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刊词 |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让我们用哲学连接彼此的灵魂

发刊词 |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让我们用哲学连接彼此的灵魂

00:00
21:56

大家好,新年好!我是姜宇辉,也是这个人生哲学系列课程的主讲人。

先跟大家交待一下,我们这个系列课程的基本构想。

我们这个课是以哲学为主题,但我并不想一上来就用一堆抽象的术语和艰深的论证让大家望而却步。其实我要做这个系列的初衷可能恰恰相反,就是想要去掉那些学院派的繁文缛节,让大家以一种更为简明而直接的方式去接近思想本身,去洞察生命和世界的真谛。有人可能会质疑这样的做法是否可能,是否有意义?那看来有必要先澄清两点。

首先,哲学真的有可能化繁为简吗?我觉得不仅是有可能,更是有必要。教了十多年哲学,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个学生的一句话,他说“老师,哲学书里面的每一个字我都认识,但连在一起我就是不懂。”这个不是笑话。这句话首先说明一个事实,就是哲学毕竟是一个专业,一个学科,而且说起来还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几门学科之一,所以你要想要一点准备和基础都没有,上来就能看懂柏拉图,看懂康德,那肯定是痴人说梦。


▲《雅典学院》,拉斐尔,梵蒂冈博物馆藏

画面的中心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一人指天,一人指地

但我从学生的这句话里还读出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哲学书里面最重要的可能恰恰不是一个个词,一个个句子,而是在后面把它们贯通起来的东西,就是论证,就是推理,就是思维(thinking)。所以,可能一本哲学书最精华的地方也就是在这个内在的线索。而对这个线索,大致是可以用清楚明白的话来解释清楚的。如果解释不清楚,那就说明其实我自己也没懂。

其次,我要回应第二个质疑,就是哲学有没有必要化繁为简?我的回答是斩钉截铁的,肯定有必要,绝对有必要。你可能现在还不知道哲学是什么,这完全没关系,我们会慢慢讲清楚。但至少你能理解一点,哲学的本质就是思想。那么思想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那人为什么要费那么大力气去思想呢?为什么要殚精竭虑地去思索那些抽象的大问题,大道理呢?无非就是为了了解自我,了解他人,了解世界,进而,在这个了解和探索的过程之中,最终实现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最深刻的连接和沟通。而这样一种连接只有思想、只有哲学才能真正做得到。

不信你可以想一想,在人的身上,还有哪一种能力最终能够将每一个个体、每一个灵魂持久而又稳定地维系在一起呢?感觉似乎可以,但你通过感觉,至多只能理解一个人的外在,而无法深入他的内心,更别提他最内在的灵魂了。情感似乎也可以,因为情感似乎能够深入到一个人的心灵深处,而且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的共鸣似乎也更为强烈。但情感也有一个很明显的缺陷,就是它不稳定,不清晰,不持久。所以,这样说起来,只有思想,只有哲学,最终能够将一个个灵魂紧密连接在一起。那既然如此,如果一种思想以抽象、深奥、专业为借口标榜自己,拒绝沟通,甚至人为地为沟通和对话制造障碍,那这种思想在我看来就是苍白无力的。一种无力清晰表达自己的思想,从来都不可能是深刻的。搅浑水的能力很多人都有,但搞清楚的能力呢?可能真的是很罕见的一种才能了。

由此也就点出了我们这篇发刊词的标题。其实这个标题的前半句,喜欢读书的朋友们大概一看就知道了,是来自那本非常受欢迎的小说《岛上书店》。大家可能慢慢就会感受到我们这个节目的风格。就是一般总是从一部大家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来入手(可能是电影,小说,甚至音乐,游戏等等),先有一个比较鲜活的感性体验,然后慢慢带出基本的哲学问题和思索。

《岛上书店》这部小说就贴合我们这次的这个主题。具体的内容我就不多说了,毕竟不是讲文学。主要情节就是讲一个文艺青年阿米莉娅,她嗜书如命,但非常苦恼地是,在身边又找不到同道。有一次约会,她问对面的那个男生,“对你人生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你知道那个男的怎么回答的?他竟然脱口而出,说是《会计学原理》(第二版)!由此她就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前往与世隔绝的艾丽丝岛。在那里她遇到了一个跟她相似的灵魂,同样爱书如命,竟然在这样一座孤岛上面坚守着一间小小的书店。书,书里面凝聚的那些隽永的思想,就成为了两个同样孤单的灵魂之间沟通的纽带,也成为她们能够走出自己的困境,真正重新走进世界的美好机缘。


