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1】《无欲的悲歌》:地狱模式的人生,死亡是唯一的出路吗?

【精读1】《无欲的悲歌》:地狱模式的人生,死亡是唯一的出路吗?

00:00
25:47



金句


自从了解了人,我就爱上了动物。


生活教会她的爱情只能固定在一个不能更换、无法替代的对象上。


所有的个性都消失在典型性中,就连忧伤都只是开心的一个阶段。


第一集《无欲的悲歌》:地狱模式的人生,死亡是唯一的出路吗?


各位好,我是上官文露。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晃眼,2019年已经走到尾声,这个时候正是盘点的时候,而要盘点这一年的文学盛事,当然少不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双黄蛋”。大家都知道,因为2018发生了年一系列性侵丑闻与内讧事件,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没有颁发,所以顺延到今年一起颁发,这就让大家对于获奖人的好奇心格外爆棚,之前就已经有语言预测和讨论甚嚣尘上,村上春树还会陪跑吗?米兰昆德拉能否顺利上位?中国小众作家残雪也成了备受关注的焦点。而最终呢,两位作家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与波兰作家奥尔加成功加冕,也就是大家津津乐道的双黄蛋。


那么这两位作家相比较,被称为“活着的经典”的汉德克,其实算是中国读者的老朋友了,2016年的时候他来到中国参加访谈,他是国际顶尖级的编剧,早年的时候他凭借电影剧本《柏林苍穹下》登顶戛纳:在戏剧方面,也是惊世骇俗,《骂观众》就被孟京辉导演捧得不得了,还把他搬到了中国的舞台上,因此汉德克在中国文学圈里也是有着比较高的知名度的。当然了,能够代表他文学最高造诣的还是他的小说作品,我们今天要来讲解的就是他的这本诺奖获奖代表作《无欲的悲歌》。


坦白说,《无欲的悲歌》好像应该是汉德克诸多作品中对读者最友好的,因为它篇幅短小精炼,半自传的性质让它显得格外真实。


小说的开篇就一下子吊足了读者的胃口,是一则耸人听闻的报纸新闻讯息,“星期五深夜,A地一名51岁的家庭主妇服用大量安眠药自杀。”读者头脑中就会出现一连串问号,这个女认识谁,她为什么自杀?答案很快在下一段揭开,这个女人就是作者汉德克的母亲,这则真实事件发生于1971年,当时也登上了当地的新闻。结果已经摆在你面前了,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都以为接下来要追忆母亲的生命历程,但汉德克这种玩惯先锋文学的人不能这么简单就满足读者的胃口,他呢开始絮絮叨叨讲起自己,甚至开始写自己创作这本书的思考过程了,当读者们几乎都要忘了开头母亲的死时,他才话锋一转,又从母亲出生时讲起。


很多读者都会觉得有点一头雾水,但是如果你能够耐住性子一直看到最后,在结尾处,汉德克对母亲走向死亡的描写就会化作你的一腔感动。这个女人竟然是如此坦然甚至是幸福的选择了自杀这条路,这种摧枯拉朽的震撼,我至今难忘。读完之后的很久,我都一直沉浸在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当中,该用什么样的笔触去写自己母亲的死,而不至于显得矫情和偏颇,用什么样的文字记录,才会让母亲个人的自杀,成为全人类的悲歌?汉德克的确做到了。


我想,大家一定都在想,这位母亲到底为什么去自杀?这个问题,我必须一点点的抽丝剥茧般的为大家回答。在小说的结尾,在作者的回忆中,母亲曾无奈地说,“我根本就不是人了”。人是什么?什么是人?越长大,越能体会我们生存所面临的困境,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的出路在哪里?汉德克也正是在写作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他回答了每一个触摸到人生困境的人,无论你受制于原生家庭,还是时代不公之伤,亦或者被困于死水般的婚姻,还是早早的失去自我和理想,你或许都能在这篇小说中与母亲共鸣。因为你所能想到的痛苦,汉德克的母亲体验了遍,她的人生,在很多人眼中都是地妥妥的地狱模式。那么难道她没有挣扎没有尝试摆脱吗?当然有过,但滑稽的是,她最能做自己的时候,反而是战争硝烟四起之时。总之,这些问题我们都一一在汉德克的文字中尝试去解答吧。


