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解开对忠的千古误会!

2.解开对忠的千古误会!

00:00
24:11


现在的人一提起“忠”就有些不屑,认为是迂腐小人在拍君王马屁,可知”忠”的原意是什么? 遇到不称职的君上,古人会灵活权变,为天地正气尽责。学习经典,万万不可断章取义,曲解圣贤呀。



第一章天地神明章


昔在至理,上下一德,以征天休,忠之道也。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履,莫大乎忠。忠者,中也,至公无私。天无私,四时行;地无私,万物生;人无私,大亨贞。忠也者,一其心之谓矣。为国之本,何莫由忠。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动神明,而况于人乎?夫忠,兴于身,着于家,成于国,其行一焉。是故一于其身,忠之始也。一于其家,忠之中也,一于其国,忠之终也。身一,则百禄至;家一,则六亲和;国一,则万人理。书云:「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现在我们进入本文天地神明章第一。


先解释天地神明,天就是天神,地是地祇,神明就是天神地祇之外,一切星辰山川诸神,总之就是一切无形的正神,就是这些天地神明的意思。


看本文,昔在至理,上下一德,以天休,忠之道也。这个休这个字啊,休习的休,非常美好的意思,至善至美,古人就用这个休这个字来比喻。昔在至理,说从前呢在天下极为太平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极好的治理国家、治理社会的一个办法,一个是风范,什么风范呢?上下一德,以征天休,说做上位的呢,做下位的都同心同德,同心同德在什么上面,在长远大体的利益上,丝毫没有偏私。因此呢感动天心,各种美好祥瑞都来相应,都降临。忠之道也,这个就是忠的力量所感召,忠的力量所致。


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履,莫大乎忠。凡是天所覆盖的,地所装载的,然后人所去做出来的德性,没有再大过于忠这个字的,这莫大乎忠,能够让天地所覆载的,都能够往好的方向去前进,要行使什么德性才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呢?莫大乎忠。


忠者,中也,至公私。忠这个意思是将这个良心呢摆的中正,对真理,对大道,对天地之正气,对万事之子民,至公无私的意思。这要求强调不是为上位的一个人尽忠,不是为小小的一个团体的偏私目标尽忠,可以为小团体目标尽忠,但这个小团体的目标要不违背整个社会国家大体的目标,那也是值得尽忠。


君臣之道如何?那君臣有什么道?古早呢,君王有道,则圣人辅之。君王呢如果呢他有道,他懂得为全体大体的利益来谋福利,圣人就辅导他,足以安邦定国啊,圣人辅佐这样的人呢就可以安邦定国了。若君王无道,圣人苦谏,不从则去,故云:“圣人从道不从君”。说忠这个字呢,界定在什么上面?我们往往会误会,误会成界定在我对君王的忠心不二。他说什么呢,我就做什么。但是圣人的智慧在看事情不是这样。如果君王无道,是不是违背了整体、国家、人民全体的长远利益,对不对,这个时候呢,我当时去为这个君王,去在他的旗下去工作,所为何来,就是为了这个长远大体的所有众生的利益着想。而有一天,我的君王却违背这个利益,那我必须有所弃的选择。所以君王无道,圣人第一步开始苦谏,如果谏了半天还是不从,则去,就是挥挥衣袖走人了。不再为你辅佐,这个时候再辅佐叫做什么呢?叫做助纣为孽,对不对?所以说圣人的忠啊是从道不从君。


父子之道如何?那父子的道要怎么样的忠呢?父有义则子当孝,父若不义则不能责子之不孝,故云:“孝子从义不从父”。父子之间也有个忠,这个忠呢换个词,这个父子啊本来呢是要以孝字的,儿子要顺从父亲为第一德性,可是如果父有义的话,他做的事情啊是对大众有帮助的,那我们当然应该尽孝。如果父亲所下的指令呢是不义的,那儿子可以不听从,这父亲不能责子之不孝,所以孝子啊从义不从父,又云:“从顺命不从逆命”。父亲的命令呢是顺着天地之正理的则从,不顺着天地之正理呢是不能从了啊。


