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协会著名作家潘小平|多年以前的那个冬天

中国作家协会著名作家潘小平|多年以前的那个冬天

00:00
18:00

2019年秋,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指导,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主办,安徽省作家协会、合肥报业传媒集团承办的“中国著名网络作家合肥行”活动启动。
   活动中,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带队”,十多位中国著名网络作家参与,共同组队看“合肥之变”。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淀,作家们笔下的合肥形象逐渐成形,合肥的城市形象或是富有文化味,或是充满包容性,以下部分为节选内容。


《多年以前的那个冬天》

作者:中国作家协会著名作家 潘小平



【作者简介】

 潘小平,中国作家协会著名作家,安徽蚌埠人,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主要作品有《皖赋》《美丽的村庄》《潮起江淮》等,目前任安徽省网络作协主席。


金秋十月,秋意深浓,秋光老熟。10月21日至22日,陪同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以及来自于全国各地的网络大咖们,参加合肥市委宣传部举行的网络作家看合肥活动,先后参观了中国声谷、科大讯飞、安徽创新馆、科大校园和科大校史馆等合肥科技创新的亮点热点,一路上,叶辛主席侃侃而论,谈笑风生。科大校园里的银杏树,已经彻底金黄了,枫树也红了叶子,映衬着蓝天白云。说起合肥因为这所大学而名扬天下,众人都非常感慨,这让我想起了多年以前的那个冬天,想起这座城市与这所大学最初的缘分。


那是1969年,那年的冬天奇寒。

    

根据我国历年气温资料,漠河1969年冬季平均气温为-31.2℃,最低平均气温为-38.0℃,是中国最寒冷的冬季;1969年2月13日最低气温为-52.3℃,是中国极端最低气温极值。

   

 而我能够感受到的,是江淮间的一场大雪。

   

 快过年了,父亲远在新马桥;母亲随她所在的中学下放到了包集公社,我只得带着我幼小的妹妹和弟弟,于风雪弥漫中渡过淮河,到涂山园艺场跟我奶奶去过年。黄昏早早在下午3点多钟降临,大雪铺天盖地,风雪中我6岁的弟弟跑丢了一只鞋。他抱着一只脚哭倒在雪地里,怎么也不肯往前走。

    

我当年也才十四五岁,但对国家大事无比关切。边境已经接连爆发了几起武装冲突,全国上下都在紧张备战。我每天看报纸听广播,分析会不会打仗,一边操持着家里的柴米油盐。安徽全省范围内出现大雪或暴雪,并且还在向着温暖的南方蔓延。那一年,上海出现了-18.1℃的极端寒潮低温,长江一线,天空、城市、原野、山川,都灰蒙蒙一片。

   

 叶兆言201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一号命令》,写的就是这一段尘封的历史,那时我们都不知道,合肥与这场“紧急疏散”,会有什么样的关联。    

    

1969年8月28日,中共中央发布命令,从9月至12月,在京的中央大批党政机关,以及北京的主要单位、学校,包括其家属,都被紧急疏散到了外地;边境地区的军政机关,如黑龙江黑河地区的革委会、军分区也开始向内地迁移,长春10所高校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就下放干部、教师4400人。许多高校紧急从北京迁出,北京大学一部分疏散到了汉中,一部分疏散到了江西鄱阳湖畔;中央广播学院迁到河北望都,中央民族学院迁到湖北潜江,北京农业大学先迁河北涿县,后迁陕西甘泉,中国科技大学则几经周折,迁到了安徽省城合肥。

    

说“几经周折”,是因为中国科技大学最初的战备疏散地,是湖北与河南。那一年9月下旬,科大由领导带队分两组去河南与湖北,河南组甚至带有国务院科教组组长刘西尧给河南省有关方面的亲笔信,但河南南阳方面仍然表示,自己没有能力接收一所大学。在湖北沙市也是同样的遭遇,这很有些出人意料。两组选址人员回到北京后,接着又派了两组,一组去江西,一组去安徽。但是江西借口粮食紧张,没有接收。

    

多年以后,江西悔断了肠子!

    

但这也只能是一种情绪发泄。且说到安徽选址的同志在看了宣城以后,觉得条件也不理想,犹豫不决。但还没等他们回到北京,就接到了相关方面的通知,外迁校址定在了安庆市的马山。

   

 眼看就到了这一年的年底,雨雪载途,岁暮天寒。12月初,下迁先遣组到达安庆的马山校区,立刻傻了眼。马山仅有一幢三层小楼和一间食堂,而且门窗全无,不通自来水,从马山到市里去,要翻过一道山梁和一条大沟,交通很不方便。12月17日至12月30日,接连来了两批下迁人员,其中还有几户拖家带口,场面十分混乱。一场大雪,天气骤寒,不仅买不到打地铺的稻草,而且稻草也从每斤2分涨到了每斤5分钱。吃水要翻过一条沟,到对面的山上去挑。先遣组紧急求助安庆地区生产指挥组,才拿到了特批指标,派人到皖南广德山区买了两吨木炭取暖。这时到达安庆的总人数已有900人左右,很快就又接到北京通知,第三批外迁人员即将离京起程,不日到皖!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先期到达安庆的4位校领导认为,鉴于安庆目前的情况,应火速回京汇报,暂缓下迁!

