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集 知识≠智慧——事非经过不知难

第7集 知识≠智慧——事非经过不知难

00:00
10:52

知识≠智慧——事非经过不知难

 

中国文化有个说法,叫“头头是道”,讲《朱子家训》也好,讲《论语》《道德经》或者《青少年教育》也好,讲来讲去这些经典都是个入口,最后都是要切入到背后那些根本的规律,一切都是那些根本规律投影出来的现象,规律中国人称为“道”,找规律的学习方法,就是前面讲过的“心法”,得到了“心法”,就能够一通百通。我们这几集,是讲的关于如何让自己和下一代具备慧眼的“心法”。因为要讲的是普通现象背后的规律,所以难免在某些地方有些难懂,没关系,我尽量讲的通俗一些。

 

先聊聊知识和智慧,很多人觉得积累知识就会增长智慧,这是个误区!

 

知识是对在某种条件下的规律的总结,相对比较呆板和固定,换个条件就需要变通使用,刻舟求剑是有可能误事的,尤其知识太多却不能活用的人,常常会犯这个错误,生搬硬套地分析和处理事情,结果还会由于教条障碍自己的直觉判断和多角度分析,只把事情办砸。这个在佛家修养里有个称呼,叫“所知障”。

 

而智慧,有个别名叫“学问”,“学问”是恰如其分看待事物与抉择行为的能力、是能够活用知识的能力,可以把知识看做是智慧的标本,只是影响某件事背后无数条规律当中的一个、是做抉择时兼顾的无数个因素当中的一个,是大原则,只是为了便于学习和传达给其他人,于是便将这一条最主要的因素表达记录下来,并流传下去,流传的形式多样,比如口口相传、文字记载、绘图雕刻和民谣谚语。

 

后人学习的很多知识,是古圣先贤总结出来的大原则,它们是“经典”,智慧的结晶,但有句话,叫做“圣人传火不传候”,什么意思呢?是说圣人能流传下来的是办好一件事情的大原则、大规律或主要方法,但具体面对这件事的时候,应该掌握多少分寸、考虑多少其它的因素,这个火候,圣人就很难讲了,需要自己把握,如果我们在应用的时候不能兼顾各种因素,火候·把握不准,那就成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一符合了,其二就只能碰运气了,也就是说整件事情的成败不能完全掌控。所以知识不等于学问,知识不等于智慧。

 

比如煮饭,一般的情况下,大家这方面的知识,是水烧开了,过一会儿米就会变成饭,可是如果你在青藏高原煮饭,水就这样烧开了是煮不熟饭的,因为气压低,所以不到100度水就开了,生米煮不成熟饭,那就需要变通这个知识,多考虑一些因素,比如用个高压锅来煮才能搞定。

 

要么我们学习更全面的知识,让他们之间融会贯通,这样可以活用;要么就多次地实践这件事,反复从成功失败中找感觉、总结规律也好找到直觉也好,这样也可能把握好火候。

 

以我的经验看,学习知识可以比较系统,一下子就能了解到多种情况下的大原则,但一般人的学习效率有限的,除非像颜回这种以一知十至少要聪明如子贡的以一知二,才能做到“一事不知,儒者之耻”,才能避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一般人光是学习知识很难达到足够的全面度、细致度来应对现场的突发问题,比如说有名的成语“纸上谈兵”,主人公赵括就学习了大量的兵书,但是缺乏实战经验,一上场就蒙了,大败亏虚还丢了性命。而韩信的“背水一战”,看起来违背兵法的若干起码规定,却能根据现场情况转变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应用效果,活用了《孙子兵法》经典上的知识,就成了智慧的抉择,结果以少胜多成为典范。

 

依靠自己亲身实践积累经验教训或找直觉,可以在身体与大脑里形成牢固的记忆与习惯,面临类似的问题可以直接进入实操状态,可是适应的范围有限,条件变化,其把握也是有限的,运气的成分太大,有些事情失败了有很大的危险性,一次失败足以致命或断送机会,就算偶尔找到经验,一般情况下也只能找到经历过的那些经验,而没经历过的更广泛复杂的情况,还是茫然无知。因此这种路线虽然能积累很多实战经验,但格局终究有限,事业扩大之后面对的盲区很大。

