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脂批误导三百年

【9】脂批误导三百年

00:00
07:52

大家好,欢迎您继续收听“张十五细说《红楼梦》”节目。上期说了《好了歌》,本期就说说甄士隐对它的解注。


说到《好了歌》的解注,我想,首先要向曹雪芹先生致敬,因为他的生花妙笔,不断地给读者带来惊喜。《好了歌》已经是经典之作,但随之而来的解注,竟然各有千秋。就像读到王熙凤,你可能以为这是最精彩的出场了,但随后贾宝玉亮相,还是会让你叹为观止。就像林黛玉,好像已经占尽了天地间的灵性,薛宝钗却又将天地间所有的端庄集于一身。曹公的笔力,真可堪称空前绝后。


所以,我应该把《好了歌》的解注先读一遍,再来细论其中的好处。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在《红楼梦》甲戌本,脂批对每一句都有评注。比如“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一句,认为暗喻宝钗、湘云一干人。“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一句,认为暗喻黛玉、晴雯一干人。然而,只要仔细对比解注和《好了歌》原文,并参考甄士隐的故事,就知道这部分脂批都是在掩人耳目,三百年来不知误导了多少读者。


其实《好了歌》字字诛心,是疯跛道人对世人的问难,是以神仙的视角看世间。甄士隐的解注,则是回应,是从自身的阅历和遭遇来谈对“好”与“了”的看法。


曹公的用意就是这样简单,一切过度的解读,只会把自己带到沟里。当然,曹公简单的用意,背后蕴含着深切的人生道理,它的意义又远远超过对书中人物命运的隐喻。


上期节目我已经讲了,《好了歌》的内容可划分为四组,前三组是以死亡为结局,尖锐地提出,不论功名、金钱和美色,无一不会归于了解。而第四组是以父母儿孙的亲情,这一世间最紧密的血脉维系为参照,指明人间一切的情感都不可靠。可以说,短短112字的《好了歌》,将人世的所有枯荣盛衰一笔扫倒,告诉读者,人生最后不过万境归空,到头一梦。

《好了歌》解注最要紧的两个字就是“荒唐”。《红楼梦》的开场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把“荒唐”和“辛酸”两个词并列举出,这意味着曹公是要借一出荒唐无稽的故事,写人世最无可奈何的辛酸。所以,《好了歌》解注又可以被视作全书思想情感的最佳浓缩版,一定要把它作为整体去考量,拆分为一个个人物的命运预演,是不恰当的。


细读解注,我们会发现,“陋室空堂”四句,正是对功名由好到了的具象化描写。“蛛丝儿结满雕梁”到“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正是对美色由好到了的具象描写。“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是说金钱不足以依恃。“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则是父母寄望儿孙,儿孙却风尘沦落的感叹。此处脂批点明“作强梁”是指柳湘莲,但柳湘莲在六十六回已经被道人度脱,可见脂批的不可信。


从“因嫌纱帽小”到“今嫌紫蟒长”,前面几期已经解读过,这是甄士隐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以及对贾雨村凉薄虚伪的憎恶,和人物的遭遇环环相扣,决不可能和贾赦、贾兰、贾菌等有关。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等最后四句,是极为精彩的结语,这是甄士隐浮沉宦海多年,惯见升沉荣辱的经验之谈。特别一句“反认他乡是故乡”,完全符合了道教的世界观,直接击中渺渺真人,也就是疯跛道人真身的内心,所以他拍掌而笑,连说解得切,甄士隐也由此与仙师一同飘飘而去。


可以说,甄士隐的宿慧在于此,《红楼梦》的智慧也在于此,我们应当把握的精髓更在于此,而不在于一些虚无的对号入座,切莫被脂批误导。


好了,本期“张十五细说《红楼梦》”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您的收听!下期再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56790797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