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孤独 | 孤独并不可耻,可耻的是那些假装孤独的人

1.3 孤独 | 孤独并不可耻,可耻的是那些假装孤独的人

00:00
20:41

大家好!伴着这百转千回,余音袅袅的琴声,我们继续孤独的心灵探索。

上一次讲到自我追问的“自我感”作为孤独的终极体验,可以作为,而且往往是确实作为哲学思索的起点。这一次呢,我想换个方向。我想说的是,你可能从来没想到,孤独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有一天莫名其妙地,不知怎么就孤独了,可真的是要珍惜啊。

听上去是在卖萌?还真的不是。因为在日常生活里,你环顾四周,其实大家普遍对孤独有一种不满,有一种歧视,甚至说有一种敌视。为什么呢?上一次我们读了伍老师的《小小小小的火》,然后你大概就明白了。大家之所以不喜欢孤独的人,就是因为他们跟我们不一样。而且并不仅仅是不一样。当他们坚持孤独,我行我素的时候,他们同时挑战的是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的那些基本的生活规范。规范最怕的是什么?就是特例。我们科学哲学里面经常讲一个例子,你说“天鹅是白的”是一个普遍命题吗?还真不是,因为有一天在什么地方突然就发现了一只黑天鹅,你整个自鸣得意的知识体系顿时就受到了严重挑战。

孤独也是这样。之所以大部分的人都在兢兢业业,不敢越雷池一步地去生活,恰恰就是因为规范的力量。你可能没想过,但肯定清楚感觉到了。规范的最大力量是什么?也许不是去控制你,让你听话,或者说这个只是次要的目的。规范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在日常的生活里面让你感觉到一种“安全感”。当所有人都遵守着同一套价值标准,都按照同一个生活模式去生活,都追求着大同小异的人生轨迹的时候,其中每个人所追求的,恰恰是那种彼此相濡以沫的“安全感”。为什么?因为周围的人都跟你“相似”,即使有些细微的差异,但最终还都是维持在一个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就说“天鹅就是白的”这个命题。天鹅的白那也并不都是一样的,不是按照同一个色号用3D打印机统一打出来的,而且也有不同程度的白,有纯白,银白,灰白,雪白……

所以如果在这个时候,你们的生活里面突然出现了一个孤独者,他完全不接受大家认同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而且就像小姑娘伊奇那样处处跟你们格格不入,你觉得这是一件小事吗?还真不是。一个不遵循规范的孤独者不是和你不相干的人,相反,他会让你感觉到反感,恐惧甚至仇恨。因为他这一只“黑天鹅”的存在,就危及到了所有人一直以来沾沾自喜的自满自足的感觉,那种安全的感觉。

所以我就想起了张楚的那首名曲,为什么说《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呢?这真不是夸张,在一般人的眼中,孤独的人就是可耻的。因为大家都在恋爱,都在微笑,都在搂搂抱抱,你就一个人在旁边玩自己的,这件事是不能被允许的。不跟大家一样,你的生命就会枯萎,因为花是生活的泥土里面才能长出来,才能长得鲜艳。而一个人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生活。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专辑封面

张楚在歌里面唱到,“没有选择我们必须恋爱”,因为大家都在恋爱,所以你作为一个孤零零的人是没有别的选择的,你必须跟我们一样。但是实情可能恰恰相反,基于我们上节课提到的自我追问这个原初的起点,基于海德格尔在《时间概念》和《存在与时间》里面反反复复谈到的生存的领悟,我想说的是:我,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作为一个能够自我追问、自我关切的个体,我可以跟你们不一样,而且我应该跟你们不一样。

注意我在这个句子里面用到了两个程度不一的表述。“可以”,这个词说的是每一人身上都有发现孤独、体验孤独的那样一种能力,虽然你现在可能还没有真正领会到这样一种力量。但“应该”表达的是一种更强的意思,就是每一个人,作为一个个体都应该把这样的力量展现出来,而且不是盲目地展现,而是从这个孤独的体验,这个起点出发,认认真真关切自己的生命,认认真真思索存在的难题,进而不断地为自己的这种孤独进行哲学上的辩护。

你想一想,你的生命还有更重要的目的吗?你活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证明你在这个世界上的独特价值。而这个价值,是钱买不来的,因为金钱作为一种通行的价值标准,那个是别人向你提出的要求,是别人希望你接受他们普遍认同的三观。但真正的人生价值不可能是别人赋予你的,而是你自己赋予自己,是你自己为自己辩护,是你自己面对着所有别人,整个世界来为自己的独特性辩护。我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因为我跟你们不同,所以我必须坚持活下去。