 

所以系统学习知识与实践实操,这两者能够结合的效果是最好的,一面向老师学习长久以来积累的经验、学习历史上总结的大规律,一面实践操作,找到现实当中存在而知识体系里缺失的因素,更好地兼顾他们达到良好的效果,这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论语》里开篇的一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句,所提示的学习方法,叫做:“学而时习之”,边学习知识边实践消化。

论语有个故事:有一天官员太宰问子贡:“你们老师孔夫子,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圣人啊,他怎么如此渊博,什么事情都会?”子贡作为学生,当然很乐意跟着捧一下老师,他就说“当然了,孔老师确实是个天生的圣人,同时博学多才”。孔子听到这件事,说:“太宰哪里是真的了解我呢?并非他说的那样的,其实我是自小孤苦伶仃,艰难之中什么事情都干过,所以通达了各种人情世故,连最低贱的事情都很清楚。一个君子对自己的要求是永无止境的,就我这些经验,又哪里能说是博学多才呢”

孔夫子的好学是一般人都比不上的,但他强调自己不光是有知识,更是从小什么都干,从仆役到收税的再到国家最高的干部“三公”,都干得很好。可见就算好学如孔子,也并不只是从书本中学习知识就能获得足够的智慧,必须还要在人和事上经历长期的历练,也不只是呆板地做事,还要刻苦学习更系统的知识,才有可能成就通才的大智慧,胜任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工作。

 

做事业、成家业,哪怕只是想出人头地,都是一种社会性的成功,闭门造车是搞不定的,每一个理念和计划要完成,不仅要洞悉其规律,还要涉及到人和事的交道,所以知识如果不能与人事经验(也就是古人说的才和德)相融合匹配,就会形成脱节、也就是常说的眼高手低,拿到的成果要么是镜中花水中月、要么就是个后患极大的残次品。所以清代有一幅治学对联非常高明,原文是“学有先后须从洒扫应对起;功归简要不在文辞记诵多。”它的意思是:人才的培养有章法、有先后主次,必须从洒扫应对、待人接物开始;教育要有成效必须抓住关键处,并不在于死记硬背的内容多。

 

上面关于知识转化为智慧的内容我整理了一下,看看对大家有没有帮助:

第一点、    知识需要一个有实践经验的人去消化和吸收,才能变成能够活用的智慧;

第二点、    实践出真知,越是实践的多,对于知识的消化吸收转化为智慧的能力就越强。好比一个人通过运动加强了脾胃的消化与吸收能力,而实践中产生的疑惑与需要,也让自己明白这些知识在哪里能够弥补不足、价值有多大,同时也刺激了学习欲。拿曾国藩的话讲,就是“人才靠培养而出,器识靠历练而成”。

第三点、    尤其青少年时期,劳动实践越多,将来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能力就越强。青少年时期,好比树苗还很柔软,有可塑性,正是价值观与思维模式的形成期,也是身体记忆和大脑记忆最敞开最高效的时期,待人接物、劳动实践的事情做的越多,就对人的生存生活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越有感觉,形成的心智模式就更符合实际、更能与人同心共情,以后系统学习知识时就有了靠得住的消化基础,知识转化为智慧的程度就越深,好比更肥沃湿润的土地,播下相应的种子更能蓬勃地发芽成长。关于青少年的教育,以后还有专门的交流,请大家留心。

 

被后世儒家视为“儒家心法”的《中庸》以及《论语》里,对于智慧的获得还启示了几个不同的途径,这些都让我们提高智慧的效率有了可操作性的指导,且听下回分解!


















