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公无私的忠

3.大公无私的忠

00:00
28:17


古圣先贤为何要精心制订五伦?从古至今,要推动人类和谐共处,都离不开这五个简单原则,而其核心,竟只有一个字。想要人生通达,不可不学哦!


第一章天地神明章


昔在至理,上下一德,以征天休,忠之道也。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履,莫大乎忠。忠者,中也,至公无私。天无私,四时行;地无私,万物生;人无私,大亨贞。忠也者,一其心之谓矣。为国之本,何莫由忠。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动神明,而况于人乎?夫忠,兴于身,着于家,成于国,其行一焉。是故一于其身,忠之始也。一于其家,忠之中也,一于其国,忠之终也。身一,则百禄至;家一,则六亲和;国一,则万人理。书云:「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好,我们往下看。


为国之本,何莫由忠。说治国要得到根本,哪件事能够不从这个忠这个字出发呢?何莫由忠,哪件事能够不由忠呢?


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神明,而况于人乎?说忠这个字的用处啊,能够兼顾君臣的分位,忠如果你了解了,就知道君怎么做是对,臣怎么做是对,什么情况下必须坚守,什么情况下必须改变,你可以巩固这个分位跟情义,能安社稷,能够保全国家社稷啊,社稷这两个字,社是土神、稷是谷神,不过社稷这两个字连在一起的时候,往往是指国家了。好,这是因为古代的所有的君呢,每年春秋二季都会大祭社稷的原因,所以社稷代表国家。能感天地啊,能够感格天地神明的降临啊,能够动神明,能够掀动山川神明的感格的降临,何况于人乎,这何况是寻常的一个人。如果你忠做得好,到哪里都行得通,你会感动一批人,感动很多人能够来跟你效法学习这样的德性,能够对你付出真心。


夫忠,兴于身,着于家,成于国,其行一焉。


说忠这个字啊,兴于身,发端于自己一身的行持,就是大公无私的行持,抓住主轴的行持。所以忠这个字基本上是两个定义的啊,一个是主轴,一个是无私。着于家,到彰显家世的德行来,成于国,到帮助一个国家兴旺成功,其行一也,说这个名目虽然不同啊,然而所用的忠从头到尾都是一个样子。不论你用在身上还是那个忠,把这种精神用在家就可以着于家,用在国就成于国,并不是说你学了很多学问,用在自身一套,用在家一套,用在国一套,不是一套。学问永远都很简单,懂得守简御繁之道就是一个大公无私的心,抓住大体长远、大公无私的这个主轴来发挥,这个忠啊就会做的让圣人让贤人呢都可以感配。


是故一其身,忠之始也。因此来说能够专一这个大公无私、长远开阔的这个主轴的中心在自己身上,就是忠的开端了。其家,忠之中也,能够专一,这样的心智在自己的家里,让每个家的成员都能够学习得到,你对他们呢也公平也无私都用得上,这个就是忠,已经做好一半了。,忠之也。能够专一这种忠的心智在他自己的国家里面,在朝堂上应对进退,跟文武百官应对进退,跟君子小人应对进退的当下啊,都用得上,这个就是忠最伟大的一个成就。


