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大师南怀瑾:我这一生,一无所长,一无是处(4)

24.大师南怀瑾:我这一生,一无所长,一无是处(4)

00:00
07:48

2000年后,南怀瑾迁居苏州,在吴江区置下300亩滩涂,耗时6年建成“太湖大学堂”,完成了此生铸就的最后一条人道之路。

自那以后,已是鲐背之年的他每天工作12小时,即使屡患感冒也不曾休息一日。他内心深知:时间不等人,而他的日子已所剩无几,在有生之年里,他希望很多事可以尽快落为现实。

2009年4月8日,南怀瑾94岁的结发妻子离他而去,他独自待在太湖主楼里度过了一个伤心的下午,然后又在暮色将近之时继续工作、招待来访的客人。

情到深处反成空。

“我这一生拼了一条老命,为中国文化做了一些工作。(传统文化)就像一颗老树一样,就剩我这一个老根了;趁我这个老根还活着、还在的时候,你们要发芽。你们不发芽,当我不在了,也许这个事就断了……”

他吃的很少,饮食往往只有一小碗粥加上几筷子小菜。纵使如此,他仍然感到食不下咽,每每掷箸,先师袁焕仙当年说过的话语总是在耳畔回响:

“怀瑾,你惨了。我这趟来,找到了你,就算是交代了、没有事了。可你将来要想找到有你一半的人都难哦。”

那段日子里,身形瘦削的南怀瑾常常在课堂上讲着讲着课,就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

“很多人对于自己的国家,三千年或者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的演变、社会的变化,都一概搞不清楚。我惭愧呀,没有找到接班人,没有办法传下去……”

南怀瑾注视着正在学习礼仪的孩子们


2012年9月的一天,95岁高龄的南怀瑾因身体不适而住院,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在病榻上继续批改学生们的作业。

山林寂寂处,松风照红叶。偶尔望向窗外,他也会怀念起少年时隐居深山的那段清寂岁月,每每夜起静坐,仿如身游太虚,总觉格外自在。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

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可是由于不忍目睹传统文化就此断层,他没有归隐桃源,反而硬生生吃了几十年俗世的苦,在惶惶如万针扎身的夹缝中摸爬滚打了一辈子。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当被医生告知救治已经尽力时,南怀瑾提笔写下了“平凡”二字,尔后便开始静坐。

“人啊,总是徘徊在自鸣得意与自卑怯懦之间。如果能经过修行,使心情稳定、不卑不亢,平凡地度过一生,便已是极高的造诣。”

南师手记


2012年9月29日下午4时26分,南怀瑾在苏州吴江的太湖之畔逝世,享年95岁。


是日山黄野绿,晨霜暮暑。


在南师的遗体火化仪式上,一轮明月高挂当空,洁白圆满,犹如一盏明灯照耀着世间。

学生们泪如雨下,可嘴上却说:“我们为老师感到高兴。老师终于解脱了,再不用这样累了。老师太累了。我们难过,只是为了自己。”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也许在当时,南师过去的教诲正回荡在他们的心头:

“对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来说,怕的不是亡国,而是文化断层;亡国可以复国,可若是文化一断,这个民族就没有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断。我已经老了,中国的未来就靠你们了。”

“我只是个非常平凡的人。我这一生,一无所长,一无是处。”

“我可以做到的,你们也都可以做到。”(完)


2019.08.8日 夏韵菩提播文 合十顶礼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嗡齒林

    南无阿弥陀佛🙏🙏🙏感恩南老师无私奉献的一生。

  • 平静平1

    追忆南师,感谢主播

  • 凡馬

    南无阿弥陀佛🙏🙏🙏 感恩南老师无私奉献的一生。

  • 醉复歌_ib

    感谢播讲,缅怀南师

  • 仁荣悲心

    南怀瑾老师永垂不朽!

  • xianguzhinv

    南师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不遗余力,听得我泪涟涟,我们后辈要努力学习我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传承下去。

  • 春江潮水盈盈

    南师,敬仰您!相见恨晚!我们比南师境界差太远,惭愧!

  • 不要随意买进

  • 罗曼罗兰_7h

    喜欢听

  • 李_r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