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痛苦 | 那遮天蔽日、席卷而来的黑暗

3.1 痛苦 | 那遮天蔽日、席卷而来的黑暗

00:00
17:38

大家好!欢迎继续。

从这一讲开始,我们要进入下一个主题了。按照我们这个课程的规划,这又将从一种非常典型的负面情绪和体验开始,那就是痛苦。关于痛苦,实在有太多的文献和知识值得推荐研读,但我自己还是选择围绕叔本华的论述来入手和展开。也许听到最后,你或许也会有相似的感觉,那就是从哲学上来说,几乎没有人比叔本华更懂痛苦了。不是说体验,而是说“懂”。很多历经痛苦的人却几乎对痛苦本身无所反省和思索,但叔本华却正相反,他一辈子几乎没有经历过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痛苦,却反而能书写出一篇篇史上最为深刻的痛苦哲学。这大概也说明,体验和思想往往并不成正比。

这一次我们先不直接进入《世界作为意志和表象》这部恢弘巨著的文本,让我们先从叔本华的一篇简短的散论开始。叫《论人世的痛苦》,收录在《叔本华论说文集》里面。


▲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年,德国著名哲学家)

我们时间有限,叔本华的生平就不多说了,他的传记市面上也有不少。但其实,叔本华的生平跟他的思想几乎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他爸爸是自杀的,但要说这件事情对他有多大的打击,还真不一定。至少他从小受到各种呵护,即便他的大作刚刚出来的时候不受待见,即便他在学术道路上磕磕绊绊,但这点小挫折,跟他书里面所表达的那种极端的痛苦和绝望比起来,几乎就是微不足道的。

当然,他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 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但这是明显的自负。也有很多人因为自负而痛苦,但这样的痛苦其实引发不出来怎样深刻的反思。我倒觉得是他很小的时候说的一句话值得注意。那是他17岁的时候,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在我十七岁时,只受过最基本的学校教育,就同古代印度的佛陀在他年青的时候一样,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病、痛、老、死的悲苦。”这么小的年龄,见识和学识也都很浅薄,但就是对痛苦有如此深刻的领悟,所以我觉得这就是天性。有很多哲学家,不管他们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生来对一个问题就有非常敏锐的体会和思考。

那就让我们先从《论人世的痛苦》这篇小文入手,读完以后希望能洗掉大家脑子里对叔本华的常见印象。他的文字很容易鸡汤化,但你要沉下心来好好读、慢慢品,会发现那是相当深刻的哲思。

翻开《论说文集》第一页,在叔本华自己写的导言最后,我们读到这样的说法:“一旦我们到达我们的目的地,我们就将远离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正如我们发现的那样,是愚蠢和邪恶的。”这一句话几乎道尽了痛苦的真相。在汉语里面,痛苦已经是一个很强烈的字词,往往表示一种日日夜夜,备受煎熬,但又无从摆脱的状态。跟痛苦相比,孤独已经是很“小清新”了。英文里面其实也是这样。可能大家最常见的词是pain,painful。但这个词的程度远远不够。因为痛苦并非仅仅是身体上的伤痛,而更是一种遮天蔽日的,持续不断的,翻江倒海式的折磨(torture)。它把你整个人生都卷入到一个巨大的动荡的漩涡之中,难以挣脱,它影响到的是你的整个生命。所以英文里面还有一个最高程度的词比较贴近,那正是agony。

正是因为痛苦是彻底的,极端的,全面的,所以它的最典型的体验就是“厌世”,甚至“厌”这个词的程度也不够了,应该是“恨世”,感觉所有的事情都无聊,所有的人都讨厌,整个世界,整个人生都带上了消极悲观的色彩。所以,被痛苦折磨的可怜的人儿往往真的会有叔本华说的这种想法,就是彻底离开这个世界,再也不要和它发生任何瓜葛。

而叔本华对痛苦的反思也正是从这个地方入手。在《论人世的痛苦》的开始,叔本华就颠覆了常人对于痛苦的两个成见:

首先,一般人会觉得痛苦是不常见的,是偶然的,除非你倒了八辈子霉,否则痛苦这种东西不会轻易降临在你身上。你身边的人不是常跟你说,痛苦只是暂时的,快乐才是人生的真义。当你痛苦的时候,不妨想想你曾经有的快乐时光,看看你身边的那些快乐的人,是不是就会好起来?