那这个忠啊用于国啊。


怎么个用法,我们来看《孟子》这段里面的记载啊。太甲颠覆之典刑,汤的子孙太甲,没有把他祖先留下的很好的德政做好,因为他那时候还很年轻十几岁,那么他的宰相叫什么呢?叫伊尹。伊尹呢,看他实在是,圣王所留下的典型风范快被他给颠覆光了,劝也劝不听,那还好,那时候太小,才十几岁,伊尹放之于桐,把他呢放逐到桐这个地方,那个放啊,其实不是放逐,安置的意思,就好像我们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那个放,有没有?把他呢放到离开宫殿,离开指挥文武百官的地方。他虽然是君,可是此刻就不像个君,让他离开,可是离开又不是处罚,安置好旁边呢有很多文人,有很多有学问的人,有很多有德行的人,天天在教他,就是放,把他放到桐这个地方。过了三年,太甲悔过,太甲慢慢学习,学习之后终于觉得自己做错事悔过,自怨自艾,自己曾指责自己过去的错误,于桐处仁迁义三年,在那里开始好好学习啊,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已也,那伊尹也已经很老了,七八十了一把大胡子,所以看到他都非常敬重啊,当时有天下,就是因为有伊尹嘛,着商汤伐桀呢啊所以才有天下嘛,说听训于伊尹,然后呢,伊尹慢慢看,看看看,看到他已经慢慢真的回心转意,他以后的这个心智的作为,将有益于天下,不会愧对先王了啊,复归于亳,就把他请回亳,亳就是他的首都了。他当时从亳把他赶出去到桐,对不对?现在他已经改过,把他迎回来当王,当这个太甲回到亳的时候,他的身份是什么?天子。那每天朝礼的时候呢,那个伊尹呢要在什么位置上?在下面朝拜他,各位对不对?这个太甲还没有回来的时候呢,伊尹是什么?宰相。宰相,如果君王不在的时候,谁最大?宰相最大,全满朝文武都得朝拜谁?朝拜伊尹,这样各位了解吗?好,此刻我的君不适合当君,我比他适合,那他也不宣称自己是君,不过呢既然君王已经被放到桐这个地方,各位要篡位简不简单?可简单了吧,可他有没有篡位?没呀,那可见得这三年期间他一心一意还是希望他的君王能够变好,各位对不对?他的内心里没有一点点想要偷得这个名利地位的一点点私心吧,对吧?那这种忠是不是非常纯粹的,非常非常纯净。不好,我不怕你了,人头落地也不怕了,把太甲放到桐,各位,简直像革命人,你知道吗?你了不了解那种危险的。如果文武百官里有一个看不顺眼,趁着伊尹不注意的时候挥起大刀,各位伊尹的结果如何啊?这是冒着生命危险的,你得要了解,可是冒着生命危险并没有一点点为着自己的利益、名利等等的吸引,各位对吧?然后等他改好了,迎回来,还是对太甲歌功颂德。这个叫做专一的,一于自己的身,一于家,一于国。如果像伊尹这样,那真是一于国的一个最好的典范呐,那叫做忠之终也。


身一,则百禄至;家一,则六亲和;国一,则万人理。说这个自身呢能够专志于这个忠,就无私的忠,那各种福禄好处呢就会自然的到来。当然很多人看到这里说为人尽忠都是付出的那种,哪有什么自身有什么好处?我举个例子来跟各位说明好了,在这个上海我认识一个梁先生啊,专门在帮人家做投资,他说投资赚非常多的钱,我说你怎么赚钱呢?我说先让对方赚钱,他去投资分红的时候呢,都大半分给对方,然后慢慢慢慢的对方就非常相信他啊,他说以诚待人呢会赚更多的钱。最后呢有什么真正好的事啊大的事啊,人家都会找他,主动又让他赚更多,他从来也不会拿多,最多是拿一半。但是呢一开始呢一点利润统统给他赚,统统给他赚,然后这个人呢也不缺钱,自自然然就到来了。这个孟子的说法是这样啊,这个修人爵而天爵从之啊,那天爵做的好人爵也会从之的。人爵就是人的仁义礼智做得好,天爵从之,上天不会亏待你的。在这个短短数十年的生命里面,能不能真的得到什么,是一回事啊。所以呢这个不可以短暂的寿命来论断的啊,所以说自己一生能够做的忠,好处跟着来,内心有忠,内心有敬,起码频率在五百以上嘛,各位对不对?好处马上得嘛,不得癌症嘛,是不是最基本的好处嘛。那个天爵老天会记,少不了你的啦。那人爵呢只是跟过去的所有的业力,这是有一点关系的啊,不可看短暂的这些。治家能够专志于忠,那六亲自然是很祥和快乐的。为什么?因为这个公平嘛无私嘛,大家都喜欢这种人嘛,那治国能够专志于忠,天下百姓自然治理的有条不紊,公平了大家就服气了嘛,就不会造反了嘛。好,所以这个就是一个忠这个字,一个公平,然后大体的对全体有益的这个骨干根本要抓到。


《书》云:“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个书啊就是《尚书》,《书经》说啊,只要能够维护着那一份精粹无私的忠,惟精惟一,这个惟是心字旁,是以心来维护维持护持,就叫做这个惟啊,那这个精一就是一点点没有私心的忠啊。信守那一份大公无私的忠叫允执厥中,从此之后呢,万事就可做,自身也可以做,自家也可以做,治国也可以做。