但日常生活里,其他人向你提出的要求其实恰恰相反:你必须活下去,因为你在生命这场竞争之中胜利,你必须要在别人都接受的人生轨道里面拼命地跑下去,只是为了不能落后于其他人。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说,如果你只想做这样一个赛跑者,那么是不是你都无所谓了,因为你只是其中的一个设定好了的角色,只是其中一个棋子,你可以去跑,别人也可以去跑,只不过是谁先到终点而已。但谁先到终点又如何呢?既然轨道已经都铺设好了,终点其实也早已都设定了吧。

说到这里,我今天想结合《存在与时间》里面讲“沉沦" 状态的几段脍炙人口的文字来进一步讲一个意思。即你想从他人掌控的人生轨道里面脱离出来,真正为自己而活,真正关切着自己、反思着自己而活,这实际上是一件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或者说是你人生里面最为艰难的一件事情,比读个博士,比赚一个亿难多了。

为什么呢?第一次发现孤独的自我感的体验,说不清道不明,但很强烈很清晰。也就是说,第一次当你意识到你跟所有人是不同的,你可以从整个世界这张紧密的人和物的网络里面挣脱出来,这也是一种体验。那么,就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你怎么知道这种体验是真实的?换种说法,当你发现自我的时候,当你以为你发现自我的时候,你怎么知道那个就是你的自我,而不是别人灌输给你的所谓的“自我”的幻觉?

你觉得这简直是无稽之谈?那我再举一个例子。《西部世界》大家都看过,都喜欢看,因为故事精彩,演技也传神。但看到第二季,基本上也就很套路了,这个是美剧,或者说所有肥皂剧的个通病了。一开始是人杀机器,后来是机器杀人,人又开始反抗,然后机器又开始反省,结果发现很多人就是机器,而很多机器呢,反倒是比人更像人。这个就不说啦。我要说的,是我看到第二季第一集里面的一句话,真的超有感触。里面有一个镜头,那个觉醒的女机器人想要杀“程序猿”小哥,然后她还要帅酷嘛,举起枪,说了一句很脏的话。小哥临危不惧,回了这么一句:“I wrote the line.”就是“你这句台词是我写的!”所以你装什么酷啊,你装酷的那些腔调,那些自我标榜的文字,你引以为豪的个性,我行我素的生活,其实只是你没看清楚而已。你看清楚的时候就发现,你只是别人脚本中的一个角色,你只是写好的剧本中的一行台词。


▲《西部世界》剧照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面关于这样一种极端的沉沦状态有着很多非常辛辣的,入木三分的描绘。沉沦状态是海德格尔说的,但“极端”这个修饰词是我加上去的。为什么叫极端?就是你觉得你已经醒了,但其实还只是在梦中。你觉得你已经发现自我了,但其实只是按照别人给你写好的样子发现了自我。海德格尔日常生活的这种状态从总体上称为“平均状态”。这里还是引用一下原文,因为没有什么抽象的概念,都是描述:

“众人展开了他的真正独裁。众人怎样享乐,我们就怎样享乐;众人对文学艺术怎样阅读判断,我们就怎样阅读判断;竟至众人怎样从‘大众’抽身,我们也就怎样抽身;……一切人都是这个众人,说是这个众人指定着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平均状态是众人的一种生存论性质。……平均状态先行描绘出了什么是可能的”

这句话说得很清楚,在日常生活里面起到统治和独裁作用的,其实并不是哪一个人或哪几个人,而是所有人,或者说是所有人默认的生活规范和模式。正是这些东西支配着所有人的行动和选择。就说这个春节吧,今年你再去参加什么饭局,除了被问 “结婚了吗?买房了吗?加薪了吗?”这些“常人”的问题之外,非常还有可能会被问“你看《流浪地球》了吗?”你要说没看,那可能就会被冷眼。因为常人都看了嘛。而且看了还不行,要证明你是常人的一个分子,你还必须要表态,所以你看完电影以后就要连夜刷朋友圈,以便在随后的饭局里面引用一些常人已经给你提供好了备选答案。所以你看生活其实挺简单的,你只要去看常人看的电影,选择常人进行的选择就行了。