这个有一个古代的典故了。古代有一个老员外,他有三妻四妾啊,其中呢有一个最小的妾啊,长得最漂亮,最年轻,他很喜欢。可是呢这个时不我与啊,老员外已经快死了,快死的时候啊,他交代他的儿子说啊,等我死的时候啊,要把这个最小的妾呀跟我一起合葬,好让我呢去这阴间的时候呢,好有个伴。然后儿子呢就答应了,然后答应的时候呢,他父亲就死了,死的时候呢,还有两个兄弟呀,然后他的大哥就把他的这个父亲棺椁呢就准备去埋了。他的小弟就说,父亲不是交代那个小的妾要跟他合葬吗?他说哎呀,那个人快死的时候讲的糊涂话,怎么能听呢?这个孝子啊只从顺命,不从逆命。那个把一个好好活活的人把她杀死,拿去合葬,算合不合天地之正理啊,那是违背天地之正理,违背天地之正理,叫做逆命。孝子为了要全了他的孝心啊,不要让他的父亲的过错带到地狱去呀,所以不能从这条命。那有智慧的人听到他这个哥哥这样讲,我们就知道说这个才是真正的孝子,对不对?


所以这个忠也好,这个孝也好,就千万要把他给看活了,看活了人生才有价值,才会做正确的事情,才不会常常很多价值观不同,只能在那拔河。这样对吧?


夫妇之道如何,夫妇之道也是这样的。夫有礼则妇顺从,古人讲说夫唱妇随嘛,对不对?那是怎么样可以随,怎么样可以不随呢?夫有礼则妇顺从,夫无礼则妻劝夫啊,要看这个大小了啊,如果夫错了,错了很大,当然可以下堂求去,错的很小,就劝夫嘛,夫若不从则可以下堂求去,故云:“妻子从理不从夫”,都是要讲道理的了。


同样的道理呢,弟子从仁不从师。弟子跟从师傅是为了要追求什么?就是仁,就是我们的忠心,谁能够教导维护我性心命的本质的健康。那如果我今天拜了一个师傅,本来要追寻这个,结果呢他却没有。然后当我看到另外一个有这样的好的学问的时候呢,我会跟他讲,说师傅啊,那我看到了现在有一个学问呢,他可以教我们性心命怎么解脱,你要不要去啊,他说你这个不忠不义的家伙,你真敢要离我而去,对吧?那个师傅可能会这样讲,那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很多人就会很难过,我这样离去是不是不忠呢,对吧?没有。师傅说弟子从仁不从师啊。孔夫子不也讲过嘛,当仁不让于师,有没有?就是这句话的道理,弟子从仁不从师啊。


所以这样的解释啊,恐怕有关忠这个字的精神啊,大多数的人都有不少的误解。因为我们一直误以为忠这个字是为某人尽忠,忠这个字是不可理喻,只要效忠的人都是愚痴的人。因为我们看过很多上面的人根本不正,而下面的人也不晓得怎么样去更改,对不对,然后呢一辈子还助纣为虐,所以现在的人,读很多书的人呢,对这个忠这个字印象不太好,其实是因为我们对忠这个字有所误解的关系。甚至于对孔孟呢我们也有很多误解,以为孔孟呢所提倡的忠心呢只是作为君王的马前卒而已,好像孔孟提倡这个赤胆忠心,就是为了要去拍君王的马屁。很多人提到孔孟呢所谈的忠都会显现出不屑的眼神啊,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因为这其实是来自于一些误会。究竟真相为何呀?不如我们来看看孔孟怎么说,我们就可以彻底了解忠这个字,在孔孟的心目中,他们所提倡的时候,他的真实的意义是为何?