这本书名为《无欲的悲歌》,我觉得是翻译的相当贴切的,因为整篇小说读下来,你就仿佛看到了一朵饱满的鲜花在你面前逐渐枯萎,一个年轻的肉体,在逐渐老去,宛如一曲悲歌,而中间流逝的不是时间,而是欲望。


我非常喜欢的作家艾丽丝门罗,曾说过自己写作的初衷,是为了避免失去激情和信念,她说:“上了年纪以后,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那种感觉就是人对于事情做出反应的能力被关闭了,这就是危险的所在,像是一头野兽,藏身于老年人心里的最深处——你对于值得做的事也失去了感觉。”这句话说白了,就在聊欲望这件事。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而没有欲望的人,又怎能拥有生命?


汉德克的母亲也曾拥有鲜活的欲望,而为什么最后,她又丧失了生的欲望呢?让我们先从汉德克母亲的原生家庭聊起。


从小说所透露的信息中我们可以推断,汉德克的母亲大约生于1920年的奥地利。同时代的中国虽然也处在水深火热中,但是都比当时的奥地利显得开放和充满了希望,而1920年代的奥地利,始终透露着一股腐朽和陈旧的气息。那时,但凡有点用的东西,都归于贵族地主和教堂所有,贫困是普遍状况。


汉德克的祖上数代都是一无所有的长工,在同一个屋檐下出生又死去,没有自己的身份,没有自己的财产,几乎与奴隶无异,这种情况直到汉德克外祖父这一代才有所好转,但也不过是有一个能遮风挡雨的陋室罢了。也是穷怕了,汉德克祖父剩下的人生只在做一件事,攒钱。


相信大家都看到过这种滑稽的新闻,说某某老太几十年前存在下百元巨款,到今天取出,钱早已不值钱。汉德克的祖父就是这种人,甭管发生什么事,攒钱才是要紧事,他的方式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消费降级,压抑一切个人欲望,但二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让他多年存款化为乌有;三十年代的事业大潮,让他再次失去一切。外祖父仍旧不死心,就这么拼命攒着节省着,不单他要攒,他的孩子们更要继承这种可怕而压抑的欲望,那攒的钱最后用在哪里呢?除了子女结婚工作这种必要消费以外,什么读书、享受,想到不要想。


所以汉德克说:“身为一个女人,出生在这种环境里从一开始就是致命的”,要说有好处,那就是绝对的安全,你一眼能看到你人生的尽头,无非就是在这片土地上,认识一个男人,结婚生孩子,然后年老走向死亡。但母亲童年时期,恰好是一个读书好的孩子,她本可以继续往外走,但一切戛然而止,当她长成一个少女了,自然就要开始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妻子了:做饭,打扫家务,恭敬的站在男人牌桌旁等待。而这种生活,母亲是否能忍受呢?这个故事,正是从她少女时期重新被唤起上学的欲望开始。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人尝过了山珍海味和满汉全席,然后再迫不得已每天粗茶淡饭,当然就不会满足。很有意思的是,母亲想去上学的理由,是她想感受自我,当然,这也是她平生第一次主动向他人讲述自己的意愿,甚至去祈求自己的父亲,结果却不尽人意。在青春的刺激之下,母亲离家出走,你可以记住,这是她的第一次反抗,对于这种原生家庭的困境,逃离便是最好的方式。