▲《流浪地球》剧照

但海德格尔这里还有这么一句话,就是常人真的是对你关怀得无微不至啊,因为“他们”连你怎样孤独这个备选项都给你准备好了。所以他说“常人怎样从常人中抽身,你也就怎样抽身”。海德格尔的话总是很绕,这个很正常,一是因为他要颠覆西方哲学的传统,自创一套新的术语,另外一方面,他强调是人对自身的领悟,所以总会出现“存在的存在”,“世界化的世界”,“时间的时间性”,等等。上面这句话说得很深刻。

你想自我,你要孤独?没问题,常人也为你的孤独准备好了各种各样的备选项:文艺孤独的版本,你可以去星巴克,拿着一杯咖啡发呆一下午;叛逆孤独的版本,你可以听摇滚,在地下酒吧里面喝个烂醉;当然还有哲学孤独的版本,就是听咱们这个节目。问题在于,有的人(或者说有很多人)去这些地方并不是为了寻找孤独,只是为了做出一个大家常人能接受的、能欣赏的、能引起共鸣的孤独的姿态。你坐在咖啡馆里,在朦胧光线之下自拍一张,同步上传朋友圈,然后大家纷纷点赞:嗯,你真的是一个孤独的人啊,好可爱。

所以,这不是我在节目里面一直在说的孤独。这也不是《存在与时间》里面说到最后想让你明白的那种孤独的领悟。真的孤独是不能被标签化的,是无法被欣赏的,是不可被认同的,是不能上传朋友圈的。即使上传了大家也不明白你是谁,你在哪里,你想要表达什么。因为常人只能欣赏常人能欣赏的东西,常人只能认同常人认同的东西……你看,我也学会海德格尔的自我相关的语法了。

但是我们还是要再强调一下,常人的统治真的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你要是低估这一点,就大错特错了。所以我会说,做你自己而不是常人,这是思索的最艰难的起点。

有那么难?你不信?那就看一下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面的各种描绘,不相信你没有一点触动。他大致把沉沦的状态概括为三个特征,闲言(或闲谈),好奇,还有两可。闲谈就是扯淡,好奇就是卖萌。

最后我想重点提一下两可。表面上看,海德格尔所说的两可跟汉语中的意思差不多,就是模棱两可,含混不定。也就是说,常人好像一直都在扯淡,都在卖萌,但你真的让他们去表态啊,去行动啊,他们就怂了。但海德格尔所说的其实还有一层深意,我先引一下原文:

“不仅摆在那里的事情摆在眼前的事情人人都知道议论;而且还刚要发生的事情、还未摆在眼前但‘当真’一定要弄成的事情,人人都已经会大发议论了。”

在两可的这种状态里面,涉及到的就是常人所独裁的平均的生活状态的最根本症结,恰恰就体现在时间性上面。我们在本次课一开始就说了,常人最害怕孤独的人,因为孤独就是违背规范的特例,是他们不理解,不承认,也不敢面对的东西。那么,你可以进一步想,常人如果想要同化你,让你听话,他们肯定要从根本上控制你的时间。那么在时间的三个维度(过去,现在,未来)里面,哪一个维度是最不能被控制的呢?肯定是未来。

已经发生的事情,是常人最喜欢的,因为常人最喜欢挂在嘴边的就是“古话说”,“老人说”……不信你翻翻卓越亚马逊的畅销书单,前几位的是不是都是历史书?当然,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常人稍微感觉到有点控制不住了,但毕竟想想办法还是办得到的,就是通过不停地激发你闲聊,扯淡,卖萌,好奇,然后不断地被卷到沉沦的状态里面去。但是对于未来,对于将要发生的事情,常人再努力也是没办法的。所以为什么《存在与时间》最后得出的时间性的命题是:真正的时间是“未来到时”,因为只有从“未来”开始,你才能真正发现你自己。

好,这个道理我们放在下次再聊。下次谈谈孤独的时间性。


Φ 概念背景

本节关于《存在与时间》的段落比较集中:

*关于“平均状态”,我们引用的段落在第二十七节;

*关于“闲言,好奇,两可”,分别是从三十五到三十七节;

*关于“沉沦”的集中论述,见第三十八节。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董剑华_ta

    姜老师想知道大提琴演奏的曲名

  • 晚急

    年纪大了,不聪明的自己才能了解一些年轻人都能知道的东西,但是感觉也挺庆幸,毕竟自己想知道那些东西了,虽然有点晚,但还是开始想要知道了

  • 鹿屿森林

    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