这第一章呢我们做个全章总结。这个第一章是说天地神明及人呢,都喜欢忠心无私的人,因此呢人能够忠心就可以感动天地神明,当然更可以感动人心。马融解释这个忠这个字啊解得很精当,因为后世的人都把这个忠这个字给误会了,倾向去护持一个有位置的人,或者你上面的那个人,对你有意义的人的这个说法,而忽略了它的公理。


所以《忠经》开端的第一章啊,先表明这个忠字用处所包很大,忠心用在自己身上,能够一心做个好人,大公无私,循规蹈矩,这个呢是自己的忠。忠心用在自己的家内,能够一心孝养父母,友爱兄长,那这个也是忠。忠心用在自己的国家,能够大公无私,在职位上治君于尧舜,治民于太平,辅佐长上为民谋福,那个忠呢是最大的成就的忠。在一个国家你不可能是刚好在最上面,在最上面有最上面的忠,你可能卡在中间,对不对?你下面有人,你上面有人,对不对?你如何为上尽忠,为下尽忠,为职守尽忠,为百姓尽忠,这个呢才是最大的成就。忠这个字从修身来的,从大公无私的存心来的,所以呢一于其身,是忠之始。若要将来能够忠心做国家的事,总要在现在的身心中修来,再推广到一家,再推广到一国,才算是一个有本有末的一个忠。那以下时间呢,我要来补述有关忠这个字啊,它的应用。


其实五伦呢无非忠之用,把这个忠用在君臣之间,君臣有什么啊?有义啊,把忠用在父子之间,把忠用在夫妇之间、朋友之间等等。这些呢就是所谓忠的应用,而名词呢就会不同。那以下呢我来举这个尧舜的一段故事来说明忠这个字,把它简要的说是一个忠,分开细则呢,它的五个纲,则是五伦。


帝尧呢举用帝舜,那么帝尧对舜说啊,“如果有贤人,只管奏来,朕任用就是”。他那时候非常相信这个舜,所以舜说:“臣见帝的胞弟,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八个,都是逸群之才,”逸群就是超群的人物啦,出类拔萃人物,“可以辅佐教化,请帝任用。”这几个人不错,请帝来任用他吧。那帝尧说:“原来是他们啊”,自从先皇考殡天之后啊,就说他的这个先祖过世之后啊,由庶母羲和氏带到海外,说这几个人呢就是他的儿子啊,由庶母羲和氏带到海外,没有回来。“你怎么知道他们贤能呢?” 舜说:“他们早已回来了,有好多年了,臣个个见过,天下之民,尽知他们贤能,有‘八元’之称,这几个人都可以任用。” 帝尧说:“那你派人去把他们召来,朕立刻任用,就分在你的部下吧!”不到两个月呢,八元都到京,帝尧呢把他们分配在司徒府,司徒府就是像现在的教育部了啊,主管文案教育的。舜呢就与他们开了一个会议,舜说啊,“师徒身负教化之责,但是教化两个字啊太空泛了,”教化两个字我们天天在讲,教化是什么啊,好像听起来啊很熟悉,但是说到内涵的是什么呢?哎,实在太空泛了,究竟教什么,化又化什么啊,教他好怎样才算好,化他善怎么样才算善。


这个恐怕一定要出一个标准来呀,我们大家都得朝这个方向去想,把空的教化说出个实体的办法来,各位这样对不对?哎,这就是一个能办事的人嘛,对不对?经过好多天的讨论呢,认为世界是人类所积成的,人与人无时不接触,无地不接触。那既然双方接触必须有个准绳,才能够达到相安无事的地步啊。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都是由这些基本的细则所延伸出来的。教化之道应该从这里着手,从哪里着手啊?接触,对吧。比如我们一个事情,对还是错,都是从哪里发生的?接触,都是从这里发生的。很有道理的,才能够达到切实的可用的目标。紧接着呢他又把世界上人与人中间的关系啊,既然是接触嘛,接触就是因为很多关系嘛,把这些关系就分为五类,哪五类啊,一是君臣一类,二是父子一类,都要接触啊,夫妇一类,长幼一类,朋友一类,这个五类呢,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呀可算是包括无疑了,这个是共同讨论的结果啊,各位,这个八个人果真贤明啊,你们有没有发现他们讲起事情来呀,条条有理呀。但是呢每一类的都应该找出一个最恰当不变的准则来啊,一样一样来嘛啊,于是呢开始分头定制,再让大家来公议啊,那也就是呢制定这五类关系里面呢怎么相处才是最精当,也就是五类的忠啊。


