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圣人与普通人有哪些区别?

【第十三章】圣人与普通人有哪些区别?

00:00
07:36




本集文稿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吴东成,这里是“一听就懂的《道德经》”,今天是第十三讲,这一讲我们来讲《道德经》的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何以托天下?


这一章,老子把普通人和圣人进行了对比,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呢?


老子写道:“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什么叫“宠辱若惊”呢?老子自己解释说,荣宠是自上而下的,下面的人,得宠了就跟受了惊一样;失宠了,还是跟受了惊一样。


什么叫“贵大患若身”呢?老子自己解释说,我之所以有大患,有非常害怕的事情,是因为我有身家性命在那摆着呢。要是我没有这个身家性命在那摆着,那我还怕什么呢?


所以“贵大患若身”,实际上是“贵大患若贵身”,这个“贵”,在这里是害怕的意思。“贵大患若贵身”,说的就是害怕大的祸患,就像害怕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身家性命受到伤害一样。


或者,“若”在这里可以解释为“因为”,“贵大患若身”,意思是害怕大的祸患,是因为他的身体,因为他的身家性命。


总之,普通人和圣人的区别在哪里呢?


普通人得宠的时候,就跟受了惊一样;失宠的时候,还是跟受了惊一样。为什么呢?因为他把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身家性命看得太重了。


圣人能够做到“宠辱不惊”,因为圣人“无身”,圣人已经把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于度外,圣人心里只有天下,没有自己。


老子接着写道:“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何以托天下?”


这里需要解释几个字:


一个是“贵以身为天下”的“贵”,这个“贵”在这里指的是看重,有决心;


再一个是“爱以身为天下”的“爱”,这个“爱”在这里指的是爱惜,舍不得;


还有一个是“若可以寄天下”、“若何以托天下”的“若”,这个“若”在这里的意思是像这样的人。


老子说的是:


那些“宠辱不惊”的圣人,他是“无身”的,他的心里只有天下,没有自己,像这样有决心把自己奉献给天下的人,我们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而那些“宠辱皆惊”的家伙,他把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身家性命看得太重了,他太爱惜自己了,我们怎么能把天下托付给他呢?


老子在第七章里面,讲过圣人的“无私”;在第十二章里面,讲过圣人的“为腹不为目”, 而这“为腹不为目”也可以说就是“无欲”;这一章又讲圣人的“无身”;又“无私”,又“无欲”,又“无身”,真是达到了“无我”的境界。


老子理想中的圣人难道不食人间烟火吗?


其实,这样的圣人并非不食人间烟火。恰恰因为他食了人间烟火,他才会挚爱这个人间,他才会把他的“私”也好,“欲”也好,“身”也好,这些属于“小我”的东西,全部奉献给了“大我”,奉献给了人间,他才会达到“无我”的境界。


既然达到了“无我”的境界,那他自然是宠辱不惊的。对他来说,没有宠辱,也没有悲欢,他没有常人的感情吗?当然有。


他没有自己的宠辱,自己的悲欢,他是以天下人的悲为悲,以天下人的欢为欢,以天下人的乐为乐,以天下人的忧为忧。而且,他的乐,总是乐在天下人之后;他的忧,总是忧在天下人之前。


讲到这里,大家心里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想到了一个人呢?


对,这个人就是大宋名臣范仲淹。


他在《岳阳楼记》的最后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著名诗人元好问说范仲淹:“在朝廷,则孔子之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概不一二见。”


朱熹更干脆,他说范仲淹是“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而我认为,范文正公,是最接近老子笔下圣人的人。


下面,是我的《老子道》对《道德经》第十三章的阐发,这是一段“一读就懂”的文字,我读给大家听:


人莫不爱其身。以身之故,莫不仰求荣宠。未得则患不可得,既得则惊喜交集,而复患其有失。


此人之常情、常人之情也。唯圣人则不然。


圣人无身,圣人以身付天下,是以无身。唯其无身,故无忧无患、无惊无惧、无宠无辱、无悲无欢,超然入于无我之境,故可以托之以天下。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8645027hmd

    感恩老师讲的非常好!

  • 听友123758191

    很喜欢听这道德经

  • 1313133ligd

    好至极

  • 13888320e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