知识≠智慧——事非经过不知难


 


中国文化有个说法,叫“头头是道”,讲《朱子家训》也好,讲《论语》《道德经》或者《青少年教育》也好,讲来讲去这些经典都是个入口,最后都是要切入到背后那些根本的规律,一切都是那些根本规律投影出来的现象,规律中国人称为“道”,找规律的学习方法,就是前面讲过的“心法”,得到了“心法”,就能够一通百通。我们这几集,是讲的关于如何让自己和下一代具备慧眼的“心法”。因为要讲的是普通现象背后的规律,所以难免在某些地方有些难懂,没关系,我尽量讲的通俗一些。


 


先聊聊知识和智慧,很多人觉得积累知识就会增长智慧,这是个误区!


 


知识是对在某种条件下的规律的总结,相对比较呆板和固定,换个条件就需要变通使用,刻舟求剑是有可能误事的,尤其知识太多却不能活用的人,常常会犯这个错误,生搬硬套地分析和处理事情,结果还会由于教条障碍自己的直觉判断和多角度分析,只把事情办砸。这个在佛家修养里有个称呼,叫“所知障”。


 


而智慧,有个别名叫“学问”,“学问”是恰如其分看待事物与抉择行为的能力、是能够活用知识的能力,可以把知识看做是智慧的标本,只是影响某件事背后无数条规律当中的一个、是做抉择时兼顾的无数个因素当中的一个,是大原则,只是为了便于学习和传达给其他人,于是便将这一条最主要的因素表达记录下来,并流传下去,流传的形式多样,比如口口相传、文字记载、绘图雕刻和民谣谚语。


 


后人学习的很多知识,是古圣先贤总结出来的大原则,它们是“经典”,智慧的结晶,但有句话,叫做“圣人传火不传候”,什么意思呢?是说圣人能流传下来的是办好一件事情的大原则、大规律或主要方法,但具体面对这件事的时候,应该掌握多少分寸、考虑多少其它的因素,这个火候,圣人就很难讲了,需要自己把握,如果我们在应用的时候不能兼顾各种因素,火候·把握不准,那就成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一符合了,其二就只能碰运气了,也就是说整件事情的成败不能完全掌控。所以知识不等于学问,知识不等于智慧。


 


比如煮饭,一般的情况下,大家这方面的知识,是水烧开了,过一会儿米就会变成饭,可是如果你在青藏高原煮饭,水就这样烧开了是煮不熟饭的,因为气压低,所以不到100度水就开了,生米煮不成熟饭,那就需要变通这个知识,多考虑一些因素,比如用个高压锅来煮才能搞定。


 


要么我们学习更全面的知识,让他们之间融会贯通,这样可以活用;要么就多次地实践这件事,反复从成功失败中找感觉、总结规律也好找到直觉也好,这样也可能把握好火候。


 


以我的经验看,学习知识可以比较系统,一下子就能了解到多种情况下的大原则,但一般人的学习效率有限的,除非像颜回这种以一知十至少要聪明如子贡的以一知二,才能做到“一事不知,儒者之耻”,才能避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一般人光是学习知识很难达到足够的全面度、细致度来应对现场的突发问题,比如说有名的成语“纸上谈兵”,主人公赵括就学习了大量的兵书,但是缺乏实战经验,一上场就蒙了,大败亏虚还丢了性命。而韩信的“背水一战”,看起来违背兵法的若干起码规定,却能根据现场情况转变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应用效果,活用了《孙子兵法》经典上的知识,就成了智慧的抉择,结果以少胜多成为典范。


 


依靠自己亲身实践积累经验教训或找直觉,可以在身体与大脑里形成牢固的记忆与习惯,面临类似的问题可以直接进入实操状态,可是适应的范围有限,条件变化,其把握也是有限的,运气的成分太大,有些事情失败了有很大的危险性,一次失败足以致命或断送机会,就算偶尔找到经验,一般情况下也只能找到经历过的那些经验,而没经历过的更广泛复杂的情况,还是茫然无知。因此这种路线虽然能积累很多实战经验,但格局终究有限,事业扩大之后面对的盲区很大。


 


