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鸿宾《解密中国智慧》004道不虚传只在人,名师是天下善

米鸿宾《解密中国智慧》004道不虚传只在人,名师是天下善

00:00
15:15

接着上一集的内容,明师出高徒,我们今天来继续学习第一节第三部分:孔子无语。


中国经典在西方的传播,孔子的《论语》是很重要的代表作。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是西方哲学的代表人物,当他看到翻译过去的《论语》后,对于孔子及其学说投以鄙薄的态度,并且说:“实际上,在孔子那里,只在讲一种常识道德,而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这是毫无出色之处的东西。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没有一点思辨的哲学,只有一些善良、老练、道德的教训,从中我们并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西塞罗留下给我们的‘政治义务论’,就是一本很好的道德教训的书,比孔子说的内容更丰富,更好!”他还说:“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


但是,黑格尔对中国的《易经》却赞叹不已!要不是因为有《易经》的化,恐怕中国哲学就会被他从头到尾的不屑一顾了。


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中国几千年的圣贤,在西哲眼中遭遇如此之鄙视呢?

答案只有一个:由于翻译《论语》的人对孔子的了解,仅限于文字表面,通过文字训诂翻译以及相关历史故事描述,并未能准确讲出孔子的功夫,因而更谈不上能够活化孔子本人……这导致所传递出去的内容,都是一个个枯萎的认知,以至于原本活色生香的《孔子家语》,就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孔子无语……


古语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能教授各种知识学问的是经师,而那个能亲身证道表法的人才是人师。任何时代最需要的都是人师和有道者,而非纸上谈兵之流。


只有人师,才可以见到藏于知识和学问之下的代代相传的薪火。


宋代《景德传灯录》卷十)中记载说:当年洪州双岭玄真禅师问道吾禅师:“那些有神通的菩萨我们看不见也就罢了,但那些没有神通的菩萨,为什么也足迹难寻呢?”道吾禅师说:“只有同道者方知!”是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牛的眼里,再美的鲜花都只是一棵草!


下来,我们继续学习第一节的第四部分,讲的是:野人孔子


古往今来,君子是公认的优秀者。然而,却还有比君子质量更高的人——野人。


《论语》记载了孔子的话:“先进于礼乐者,野人也;后进于礼乐者,君子也。”大意是说,通过礼和乐来规范自己的人可以成为君子,见解和能力超越礼和乐规范的人事更自由的野人。孔子所谓的“野人”,是指为人纯朴、思想自由、学问通达而又勃勃生机的人。他们不但务实,而且还拥有真正的格物功夫;把他们放到任何位置上,他们都能够轻而易举的安身立命。野人平时不太注意形式,只以安心务本为要,但在学习的时候却能够与老师心心相印,甚至能够见解超过老师。在他们的生命中,做人的规矩与程序,对社会发展规律的了解以及如何驾驭自己的本领,他们都很了知,并且深明大义。在社会召唤他们的时候,他们可以纵横捭阖;没有际遇的时候,他们依然可以淡定的安身内求,不怨天,不尤人——如同荀子所说:因为他们知道:“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就像历史上的陶朱公范蠡一样,既能帮助越王勾践雪耻复国,又能够放弃权利而去,在没有任何政权的支撑下,依然可成为富可敌国的经济学家(《史记》中记载的经济学家,他排名第二,姜子牙居首,子贡排名第三)。


野人多来自民间。例如近代北京大学的熊十力和梁漱溟先生,这两位是北大没有任何学历的老师,但他们,却是北大最优秀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西贯通,中外一致,西方哲学鼻祖泰勒斯当仁不让的也属于野人一类。


很多时候,心性成为了生命的障碍。我们挑剔的眼睛,只看到别人的不足,却忘记了自己的成长才最为重要。在这一点上,孔子给我们做出了最优良的表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相槖七岁,精通五行,孔子拜他为师;郯子来到鲁国,孔子向他请教古代官制的学问;齐景公与晏婴出访鲁国,孔子与他们探讨秦穆公称霸的事情;为了学习礼的学问,他找到老子;为了学习乐的学问,他找到苌弘;为了学习古琴,他找到师襄……只要有优于孔子的长处,他都能够以师礼相待,至老不渝。


这是多么磊落的生命啊!


隋代国师、天台宗的智者大师说:最初跟我学佛的那一小部分人,虽然条件很艰苦,但却个个都成就了。后来,条件好了,多得时候有上万人跟我学佛,但是却很少有成就者。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他们太注重形式,反倒被形式束缚了。形式主义害人不浅啊!