那舜呢负责君臣这一类,然后他就开始想啊,假如说这一类里面应该怎么样才能够最恰当。他说啊,因为君臣为一类,为君的往往容易擅作威福,为臣的往往容易谄媚逢迎,这是不是一个真相啊,大家都是这样的。然后呢他谄媚逢迎,以避君主之威,以邀君主之福,这种道理不搞清楚,君臣一类是永远不会有好结果的。因为一个喜欢作威,一个喜欢邀福嘛谄媚嘛,所以,君臣一类的准绳,应该定一个字来规范他,这个字叫做什么?叫做“义”字。那这个义字呢就是君臣关系里的忠。义者宜也,义就是恰当的意思,那是什么意思呢?是种种合乎当然的意思。因为君之于臣,尊卑虽疏,但是推到其当然的道理,全天下都能认同的道理,所以呢要先立一个君,所以呢要立一个臣,那无非都是为百姓谋福利而设的。各位讲这个话对不对?你是为君,为什么要设你啊?为百姓谋福利嘛。你是为臣,为什么要有臣呢?辅佐君去为百姓谋福利嘛,对不对?都是为百姓谋福利啊,这干事情啊很有根本的。既然这样,那么他们所行的事有福利与百姓的,就叫做义。就是这个作为是当然适当的,无福利与百姓的都叫做不义啊,这样义跟不义分清楚没,分清楚了。


各位那黑道小弟为大哥尽的义,尽什么义啊?毫无根本,毫无意义的义。然后他就说我不管意义,我只讲义气,有没有?但是天下会乱,就是因为这种人多了。那也就是说,一个臣啊做有福利与百姓的都叫做什么?忠,对吧,就是做好臣,效忠,只要他作为,尽管他怎么样的迎合他的君王,是无利于百姓的,都叫做什么?不忠。因为君臣的组合,当初的最原始目的是什么?为百姓谋福利,这样讲对不对?这个主轴啊永远不能变,其他都可变,这就是一个忠,它就会忠的有智慧,忠的会活起来。臣子不义君主应该给他惩罚,好,应当的,不能说君主惩罚臣子的时候,做臣子的说,你看那个君在打压我。随你怎么说?你做错了,该处罚。对吧,他说哎,那这样别人会误会你,误会让他误会,该处罚,对吧?这就是抓准的方向,不能变的。君主不义,臣子也应该加以阻谏,那为什么他不叫处罚?因为臣没有这个份呢,臣没有这个职守了啊,他应该阻谏。君主不对的,不能福利与百姓应该阻谏的。假使呢同时一件事情,君主的意见呢有时和臣子不同,这个会不会常常发生,偶尔会的啊,就我们禅院上下是不是之间也会发生,偶尔会的。而利害祸福一时又看不到,那怎么办呢?大半都是这种情况了,因为事情还没有发生嘛,对不对?都在探讨阶段嘛,或者君主方面牺牲他的意见以从臣子,或者臣子牺牲他的意见以从君主,这都可以的。反正啊互不相让,在那边吵,吵得国家天下都乱,那已经完全丧失了我们君臣聚在一块的目的,各位对不对啊,既然祸福看不到,半斤八两差不多,那只要有一方让步,是不是计划就可以实施?好,那就有一方让步也就行了。君让也可,臣让也可。假使两边意见不同,而利害祸福显而易见,那么为君的可以罢免这个臣子,为臣子的,也可以舍弃这个君主。如果这个利害显而易见,臣子却看不懂,那为君就可以叫臣子滚蛋了,然后换了一个贤人来,各位对不对?那君的价值,君的职守就是专门为国家找人才,这样对不对?那不是人才的,你还在那一边,施我的人情包袱,在那一边空领薪水,那叫不叫明君呢?这就不叫明君的,就请他走路,另外安排更适当的人,因为天下国家是责任重大,不可以有一点点私我的。那如果呢君主呢昏庸,这个利害显而易见,却怎么说也说不听好,可以阻谏,阻谏不行,那怎么样?我可以舍弃这个君主,我去辅佐别的国家君主,我从鲁国到齐国到郑国,有没有?我可以去辅佐别人的。所谓道合则流,不合则去。于是呢君臣之间的义的标准就从此确定了啊,那这个义也就确定在一个大公无私的这个份位上。而大公无私,如果我们撇开君臣的关系不说,给他另外一个名词,那应该叫什么呢?忠这个字,这样了解意思吗?


