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直击|台湾学者汪琪:中国的“文艺复兴”还未开始(下)

讲堂直击|台湾学者汪琪:中国的“文艺复兴”还未开始(下)

00:00
30:39
十多年前,在巴黎一次以全球化为题的演讲结束后,一位白发苍苍的教授问汪琪:“为什么你不讲‘你(们)的’理论?”当时的汪琪已结束在美国东西文化中心传播研究所研究员的工作,回到台湾担任政治大学新闻系教授。2013年,在撰写《本土研究的危机与生机》自序时,她回忆那时的自己遇到了一个从未想过的问题。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和港台地区学界皆发起“本土化”运动,呈现两极化倾向:或是追随主流,或是专注本土。早年间致力于“凸显媒体的在地观点或经验”的汪琪在1998年启动“本土化研究”大计。2007年,她由香港回到台北,主持“顶尖大学研究计划”,主攻传播研究的本土化。“或许是自己的生长环境与经历,文化议题始终让我着迷”,出身于外交官世家,攻取美国博士学位,近年来,汪琪将视野投向社会科学本土化议题。 

6月18日下午,汪琪主讲《中国与西方的爱恨情仇》。一口软糯的台湾腔,衣着朴素。讲座现场,她带来自己主编的中西对话系列丛书,该丛书于今年四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旨在以一种较一般“本土化”论述视野更为宽广的思维,来推展本土学术的长久发展。“我所追求的本土化不只在于回归本土,也在走出本土”,汪琪表示思想虽看似遥远,实际是一个民族的支撑,而本土思想则是她的最终关怀。




1582年利玛窦上岸,东方遭遇西方式现代化“中西思想交流实际是一部血泪交织史”,汪琪以讲故事的口吻向在场听众娓娓道来。 
1582年的夏天,意大利耶稣教会教士利玛窦应召前往中国传教,于8月7日到达澳门。16世纪的海路交通充满艰辛,虽非第一位中国传教士,利玛窦却在中文上苦下功夫,翻译多种欧洲书籍,影响深远。在汪琪眼中,这段东来之旅,实际承载着一个中西文化即将剧烈碰撞的大背景——


遥远的欧洲,海洋文明蓬勃发展,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写道:“希腊人生活在海洋国家,靠商业维持其繁荣……有较多机会见到不同民族的人”。伴随着14—17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此后,资本主义、启蒙运动与工业革命相继产生,西方世界发生巨大变化。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WZ维

    学向世界

  • 历史加工作坊主

    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