    

在一片慌乱、忙乱与混乱之中,中国科技大学的师生,度过了1970年的元旦。不知道又经过怎样的曲折、挫折、争辩与争取,1970年1月底,下迁校址最终改在了省城合肥,以合肥师范学院和安徽银行干校的校舍作为落脚点。

    

当年的艰难和窘迫,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很多年过去了,发生了很多事,很多人都已不在人间。人员和物资的搬迁,是在1970年10月结束的,“共组织货运装车70余次,运货量865吨,装运仪器、器材、图书、档案等35000余箱;迁出家属470多户,组织职工、学生、家属客运20多批次约6000人次,用火车皮510多节,共使用搬迁费77万多元。”这段写进校史的文字,今天读来,仍能感到科大南迁的庞大规模与悲壮场面。在这支庞大的迁徙队伍中,阮耀钟和高成岳两位59级的学生,成了运输仪器货车的押运员。他俩乘坐的是既无座位也无厕所的闷罐车,一路上不但郁闷憋气,吃饭也是大问题。当时的火车根本没有准点,停靠的都是些荒郊野岭上的货物调运中心,火车随时都有离开的可能,即使下车也不敢走远。没吃没喝地不知颠簸了多少个白天黑夜,火车终于到达合肥的南七,他俩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去,想正正经经吃上一顿饭,没想到当时的南七跟农村一样,中午刚过饭店就都关了门,他俩到底也没能吃上一口热饭。

   

 在我国现代教育史和科学史上,中国科技大学南迁,绝对是一个重大事件。

    

而对于合肥这座城市来说,它则是一个机遇,其影响不是百年,而是千年。

    

不过在当时,科大和合肥,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说实话,当时的合肥远离中心,交通不便,的确不是科大的最佳选址,但在那个时代,愿意接收科大的只有安徽,而且给出的是省会城市合肥。而科大也给了安徽,给了合肥最丰厚、最久远的回报,因为科大,安徽接下来争取到了下放的中科院研究所,争取到了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一跃成为闻名全国的科教名城。1970年代中后期,是合肥科技资源的快速聚集阶段。随着国家科研机构外迁和调整,合肥抓住机遇,引入了一大批国内著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合肥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70年初,合肥接纳了科大之后,中科院物质科学研究院,原电子工业部16所、38所、43所相继迁入,同时一批中央部属科研机构,如水泥院、化三院、通用机械院等也先后落户合肥,快速聚集起了科教资源。在这个基础上,合肥开始着手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1984年4月,合肥同步辐射装置开工建设,是国内唯一以真空紫外和软X射线为主的同步辐射光源;2000年10月,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开工建设,2007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是国际首个、国内唯一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此外还有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等,使合肥成为我国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2004年,合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科研创新型试点市”;2017年,合肥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是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18年6月,合肥加入G60科创走廊,2018年10月,滨湖科学城正式挂牌成立,一切都风起云涌,风驰电掣,让人目不暇接。

    

新中国建立之初,合肥工业仅有一家小发电厂,1952年成为省会城市时,全市工业企业仅有36户,在新中国的经济版图中,完全找不见。24年前的1995年,在全国的城市排名中,合肥的经济总量在97位,2018年上升到26位;10年前,在26个省会城市中,合肥的主要经济指标大多在20位左右徘徊,而2016年,合肥工业总产值破万亿,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9位。在新中国成立70年合肥发布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中,合肥的最新定位是“科技之城、创新之城、开放之城”,科技与创新,成为合肥发展的新引擎。

    

感谢多年以前的那个冬天,科大选择了合肥。

    

不、不、不!还不能这样说,是的,科大选择了合肥,但合肥也选择了科大,如一首歌里所唱:我选择了你,你选择了我,这是我们的选择。

    

因为多年以前的那个冬天,我们的命运从此改变。

    

如今,在樱花开放的春季,科大的校园里,有无数的家长流连。那一刻他们的孩子,正坐在课堂里聚精会神地听课,他们是来替自己的孩子,许一个心愿。自1978年3月,科大创建少年班并招收第一批21名学生以来,40年间科大少年班培养了3500多名学生,从微软全球副总裁张亚勤,到美国科学院唯一“70后”大陆华人院士庄小威,从“中国声谷掌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到英国《自然》杂志年度十大人物曹原,到从陈天石、陈云霁兄弟,到王永、王嘉骝父子,从科技界到产业界,从金融界到教育界,40年间少年班英才辈出,风云际会,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科大少年班在办学结构和办学理念上,经历了一系列蜕变,而它自身也由最初一个培养早慧少年的班级,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院。“高智商、超勤奋、最执着、特专注”是科大少年班的特质,也是它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作为一种超常教育模式,科大少年班不仅是全国唯一,也是全球唯一,在未来的中国科技史甚至世界科技史上,科大和科大少年班,都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1978年,恢复高考后进校的科大学生往家里写信,说“科大很大,合肥很小”。       

    

40年后的今天,科大的学生往家里写信,说“科大很大,合肥更大”,八百里巢湖,烟波浩淼。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