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无人可代表天道|道德经1章第1课

01.无人可代表天道|道德经1章第1课

00:00
32:28

01.无人可代表天道|道德经1章第1课



大家好,我是杨鹏,欢迎来到我《道德经》八十一章课程,今天我讲第一章。第一章内容抽象艰深,可能是《道德经》八十一章中最难理解、最难讲的一章。我把这一章分成两课来讲。今天讲第一课。


《道德经》第一章,从抽象的语言哲学开始讲,然后进入万物生成的理论,显得玄而又玄。其实,《道德经》想传达的就几个核心观点,内容很简洁,我们的课程将逐步揭示出《道德经》这简洁结构,我们会体会到这种简洁之美。


我们开始我们的第一课,《道德经》第一章的前四句,我先念一遍: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我们先看第一句:


“道,可道,非恒道。” 


道,可以说出来的,不是那永恒之道。


第一个“道”和第三个“道”,都指创生万物的力量,运行万物的秩序。在《道德经》中又称为“天道”或“天之道”。第二个“道”,指言说,例如“能说会道”。


“道可道,非恒道”,指有一个永恒之道,但这个永恒之道,说不出来,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一切对“道”的语言描述,都不能真正表达出这个永恒之道的本质。


“道”的本质、“道”的真相,在人类言说能力之上。人类语言与天道之间,有深深的鸿沟,有遥远的距离。


“道可道,非恒道”,这句话告诉我们,言说≠恒道,我们每个人所说的每句话,都不等于永恒之道,都不等于永恒真理,这当然也包括君主和朝臣的言说。


别把自己所言当永恒之道,也别把别人所言当永恒之道。永恒之道,超越在人类言说之上,超越在人类言说之外。


 “名,可名,非恒名。”


“名”,可以定义出来的,不是那永恒之“名”。


这句话解释起来要花点时间,希望大家有心理准备,注意我讲解的逻辑环节。


“名”,本义指命名和概念。人类语言系统,建立在命名和确定概念的基础上。例如把猫这种动物,命名为“猫”。一说“猫”,我们就知道指的是什么,这就是“名”。


一个名,往往由三部分组成,有符号,如中文的“猫”字。有概念,指猫这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有一个发音。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一些“辩者”,喜欢辩论的人,他们把语言本身当成研究对象,讨论“语言与事实”的关系问题,“名实”问题,语言概念与事实的关系问题。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将这一派名辩家称为“名家”。认为“名家”的作用,在于“正名实”,使“名”与“实”能够对应起来。


在中国语言学历史上,名家们有一个历史突破,他们把语言当成人类的思维符号,把语言符号和所指称的事实分离了开来。


为什么说是历史突破呢?名家之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名”就是“实”的反映,语言=事实,称为“名实”同构,“名”与“实”结构统一。


孔夫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的说法,就是认为“名”会影响“事”,“名”决定“事”,这是一种名实同构观点。


汉代董仲舒还坚持“名实同构”观点,他在《春秋繁露》一书中仍然强调名生于真,名出于真实,名=真。按这种观点,掌握话语权=掌握真理,如法国思想家福柯所言:“话语即权力。”


这种认为语言文字具有神秘力量,与宇宙神性对应的想法,在中国道教传统中有充分体现。符咒是道教法门。“符”指一些特定文字点线符号。“咒”,指特殊口诀的声音。道教认为这些特定符号、声音、动作能够和灵界相通,可以驱鬼神,治病穰灾。


“名实同构”传统,今天生活中仍然存在。给孩子取名,父母很重视,要取个好名字,认为这个名字对孩子命运会有影响,这就是“名实同构”。名与实,名字与事实,有内在关系。


名家反对“名实同构”这种传统观念,认为语言只是一种人为的指称符号,并非事实本身,也不代表事实的本质,不要把语言符号当成事实本身。


中国名家把语言符号和指称事实断开的这种萌芽思想,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de Saussure,18571913)有更系统的论述。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和语言概念,是人创造的。与所指事实对象的结合,也是主观的。


“名,可名,非恒名。” 第一个“名”,指的就是“道”的名,“道”这个名称、这个概念。第二个名,指命名和定义。“恒名”,指永恒之道的永恒概念。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请注意,这两句话中,“道可道”对应着“名可名”,“非恒道”对应着“非恒名”。所以“恒名”,指“恒道之名。