放在君臣的这个环节呢,就叫做义,彼此互相扶持,以便于让百姓得到最长治久安的福利。另外呢,所谓的君臣呢不限于朝廷之上的君臣,凡是百姓办事而有出令之权的,都是君之类,都叫做君。凡是受人之禄,为人办事而有奉行之责的,都是臣之类,都适用这个标准,这样君臣的意义是不是活了?比如说我现在禅院派几个小组长出去帮我来组织这些生活禅,那对这个关系来说,我就是君,小组长就是臣,这样了解意思嘛。那你呢你是一个小组长,也许呢你派了几个人帮你做什么,派出来那几个人就是短暂的臣,这样了解意思吗?就是有奉行之责的都叫臣,有行令的啊,出令之权的都叫做君。那好,比如说一个国家,董事长跟总经理的关系,那总经理是董事长的臣,那可是总经理下面呢还有副总经理,副总经理就是这个总经理的臣,关系呢也就给界定好了。所以你看古人,他们在讲这个学问呢非常根本,又非常活,很鲜明,对不对?跟我们所认识的啊是有点差距的。


然后呢,伯奋负责父子一类的,那父子怎么样界定关系,让天下的父子都相安无事呢?他说啊,我认为父子方面的标准呢是父对于子应该慈,子对于父应该孝,而孝慈两个字呢还是两个字,把它弄得再简单一点吧,它总离不开一个亲字,对不对?儿子对父会亲的话,自然会孝,父对子会亲的话自然会慈。那父子天性,假使要责善毁恩,常常在打,常常在骂,那必定要分离的,因为内心会产生一点仇恨,那也就不亲了。所以父子中间的标准应该定一个亲字。不论做什么都要带着这个亲爱的感觉,都要让儿子感觉到父母对他的亲爱,而儿子做什么也要让他觉得呢非常的孝敬父母,亲爱父母。无论如何,都以不失其亲为原则,那母子与父子也是一样,都适用这个标准。所以亲这个字就是父子之间的忠啊。


然后呢,仲堪负责夫妇一类,他说夫妇的关系,我认为啊夫应该和,妻应该柔,一和一柔才能成家。世上夫妇相离的原因有很多种啊,而大的呢不外两端,一端呢是亲热过度啊,一开始呢就纵容狎亵,亲热过度行不行啊?也不行,纵容的太过度也不行,那无所不至,那个就是做起事情来就毫无份忌了,久而久之呢,反动的力量一生啊,两个人就不对了,就对不投了,就开始吵架了啊。又有一端呢,男子见了另外的女子都很可爱啊,女子见了另外的男子呢也很可爱,从而夫妇就产生了醋思,而产生了种种的误会,所以夫妇相敬如宾的这个敬字啊,只是用敬还不够,还不能解决问题,它的标准应该建立另外一个字身上,就是别,就是夫妇有别。就是说夫妇中间时时事事都要区分开,不能混淆,各自的地位摆正,不能胡来,其他男女关系及各种也都适合这个标准,也就是男女有别啦,夫妇有别也都适用在各种男女的身上。所以有别啦,那所以这个别这个字啊,也就是在男女份位上的忠啊。


