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论语》:孔子是怎么看待道德修养的?

【试听】《论语》:孔子是怎么看待道德修养的?

00:00
10:49

喜马拉雅的听友,您好,我是冯宁宁,本期节目我们一起来聊聊孔子是怎么看待道德修养的。


我们都知道,孔子是非常注重道德的,而《论语·卫灵公》就着重讲解了孔子对于道德修养的认识。


孔子提出了“一以贯之”之道,他主张忠信笃敬,肯定“仁”和“义”的重要性;而专论“君子”之为人的就有十章:指出安贫乐道、遵守礼义、态度谦逊、言语信实,追求真才实学、美名传扬,克己知人、团结合群、堪当重任等都是君子应当必备的修养和能力,且多数章与“小人”之为人形成对比。此外论及政治的章节也不少:他主张礼治,反对军政,提出治政要从端正自身做起,之后还涉及了历法、用度、礼服、乐制等施政的具体措施。


同时,孔子还讲求处世的方法和交友之道。指出要以实际行动来考察人。最后,还有少数章节论及学习与教育:强调学思结合,重视实践以及有教无类的教育理论。这些就是《论语·卫灵公》大致涉及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就从孔子话语中,学习这些思想。


首先孔子提出了“仁”的重要性。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孔子说:“志士仁人,不会因为求生而损害仁道,只会牺牲自身来成全仁道。”这是我们后来熟悉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来由。


这个观点,孟子阐述为“舍生取义”。后人文天祥也有类似的言论,他的遗言有:“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直指成仁、取义乃儒家精萃。孔孟这几句话,凸显人性光辉,不只对中国人影响深远,对世界文化也有不朽的贡献。


那么如何修养仁德呢?


孔子认为:“工匠想要把他的活干好,一定要先磨快他的工具。住在一个国家,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交往士人中的仁人。”也就是说,一个人若想进德修业,他所要交往的人就像是磨刀石一样,而能够作为磨刀石的人,应当是有贤能、有仁德的人。


孔子曾说,对于自己有帮助的朋友应当具有三种品德,即“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也就是正直、诚实、见多识广。与有这三种品德的人交往,对自己进德修业很有益处。


烦心事人人都有,而孔子对于这个问题,他提出:“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忧患意识是中国人国民性格里的一大特点,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后人每以此自励,未雨绸缪,以备不测。至于士大夫,则不仅要为自己谋划、打算,更要“先天下之忧而忧”,为国家和民族绸缪,防患于未然。


对于人的要求和评判标准,孔子也有自己的独特想法。


孔子说:“不念叨‘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啊!”


这就是所谓的“律己以严,待人以宽”。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苛责他人而谅解自己;若是用孔子的教导平衡一下,人间会减少许多戾气与争执。


关于如何看待言论和人的品格的关系,孔子认为“君子不根据言辞来选拔人才,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废弃他有价值的言论”。


明白孔子说的这句话不难,但实行这句话不易。考察一下历史,以言举人、以文举人、以某种片面的“德”举人,以及以亲举人,可说都是我们的传统;至于不以言废人,大概也只在李斯、陈寿等少数人身上得到了实现吧。


在对别人提出评判标准之后,孔子也对自己做了要求。


子贡问孔子:“有一个字可以终生奉行的吗?”孔子回答到:“大概是‘恕’吧?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礼记•大学》篇提到“絜矩之道”——就是拿起一把矩尺,可以量度天下所有方角,正如由自己的感受,可以测知他人的感受。尽己之心是“忠”,推己及人是“恕”道,曾子说孔子的一贯之道,就是“忠恕”。


“恕”道是必要的,但是孔子同时还提出 “原则主张不同,就不能一起谋事。”(道不同,不相为谋。)


人以群分,不同的人分属不同的阶层、群体,有不一样的志趣、追求、行事原则和方式,可以和而不同,也允许求同存异,这便是现代社会民主、多元的大势。


人非圣贤,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在孔子看来,犯了错却不改正,这才叫过错。


知道的说知道,不懂的承认不懂,这才是聪明;做错了事就改正,执迷不悟,那就是真错误。孔子其言也浅白,其意却深刻。人们若能一一遵循这些“浅显”的道理,必定能成就一个正直、智慧的人。


最后,作为万世师表,对于教育这个重要的问题,孔子提出了自己的理念:“对任何人都可以有所教诲,没有种类的限制。”(有教无类。)


这是孔子著名的教育理念。出于这个理念,他说过:“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凡拿过一块腊肉做礼物的,他都教诲过,意即只要是有心求学的,他都不拒绝。这种打破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受教育的举动,是春秋战国文化兴盛的一个基础,孔子对于推行教育,尤其是教育的普及化、民间化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有教无类,推崇教育,普及教育,更是泽惠后世。


接受教育就是学习,对于学习方法的问题,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用来思考,结果没有长进,还不如学习呢。”


荀子对此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学也”,都是告诫人们“思而不学则殆”——空想可能导致危险境界。学与思,两位一体,到《中庸》则发挥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形成完整的知行合一链条,对人们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而最后,学习到了仁德之后,孔子认为:“遇到可实践仁道的机会,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尊师,重道,是我们的传统师之尊逊于道之重。所谓师者,传道之人,是中介、工具,道才是根本。所以,圣哲都宣扬尊师,但当两者要择其一时,就舍师而就道了。亚里士多德有“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名言,孔子则说,在实践仁德的时候,对老师也不必谦让。可以说,两大贤人心灵共通了,有了相近的看法。


这就是孔子对于道德修养的看法,他把道德划分成了不同层次,由表及里的做了详细阐述。下期节目我们一起来聊聊孔子是如何交友的,各位听友,我们下期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雷厉风行121

    《论语》作为经典中的经典,无妨多学多听几遍!

  • 沐沐9420

    好喜欢老师的声音!如果没有伴奏音乐就完美了。

  • 杨Ruby

    感觉杂音好大,听得不太清楚。

  • 起十个字的名字太难了

    极乐世界我去你家师傅第次聚聚少今后

  • 1787376cvyj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秦诸子的璀璨星光,永远是人生的带路明灯!

  • 墨漢之子慇商之后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而言,阅读它时我们更应该注意一个重要细节:孔子讲的巜论语》是个语言文献而弟子记录下来的是文字文献。我是说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汉文化的核心是殷商文化。一个是文字作为载体的文化而另一个是语言作为载体的文化,他俩有所同也有所不同。所以解释它时有很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