先看《论语》这一段啊。子路问事君。子路问事君的道理啊,事君要有什么德性,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勿欺也,说你不能欺骗他,欺骗他什么呢?不能用私欲欺骗公理。本来一个事情应该怎么做,结果你却讲了一个私欲来满足君王,让他忘了公理,这就是欺也。而犯之什么意思啊,可不可以冒犯他?可以冒犯他,什么样的情况可以冒犯他?如果我跟他讲一个公理,那个君王却走向了私欲,可不可以跟他拍桌子啊?可以的。可不可以跟他大声的讲话?可以的。可不可以下堂求去啊?这可以的。勿欺也,而犯之,你就可以知道,孔夫子所提倡的东西是不是只是一面的拍君王马屁啊,不是的。


再看《孟子》这一段。责难于君谓之恭,君王做错了君上做错了,敢去责难他,指证他,这个才叫做恭,恭敬的恭。因为你恭敬他,希望他更好,所以你这么做。陈善谓之敬,去陈述一些善良的道理,好的道理,把邪的道理呢把它给铲除了。去对你的君上做这种事情叫做敬,所以敬是什么呢?不是卑躬屈膝,不是善柔谄媚,而是呢去为我们的君上好,引导他呢去往更好的道路,更对的道路。吾君不能之賊,说哎呀,他就是那这样的,他根本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啊,跟他讲那些没有用的了,有没有?在背后批评他的君上,也不能责难于君,也不能陈善闭邪啊。就在后面背后批评,对他的君上毫无建树,这种人呢是要去辅佐他的君,却什么也没干,在背后还批评,不止叫素位尸餐呢,那还叫做偷俸禄的贼呀,各位对不对啊?好,所以你从这个原文来看呢,这个孟子赞不赞成你对你的君王什么都听从呢,而且也没有这个意思。


再看《孟子》的这一段。无罪士,大夫可以去;如果你的君上在无罪的状态下任意就挥起了刀,杀了一个无辜的士,士就是当时的最基础的公务员就是士啊。那在他下面的那个大官叫做大夫,诸侯随便杀了一个士,在他下面的大官呢大夫就可以走了,为什么?因为这个已经无道到了一个没有可以忍耐的点了,可以走了。罪而民,士可以徙。如果无罪的状态下呢,你的君杀了一个百姓,那么呢下面的公务员呢也可以改弦易辙,你可以考虑要不要在这个国家继续辅佐这样一个人。


下一段,《孟子》曰呀,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说在国家里面呢,什么是最重要的,一切的设施一切的制度架构都是为了要为民谋福利,所以谁才是最重要的,百姓是最重要的。社稷次之,社稷是什么?土神为社,谷神为稷,那些神明的侍奉是次要的。侍奉神明也是为了要让他们能够效法这个忠,为天地扶持正气而已的。君为轻,这个君呢是最轻的,为什么?君是为了为百姓谋福利,奠定这个社稷的安康而设置的一个领导人,所以这三者来比呢君最轻。


是故诸侯危社稷,则变。诸侯就是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如果他为了这个社稷,社稷是比喻国家,他的作为危害了社稷的话,则变置。变置什么意思?请他下台。可不可以请他下台?当然可以,因为你坐在这个位置上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百姓更安康,结果你已经违反这个方向,应不应该请你下台,下台。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如果呢按照四十八节呢对这些土神呢谷神做了祭祀,然后呢干旱水害,结果呢都闹饥荒闹水灾,然后呢百姓也都敬上了诚心呢,罪过已经不在我们了。可是他没有保佑,则变置社稷。变置社稷是什么意思啊?谷神土神拆掉,庙拆掉,不必拜了,为什么?谁没尽责?谷神土神统统没尽责。没尽责的神拜他干嘛?各位对不对?对呀,你求个什么?那所以你看啊,连神都可以把它给请下来了,不要说那个皇帝了,这样懂意思吗?等于从孔孟的思想里面,你可以发现这些轨迹。


我们再看这一段呢,就更清楚。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齐宣王问孟子说,汤啊把桀给赶出去了,武王呢把纣给杀了,有这个事吗?孟子对曰:“于传有之。”说在这个书上是有写的。曰:“臣弑其君,可乎?”孟子说,那这么说来是臣弑君,臣弑君是对的吗?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说啊伤害仁德的人叫贼,伤害义理的人叫残,叫残夫啊,残贼之人谓之‘一夫’。伤害的仁跟义的人不配资格称为君,只是一个屠夫。闻诸一夫纣矣,未闻弑君。”因为这个君这个字的基本意思是什么?值得效法谓之君,对吧?光明正大值得效法,谓之君。那他坐在君的位置上,不光明正大,不值得效法,还能不能叫做君啊,不叫君,叫一夫。所以呀汤也好啊,武王也好,所放所伐的是他的君还是一个屠夫啊,是个屠夫,所以不是叫做弑君呢。


