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 第一品丨经文释义:祇树给孤独园 2

052 第一品丨经文释义:祇树给孤独园 2

00:00
11:50

给孤独长者以前信婆罗门教,他对释迦牟尼非常有信心,一见面,就觉得这个人真好,说不清为什么,对他就有一种强烈的信任感和好感。其实表面上说不清,也能说清。因为修得很好的人身上有一种摄受力,你一见他,就会不由自主地认可他、信任他。他身上的巨大磁场会吸引你,让你觉得跟他很亲近,跟他在一起很安心,没有杂念。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给孤独长者想给他供养一座精舍。他见到佛陀在野外森林里禅修,环境实在太苦,他于心不忍。


给孤独长者发愿之后,走了很多地方,终于发现了祇陀太子的园子。那里的风水很好,又很宽大,位置也很好。给孤独长者一看,非常欢喜,就想在这块土地上建房子供给佛陀。但祇陀太子不想卖那园子,所以要价非常高。高到什么程度呢?他对给孤独长者说,如果你能用金子铺满这块土地,我就把它卖给你。于是,给孤独长者就开始从家里的金库取出金子——我们去印度的时候,见过给孤独长者园里的金库,很深很深的几大间,专门用来放金子。过去的金子不是金块,而是金叶子,就像纸一样。金块用起来不方便,给你一大块金子,你根本没办法找零,他们就用薄薄的金叶子,像现在的钞票一样,可能要重一点。祇树给孤独园很大,那么深的几大间金库全都空了,把金库里的金子全部用完之后,还有很多长着树的土地没有铺到。——现在那园子里还有很多树,有一棵非常大的树到现在还活着,这可是两千多年后了,据说,那树是当年阿难种的。这棵树见证了两千年来印度土地上的变化,一拨又一拨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的人走了,但总有一天,它也会枯萎,带着它的记忆回到泥土里,变成另一个生命。当年,祇陀太子就是在树下对给孤独长者说,虽然你把地铺满了,但这些树下的地面没有铺,你得把树的地方也给我铺满。于是给孤独长者一咬牙,准备变卖土地和家产,这一行为把祇陀太子都给感动了,他就说算了吧,这些树不用铺了,就当是我的供养吧!因为是二人共同成就这一福德,这个园子就被命名为“祇树给孤独园”。


到了今天,那些金子也罢,祇陀太子也罢,给孤独长者也罢,都不见了。就算给孤独长者不把金子给祇陀太子,祇陀太子不把园子卖给给孤独长者,那金子也不是给孤独长者的了,而那园子也早就易主了。但因为他们的这一善行,人们记住了他们,历史也记住了他们。他们的故事随着“祇树给孤独园”的故事,永远地留在了佛经里,留在了佛陀的故事里。


讲《金刚经》的时候,我们老是谈福德。那么什么是福德?这就是福德。你的行为创造了价值,给世界带来了善的影响,世界自然会给你一种反馈,这就是福德。福德也是行为的反作用力。


我们几次去印度,除了祇树给孤独园,还去了牧羊女苏嘉塔的家乡。佛陀结束苦行生活的时候,是苏嘉塔供给他奶酪,让他恢复了体力。后来,人们在她的家乡建了一座塔,纪念这个供养佛陀的女孩。


虽然奶酪很少,也很普通,但苏嘉塔的善心却功德无量。而那个贫瘠的小村子,也随着这座跟佛陀有关的塔,有了一种不一样的色彩,让人有了怀念它的理由。除此之外,我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理由,让我在离开印度之后,还能记起它,还能跟你谈起它了。


那个村子很穷,充满了奇形怪状的老太太,她们贫病交加,健康的人不多。有趣的是,这些老太太都在拍牛粪。为什么拍牛粪呢?因为把牛粪拍成饼子、晒干之后,可以做燃料,这是她们的财富。每户人家的院子前面都有一大堆一大堆的牛粪。


当年,佛陀就在离这个村庄不远的地方修行。这样的村子,在古代也不会富有。所以,苏嘉塔的供养就显得更加可贵了。最可贵的是什么呢?是那时还没有人知道佛陀成道了,苏嘉塔眼中的佛陀,只是一个瘦骨嶙峋的普通修行人,而她却把可以换钱、填饱肚子的奶酪,给了这个跟她不相干的修行人。这个行为,就算现在看来也觉得很了不起,所以苏嘉塔赢得了历史的敬仰。给孤独长者也是这样,虽然他很富有,但他准备倾其所有,给佛陀一个落脚的地方,让佛陀在雨天里不要受苦,他根本就没有想过,如果自己一无所有了,他们一家人该如何生活,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今天,我们一想到古代印度有这样的一位老人,就会感到由衷的尊重。


佛家其实不管你供养的东西有多少,只看你供养时的那颗真心。如果你有一颗清净虔诚的真心,哪怕只是观想供养,也能积累无量的功德。正是这些功德让平凡的苏嘉塔、贫穷的小村也留在了历史里,两千年后,还能迎来我们这群另一个国度的朝圣者,两千多年后,还有人在传颂牧羊女苏嘉塔的故事。


祇树给孤独园占地面积并不大,相当于我们汉地大一点的寺院,还没有藏地的寺院大,佛陀住的房子也不是很大,大概五六十个平方,旁边住着阿难,再过去有很多僧人住的小房子,也都不大。过去,阿罗汉有些独居,有些群居。一般的僧人如果没有离欲的话,都会要求群居,互相监督。阿罗汉可以独居,因为阿罗汉已经离欲了,不会再堕落。所以,有些僧舍比较大,有些较小。有些院子里有很多间房子,供僧人群居,有些只有一个人,可以独居。


园子里有专门的讲法台,大概能盛一千多人。这些弟子不是一个一个进来的,他们中的一些人本来就有弟子,他们皈依佛陀的时候,把自己的弟子也带来供养佛陀了。迦叶三兄弟就带来了大量弟子。


注意,古代跟现代不一样,古代印度的修行人非常纯粹,他找到上师之后,会把所有弟子带上一起皈依。有些带五百,有些带一千,不像现在的一些法师,把弟子作为私有财产,老是生起一些鸡零狗碎的东西——也就是机心。古代没有这种情况。不过,释迦牟尼的身边没有那么多弟子,只有几个重要的、有影响力的大弟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41229874

    免费听金刚经,喜出望外,此大善大德之举。

  • 弘妙莲

    轻声细语,听了很摄受,感恩,随喜,赞叹

  • 1894556buvk

    听了很多版本,这是最详细的,喜欢,谢谢,让我初步了解一下经书是什么意思

  • 明听123ABC

    信愿行。清净心。

  • 开心木木主

    #金刚经打卡#第三天打卡,每日清晨静心听佛经

  • 深蓝_O8b

    这声音能让人心静下来,专心听经!

  • 13796991xkp

    信、愿、行 清净心

  • 十方宏润

    随喜赞叹

  • 清静光芒

    随喜赞叹,弘法利生,功德圆满👃👃👃🌹🌹🌹🌹🌹🌹🌹

  • 风清月朗_bg

    清澈明朗的声音,如涓涓细流,流入人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