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之死》托马斯·曼:为了追求美,选择死亡

《威尼斯之死》托马斯·曼:为了追求美,选择死亡

00:00
21:22

文/俞耕耘


《威尼斯之死》,它的作者,托马斯·曼,是20世纪德国的伟大作家,同时也是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作品注重人物内心潜意识的挖掘,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有种颓废感。死亡,始终是贯穿他创作的主题。他最著名的中篇小说《威尼斯之死》,1912年在《新评论》上一经发表,就引起强烈震动,很快被翻译介绍到法国和美国。直到很久以后,托马斯·曼仍念念不忘,向英语国家的读者强调,这是他非常重要的作品。让我们看看,托马斯·曼对这部小说的自我评价。他说《威尼斯之死》是名副其实的水晶多棱体。“从如此多的切面放射出光芒,以致当它成形之时,创作者自己也会被它弄得目眩神迷。”这样的评价准确说明了作品的艺术特色。那就是小说包含多种层面,多重印象,多种隐喻。它的主题内涵丰富,能引发我们各式各样的解读。换句话说,这个小说充满了神秘的密码,要想理解作品意义,就要猜测人物和情节的各种隐喻。


比如,《威尼斯之死》到底是一部唯美的同性恋小说,还是在表达“为了美而死亡”的艺术道路?有人认为这部作品有作家精神自传的色彩。因为,托马斯·曼的性倾向早已不是秘密,他曾在日记里自己承认同性倾向。小说里的主人公在本质上算不算同性恋?这些并没有确切证据。但能确定的是,男主人公早已结婚有孩子,只不过丧偶多年,生活疲惫,精神空虚,才去威尼斯旅行。在旅行途中,被美少年所吸引,陷入狂热的单相思中,直到为此死亡。


小说的主人公阿申巴赫生活在20世纪初的欧洲,当时的欧洲大陆战争阴云密布,局势让人不安。小说的背景其实都在说明,这是一战爆发前夕,气氛压抑的德国。阿申巴赫是德国著名的大作家,在慕尼黑过着独居生活。他的父辈祖辈都是官员,靠着严谨和自律为国家效力,勤恳敬业。他的母亲则是一个音乐指挥家的女儿。所以,我们发现阿申巴赫遗传了父母两个家族的气质和基因。既有公务员家庭的理性务实和拘禁,也有艺术家庭的感性和激情。他年纪轻轻就在文坛成名,他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对梦想的坚持,对困境和苦难的蔑视。阿申巴赫所说的困境有哪些呢?小说里写道:“蔑视悲痛,战胜贫困、孤独,挑战生理缺陷、邪恶欲望以及其他种种阻碍。”阿申巴赫最后失败了,因为他都没做到,小说里他晚节不保。


故事一开始,是五十多岁的作家阿申巴赫在疲惫工作之后,外出散步。他在一个墓园外,在等电车回家的时候,突然产生了奇异的感觉。到底遭遇了什么?原来,他感到与死亡相遇了。我们也许会诧异,平白无故,怎么会有这种错觉。他当然是受到环境氛围影响,墓地外面石匠铺子里摆放了大量十字架、纪念碑,殡仪馆上的宗教铭文,都是有关死亡的符号。小说里说,阿申巴赫“让自己整个心灵沉浸在对它们神秘意义的探索之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它其实说明,主人公平时在日常生活里忙碌,是没有闲工夫思考什么死亡问题。但现在身处墓园外,被死亡气息强行包裹,他不由自主开始思考死亡,这是一个沉思的机会。


这时,出现了一个怪异的外乡人,瘦骨嶙峋,没有胡子,鼻子塌陷,红色头发,长着雀斑。这种丑陋扭曲的形象,就像一个“活死人”。小说写他面部畸形,嘴唇太短还向后翘起,露出又长又白的牙齿。说到这里,我们会想这个怪人登场,到底有什么暗示?在中世纪,红色往往是魔鬼的颜色,红色头发被看作是异端遭到清理。同时,他的穿着打扮,也与死神赫尔墨斯十分接近。我们有理由把这个古怪的外乡人,看作“死亡的化身”。换句话说,死亡的代言人提前出现,那么死亡降临也就不远了。阿申巴赫从这个怪人身上,感受到了死亡气息,就不足为奇了。这个道理,就像苍蝇和秃鹫出现的地方,常常会有腐烂变质的东西一样。作家给我们传递的就是这种信号。