▲《岛上书店》,[美] 加布瑞埃拉·泽文

但打动我的并非仅仅是这个稍显俗套的故事,而恰恰是全书的点睛之语,也就书店招牌上的那句话,上面写道,“无人为孤岛;一书一世界”。让我们就从这句话说起吧。

是的,或许每个人都需要成为自己,都需要有面对自己心灵的时刻,有的时候你可能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上只有你的内心世界是最真实的,只有你才能真正倾听你灵魂深处的声音。而身边的形形色色的人只是过客,周围的花花绿绿的世界只是背景。但这真的是一种错觉。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其实真正的真实就是你走出自己的御宅,跃出自己的井底,开始真正聆听他人,开始真正拥抱整个世界。没错,你是真实的个体,但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是。所以,如果有一种力量能够将你和我和他,将每一个个体连接在一起,这才会是真实的世界。那么这种力量是什么?我想正是思想。而最纯粹最凝练的思想是什么?那正是哲学。只有思想才能真正连接彼此,只有哲学才能真正塑造灵魂之间的沟通。

我这么说,你可能会觉得是因为我是学哲学、读哲学、写哲学的。但真的不是这样。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个伟人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这没错。但你有没有想过,这句话里的重点不是“梨子的滋味”,但恰恰是“要想知道”。你并不是随随便便拿起一个梨子就扔进自己的嘴里,而恰恰是一开始就有一种欲望,有一种期待,有一种憧憬,你想要去了解这个新鲜的事物,你想要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你想要去打开更为开阔的时空。当然,非常有可能你尝到的这个梨子是苦涩的,但这并不要紧,因为你可以仅仅把这当成是一次暂时的失败,一次不成功的实验,你相信总有一天你会尝到最甜美的生命果实。关键的一点是,你想要去尝试,你想要去改变,你想要去探索,所以你能允许失败,你能忍受等待,你能直面所有的危险和挑战。

这个例子的另一个重要的意思还在于,当你想要去尝梨子的时候,你的心里也并不是只有一股盲目的冲动,因为如果是那样,你大概就没有多少勇气去承担失败的风险。你可能就像是一个天真的孩子,兴冲冲地奔向一个期待已久的滑梯,但没想到,你一上去就重重地摔下来,伤得很惨。这个时候你会哇哇大哭,诅咒这个世界亏待了你,诅咒身边所有的人误解了你。但其实是你自己没弄明白,你之所以没有勇气和力量去承担失败,恰恰是因为你还没有准备好,你的心灵还只是懵懵懂懂,空空荡荡,仅凭着盲目的力量去行动。

当你真的想要去尝一个梨子的时候,真正明智的做法是做好准备。你至少要了解一下梨子的形状啊,特征啊,基本上在哪些地方生长。然后再规划好自己的出行计划,怎样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最终一举拿下那个可怜的梨子。

梨子是这样,那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人至少要比梨子复杂一万倍吧?所以你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真正去接近、去走进他的心灵世界,去触动他的最内在、最自我的灵魂,你也不会像那个懵懂的孩子一样想也不想地就一股脑冲过去,而是要真真正正地准备好。怎样准备呢?你要先开始了解自我,了解你的欲望,你的意志,你的选择,你的行动,更关键的是,了解你身上的各种各样的力量是怎样统一在一起,构成这样一个个体,叫做你。人们常说人就是灵与肉的统一体,这话没错。你有两面,一面是灵魂,一面是肉体,但这两个方面怎样更美好完善地协调在一起,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的灵魂可能是个理想主义者,她在追求完美,在尝试超越,在实现更高的目的;但你的身体说到底就是个现实主义者了,它就是一个俗物,满脑子都是吃喝拉撒的念头。

这么看起来,这两个方面就是冲突的,对立的,而且好像还是没有办法协调和妥协的那种。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人的自我就是分裂的,就是被南辕北辙的两股力量撕扯着,根本没办法统一在一起。但这件事情并不经常发生,否则你身边到处就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了。正相反,在日常生活里面,我们每个人都活得好好的,灵魂和肉体至少大部分时间能够和平共处,相安无事。那就说明在你身上是有一种力量将这两个看起来冲突对立的方面联结在一起。那么这个力量是什么呢?是欲望?是意志?是情感?还是思想?是判断?是反思?这个问题不急着回答。我先抛出来,然后咱们这一年的时间可以慢慢聊。

了解了自我之后,你开始明白你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然后你慢慢发现其实在你身边还有无数跟你相似的个体。当然,我说的这个相似不是外表。那真正的相似在哪里呢?就是你开始慢慢觉得,那些人跟你一样,也有感觉,也有情感,也能选择,也会思想,而且更要紧的是,在他身上也有一种力量凝聚起来,把他构成为一个跟你“相似”的自我和个体。这个时候你就想要去了解他。正如你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第一次望见镜中的自己,会想要跟他挥手,跟他讲话,甚至爬过去摸摸他。