从思考语言、从思考语言与事实的关系出发,来思考人类政治和社会问题,这是中国名家的思维特征。显然,老子是道家创始人,也是中国名家早期的思想家。如果按中国名家特点,公元前五世纪前后的古希腊哲学家,都是希腊名家,他们重视语言逻辑的探讨。


不要以为这是纯粹的语言哲学,把名家这种语言哲学运用到政治之中,就会生出一种政治哲学。君王朝廷治理天下,靠的是君王之言、朝廷政令。君王之言、朝廷政令,都是语言的一种表现。如果所有的语言都不能完全代表永恒之道,都不是绝对真理的代表,那君王的旨意和朝廷的政令能代表永恒之道的权威吗?永恒之道,超越在君王之言、超越在朝廷政令之上。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这句话往政治上转换,就可以转成君王之道,非永恒之道。朝廷之名,非永恒之名。所以,治国靠永恒之道,不能靠君王之道。靠永恒之名,不能靠朝廷之政令。


更深层的是,人类依靠语言进行思维、依靠语言进行协作、依靠语言进行知识储备和经验传承、依靠语言控制世界。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这两句话,从语言观入手,首先否定了语言与永恒之道的客观一致性,也就等于否定了人类思维与永恒之道的必然统一性。这两句话告诉我们,面对永恒的天道,面对终级的真理,人类的思维是有限的、人类的语言是有限的、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人类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要深深理解人类能力的有限性。


面对永恒之道,人本质无知,必须保有谦卑。之所以要保有谦卑,不是出于一种伦理上的谦逊,而是出于一种对事实的承认。


《道德经》七十一章:“知不知,尚矣。”知道自己不知道,这是可推崇的。知不知,知道自己不知,当然就会有知识上的谦卑,就可能有权力上的自我限制。


面对永恒天道,知道语言不能代表天道,知道人的认识能力不可能透视天道,知道人在天道面前的无知。“知不知”,这是《道德经》的一块基石,许多其他观点例如无为而治,都建立在这种“知不知”的基础上。


这种认识有限论、知识有限性的思想,在人类思想史上,属于不可知论这个思想大家族。《圣经》神学属于不可知论的,古希腊苏格拉底、近代英国思想家休谟、德国思想家康德,都是不可知论者。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可称为万物的开始。“有”,可称为万物的母亲。“名”为动词,命名。如屈原《离騒》:“名余曰正则兮。给我取名为正则。


“无”,是万物的开始,是万物的起源。这容易理解。宇宙万物,运行于虚空之中。《道德经》认为,天道无中生有,创生万物。但天道本身,是无形的,所以用“无”来称无形之源。“无”并非不存在,而是指无形之存在,超越在人类感官认识之外。


有形的万物,由无形的天道创生,运行在无形的天道的能量和秩序之中。天道如海,万物如鱼。


“有,名万物之母。” 这句话难理解。万物之母,就是创生万物的力量。万物之始,万物的起源,难道不是“无”吗?万物之母,怎么又成“有”了?这个“有”,指什么?这可能是《道德经》中最难理解的地方。


《道德经》二十五章有清楚的解释: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呵漻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



有一样东西,在天地之前已经混然生成。寂静深远啊。独立自在,不改变自己的法则,可以为天地之母。


老子把这个先天地生的力量,名之为“大”,字之为“道”。这句话关系清楚,有物=道=天地母。


“有,名万物之母。”“有”,指存在。“道”是一种存在,是一种“有”。这个存在的“道”,可称为万物之母。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地方,要请大家注意。


“无,名万物之始“这句话,是在”有,名万物之母”之前。“无”在“有”之前,“万物之始”在“万物之母”前。


按《道德经》二十五章,“道”为天地之母,“道”是“有物”,而“无”在“有物”之前,生成了“有物”,这个“无”是什么?