十五六岁的少女,独身跑到外地打工,甚至辗转国外,从洗碗工、清洁工做到厨师,她摆脱了拘谨,变的独立,不再约束自己的天性。汉德克从母亲留下的一张张照片里,从母亲肢体语言的变化中,窥见了她巨变。而这段时间,社会也同样迎来了巨变,纳粹德国侵占了奥地利。


但对于母亲而言,这是她第二次反抗的开端,实现了面包自由,接下来的就是爱情。因为战争打碎了阶级,冲破了秩序,大家无暇再管你如何生活,不再拿条条框框约束你,人生显而易见只有一次机会,实现自我变的容易起来。于是母亲谈了自己生命中最刻骨铭心的爱情,哪怕对方比她矮,比她大,小气抠门,还是一个已婚的几乎秃顶的男人,但她还是飞蛾扑火的为他怀孕,哪怕没有结果。她和这个男人生下来的私生子,便是作者汉德克。


你说这样胆大的女孩,这样向往浪漫和激情的人,怎么会受困于父亲给她安排的人生,站在丈夫的牌桌旁恭恭敬敬呢?临近分娩时,与已婚男分开而别无选择的母亲嫁给了一个疯狂追求她的德国军官,母亲不爱他,但她觉得孩子需要一个父亲。


但无论是这段婚姻,亦或者母亲的自我,都伴随着纳粹的节节败退,走向了一种无法形容的溃烂。听起来有点讽刺,一个人的自我,竟要从不稳定的社会里才能偷取。当社会逐渐稳定,母亲所面临的又是什么样的境遇呢?


汉德克抓到了一个令人头皮发麻的细节,在母亲所居住的这个信奉天主教的乡下,女人是要知廉耻的,这意味着干活时一个舞步,哼唱一首流行歌曲,都是异想天开,被看做异类。母亲要做的,是和其他女人一样,吃得少,保持沉默,同时要保持独属于女人的羞涩,这意味着你不能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你高兴要有“女人味的脸红”,你悲伤要有“女人味的克制”。


而处在这样社会环境的母亲,暗自嘟囔几句,唱两句歌,已然成为她最大的反抗。是啊,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怎么与社会的困境进行对抗,不妥协,已经是我们最大的决心。而母亲面临的困境却不单单止于此,伴随着战争结束,她与丈夫在柏林同居,开始了一种持续的精神折磨。


汉德克母亲匆忙选择了德国军官,战争期间丈夫在外面和别的女人同居,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战争结束两个人相聚,相看两厌,却无法与彼此分割。丈夫酗酒,赚的钱不多,家暴过妻子,两个人无法沟通几乎不言语,但在外面仍旧装作是对恩爱夫妻。母亲开始真正的面对生活琐事,鸡毛蒜皮的计较,勤俭持家,周日穿的鞋子周一不能穿,热腾腾的面包要攒起来明天吃。


她开始变得像她的父亲,认为自己不应该享受,应该消灭欲望,这才是最令她感到痛苦的地方,因为她根本无法压抑自己的欲望。汉德克写道,母亲总是难为情的笑着求孩子们让自己舔一口他们的糖。这是生活里唯一的一点甜。


坦白说,看到了后面我才明白,汉德克的才华和思维从何而来,如果是祖父抚养他长大,世界上或许就少了一个文学大师,影响他最深的,恰是这位始终在挣扎的母亲。她厌恶这样的生活,以至于自己拿针流掉了一个孩子,她不要给这个男人生孩子。这件事作者只用了一句话轻飘飘的带过,留给我的,却更是震撼。这是母亲第三次反抗,也是最无声最勇敢的逃离,从奥地利的家中离开,是向外的,对自己身体的伤害,是向内的。


社会、原生家庭、婚姻,无时无刻的不再挤压她,榨取她的人生,她被要求这要求那,不允许这不允许那,母亲唯一的自我,只能体现在对自己身体的掌控,她绝非生育的机器,至少这一点,是谁也夺不走的,包括她偷偷尝试抽烟喝酒,都是她表达自我意志的方式。


