骑自行车正在成为最快捷的出行方式。


其实,这条路提出修建于2016年,那一年共享单车在中国正在兴起,骑车出行蔚然成风,让人们重拾二三十年前 “自行车大国”的回忆。


但问题是,虽然现在的路越修越宽,因为汽车越来越多,人们骑车出行的环境其实是越来越差了。


所以,很多人就提出学习国外,优化骑行道路,甚至建造“自行车高速公路”,通过方便快捷的自行车交通网络,切实解决人们“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


2016年年中,北京提出要在国内建设首条“自行车高速公路”, 实际上最早建成的并不是北京,而是福建厦门。厦门人效率非常高,这条自行车高速路在2016年09月14日开工建设。2017年01月20日就完成竣工,全长约7.6公里,成了全国首条、世界最长的空中自行车道。


其实自行车高速路的概念,在很多欧洲国家早已存在,有人就说过:当中国还在马不停蹄地修高铁的时候,欧洲人却在修建自行车道。


比如德国正在修建的一条全长约60公里的“自行车高速公路”, 道路设计宽度大约为4米,轿车和卡车都禁止通行,沿途不设红绿灯和交叉路口,路线中也会出现类似高速公路的天桥和地下通道。沿途设有路灯,方便夜间骑行,冬季还有专人清理积雪。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自行车高速公路,大部分都将在鲁尔工业区废弃的铁路上修建,这就避免了重新征地、开辟新线路,也可以尽可能地避开普通道路。


据说德国人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计划建设自行车高速车道。德国目前已逐渐成为欧洲最大的自行车消费国,自行车数量达到7000多万辆,是轿车的约1.6倍。在全德国3.8万公里的联邦公路中,有近一半的道路都修建了“自行车专用道”。 自行车高速公路计划迎合了这个国情,也就慢慢成为了现实,


在英国,规划建设自行车专用高速公路网络始于2013年年底。规划初衷也是方便人们选择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从郊区到市区上下班。这个名为“天空行车”的第一期规划有10条线路,总长约220公里。公路网从伦敦市中心往外延伸,整个公路网拔地而起,以高架的形式建设在普通铁路的上空,约3层楼高。建成后线路每小时最多可容纳1.2万辆自行车,预计建成时间将花费20年。10条线路周边约有600万人口,大约有一半的人是住在离高速公路入口不到10分钟的地方。


其实,真正发明自行车高速公路的也不是欧洲人,一名美国洛杉矶人早在1897就提出了这个想法。当时美国还未进入汽车时代,当地富人有不少都喜欢骑自行车出行,名为贺拉斯.多宾斯(Horace Dobbins)的富翁就萌生了修建自行车专用道的想法。[1]


按照多宾斯的设想,这条自行车专用道将采用封闭收费运营,单程收费10美分,往返15美分,这也许也是之后汽车高速公路的雏形。不过,随着汽车在美国的快速普及,自行车高速公路的提议就被人们遗忘,这条路最终只完成了两公里。


除了硬件条件,和汽车出行一样,自行车出行的交通法规也逐渐完善,如:自行车要按规定装有前后灯,禁止酒后骑车和骑车时打电话,8岁以下儿童需在人行道上行驶,哪些道路禁止骑车等。


在欧洲其他国家,比如1600万人的荷兰,却拥有约1800万辆自行车,拥有如此庞大的骑车人群。从幼儿园开始,自行车安全行为和骑车礼貌行为(比如,转弯时应先伸手示意 )就被列为教育内容。


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大力发展汽车的疯狂演变后,以汽车为中心的公路交通正在出现由“四轮”到“两轮”的回归。


回到中国,近年来,共享单车涌现在大城市的大街小巷,使用便捷、兼顾健身休闲,又解决短途出行,目前骑行工具我们甚至赶超了西方,只等政府一声令下,做好自行车出行道路的配套,美好的绿色出行就在眼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耳聰目明心靈

    还是把小轿车数量降下来,路面就足够了。当然专用道是最适合和方便的。

    吴彦鹏 回复 @耳聰目明心靈: 不现实

  • Albertfeng

    其实呢,在其他省份小县中的镇街都是有自行车道的,只不过是没有高速路那么平坦,不过对于山地车是最适合的,对于其他自行车很难说

  • 刘刚_o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