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阳明心学的缘起

001.阳明心学的缘起

00:00
23:25


中华文化精髓之心学,自孔孟之后即隐遁失传,中途经历一千多年无人能破,后又被朱熹错解,误会更深。直至阳明出世,经历重重难关,最后龙场一悟,始明“心外无物”的核心精要。自此逐渐将三教一脉传承的心法出土重光。中华文化道统心法因此得以表露完整。阳明先生的生平也是跌宕起伏,充满传奇。出生即有神迹显现,幼年放浪不羁、才华横溢。最后成为富有深厚文学底蕴的善战军神,允文允武的一代大儒,至晚年的一段巧遇,顿时堪破轮回,彻悟三教原本是一家。阳明先生可谓受尽磨难方悟道,阳明心学令中外许许多多重文善武之人尽折腰。我们生为中华文化的传人,对此心学的衰落与重光缘起,不可不知!


1、为什么说朱熹的学问是有缺陷的?《朱子晚年定论》中朱熹的观点和他之前的有何不同?

2、“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真意是什么?


各位好!


今天开始我们要来讲王阳明的《传习录》。


为什么《传习录》重要呢?我们可以这么说,中华文化的心法所在,中华文化的心学所在,讲得最明白的就是王阳明的《传习录》。这个话怎么说呢?


因为中华文化圣圣渊渊所传的心法,我们在《尚书》里面可以得到最古老的资料,就是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字心法上面。这十六字心法一直到孔子才把它给发扬光大,孔子把它写在《大学》里面,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那也就是说格物致知就是诚意正心的根本,诚意正心就是一般人所谓修行的心法。怎么样能够解脱他的烦恼挂碍,一个人怎么样能够不被他的私欲所控制,有个光明磊落的心性,这个都是各宗各派所谈的范围。比如说道家,比如说佛家也有所谓的《心经》,有所谓的心性的学问,那么儒家也有所谓的心学。


到孔子把这个心学写在格物致知里面,诚意正心的根本是格物致知,那么格物致知就是它的根本呐,是诚意正心最基本的功夫啊,结果这个诚意正心的功夫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全部烧光光了,烧光光之后,后来所有理学家就是谈一谈修身的道理,而实际上对他心性的观照,是很少很少有了悟它的真相的。


一直到了朱熹,朱熹是二程(程颐程颢)的信徒,朱熹开始把四书给作了注解,当时因为没有更好的解释,所以几乎所有的学者都是以朱熹的版本为模板,其影响后世是非常非常深远的。


但是到王阳明的时候,发现朱熹的学说中有关格物致知的解释是错误的,并且朱熹晚年也认为自己是错误的,朱熹晚年对他年轻的时候所注解的四书(几乎所有的儒家著作朱熹都注解了,包括《易经》他也注解了。到了晚年生命快结束的时候,他大彻大悟,他跟徒弟之间有很多的通信)他都承认他以前所说的是错的,可是来不及了。因为他的徒弟遍布整个中国,当时传承出去的都是年轻时候的这些说法,所以一直传承下来,儒者所得到的格物致知学问都是错误的。到王阳明发现的时候,想要力挽狂澜,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为什么?因为朱熹的名气太大了,全天下几乎都是朱熹的信徒。


但是,还好王阳明的弟子把王阳明生平所讲过的话、他的理论,巨细靡遗地写在了《王阳明传习录》里面,并且《王阳明传习录》里面把朱熹晚年的定论放在了最后一篇(第三篇)里面。所以,我们从这些资料里面就可以更为确定朱熹的学问是有所缺陷的。而王阳明可以说是整个中华文化道统心法表露得最为完整的一个人,也就是说孔子以后的心法在王阳明的《传习录》里面表露最明白。