这样一种偏见又透露出另外一种根深蒂固的对痛苦的误解,就是把它当成是消极负面的力量,是摧毁你的力量,阻碍你前进的力量。所以你的人生一定要战胜痛苦,迈过一个个痛苦的坎,才能真正走向成功和幸福。

但叔本华马上指出,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首先,如果你只认为痛苦是偶然的,那就是“极为荒谬的。”当然,每一件具体发生的痛苦的事情看起来是偶然的,是“例外”,但如果深入到背后的生命的真相,世界的本质,就会突然发现,其实痛苦恰恰是命运,是必然,是整个世界都不可逃避和超越的铁的法则。

如果痛苦是命运,是法则,那你说它是消极和积极就都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不管你喜欢也好,讨厌也罢,它都在那里,一直在那里,渗透进你的举手投足之间,掌控着你生命的最终命运。既然如此,对于痛苦,你只有一个选择,就是首先直面它,理解它,然后再决定如何在这个终极痛苦的世界上走完这一场人生。

所以叔本华就进一步批判道:常人不懂痛苦,而且还总是想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扭过头、遮起眼睛不去直面痛苦,这才是最荒谬的。因为这不就是自我欺骗吗?明明世界的本质和真相就是痛苦的必然性命运,但你还非要骗自己说,快乐总会胜利。快乐和痛苦的平衡,这才是世界的本质。闭起眼睛不去看这个世界的真相,这样的人生总不能说是“清楚明白”的。

而且更严重的是,常人往往觉得,痛苦总是非常私人的事情,好像当痛苦袭来的时候,整个世界上好像就只剩下你一个人。无论你的朋友和亲眷怎么劝你,似乎都没有办法让你从痛苦之中全身而退。但叔本华说,这也是大错特错。如果痛苦才是命运,那么能在人与人之间,灵魂与灵魂之间真正引起共鸣的恰恰不是快乐而是痛苦。快乐的共鸣往往肤浅,而且总是充满了伪装和做作,而你想想看,如果真的有一个人能跟你同生死共患难,那是怎样的一种共鸣?你甚至会觉得你的生命跟他/她都是连在一起的。所以痛苦就像是流过整个宇宙的大河,就像是奏响天地间的琴弦,把所有那些备受煎熬的灵魂卷入其中,睁着清醒的眼睛,奔赴毁灭的终点。

正是因此,叔本华说,痛苦就像是“一条航船”的“压舱物”,没有它,你的生命之船“就不能保持平稳,因而不能照直行驶。”说得直白一点,痛苦这个重量把你牢牢地压在地面之上,但也每时每刻让你感受到你的肉体和脚下大地的真实。

然而,后面几段叔本华几乎是声泪俱下地历数人生的种种痛苦,我觉得就有点过了,实在是太消极悲观了。在他看来,从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到你离开人世为止,无论你做什么都是苦,无论你处于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是苦。年轻的时候,被各种各样的欲望折磨着,肯定是苦;年老了吧,你又没力气去实现你的欲望了,那也仍然是苦。当然,这些牢骚和抱怨大家都知道,但算不上论证。关于人生乃至世界为何最终说来就是痛苦,我们下节课会给出一个简明的哲学论证。但这次我们仅根据叔本华在这篇文章里的一个说明解释一下。