问题是,预感到死亡的阿申巴赫会怎么想,他接下来要做些什么?答案是他选择了远游。这种很突然向往远方的念头,我们也会有:比如工作不顺心,家庭不幸福,得了重病,来日无多,都会想旅行。但是,阿申巴赫是个内心拧巴的人。他平时其实讨厌娱乐活动,一切以工作为重,认为旅行只是不切实际的养生。理性要求自己放弃这种念头,但是却有一股冲动,怂恿自己逃避现实。小说这样写阿申巴赫的内心活动,他“迫切想去远方遨游,追求新奇事物,渴望自由,解脱一切和达到忘我境界――他承认这些无非是逃避现实的冲动,企图尽力摆脱本身的工作和刻板的、冷冰冰的、使人头脑发胀的日常事务”。


最终,阿申巴赫决定坐上去威尼斯的蒸汽船。诡异的是,船上的售票员也非常古怪,他是一个“歪戴着帽子、叼着烟,长着山羊胡子的人”,手指焦黄,瘦骨嶙峋。接下来的描写,更是匪夷所思。他不断说着空话,好像担心有乘客会动摇去威尼斯的决定。他鞠躬对阿申巴赫说,很荣幸您能乘坐这班轮船”,实际上再也没什么人需要买票办手续了。售票员为什么会说这句话?这又是小说的隐喻。售票员的出现,就像为了专门拉走阿申巴赫,把他送上死亡之旅。他同样是死亡的使者。等到上了船,阿申巴赫又受到了惊吓。这次阿申巴赫又遇到什么?原来是一个打扮奇异的游客,当阿申巴赫近看才发现这是一个化了妆的老头子。他脸上涂抹淡红色,草帽下面其实是假发,皮肉松弛,青筋暴露,胡子染了色。笑的时候,露出一口黄牙,看上去是便宜的假牙。


我们不能忽视小看这个变态老头儿,因为他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他竟然早知道阿申巴赫未来会遇到谁,最后又是什么结局。他向阿申巴赫告别时说:“请代我们向你的情人问好,向那个最可爱最美丽的可人儿”。故事的发展果然像变态老头所说一样,阿申巴赫在威尼斯一家饭店遇到的波兰美少年塔齐奥,就是所说的情人,最美丽的可人。恐怖怪异的形象加上神秘的预言能力,让人猜想或许是死神亲自登场了。抵达威尼斯之后,这种威胁恐惧,不仅没有消散,反而越来越重了。搭载阿申巴赫的船夫,与冥河的摆渡人太相似了,甚至小说还在暗示小船的颜色是“棺材才会有的奇怪的黑色”。这分明是在说,这艘小船的目的地――威尼斯海滨浴场,就是阿申巴赫的死亡之地。


事实上,小说的情节再次验证船夫也是死神派来的使者。他的武断蛮横,其实就是表达,在死亡面前怎么可能商量?所以,不管阿申巴赫多么想下船,去汽艇码头换乘,船夫始终拒绝要求。他根本不在乎阿申巴赫最后不付钱,之后连人带船迅速消失。他说的话耐人寻味,“反正你会付钱的”。因为阿申巴赫肯定逃不过死亡结局。他知道阿申巴赫不久就会付出生命。从小说开始到现在,连续多个死亡使者出现,不断催命,让这个故事笼罩了神秘面纱。阿申巴赫怎么走向死亡,他受到什么诱惑,就是接下来小说的高潮。