所以,现在的人如果想要复兴中华传统文化,那不外乎就是复兴中华文化里面最重要的心学,而这个心学就在《王阳明传习录》里面,而不是在朱熹的解释里面。


那课程开始,我们得先来谈谈王阳明这个人的生平。王阳明叫王守仁,他幼年的名字叫云,叫王云,字伯安,是明朝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王守仁出生的前夕,因为他的奶奶梦到云端里面有人送一个小孩子下来,她醒过来的时候刚好王阳明就出生了,所以他的祖父就给他取名字叫王云。到了五岁的时候,王云还不会说话,大家都以为他是个哑巴,家里的人担心得要命。有一个修道人来给他点化,说这个小孩子要更名,他的祖父就帮王云更名为守仁,叫王守仁。


六岁的时候,王守仁在他爷爷生日那天,第一次开口说话,把他爷爷感动得老泪纵横。王阳明从小就文思过人,怎么样文思过人呢?在他十岁时,跟随祖父路过金山寺,在金山寺跟朋友聚会,酒宴上就有人提议,我们来为金山寺吟一首诗吧,大家就在那边想怎么样作诗,古人文诗都很好的,尤其那些状元,读书人啦,随便都可以编一首诗,就在大家还没有想好的时候,王守仁已经把诗写好了,什么诗呢?我念给各位听听,各位写首诗没什么,但是十岁的小孩写这首诗真是吓破人的胆,他写:


金山一点大如拳,


金山寺从远处看就一丁点,大如拳。


打破维扬水底天。


维扬就是古代镇江的名字,金山寺的影子倒映在镇江的水底,就把水底倒映的天空分成两半。


醉倚妙高台上月,


大家都喝得有一点醉意,然后倚在高台上赏月,在这个金山寺有所谓的妙高台,大家就躺的啦、斜的啦,在上面赏月。


玉萧吹彻洞龙眠。


玉萧的声音响彻白龙洞,在这里有一个洞叫白龙洞,打扰了在洞中睡眠的白龙王。


各位看看这首诗,出自一个十岁的小孩呀,就不要说古代,就是现在我们听起来都非常讶异,各位,我们现在十岁的小孩在干嘛?只会打打电动,玩玩手机,对不对?所以这首诗从十岁的小孩写出来,我们可以看出王阳明的才思敏捷。


十一岁的时候,他在京师里面念书,他问老师:何为天下第一等事?他十一岁的人问这种问题,他有一个开阔伟大的胸襟,他想要做点什么事情,他老师说,只有好好读书获取功名,说只有获取功名才是第一等事,王阳明怎么说呢?他说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读书登第,应该是读书学做圣贤吧。所以我们就知道,这个十一岁小孩的心胸里已经有仰慕圣贤的决心。


王阳明少年时是一个狂荡不羁的人,举个小例子,他十七岁的时候,跟太太朱氏结婚,结婚当天他看时辰还没到,就出去逛一逛,那个新娘还等着他迎娶,他一逛没回来。结果新郎找不到了,他跑去哪里呢?他逛进了一座公庙里,因为他年轻的时候对道观的修行也很有兴趣,然后他就走进公庙里面跟道士谈一谈,觉得很投机就在那边相对静坐,一坐就入了定,结果忘了回去娶老婆,错过时辰了。然后,一直到第二天,他一个晚上都没有回家,一入定竟然坐到第二天,第二天他岳父到处找,到庙里去把他给抓回来成亲,等于良辰吉时已经过了一天。你就知道,这个人狂浪不羁到这个地步。


十八岁的时候,王阳明第一次接触到格物致知的学问,他去拜会理学家娄谅,娄谅是当时明代的一位大理学家。娄谅向他讲授了格物致知的大略,王阳明听得非常欢喜,但是没有机会深入,之后他遍读了朱熹所有的著作,他思考朱熹所谓的格物致知,一草一木亦皆有理,意思是说全世界的东西都有理嘛,必于事事物物间穷究其极,每一个事物都要了解它的道理的极致,然后这个心性才能够豁然开朗,他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他跟一般人不一样,各位,我们读格物致知,读朱熹的学问这么久了,也没有哪一个去实践看看到底行不行得通。王阳明就想,既然是一代大儒,讲的话应该是可以听嘛,但是没有人做啊,那我来做做看。