如此来说,孔孟啊是诸侯的马前卒吗?孔孟当然是提倡忠啊,因为忠是有一个根本意思,跟现在的认识不一样。但他所提倡的忠是至公无私的大忠,不是逢迎拍马的小忠,未曾认真的归类过孔孟的学说的人才会有这样的误解,后面的文章里呢,我还会再举一些,所以我是要先证明啊我们对忠有误解,我们对孔孟也有误解。因此呢以至于我们听到说要讲《忠经》的时候就有一点意境阑珊,对吧,哎到底要不要去听,他能讲什么,是不是又要叫我对他尽忠?要我为他卖力啊,就凭这些吗?我们心理上还有这些疑惑。现在我们知道这个忠字啊,不仅对你的身体有益,对国家社会更有益。所以每一个人应该放下歧见,好好的研究这个忠这个字。


我们再继续看本文。


天无私,四时行,地无私,万物生


说天没有私心啊,所以啊春夏秋冬四时运行啊从不间断。地呢没有私心,所以呢动物植物矿土啊,万物生长啊也从不间断。


人无私,大亨贞


亨是通达,贞是正确而稳固,叫做贞啊。如果人能够没有私心呢,自然是四通八达正当而稳固,任何地方啊都行得通的。这句话呢兼含着内外两个层面呢。从里面的层面来说,人如果没有私心啊,里面的频率是不是比较高,对吧?气血运行是不是顺畅,对身心是不是比较好,就四通八达正当而稳固,靠着本性来长养的健康嘛啊。那如果从外面来说呢,我们用《论语》的这一段呢来说明。子张问行子张问说怎么样能可以到处都行得通。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如果一个人呢所说的话是忠信的,所行的事是笃敬的,笃就是踏实的,厚实的敬,就是简而言之就是忠跟敬了,忠跟敬做得好。虽蛮貊之邦行矣,虽然是那个野蛮人的邦啊,没有中原文化洗礼的邦国啊,也能够啊大行其道,这个叫做大亨贞啊,到哪里都行得通。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如果呢一个人呢常常说谎,常常欺骗人,就算在小小的邻里里面,他吃得开吗?他是吃不开的。所以在天地之间呢,在人伦之间呢,要让你最行得开的德性是什么啊?就是忠。那这样来说忠要不要学呀,当然是要学的。我们不是常常到那里是学这个技巧,学那个技巧,我们希望学很多技巧之后,然后他也喜欢我,她也喜欢我。各位是不是?外面是不是很多课程,你一直参加是不是就为了这个目的,然后我们去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学问,那个根本的学问就是忠。


忠也者,一其心之谓矣。忠的道理,就是专一他的心智在真理上,一其心是专一心智在哪里上面?在真理上,真理就是对大体有利,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啊,《道德经》说的。天地最大最美好的德行就是生,生生不息,对万物都是永远要让他生生不息,对万物永远都有益,所以我们专一心智专一在哪里呀?一齐心是专注在这个对大众、对宇宙、对正气都有益的真理上,专一在国家公众体制福利上面,就是一其心之谓矣啊,这是一个非常大体的主轴,才值得我们专一。我们所专一的不是在某一个人身上,不是的。如果你专一在纣王身上可不可悲啊,那很可悲的。武王伐纣的时候,纣王的下面啊,纣王下面有一个非常有才干的宰相,叫做文太师,各位对不对?法术也很厉害。就因为文太师一个人不懂得从善如流,不懂得改贤易侧,所以周朝多死了多少人呢?很多很多人,这样懂意思吗?所以忠是好德性,一定要放在对的事情,对的人身上。