同样,当你发现身边那些跟你相似的灵魂的时候,你的内心深处必然有一种渴望,想要跟他讲话,想要听他讲话,你想要更深刻的心灵的交流。说实话,这样一种渴望比你想要尝梨子的渴望强烈得多,也迫切得多。你活一辈子,如果从来没有真正亲近过一个和你相似的灵魂,那这件事情就真的是很严重了。因为你会慢慢觉得形单影只,你会慢慢感觉这个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一开始你可能觉得还没什么,一个人挺好,想吃啥吃啥,想去哪儿玩就去哪儿玩嘛,多潇洒,多自由。但我说认真的,真的别这样。因为当你觉得整个世界只有你一个人是真实的时候,你会慢慢产生一种极度的空虚感,感觉身边所有的人和事,乃至整个的世界都是空空荡荡的背景,都是镜花水月的幻境。

举一个形象点的例子吧。大家知道清代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八大(山人),他有一幅画我自己很喜欢,是《安晚册》中的一幅。整个构图很诡异,偌大的纸面上空空荡荡,只在当中画了一条小鱼。有人说八大在这幅画里面表达的是一种极端自由的心灵境界,因为宏大的天地之间,只有你一个人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翱翔,这是怎样的潇洒,这是怎样的气度?但我自己的感觉恰恰相反。我看到的是,一条孤孤单单的小鱼一下子被扔进一个巨大的海洋,上不见天,下不着底,而且身边见不到一条跟自己相似的还能喘气的小鱼。我觉得这是一种绝望,甚至是一种窒息性的绝望。因为你会感觉到周围的世界是空洞的,而且你在这个空洞的世界里面也找不到自己实实在在的位置,慢慢地,你就开始感觉自己的生命也在被掏空,你自己也像是身边的世界一样,越来越化作一场梦幻泡影。这不好,对吗?


▲《安晚册》册页之十三《小鱼》,八大山人画并题

所以,我们讲这个八大的鬼故事,并没有任何耸人听闻的意思。只是想陈述一个简单但又直白的道理。那就是,真正的生命从你“想要了解”自我开始,完整的世界从你“想要了解”他人开始。而伴随着你人生的每一步,你的成长和挫折,你的快乐和苦痛,其实你都需要有一种“想要了解”的冲动,想要透彻地理解生命的真谛,想要清楚地领会世界的真实。当然,生命也需要激情,也需要我们像一个纯真的孩子那样去无所畏惧地挑战和冒险,但在生命的那些关键的转折点上,每个人都需要哲学,都需要冷静而深邃的思想。很多人都喜欢把人生比作河流,但河流不是笔直一条线地流进汪洋,它也有水流的缓急,也有九曲十八弯。所以,人生不是一股脑往前面流就行了,更关键地是怎样成功顺利地渡过那一个个关键的转折点,最终迈向更为开阔的天地境界。所以我自己更喜欢说,人生活到底其实活一个清楚明白,其它都是次要的。而这件事情,似乎只有哲学才能真正让你办到。我期待着,经过这一年,一百次的节目,最后能让大家明白这样一个最简单直白的道理。

回到《岛上书店》这部精致的作品。我觉得小书店的主人费克里所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他在这个偏僻的,快被世界遗忘的角落里面还在坚持。我觉得,其实我在这个系列课程里面想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所以我在宁静的夜里面,在整个城市都沉沉睡去的时候还在敲打键盘,继续坚持。因为我知道,即便我们相隔万里,即便我们天各一方,但带着思想温度的声音仍然能够以光的速度跨越千山万水,在一个个真实的灵魂之间奏响最深刻的思想共鸣。

在这部小说的扉页上面,作者加·泽文写下了这样一段情真意切的题词:“献给我的父母,他们用书本丰富了我的成长历程;还要献给那个男孩,他在多年前的冬日送给了我一本《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短篇集》。”其实我在这里也想向每一位听众说一句相似的话:作为一介书生,我没有什么别的能够馈赠给你,只有我对人生的一点感悟,只有我对哲学的一点理解,如果能在一个个宁静的夜里带给你些许的感动和共鸣,也就是我自己最大的幸福。

期待下一次与你的相遇,在电波中,在文字里,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65266gmax

    对哲学的定位太肤浅,解释的逻辑性差,不值得浪费时间

  • 高明伟

    胡说八道

  • 欢乐跑

    太感动了

  • 听友245941703

    确实是浪费时间,也不深入,也不浅出,别人送的,

  • 1382724yxcl

    自说自话

  • 大蒜菟

    我觉得很好啊讲的!!谢谢分享!

  • Ray_32

    真正的生命

  • 丿巧克力豆

    自比鬼谷子,你可以的

  • 贵色

    鬼谷子的毛都不算,还比鬼谷子,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