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得“道”者与普通人的区别在哪?(下)

【第二十章】得“道”者与普通人的区别在哪?(下)

00:00
06:18



本集文稿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吴东成,今天我们继续第二十讲,讲《道德经》的第二十章。


在上一讲,我们讲了得“道”者和普通人的区别。


第一个区别:普通人习惯于用静态的,自己的眼光来看世界;而得“道”者会用动态的,别人的眼光来世界。


第二个区别:普通人为眼前的种种外物所迷,非常的开心热闹;而得“道”者却对这一切熟视无睹,一点也不曾动心。


第三个区别:普通人或多或少都有财产,而得“道”者却好像总是缺吃少穿,而且看上去就像一个愚人、一个傻子似的。


得“道”者和普通人的区别就是这些吗?别急,这还没完呢!


老子继续写道:“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音但)兮,其若海;飂(音六)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昭昭”、“察察”,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意思;“昏昏”、“闷闷”,都是昏昏沉沉、糊里糊涂的意思;“澹兮”的“澹”,“飂兮”的“飂”,都是波涛汹涌、飘荡起伏的意思。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说的是普通人,俗人,众人,他们的生活都有着明确的目的,他们的人生目标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我这个得“道”者却好像活得昏昏沉沉、糊里糊涂;而且,这一份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就好像波涛汹涌、飘荡起伏的大海一样,无边无际,看也看不到头。这些普通人,俗人,众人,他们都有所作为啊,而我这个得“道”者跟他们相比,却显得既愚顽又鄙陋,就像一块顽石,一副又蠢又笨,又不可理喻,无动于衷的模样。


这又是得“道”者和普通人的区别。


得“道”者和普通人还有什么区别呢?


老子最后写道:“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什么叫“贵食母”呢?“贵食母”的意思就是注重于从母亲那里获取营养,就像婴儿那样;这个母亲是谁呢?她就是“道”。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说的是得“道”者和普通人的最大、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得“道”者他注重于从“道”这个母亲那里获取营养,他是求食于“道”,得益于“道”,一切都按照“道”的要求来办,绝不做“道”以外的任何事情。


接下来,我们来为得“道”者画一张像,得“道”者是什么样的呢?


第一、他会用动态的,别人的眼光来世界,他就会站在人民的立场来看问题;


第二、他对一切美景、美色、美食等等外物都不动心,他的心里只有天下和天下人;


第三、他什么都懂,却纯真得像个婴儿;


第四、他没有任何财产,而且总是缺吃少穿;


第五、他看上去笨笨傻傻的,一点也不精明;


第六,他所做的一切都在“道”中。


当然,这只是一张简笔画,无论我们怎么画,都无法画清楚得“道”者的风采。


下面,是我的《老子道》对《道德经》第二十章的阐发,这是一段“一读就懂”的文字,我读给大家听:

得道者之异于众人,在其洞彻天地上下之变,而复归于婴儿之天真混沌也。


其目所见,顺之与逆,善之与凶,美之与丑,是之与非,皆循环周转,相随互变,一时为此,一时为彼,并无二致也。


其不为外物所动,奇异之珍、倾国之媚,无以诱之;虎狼之逼、白刃之加,无以迫之;泰山之崩、东海之啸,无以使之愕然失措;至尊之荣、至高之望,无以使之欣欣然有得色也。


其形于外,若愚若钝,若鄙若陋;若昏昏然不知所为,若茫茫然不知所归。无如众人之机智明察、聪敏乖觉也。


得道者之异于众人,在其仰食于道、躬行于道也。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学明杨

    后续的如何取得?

  • 学明杨

    为何只有二十章?

  • 语言行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远山_u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