我们说一其心的啊,我要举《孟子》这一段。齐宣王问卿。齐宣王问一个做卿的道理,那因为齐宣王是诸侯嘛,那卿就是他下面的人嘛,对不对?他就问一个做属下的道理。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孟子却问说,你说我是哪一种卿啊?然后呢,孟子却问说啊,王何卿之问也呀,你说的是哪一种的卿,哪一等的卿。王曰,齐宣王就说,“卿不同乎?”卿就卿嘛,还有什么分哪一种卿嘛,曰:“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说不一样的,不一样的卿做法就会不同啊。哪种不同呢?一种卿是贵戚之卿,贵戚之卿,就是说他是齐宣王的亲戚的那一种,因为跟王有亲戚关系特别关系,所以被拔擢上来那种叫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异姓是哪一种,有特殊才干而被延揽入宫的那种叫做异姓之卿。那为什么要这样问呢,各位?这个战国时候是公天下还是家天下?家天下,就是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那一种叫家天下。在更古代呢就有公天下,公天下就是传有贤有德识的人,授予他王位就是禅让制度,对不对?那现在在问这个时候,因为已经家天下,家天下是同姓的人才是保有这个国家的人呢。王曰,“请问贵戚之卿?”他说哦,有这两种不同,那我请问你啊,那贵戚之卿,跟我同姓的那些,跟我有亲戚关系的那些而来当官的,那他们是应该行什么道?曰:“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哦,就糟糕了。他说同姓的卿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族的人,现在这个天下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对不对?不是你一个人的。我们都姓张,我们都姓李嘛。那我们推你出来当君王,可是你却干得不好,有了大过我们去诤谏,你反复之还不听,谏了那么多次还不听。那我们的这个家产家业总不能被你一个人败掉,各位对不对?好,那我们集合起来商量,找一个人把他换掉,叫做则易位。他讲给谁听?讲给齐宣王听,他大不大胆?真的要很大胆的。各位,你要知道战国时代伴君如伴虎的,动不动人头就要落地。王勃然色怒,勃然就是血脉喷张啊,很盛怒了,脸色又变红了。曰:“王勿易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说齐宣王请不要怀疑,因为你问我,所以我不敢不用正理来回答你,天地的正理就是这样。那他想一想啊,平息一下,这也有道理啊。王色定,然后请问“异姓之卿”,那异姓之卿什么个侍奉王的道理啊?曰:“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这很好,这一条很好,怎么样很好法?国君有过错,违反了当时我来侍奉他的正理,违反了我当时来侍奉他所专注的唯一的目标。各位,我们今天国家成立一个体制,唯一的目标是什么?为百姓谋千万年的福啊,各位对不对呀?违反这个目标的时候,你当这个官还有没有意思啊,没意思了。则谏可以谏啊,不是马上去啊,马上去是不是度量太小了,太小了嘛,他犯一点错误,我就挥挥衣袖走人嘛,那个度量很小,先谏反复之,就是要好几次,谏一次就走了,是不是度量很小?也很小,反复之,用各种办法不听,则去,为什么则去?因为你请我来看管你们的家,帮助你们的家,毕竟这是你们的家,各位,对不对?那我告诉你很多很多好办法才能够避免这些灾难,能够让他更好,你都不听,反正是你们家,是好是坏谁承担?你们家,你家的产业不是我们家的产业,那我走了。那刚刚呢同姓之卿为什么则易位,因为是我们是共同是公司的股东,对吧?怕你当董事长,你干不好,换个董事长总行吧,对吧各位是不是这个道理?这是合道理的。好,所以看这个孔孟他们对君王的这些文章所留下来的记录跟他们的对答,他们的思想你就知道了,他们的忠是一个大的忠,不失根本的忠,为天地正气尽责任的忠,对不对?为百姓谋福利的忠,而不是小小的忠,何来的什么马前卒之说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言观观言

    感恩!202103301138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恩!20210402

  • 山至此而陵

    从义不从父,从道不从君

    赶路的明一 回复 @山至此而陵: 和佛法的依法不依人一个意思

  • 立平_LP

    “忠”是“心”一个“中”,不偏不倚!很受益!

  • 听友22453687

    很棒

  • 回寂静

  • 满沁静_

  • 开宇境外

  • janeye1

    ni l

  • 梅香清润西湖雨

    感恩讲师

  • 山至此而陵

    从仁不从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