当年,孔子因为听到学生皋鱼的哭声,就去问他,得知皋鱼在周游列国之后父母都已经过世,正在伤心悔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孔子亦悲从中来,并且告诫学生们不要这样——于是,有十三人被赶回了家中去尽孝……


元代上阳子说:“上根利器,不遇其师,必入空寂狂荡。”孔子这种无情表法的功夫,穿破了形式的藩篱,神光映照千载。圣人就是圣人,他们的话都是圣算:经世致用,光而不耀。孔子的话,自始至终都没有板起面孔刻意教训,反倒是温文尔雅,读起来如说家常语,既温暖人心又令人深思,孔子给我们提炼了一条治国安邦的大道,国家选才要重用野人,执政者要有信仰和爱人之力,这是国家得以长久发展的核心脉络。


我们来继续学习第一节第五部分:让智慧饱满


有人会问:你为什么开篇要写孔子呢。下面分三个部分来略做陈述:

1,天佑中华,在中国,孔子是大成至圣先师。汉代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写到孔子的时候,他越写越感动,最后竟然情不自已,跑到孔子墓前徘徊沉思,久久伫立……

孔子对后世“教化无穷”的功德是永远也回报不完的——宋代朱熹对此更是发出肺腑之音:“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意思是老天不生出孔子来,我们的生命就像一直活在黑暗之中啊,是的,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作《易传》,著《春秋》,彰古烁今,宣教报国,成为万世师表和中国文化史上无人企及的典范!只要中华民族还在,中华文化还在,孔子的思想和精神,就永远不会泯灭!


“百战归来再读书”,这句话用在孔子身上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他说自己不是一个“生而知之”的人(《论语·述而》),他只承认自己好学,勤勉刻苦,持之以恒,并且告诉我们:人人皆可做圣贤。


孔子这种朴素而昂扬的精神,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每一代中国人都受到了他的激励,慈心之外,别无它物,这便是圣心之大。


清代翰林院大学士孙星衍,是一个天赋奇才,博极群书的人,他搜罗了天下的藏书,将其中所有关于孔子的内容汇集成为了十七卷的《孔子集语》。书中一半以上的内容,都是讲的是孔子和弟子们当年神一样的功夫案例。而《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有四圣(伏羲画卦,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易传,孔子位居四圣之一,而且离我们最近。真切的了解孔子的功夫,了解至圣先师的格物智慧,我们就会更加了解《易经》对于中华民族的珍贵,也更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中国文脉以及中国文化的伟大!要知道,明师是天下善。


《史记》和《礼记·檀弓上》记载:


孔子病重,子贡去看望他,而孔子正拄着拐杖在门口逍遥盘桓,其实所谓逍遥,就是想弟子了,盼着有人来,他就拄着拐杖到门口看看去……可以想象圣人心中的凄凉。

当孔子看到子贡到来之后,语气略带责怪的说:“子贡啊,你怎么这么晚才来呢?”于是,他悲歌:“泰山啊,将要坍塌了!梁柱啊,就要腐朽折断了!哲人啊,将要如同草木一样枯萎腐烂了!”边唱边流泪……七天后,孔子去世。


每每读到此处,我都会潸然泪下!


几十年来,我生命中的文化自信,都是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圣人气象中,渐渐饱满起来的……


凡我有生日,皆为报国年。

这叫天不负!


到现在为止,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大体上已经学习完毕,感谢大家的耐心聆听和陪伴,在下一节,我们会继续学习孔子和弟子们所开辟的中国文脉以及走进的方法,敬请关注,下一集再会。


听解密中国智慧,饱满生命,庄严人生。我们下一集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胤儒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先生先进也!!!

  • D有信

    字字珠玑,千年的先圣孔子和他的学生栩栩如生的呈现在面前!

  • 热云之声

    吾本草上霜,夕霭心苍苍; 米师如朝露,助我升四方; 国学须震荡,扬长示万邦; 八卦非玄奥,十翼永开张! ~《赞解密中国智慧》

  • 玉泉岭0

    听老师讲课受益良多。

  • 听友242619499

    对比一下庄子是怎么面对死亡的

  • 玉语晶寻

    请问下:标题就是“名师”吗?还是“明师”呢?

    1550505ruvd 回复 @玉语晶寻:

  • 方寸映乾坤

    名师为天下善

  • r03lugjqn4k7hu715yzk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真棒👍👍👍

  • 无为_5vx

    非常感謝米師!聆聽聖贤講座!

  • 1382866ledy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