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蛋 | 作者高铭】通过催眠,带你看看梦境的真相

【彩蛋 | 作者高铭】通过催眠,带你看看梦境的真相

00:00
04:21

点击“免费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更新信息和独家福利

【更新提醒】每天21:30持续更新中!


各位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的作者高铭。很高兴能借助这个平台和大家来聊一聊有意思的事情。


10年前,我编译弗洛伊德先生《梦的解析》的时候,曾经看到过这么一段:有一个小男孩,做了一个梦,他梦到有一块巨大的烤肉,烤得很棒,肉质很鲜嫩,上面浇了浓郁的酱汁,非常好吃的样子。但过了一会儿那块烤肉不见了,不知道去哪儿了。


弗洛伊德先生解这个梦,很有意思。首先他知道这个小男孩当时的背景情况是什么样,那小男孩是生病了,被医生限制只能吃牛奶和面包,其他都不能吃,大概要持续一周左右吧。那小男孩期间应该是馋疯了,所以才会梦到烤肉。


那烤肉不见了,怎么解释呢?其实这个烤肉是被小男孩自己吃了。那为什么在梦里他不直接吃掉?因为他知道如果是这样的话,会受责骂,所以在梦里那块烤肉消失了,不见了。“不是我吃的,不知道哪去了”,自己就可以免于吃掉烤肉的责难。


不过又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是那么一大块烤肉呢?其实在小孩的概念里,是没有“适量和“够用的,他们通常希望是“无尽的,越大越好、越多越好,独占才好。他们对情感、对自己喜欢的东西都是这样的——妈妈只能爱我。


说到梦,就不得不提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比如催眠,这是一定会想到的。我写过《催眠师手记》这类催眠题材的作品。说说我第一次催眠吧,和我的梦息息相关。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会做一个奇怪的梦,那个梦非常简单,就是有无边无际、铺天盖地的白色的东西向我撞过来,然后我一定会惊醒。醒来之后浑身出汗、紧张、不适、惶恐。但为什么会做这个梦,我也不知道。我曾经在梦里企图看清,但是那种巨大的恐惧把我扣住了,让我看不清是什么。


直到后来,我接受催眠,我就想看看梦里到底是什么。当时让我选择进入催眠的方式是向下走盘旋的楼梯,就像在古堡里面一层一层往下走,一直往下走,走到尽头是一扇门。打开门,我是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自己。我看到那个时候我住在北京大院,是平房,在院子正中间有一个公用的水龙头,还有一个水泥池子。在冬天的时候那个水泥池子有很多冰,是一个大斜坡。我当时摇摇晃晃在上面走,拎个水壶去打水,应该很小,然后摔倒了。之后是头破血流,鬼哭狼嚎的样子。然后那个催眠差不多结束了。


在那个场景下你看到的东西,它既真实又不真实。之后我总算知道为什么我会做那个噩梦了,那个梦其实并不是那片铺天盖地的白色东西撞向我,而是我撞向那个白色的冰面。后来这件事我向我父母求证过,他们说是这样的,一点没错。这就是催眠帮助我还原的一个状态了。


但现在回想那个催眠过程,非常不真实,可是在那个过程中我接受了。当你抽离出来之后,你就无法接受这些东西。我想可能有些读者也会有跟我一样的感觉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Jennifermm

    听不清,不知道在说什么

    二虎砸 回复 @Jennifermm: 我感觉有些口齿不清,我听着有些费劲。

  • 叫我小新就行

    梦的解析真的很牛,我曾经在看完梦的解析后试着解了同事和我说的梦(没和同事说),然后分析出了同事一个秘密。当时觉得有点荒缪,绝不可能。后来事实证明我解的那个梦准确无比

    度369 回复 @叫我小新就行: 说话不能说半句喔!很吊人的胃口🌚

  • Tina丁

    很高兴听到作者的声音,很亲切。

    初见8525 回复 @Tina丁:

  • _摘月亮_

    作者声音也很好听呢

    黄豆是条拉布拉多 回复 @_摘月亮_: 同感

  • 西北偏北7

    带着耳机一句话 听不懂 真的是朗读吗?呜哩哇啦像读书一样 不应该口词清楚咬字清晰吗?别杠我谢谢

    金秋飾玉 回复 @西北偏北7: 这是作者自己说的,不是主播在读

  • Maraschino_Z

    很喜欢作者,他写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我看了好几遍,书都给翻烂了。无意间翻到这一篇,就很激动,像打破了次元壁一样,第一次听到高铭的声音,太激动了。

  • 在下就是奇迹

    天才的一半是疯子,这个是肯定的

    清梦未觉 回复 @在下就是奇迹: 按人类的说法疯子在天才之上

  • 鬼弟and空空儿

    看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催眠师手记,梦的解析,很奇特,感觉接触到了一个个奇特的世界,很喜欢这些书,特别喜欢搭档

    NeIIie2008 回复 @鬼弟and空空儿: 哈哈哈 我也是呢。他搭档真的好有趣啊

  • 小洋洋爱吃肉

    大舌头?说啥呢听不清楚

    兰与Lisa 回复 @小洋洋爱吃肉: 这是作者的介绍,不是专业的配音演员。

  • 洛可可ll

    这是作者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