阿申巴赫为什么选择来到威尼斯?因为他身心疲惫,创作枯竭,要在旅行中寻找灵感。慕尼黑的压抑和威尼斯的浪漫,本来就代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也预示阿申巴赫开始放弃原有理性、克制和禁欲的生活,开始追逐非理性的激情,感官情欲的放纵。所以,小说的核心人物出现了。阿申巴赫在饭店里看到了波兰少年塔齐奥,迅速被少年吸引。他被美所诱惑,陷入其中,逐渐沉沦。小说里这样描绘塔齐奥的美貌:“这个男孩儿长得是如此完美,让人想起希腊艺术鼎盛时期的雕塑,从未见过这样一个吸引人的作品。”然而,这种美丽也有一丝缺陷:“颜色暗淡,缺少健康的颜色。”塔齐奥脸色苍白,没有生气,是作家的精心设计。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发现,小说用希腊雕塑来形容少年的美。这说明阿申巴赫并没有把塔齐奥看作是一个大活人,他只是把塔齐奥当成一件艺术品。换句话说,这就像艺术家被艺术品之美打动,沉迷其中。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样写还有一种目的:它把疾病、死亡和美联系在了一起。这样一来,死亡的主题就一直贯穿小说,伴随着阿申巴赫。


小说的描写证实了这点。阿申巴赫一直尾随塔齐奥,痴迷追逐他。这种行为,如果放到现实里,绝对算是跟踪狂,偷窥狂了。但是,小说用“那喀索斯的微笑”来形容塔齐奥的表情,给了我们答案。那喀索斯是希腊神话里的美少年,沉迷在自己的水中倒影中,不能自拔,最后因为自恋而死。在阿申巴赫看来,塔齐奥的美也是伴随死亡的,他预示为了美而去死的主题。爱欲,美和死亡,总联系在一起,这是托马斯·曼小说常有的艺术观念。所以,阿申巴赫对塔齐奥的痴迷,远远超过了简单的同性之爱。他是对“抽象的美”热爱,但要追求永恒极致的美,就要付出代价,甚至为美献出生命。


那么,阿申巴赫到底痴迷到什么程度呢?小说这样描写道:他“什么也不想干,无时无刻不在追逐他热恋的偶像,对方不在时他就痴想着,像坠入情网的恋人那样,甚至对着他的影子倾诉衷肠。”有意思的是,阿申巴赫把年老的自己比作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他故意曲解古人的观点,为自己想入非非的行为辩解。他说:“求爱者比被爱者更加神圣,因为上帝站在求爱者一边。”然而,阿申巴赫刚到威尼斯的时候,他发现这里的环境并不利于他的健康。小说描述,威尼斯当地出现了让人难以忍受的恶臭和闷热。阿申巴赫的身体心理出现了各种症状。“他烦躁不安,心烦意乱,又激动,又昏昏欲睡。讨厌的汗水不断地往外冒,他的眼睛也开始模糊,看不清楚眼前的东西,胸部发闷。他发烧了,额头上的血管嘣嘣直跳,而且越来越厉害。”


这些症状,迫使他做出尽快离开威尼斯的决定。这时他的理性显然支配他,没有被激情冲昏头脑。阿申巴赫也没有意识到,这些症状其实与爆发的霍乱疫情密切相关,只不过当地政府刻意隐瞒,封锁了消息。但是,故事讲到这里,出现了插曲。他的行李被送错了目的地,他觉得歪打正着,暗自高兴,恰好给自己在威尼斯滞留,找到了一个合适理由。小说的真正转折是阿申巴赫觉察到城市里的反常:比如饭店里客人越来越少,外国报纸有关于瘟疫爆发的消息,市政到处喷洒的消毒水,张贴的大量卫生公告。


接下来,阿申巴赫要做的当然就是求证真相,在这个过程里,他依然没有放弃对塔齐奥的跟踪和窥视。出乎意料的是,他并没有选择离开威尼斯,而是默默埋藏了这个秘密。这个时候,激情和狂热冲昏了他。我们该怎么理解这种疯狂决定呢?他认为瘟疫的爆发,恰好造成了混乱,给他跟踪塔齐奥,提供了混水摸鱼的好机会。同时,他不愿看到塔齐奥一家人在得知疫情后提前离开。当局掩饰疫情的做法,和他自己的隐秘动机,就形成了一致。这里出现了一个小配角,引发了我们的注意。