有一天他就跟一位姓钱的朋友,下定决心,说:好吧,一草一木都有理呀,那我们要找什么来格格道理呀,格到最后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各位,朱熹是这么说的,然后他们要格什么呢?好吧,那就这样子吧,屋前这一丛竹子吧,怎么格呢?姓钱的朋友拿着凳子坐在竹子前面格呀,这个竹子有什么理呀?竹子中空,竹子有节,竹子非常挺拔,各位,竹子还能够格出什么理来吗?也没有什么豁然贯通,格到第三天的时候才思已经枯竭了,结果这位姓钱的朋友病倒了。王阳明身体也不是很好,年轻的时候常常生病,他说你的身体这么差,没有毅力,换我来格,王阳明一格格了七天,一样啊,竹子有什么道理,要怎么样穷究其理呀?格了七天病倒了,病倒了之后,王阳明就对朱熹的学说产生了怀疑。这个怀疑是什么?这位姓钱的朋友在我的朋友里面也算是聪明的,我王阳明在我所有的朋友里面,不要说高傲,但是王阳明实际上很聪明的,我刚刚举过例子说他十岁写什么诗,各位就了解了。说我们这么聪明的人,来格一个东西,我们都还病倒格不出什么东西,那朱熹却说穷尽天下事事物物,一草一木亦皆有理,各位,你有几条生命可以去格这个事情?他这个怀疑不是没有道理的。前面这段故事就是史上有名的“守仁格竹”,讲王阳明格竹的这个事情。


到二十岁的时候,王守仁第一次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之后他就热衷于军事,并且非常善于射箭,他射箭就跟一般大将军一样的水准。


二十八岁的时候参加会试,中了进士,随后授刑部主事,刑部主事就是在狱中帮人家判案的,断狱案的。后来又授兵部主事,兵部主事就是带兵的。


三十岁的时候,他因病归乡,在贵阳会稽山阳明洞居住,后来自号阳明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后世的人都称他为“阳明先生”的由来,就是他居住的地方叫阳明洞。


三十五岁的时候,宦官刘瑾擅政,逮捕了好多清廉的官,王守仁是一个很刚正、廉明的人,他不怕死,他就上书想要救那些被诬蔑的人,结果触怒了刘瑾,被刘瑾拖出去杖打了四十大板,几乎整条命快打没了,然后再把他贬到苗裔所居住的贵州龙场这个地方去,当龙场的驿丞。在龙场的时候他整日都在苦思当时娄谅跟他讲的格物致知的事情,还有他格竹格了七天不是病倒了吗?肯定朱熹是有一个错误啊,他没有体会到《大学》里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真正道理,孔夫子的心法朱熹肯定没有悟透,然后他就每天想每天想……


在一天夜里,如有神助一般,好象在梦中有人告诉他格物致知的道理,使他对格物致知大彻大悟,怎么样个大彻大悟呢?他跳跃起来说:“原来心外无理,原来心外无物。”说心的外面无理、心的外面无物并不是外面真的没有东西,而是说万事万物一切的价值是由心态来决定的。你的心在什么状态下,才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这个事情做得对或者不对,不在于外面的程序怎么安排,先要有那个想要成就这个事情的心,自自然然事情就办得好。比如说你真的有一颗爱国护民的心,你去做官自自然然就会非常廉洁,你自自然然就会非常有效率,如果你的心是歪的,你想贪污,那你做什么事都有百端的借口,不是吗?


所以王阳明说,孔圣人格物致知的道理在本心中早就俱足了,只要反求自己的心性,这才是格物的真意呀,他说朱熹之于事事物物去格物是错的。这“龙场一悟”使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一个全新的领悟,然后再对照儒家所有经典,若合符节,他就更肯定他的见解是对的,也因此启开了阳明心学的序幕。


各位,《阳明心学》就是孔子的心学啦,孔子的心学就是尧舜的心学: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尚书》里面这十六字心法就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诚意正心的心学所在,而由孔子来发扬祂的细节,就变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怎么样从内在扩张到外面,格物致知失传就由王阳明体会透彻之后,再让祂出土重光。所以从孔子之后传到孟子,孟子是真正懂孔子心学的人,到孟子之后的儒者,这个心法已经失传,再一直传,传到朱熹又把它给注解错了,到王阳明再重新出土,所以这个心法一失传就是一千多年啊。佛家有《心经》,儒家有心学,佛家有万法惟心,儒家讲的是心外无物,理就是心,心就是理,三教一理,都是一样的。