首先,在叔本华看来,痛苦的根源在于人有肉体。而人的肉体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是它要活下去,就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欲望。我们这里还没说高级的精神的欲望,但光是吃喝拉撒这些肉体的欲望就已经够多够烦的了。由此就引出肉体的第二个特征,就是它总是有限的,无论从时间、空间还是能力上来说都受到各种各样的明显的限制。所以这也就决定了人没有办法一劳永逸地满足所有的欲望,因而注定要在追求欲望的无尽炼狱之中不断挣扎。叔本华为什么会把人想象成一个充满生命欲望的动物呢?因为他在搞哲学的时候,达尔文的进化论可是当时非常有影响力的一种前沿思潮,加上叔本华自己在大学的时候就系统地学习过医学知识,所以这些都让他把生理的,肉体的东西视作是人生命的本质性的要素。

但是接下来你可能会质疑,就算人总是欲壑难填的动物,但也不证明生命自始至终都是痛苦吧?当我饥寒交迫的时候,那是真的痛苦;但这个时候我饱饱地吃上一顿大餐,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快乐很幸福的事情吗?一句话,欲望的痛苦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被满足的,这个我们都承认;但欲望可以暂时被满足、被缓解,这难道不是一种真正的快乐吗?叔本华会明确地给出否定的回答:当然不是!他在这里说了一句很著名的话:“欲望和厌倦是人生的两大支柱。”注意他说的可是支柱,意思是离开这两件事情,你就根本活不下去。欲望是支柱,我们懂;但厌倦怎么会是支柱呢?因为厌倦恰恰就是两次欲望之间的空档期,在厌倦中,你的上一个欲望暂时满足了,但你并没有快乐起来,因为在酒足饭饱之际,要么你感觉到无聊,空虚,无所事事,不知道该追求什么;要么你开始隐隐约约有了一种焦虑,因为下一次欲望又在召唤你了。所以人生就像是钟摆,摇荡在欲望和厌倦这两极之间,难以挣脱。

但你可能又要质疑叔本华大师了。你说肉体是痛苦的根源,我同意;但人不是仅有肉体啊,人还有更高的精神活动,像艺术,科学,宗教,沉思生活等等,这些难道也陷入到痛苦的泥潭之中不能自拔吗?精神的力量不恰恰就在于它可以突破肉体的限制,实现一种自由和理想的超越?但叔本华又振振有辞地反驳你了。精神活动是自由?好,那么你想想你的自由的精神活动有哪些体现呢?反思,回忆,想象,判断……这些力量能让你摆脱痛苦?我们上面说的欲望和厌倦之间的震荡,其实恰恰就是因为人有这些高级的精神能力。你能回忆,所以你忘不了过去的所有痛苦;你能想象,所以你把未来也都填满痛苦;你能反思,那你真的是连当下的日子都过不好了,因为你一边在满足自己欲望的时候还要“三省乎吾身”,有各种各样的思量来干扰你当下的享乐。所以叔本华甚至说,正是因为人的那一点点可怜的思想,反而造就了“高耸挺拔的人类幸福与不幸的建筑,这的确是一件令人惊异的事。”

那么,怎么从痛苦里面摆脱出来呢?叔本华同样将动物和人进行比较,提出了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观点。他说,“动物与我们相比却在某一方面展现出真正的智慧——我意指它们的宁静,即沉湎于当下情景时的静谧的欢悦。”注意,叔本华说的不是让你彻底放弃反思和行动,就沉迷在当下,过“猪一样的生活”。相反,他在这里有一个很强烈的关于时间性的论证。既然对过去和回忆和对未来的投射总是带来欲望和厌倦,那么,真正的挣脱就应该从当下入手。但这个当下不是沉迷于肉体之中,而恰恰是要在当下就斩钉截铁地斩断所有欲望的洪流。当下的领悟,就是洞见生命之真。

读到这里,咱们中国的读者实在是太有认同感了,因为这个思路确实跟佛教的解脱观有着明确而直接的对应。所以这篇文章后面也直接提及了佛教的背景。但别忘了,叔本华的哲学不能等同于一种宗教说教,它后面有非常深刻的论证。这个论证,我们下次详细展开。

原著版本推荐


石冲白 译,商务印书馆,1982-11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别瞪我就行

    音乐不错

  • SAMSARA22

    叔本华是最冷静的……

  • zgj小杰

    估计要有尼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