他会是谁呢?其实是阿申巴赫所住的海滨浴场里,来了一个不起眼的吉他歌手。这个人物的形象也是丑角,粗暴鲁莽,身子瘦削,面色苍白,红发红眉,塌鼻子,没胡子。脖子上挂着破旧毡帽,看上去不像威尼斯人。更重要的是,他身上还带有异味儿,全身散发出浓烈的石炭酸气味儿。我们会感觉到,这个小人物出现不是无缘无故的。他的样子和开场出现的古怪外乡人,非常像。他的作用也是为了提示阿申巴赫死亡快到了。果然,阿申巴赫出现了幻觉,他眼前浮现了很多年前父母家里的一只沙漏。沙漏代表计时的意义,非常清楚。小说写道“因为上面的沙子已经快漏光了,于是就在那里形成了一个小而急的漩涡。”这预示阿申巴赫剩下的日子,不多了。


当他终于决定要把瘟疫的消息转告给塔齐奥一家时,却发现他们已经收拾行李准备离开。阿申巴赫再一次选择沉默,默默注视着塔齐奥,他被感性之美所捕获,成了俘虏,“失去对更高价值的追求。”虽然疫情在不断蔓延,阿申巴赫却着了魔,开始疯狂幻想。这个时候,他身上非理性的情欲到达了顶点。他幻想逃离或者死亡,会带走他身边的所有人。这样一来,他就能和这个美少年单独留在岛上,享受二人世界了。早上,他就可以用深沉的目光凝视塔齐奥;傍晚,他可以不知廉耻地在大街小巷尾随塔齐奥。这些荒诞的想法,他竟然觉得有可能变成现实。他把道德感早就抛到脑后了。甚至,他还做出了一个惊人举动。


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年轻一点儿,阿申巴赫经常去美发店,改变自己的形象。我们好奇,他到底想把自己装扮成什么样子,小说里是这样描写的:“他希望从镜子里看着自己的眉毛如何变得上翘,以便看上去更优雅;看着经过化妆,面颊上呈现出玫瑰红后,自己的眼睛如何变大,更炯炯有神;他苍白的嘴唇也变红了,眼角和嘴角的皱纹也消失了。”阿申巴赫兴奋看到,自己成了一个年轻人,他系了红领带,带着一顶有彩色丝带的宽边草帽。我们惊奇地发现,这个打扮和造型,和之前船上那个化妆的变态老头儿,简直一个模样!阿申巴赫之前就是被那个变态老头儿吓得惊慌失措,现在却打扮成和他相同的样子。他再也不是那个大作家阿申巴赫了,他变成了自己原来厌恶鄙视的样子。在小说结尾,他来到塔齐奥嬉戏的海岸,欣赏着塔齐奥,在幻觉中走向死亡。托马斯·曼这么设计阿申巴赫的结局,显然就像一个寓言。他想传达的寓意是,艺术家为了美的追求,痛苦挣扎,不惜献身。


《威尼斯之死》的故事情节很简单,甚至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个丧偶的老男人被一个美貌少年吸引,痴迷跟踪,踏上一条亡命之旅,染上瘟疫,客死他乡。小说把主要精力放在精神分析,内心独白上。意识流、梦境、幻想和现实不断穿插拼贴在一起,这些都是典型的现代主义创作手法。但是,托马斯·曼的写作并没有脱离传统现实主义,他还是讲述了完整的故事,塑造了鲜明的人物,空间地点和时间线索,还是清楚明确的。这也是作家被广泛接受,获得好评的重要原因。因为,他总能很好平衡现代写作技巧和传统讲故事之间的关系。


《威尼斯之死》是一部分析潜意识,展示压抑和欲望的小说。艺术家阿申巴赫为什么最后为了追求美,放弃生命?他为什么明明知道瘟疫流行,却又不愿离开?这只能解释成,他把追求艺术美,当成自己释放压抑,排解虚无的通道和出口。小说里的阿申巴赫长久以来都在禁欲思想影响下,过着严谨节制的生活,长期丧偶带来了性的压抑。小说描述说:“在其他人仍在纵情狂欢、进行着迟迟不能实现的幻想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了严格自律的生活习惯,每天天不亮用冷水浸透胸部和背部。”这暗示阿申巴赫用冷水浇灭性欲。甚至,托马斯·曼在书信里曾提到自己也经常这么干。