王阳明贬到龙场三年之后,宦官刘瑾就被杀掉了,然后王守仁一直升官,升得很快,由于他是一个能文善武的人,所以他四处建立下战功,他打仗非常厉害的,所以几年之间便由一介书生,一直升到统领明朝大军的巡抚,就是个大将军。


在这十余年之间,王阳明为国家清剿了湖南、江西、福建、广东数十年的积寇,最大的功绩是以闪电般的速度平定了南昌宁王朱宸濠之乱,前后只花了三十五天,使明朝半壁江山免于涂炭,朱宸濠当时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所以王守仁因此而获得了“大明军神”的称呼。各位,三十五天把整个明朝的半壁江山,把它平定下来,这是何等的功绩!我们不要说王阳明,就现在美国三十五天也没有办法把阿拉伯世界给平定对不对呀?连一个叙利亚也平定不了,IS也打不了呀,所以他获得了“大明军神”的称呼。


这使古今很多军事家都对王阳明佩服有加。日本近代著名的军事家东乡平八郎,他就被王阳明的学说和勇气所折服,因为他是将军,他就佩服将军,而且这个将军是这样有文学气质的,他的随身腰带上有个牌子,上面刻着七个字:一生俯首拜阳明。日本人诶,日本人拜中国人,还刻在腰牌上:一生俯首拜阳明,你就知道王阳明在日本人的心目中的份位。


其实王阳明不止在日本,在韩国的百姓心目中的份位也是非常重的。当时的蒋中正留学日本的时候,才初次接触到王阳明的学问,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可惜的,我们真正的学问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没有得到发扬,而且是到处被人鄙视,每一个人都想要把它抛弃,但是日本人看出它的价值,它们把它保留得很好。(比如说我们的毛笔好啦,现在的小孩都不写毛笔对不对?日本人的毛笔写得很好,日本人的字现在都还保留着汉字。)蒋中正在日本的时候接触到王阳明的心学,他非常崇敬王阳明,那么他战败之后不是迁来台湾吗?在台湾,很多地名、校名、路名,全部改成阳明,比如说阳明山,很出名吧?现在台湾的公园,好大的公园,它本来叫什么呢?叫草山,他因为崇敬王阳明就改成阳明山,台湾还有很多阳明小学、阳明高中,还有阳明大学,阳明大学还在呀,各乡镇有很多的阳明路呀,等等,那这个更不在话下了。可见得王阳明在蒋中正的心目中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王阳明在两广战役之后,肺疾加重了,然后他就上书乞归,希望能够回乡去休息,他死也要死在家乡嘛。归途的时候,他经过江西大余的灵岩寺,在大余灵岩寺,他恳求进入寺中一个已经圆寂者的房间,这个房间都没有开嘛,他想要进去被阻挡了,他就问说为什么阻挡,因为里面有一位圆寂师傅在里面,王阳明无论如何渴求要进去,去看一下,结果呢,寺庙就破例为他开这个门,他走进这个房门的时候,一看,前面案桌上坐着一个已经圆寂的老和尚的色身,全身舍利还坐在那儿,走近之后吓一跳,这个和尚的容貌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几乎一模一样,双胞胎一样,然后在书案上还留有一条字,这个字条写什么呢?他写:五十七年王守仁,启吾钥,拂吾尘。问君欲识前程事,开门即是闭门人。他说五十七年王守仁,他说有一天五十七岁的王守仁会到这里来,王守仁到那儿的时候刚好是五十七岁,王守仁享年五十七岁,他这一年就要过世了。他看到了他的上辈子,原来就是这个老和尚。启吾钥,他的钥匙被他打开,拂吾尘,桌上的灰尘王守仁全部把它抹干净了,问君欲识前程事,你想要知道你上辈子是谁吗?开门即是闭门人,开门的是王守仁呐,当时最后关门的,是那个老和尚的上一辈子,关完门之后就在那边打坐,就开始入化了对不对?那个人就是现在来开门的人,是王守仁。所以这首诗让王阳明有很多启发,他的启发是:原来人是这样的因果轮回不息的呀,原来上一辈子的任务没结束,这一辈子还要出来奔波,他有很多的启示,所以这个道学给了他很多的影响。