其实读到这,你的脑海中是否勾勒出汉德克母亲的形象?她天性好奇,浪漫,乃至自我,即便是贫困,也不曾让她失去生活的欲望,她精打细算,腾出钱让家人吃到奶油,喝到一杯葡萄酒,看到一部便宜电影,她如此努力的生活着,但生活仍在有条不紊的剥夺着她身为人的尊严。


汉德克写下成长过程中所目睹的一切,他看见母亲一次又一次的祈求自己的亲哥哥不要解雇酒鬼丈夫;恳求检查非法收听的人不要没收家里的收音机;为了证明自己的贫穷在各个机关中奔波;为了当时在上大学的儿子申请贫困证明;申请补助和津贴。女人之间见面,不问“好吗”,而是问“好点了吗?”,因为伤痕不会消退,只会不断的累积,她似乎不再反抗了,在有能力“生活”之前,她至少要活着不是吗?


这样的生活过了很多年很多年,汉德克写道:“今天是昨日,昨日是一切依旧”,起床睡觉,摆桌子收拾,拉开窗帘关上窗帘,叫孩子们关掉浴室的灯,好了今天的活干完了。日复一日以同样的方式与同样的事打交道,母亲最终生了好几个孩子,孩子们长大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多了,活着的难题解除了,生活的困境却来了。除去母亲这个标签,她还剩下什么?她的自我去哪了?她的叛逆她的勇气去哪儿?她的人生怎么突然就被一日三餐困住了?值得注意的是,整本书读下来,我们连她的名字也不知道,是否也是作者给我们的一种暗示。


似乎为了回应心中的困惑,母亲开始读书,几乎汉德克读什么,母亲就跟着读,从法拉达、陀思妥耶夫斯基、高尔基到威廉福克纳,但谁也没想到文学不仅没有拯救母亲的人生,反而将她推向了死亡。这其实与我们一贯的想法背道而驰,文字似乎一直能救人于困苦之中,填饱我们的精神,可为什么偏偏在汉德克母亲这里失了效呢?


因为母亲读书,并不是像我们这般剥丝抽茧的读,为了看到更大的世界而读,也为了获得某种智慧和见解而读,带着某种目标去读书,会避免被反噬的,大家也可以尝试一下这样额的读书方法。而母亲呢,她只是在看故事,看到每一本书的故事都像是在写自己这痛苦一生,她因为回忆起年轻时的故事而焕发光彩,但沉重的现实又如冷水泼醒她。所以呢,文学没有让她明白,生活始终是握在自己手中,反倒让她更加坚信这一切都太迟了,她的人生已成定局,就像各个小说的主角,终将走向惨淡的结局。


汉德克写了一个细节,说长时间重复的生活,让母亲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成了定性,她是这个家的顶梁柱,她要做家务,她要照顾丈夫孩子,她要放弃自己的喜好和偏爱,突然出现的自我,反倒令她感觉到了痛苦,就如同夏娃亚当吃了禁果,知晓太多,想得太多,有时也是一种折磨。而疾病的袭来,大把的药丸,久卧病床的身体,让活着成为了一种酷刑。


作者曾在母亲病重的夏天前去看望,那是他第一次意识到母亲作为一个个体的存在,而非一个母亲,一个被家务、婚姻、社会牢牢绑在家庭里的母亲。


故事的结局,与故事的开头相呼应。1971年11月18日,理了头发、剪了指甲的母亲用家庭医生的处方给自己买了一百来片安眠药,还买了一把红色的雨伞,当晚她如往常一样去女儿家吃饭,回到自己家陪孩子看了一集电视,随后走进卧室。在吃下所有的药物后,她换上体面优雅的睡裙,穿上生理裤又套了一层纸尿裤,把自己下巴用头巾扎紧,然后躺在床上,双手叠放胸前,静静等待死亡。