然而,这种方法只是短暂压制,孤独的艺术家想永久释放压抑,只能靠创作。我们看到,当阿申巴赫在海岸上对着美少年塔齐奥的身影写散文的时候。这个过程是“心力交瘁的创作,灵魂与肉体的交流”,当阿申巴赫写作结束,离开海滩的时候,他又感到“精疲力竭,身子垮了,好像做了一件不可告人的放荡事。”这说明阿申巴赫把创作活动,把审美行为,当成了排解压抑的性活动。在潜意识里,阿申巴赫把塔齐奥当成审美的对象,也是欲望的对象。他在尾随的过程中,精神和思维都极度兴奋,那种渴望既来源于身体冲动,也有精神的愉悦。所以,他做了关于祭祀古希腊酒神的梦,在梦里“他们在青苔地上交媾以向他们的神致敬。”在古希腊神话中,酒神狄奥尼索斯代表了人性中的非理性因素,它象征放纵情欲。这个梦把现实、幻想和神话,都联系起来,阿申巴赫渴望和美少年一起放荡狂欢。


如果我们从另一角度看,《威尼斯之死》也是写艺术创作和人生困境的杰作。作家阿申巴赫,在创作中,始终被理性和非理性的冲突所折磨。在生活中,一直被情欲和理智所撕扯。这个故事深层说明艺术里激情和理智的关系,艺术家必须要做出选择。艺术家要创造出伟大作品,追求终极的艺术之美,也必然要承受痛苦挣扎,付出巨大代价。阿申巴赫对美的极度渴望,出于艺术家的本能。但社会又不能认可他对同性少年的痴迷爱恋。所以,他当然只能压抑,陷入了困境。阿申巴赫始终和塔齐奥没有发生任何身体关系,他只是远远跟踪、窥视、幻想。他把希望寄托在美的追求,在精神的放纵里,颓废沉沦,最后主动放弃了生命价值。爱、美和死亡,在作家的笔下,总是联系在一起。托马斯·曼写出了艺术家怎样保住尊严,可以为了美,选择去死。它超越了生活中单纯的情感不幸,人生痛苦,表达了强烈深刻的艺术悲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赶着来过年的宝

    听到这 我好像发现了获奖作品的共性 那就是要有性 最好还要变态 不合常理 这是基本要素

    听友76553589 回复 @赶着来过年的宝: 性也是人类生存延续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性看到的是人性 是纵欲 禁欲。自律 理性和非理性。通过性最原始 最本真的方式了解人最本质的欲望 以及内心最本真的独白

  • 赛纳波音

    因为先看了电影,反而不敢读书了。导演以马勒第五交响曲烘托的沉重,凄凉气氛,让年轻美貌更使人喘不过气来。 记得电影结束时半天动都不了…

  • 游似

    《威尼斯之死》的故事情节很简单,甚至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个丧偶的老男人被一个美貌少年吸引,痴迷跟踪,踏上一条亡命之旅,染上瘟疫,客死他乡。 托马斯·曼这么设计阿申巴赫的结局,显然就像一个寓言。他想传达的寓意是,艺术家为了美的追求,痛苦挣扎,不惜献身。

  • 赛纳波音

    瑞典演员Björn Andrésen那男女混合美虽然特别吸引同性恋男人,但对我们美女们也有同样的媚力。因为这几乎是超于性的绝美

  • donny_ry

    作家艺术家的世界,常人理解不了

  • 无曌

    听讲国外名著,感觉有好多都描写过同性恋。 其实中国古代也曾有过盛行男风,当像外国佬这么直白的讲出来的,实在少之又少。 感觉中西文化最大的差异之处,就是老外直接扯掉遮羞布,赤条条给你看。

    赶着来过年的宝 回复 @无曌: 这个一直都有吧 帝王有邓通董贤慕容冲韩子高 常人还有小书童呢

  • 小染读书

    交媾gou 不是ran

  • 毛毛牛bj

    有一部同名电影,看过。觉得意思不大,但印象深刻。

  • 浮世谢幕

    这个读的主播,好喜欢反问啊

  • 点苍山上吃番茄

    交媾(gou)又念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