那么在嘉靖七年的时候,王阳明就病逝于江西省的南安,在临终的时候,他身边的学生问他说,还有什么遗言吗?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说我一辈子就教这个心性,所有的古圣先贤都教这个心性,不论是道家也好、佛家也好,最后教了半天是不是心性?我们中华文化有这么一个心性,心性说什么?就是“去人欲存天理,心性光明磊落,此心光明”,所学的就是这个,你们徒弟呀所学的就是这个,还有什么其他的第二句话可说的吗?那么,王阳明就过世了。


王阳明是阳明心学的创始者,他也是明代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书法家、教育家,其实他的书法是非常厉害的,但是因为他在别的东西上面出名,所以他的书法没有王羲之那么出名,王羲之是只有书法出名,别的东西并不出名,王阳明是什么都出名,而且都盖过了他的书法的程度,要是王阳明不是什么哲学家、军事家的话,他的书法会名留青史的。


王阳明精通儒释道三教,并且能够统军征战,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很罕见的允文允武的大儒,所以特别值得世人的尊敬效法,尤其值得尊敬的是什么呢?把中华文化格物致知的精髓经过他的阐述而得以重光。


《传习录》总共分成上中下三卷,卷上是王阳明平时跟他的学生的语录;卷中是王阳明写给当时的一些时人以及门生的信件;卷下一部分是王阳明的语录,另外还有一段是《朱子晚年定论》,这个很重要。《朱子晚年定论》是朱熹的遗物里面跟学生三十四条的书信往来,书信中朱子大悟旧说之非,大大地彻悟了他以前年轻时写的都是错的。


到王阳明开始传扬的时候,很多人抵触他,说你刻意要批评朱子,结果王阳明很庆幸地得到了这一批朱熹跟学生之间书信往来的书件,把它集合起来,就变成了《朱子晚年定论》。来加以佐证,他不是为了出名才创一个新的论调,实际上是朱子到晚年的时候也是认同这个论调,而他也承认自己年轻的时候是错的。


所以,我们如果今天想要彻底恢复固有文化,必须从《王阳明》传习录开始读起,下一堂我们就讲《王阳明传习录》的本文。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毕致

    太精彩了!听了张讲师的解说其他学者的解说通通不用听了。

    1383381ymgz 回复 @毕致: .

  • Zhuijun

    张老师讲得太好了!

  • 雨橦hh

    一共多少集?

    黄庭心学 回复 @雨橦hh: 您好 《张讲师讲传习录》上线的有266集。黄庭书院志工敬上

  • 1387636zqgf

    有讲课资料买吗

    黄庭心学 回复 @1387636zqgf: 您好 您可以添加黄庭书院志工微信htzchina,进入经典学习交流群,一起学习探讨。 黄庭书院志工敬上

  • 曉焱_yo

    读书是为了学做圣贤,讲的真是太好了!

  • 听友32115687

    还没见过哪位老师可以把如此深遂的学问 讲得如此通俗易懂,看来普及国学有希望了

    三渡渡人渡己 回复 @听友32115687: 是的

  • 幸福原来如此_PM

    一代名人,也有如此坎坷的一生,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生活啊

  • 莹心至诚

    没想到王阳明的一生如此跌宕起伏,讲得也很精彩生动,很有追下去的冲动

  • 听友36275852

    学好普通话再来讲吧!

    murongxiaoxue 回复 @听友36275852: 大师的台湾话是多么的好听,听着心就可以平静。

  • 猫猫毛毛_QM

    原来朱熹的解释相差甚远 阳明先生对儒脉的传承贡献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