1993年发现的郭店楚简中,与老子楚简本(甲、乙、丙)同时出土的《大一生水》篇,有一个清晰的天地生成论,有助于我们理解《道德经》中这两句话:“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大一生水》中说:


“大一生水,水反辅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大一,是以成地。”


大一生出水,水反过来辅助大一,是以生成天。天反过来辅助大一,是以生成地。


《大一生水》明确写道:“天地者,大一之所生也。”


“大一”生出“水”,从“水”中创生出天地万物。


《大一生水》这样的天地万物生成论,我们似乎可以把它当成对“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一种解读。


“无”,指的是“大一”。“有”,指的是“水”,指的是“道”。这“水”是如水一样的造物创世的能量,并非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水”。


请注意“大一”和“水”的关系。《大一生水》中说:


“故大一藏于水。”


“大一是“水”的本源,但“大一”又藏于“水”中,与“水”不分离,与“水”一体。


无形的“大一”,以存在的“水”来表达自己。“道”即“水”,“大一”与“道”的关系,就是“大一”藏于“道”,以“道”表达自己。“大一“在”道“中,“道”中有“大一”。


唯有在造物创世之“水”的背景下,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上善若水”(八章)。我们也可能才能理解,王弼把帛书甲乙本中的“有物昆成”改成“有物混成”可能是有道理的。


《说文解字》中解释:“混,丰流也。”这样,“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意思,就是“有东西如同大水一样,在天地之前生成”,这与《大一生水》的“大一生水、水生天地”的创世论就完全一致了。


《道德经》中,也用“大”和“一”来指称“道”。


“吾强为之名曰大。” (二十五章):“我勉强把它命名为“大”。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三十九章)天得到一,就清明。地得到一,就安宁。


这个“大一”,这个本章中的“无”,这个“万物之始”,就是《道德经》“天之道”中的“天”,上天。


本章中这个“有”,这个“万物之母”,就是“道”。天之道也,“道”源于“天”,“道”为“天”的能量与秩序,天与道不分离,天藏于道中,天与道一体,所以称“天之道”或“天道”。“天与道”的关系,是理解《道德经》的根本,这以后我还会不断解释。


讲解到这儿,我们可以对本课进行总结了。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永恒之道,这个永恒自在、生生不息的造物的力量,是不可说的,是不可名的。超越在人的语言能力之上,超越在人的认识能力之上,当然也就超越在人的控制能力之上。面对永恒之道,深知自己的无知,深知自己的有限,放下自己的傲慢,呈上自己的敬意和谦卑。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那创生万物的本源,是无形的。这无形的本源(无)创生出一种存在之“物”(有),这存在之“物”如万物之母,从中化生出万物。


有人用《心经》中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来解释本章的“无”和“有”的关系,认为“有不异无,无不异有。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这种“心经化”的解释不妥。《道德经》中,“无”和“有”是有主次关系的。


《道德经》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造物创世的过程很清楚,“无”生“有,“有”生“万物”。“无”为终极本源。


《道德经》四十章与《大一生水》的天地万物生成论,完全一致。


我们把这《道德经》的两章与《大一生水》对应起来,大家就清楚了。


“大一生水,水反辅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大一,是以成地。”(《大一生水》)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四十章)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一章)


无(大一)>有(道、水)>天地万物。


本课讲了本章前四句,有两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是,人的语言能力有限,不能传达出永恒之道。永恒之道面前,人的语言能力、认识能力、控制能力,都是有限的。第二个内容是,世界有一个开始,从无到有,无中生有。无生出有,有生出万物。


今天的课就到这儿,下节课讲第一章的后四句:


“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下节课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21395724

    谢谢老师!讲的非常好

  • 知行合一时

    第11章怎么没有?

    杨鹏新国学 回复 @知行合一时: 立即补

  • 容容读故事

    道生大一,大一生阴阳,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为三,三之后万物生

  • 李大个子工作室

    杨老师,非常喜欢你的解读,你的角度。 我常常想,老子如果活到现在,他自己会怎么解读他的《道德经》,或者说,如果老子活到现在,让他重新来写《道德经》,他会怎么写? 如果让他重新修订《道德经》,他会怎么修?为什么? 我认为,真的那样的话,老子会去掉好多案例,甚至会把“上善若水”改了。

    杨鹏新国学 回复 @李大个子工作室: 谢谢肯定

  • 1336677cqoi

    杨鹏老师解读的太好了!感恩杨鹏老师!

  • 盘锦大仙的

    讲的不错

  • 1515792ndqo

    第一句就讲错了,道,这个字在老子那个时期并没有言说的意思。可道,并不是可以说。

    郑勇鹏 回复 @1515792ndqo: 你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