叔献负责兄弟一类,他说啊,说到兄弟关系,兄呢应该友,弟应该恭,这个是人人都知道,但是怎么样叫做恭,怎么样叫做友,不能不定一个标准。大凡兄弟这一轮呢与父子夫妇不同,怎么个不同法?父子的尊卑隔得远,而兄弟呢则是很平等的,那他只是年龄大小有一点点差异,夫妇呢,利害呢基本上是共同的,为什么?因为赚钱是我们两个共同的,亏钱是我们两个共同的,对不对?而兄弟的利害呢就常常相冲突,对不对?会不会相冲突?这个遗产是谁的?常常告到法院去的,这基本上是不同的。况且父子夫妇都是一个对一个啊,夫对妇是一个,父对子啊是一个,那简单啊,容易应付啊,那兄弟呢就多达十几个共同拼辩,少啊也有两三个,对象既多就不容易应付。所以呢兄弟中间呢定个标准呢,应该是一个序字,也就是长幼有序啊,那这个长幼有序这个序字啊,也就是兄弟间的忠。因为兄弟的名称是由年龄而来,那么种种关系发生的时候呢,都按次序去做,他有一个次序才知道谁让谁嘛,自然就不会冲突。每次兄让其弟,弟让其兄,友爱之情就自然由然而生。推而广之,想要泯灭社会上的一切争执,也无非确定长幼的顺序。


譬如说乡党莫如齿,这个是《论语》里面的话,齿就是很老很老的耆老,叫做齿啊,乡党里面第一要敬的是敬谁呀?乡党里面喝酒的时候啊,参会的时候啊,庙会的时候啊,第一个先敬谁呢,就敬齿,就是有年纪的,社会呢自然不会乱,各种的辈分哪,按照辈分排下来啊。所以各种长幼相遇的时候,也适用这个标准,所以这个字就是用一个序字。社会人与人的接触不外是五种关系呀啊这五种关系都各定一个字,只要遵守这个字呢就会太平。


然后季仲负责朋友一类,他说,朋友这一轮呢有广狭两义,就狭义说起来呀,同道为朋,同志为友。就广义来说啊,除开父母之外,没有不能做朋友的。天子友匹夫;匹夫匹妇,如宾如友;这个是古代也常有的字。兄弟呢互相友爱也都是个友,那么这个标准从何而定呢?应该有一个“信”字,也就是朋友有信。因为朋友之道,不外乎是交际,而交际当中,首先重要是言辞和说话,一切的情谊都由此而生。假如交际当中言而无信,或任意虚构,或行不见言,那么呢情谊呢就不能产生,而朋友之道呢也无从确立。所以啊信字最为重要啊,其他人类的交往交际,也都适用这个标准,那这个信字啊的就是朋友之间的忠就由此来确定。


大家议定之后呢,第二天入朝,就把这个呢奏给帝尧,帝尧看了大喜,把这个议案定名为五典,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五伦啊,来表示呢对这五个关系确立下来啊的功劳的尊重。然后呢,叫舜他们负责去执行,这个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君臣有义呀,夫妇有别啊等等的这个五伦啊,它的由来的原因哪,特别用五典来表示尊崇。那其实我们把这个内涵呢稍微读一下,然后了解一下当时古圣先贤制定这个的苦心,如果你彻底去实施的话,确也对于社会安定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不过我们现在等于一提到五伦啊,你有什么感觉?是老八股,没有一条可以用。但是你如果你仔细去读它的内容,你会发现他们分析的非常精当,只不过现在老师并没有把这个精当的意义交给学生,所以学生就学起来很笼统含糊。那因为不了解就会变成是一个老八股,其实是一个道道地地的一个真学问。你有没有发现他们很厉害,就是善于把复杂东西归类到最后一个字,很简单,这个字做对了就对了,对吧,不过这五个字还是有一个字衍生出来的,哪一个字啊?忠这个字。所以忠,重不重要啊?重要的。为什么说动天地动神明,为什么动人心呢?几乎所有德行的根本的归结处就在这个字上面啊,所以它是为忠孝节义排行第一,因为孝节义都是由谁衍生的呢?就忠这个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言观观言

    感恩您!20210330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芳菲ab

    很受益!

  • 苏_880

    忠于天道,忠之至也。

  • 山至此而陵

    父母让孩子感受到“亲”

  • 张九川9

    这个忠跟中庸里的诚有什么区别?好像听起来都一样的

  • 听友51781646

    uuuuuu i uu

  • 回寂静

  • 回寂静

  • 澄澄妈

    完二和平为什么人对于

  • 奇妙_v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