所以系统学习知识与实践实操,这两者能够结合的效果是最好的,一面向老师学习长久以来积累的经验、学习历史上总结的大规律,一面实践操作,找到现实当中存在而知识体系里缺失的因素,更好地兼顾他们达到良好的效果,这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论语》里开篇的一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句,所提示的学习方法,叫做:“学而时习之”,边学习知识边实践消化。


论语有个故事:有一天官员太宰问子贡:“你们老师孔夫子,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圣人啊,他怎么如此渊博,什么事情都会?”子贡作为学生,当然很乐意跟着捧一下老师,他就说“当然了,孔老师确实是个天生的圣人,同时博学多才”。孔子听到这件事,说:“太宰哪里是真的了解我呢?并非他说的那样的,其实我是自小孤苦伶仃,艰难之中什么事情都干过,所以通达了各种人情世故,连最低贱的事情都很清楚。一个君子对自己的要求是永无止境的,就我这些经验,又哪里能说是博学多才呢”


孔夫子的好学是一般人都比不上的,但他强调自己不光是有知识,更是从小什么都干,从仆役到收税的再到国家最高的干部“三公”,都干得很好。可见就算好学如孔子,也并不只是从书本中学习知识就能获得足够的智慧,必须还要在人和事上经历长期的历练,也不只是呆板地做事,还要刻苦学习更系统的知识,才有可能成就通才的大智慧,胜任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工作。


 


做事业、成家业,哪怕只是想出人头地,都是一种社会性的成功,闭门造车是搞不定的,每一个理念和计划要完成,不仅要洞悉其规律,还要涉及到人和事的交道,所以知识如果不能与人事经验(也就是古人说的才和德)相融合匹配,就会形成脱节、也就是常说的眼高手低,拿到的成果要么是镜中花水中月、要么就是个后患极大的残次品。所以清代有一幅治学对联非常高明,原文是“学有先后须从洒扫应对起;功归简要不在文辞记诵多。”它的意思是:人才的培养有章法、有先后主次,必须从洒扫应对、待人接物开始;教育要有成效必须抓住关键处,并不在于死记硬背的内容多。


 


上面关于知识转化为智慧的内容我整理了一下,看看对大家有没有帮助:


第一点、    知识需要一个有实践经验的人去消化和吸收,才能变成能够活用的智慧;


第二点、    实践出真知,越是实践的多,对于知识的消化吸收转化为智慧的能力就越强。好比一个人通过运动加强了脾胃的消化与吸收能力,而实践中产生的疑惑与需要,也让自己明白这些知识在哪里能够弥补不足、价值有多大,同时也刺激了学习欲。拿曾国藩的话讲,就是“人才靠培养而出,器识靠历练而成”。


第三点、    尤其青少年时期,劳动实践越多,将来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能力就越强。青少年时期,好比树苗还很柔软,有可塑性,正是价值观与思维模式的形成期,也是身体记忆和大脑记忆最敞开最高效的时期,待人接物、劳动实践的事情做的越多,就对人的生存生活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越有感觉,形成的心智模式就更符合实际、更能与人同心共情,以后系统学习知识时就有了靠得住的消化基础,知识转化为智慧的程度就越深,好比更肥沃湿润的土地,播下相应的种子更能蓬勃地发芽成长。关于青少年的教育,以后还有专门的交流,请大家留心。


 


被后世儒家视为“儒家心法”的《中庸》以及《论语》里,对于智慧的获得还启示了几个不同的途径,这些都让我们提高智慧的效率有了可操作性的指导,且听下回分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爱泼妞的宗介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效果佳

  • 胡所牛书丶

    如何订阅!

  • 胡所牛书丶

    继续听,如何办!

  • 胡所牛书丶

    如何继续听!

  • 是小阿姨我呀

    奈何本人没文化,只能点赞行天下

  • lina820315

    🈶1️⃣说1️⃣🌑🌒🌓🌔🌕🌖🌗🌘🌑

  • 是小阿姨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