这一段给我的震撼,不亚于而后汉德克对于母亲之死时表达出的,反常的,忘我的骄傲。书里面说:接到母亲死讯的第二天,汉德克便坐上了前往奥地利的飞机,这一路上,他不断的想着结束了,结束了,结束了,很好,很好,很好。母亲结束生命的选择,在他心里化作一阵柔软的狂喜。我们都会感到咋舌,一个儿子,为自己母亲的死,拍手叫好!这实在太反常了。


但是,当我再反复细读之后感受到的是,儿子口中最大的最大的喜,也是最大的痛。这和我们国庄子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是不同的,庄子的妻子毕竟是善终,而且庄子的道家思想的精髓也就是道法自然,死亡既然是自然的过程必然也不必为其感到悲哀。但是汉德克笔下对母亲死亡的狂喜里面,总是隐含着巨大的悲痛,就是因为母亲是以这样极端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轻描淡写的遗书本背后隐藏着一生没有完全释放的遗憾与伤痛。关于这强烈情感的演绎,我们将放在有声剧中与大家一起分享。


其实,吞药自杀,也可以理解成母亲最后的反抗,反抗病痛,反抗这约束她的一切,她的自我,她也许希望从死亡中获得新生。就像她所说的:“我总是得坚强,但我宁愿软弱。”地狱模式人生,死其实真的永远无法解决问题,但对于汉德克的母亲而言,自主选择的死亡,也许是她认为反而是对这难以忍受的生活的最大回击。


《无欲的悲歌》看似全篇在讲母亲,而书中另一个无法忽视的主角正是做为叙述者频繁出现的汉德克,他到底为何会觉得母亲之死是一种骄傲呢?母亲的死对他造成了怎样的冲击?母亲的一生对这位作家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汉德克的这部作品真正的魅力究竟在哪里?缘何会成为他夺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呢?我们下期节目,继续为大家讲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燕西贝尔

    怎么购买专辑呢还能购吗下架了吗

    上官文露 回复 @燕西贝尔: 这个专辑可以买

  • 荒原狼_we

    额 还有五折吗 刚看到

    上官文露 回复 @荒原狼_we: 没有了

  • 画家沈坤沈石田沈髡

    上官!!!为你点赞!!!

    上官文露 回复 @画家沈坤沈石田沈髡: 谢谢您

  • 深蓝SKYY

    怎么买?我怎么找不到链接!!!!

    上官文露 回复 @深蓝SKYY: 找到这个节目直接点购买就可以了 五折最后一天

  • malenaprivate

    如果这样就算地狱模式的人生,那中国很多的妇女都活在地狱中

    子叶梦晓 回复 @malenaprivate: 是的,都站在地狱边,只能闭着眼,睁开眼就要把自己吓死了。很多人是没有自我的,把自己封锁在一个角色里。认同了角色是他自己。

  • 听友200095362

    这本书我读了一遍,听了三遍,想了好几遍,越来越难过,感觉和“母亲”很像,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读书也总是读故事,明白作者想表达什么,但最后还是变成了故事,无法吸纳,就是那种“明白很多道理,但依然无法过好一生”的感觉。近期因为家庭的原因,难过越来越强,难道只有死亡吗?

    精致女王 回复 @听友200095362: 生活总有波折,坚强一点总会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 一夜春风醉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够听到这样的节目 不得不说我们是幸福的,是幸运的。原来觉得读书跟我没关系,自从遇见文露。让我对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 辛苦了!

  • 太阳与风_6f

    四年来,每天听文露老师的节目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谢谢老师的一路陪伴,因为有你使我倍感幸福!坚持阅读,感受文学的魅力,谢谢!

    上官文露 回复 @太阳与风_6f: 谢谢一路陪伴🙏

  • 主持人冯玲

    太喜欢啦,很多路上的时间,有了最好的陪伴❤️谢谢文露老师

  • Jiangmin_gs

    这个母亲也是比较自私的,自恋,自我,有这么优秀的孩子,怎么舍得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