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009.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00:00
19:51

 《论语》第9课|六十而耳顺

 

大家好,我是杨鹏,欢迎来到我的《论语》共读课。今天我们讲第9课,内容是《论语》“为政”篇第3章的最后两句。

 

今天这课有点深奥,我力求讲得通俗易懂一些。如果有青少年朋友在听课,请家长陪读一下,把难点记下来,课后给予必要的解释。

 

大家先跟我读一遍。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上节课,我们讲了前4句,我们先复习一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自述,十五岁有志于学习,入小学学习,这也是东周王朝时期士阶层的孩子上学的正常年龄。

“三十而立”,指到三十岁,学完“六艺”课程,掌握了礼乐,建立了学业知识基础。


“四十而不惑”,指到四十岁,思想上、心智上不迷惑了,发现了周公之道、礼乐之道是以“仁”的精神为本,想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做有利于“仁”的事情,致力于建立仁爱的社会。


“五十而知天命”,指到五十岁,孔子明白“仁”的精神背后就是“天命”,天命爱人。认识到“仁政”就是天命秩序。推行“仁政”,就是奉上天旨命而行动。


有了前面的铺垫,我们现在讲 “六十而耳顺”这句话。“耳顺”是什么意思?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的《语文》教科书中,对“耳顺”的解释是: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教科书这样解释,是有来源的,钱穆先生、南怀瑾先生、李零先生,他们大都认为“耳顺”就是“心顺”,指无论听到好话还是坏话,内心都顺畅淡定、处之泰然。


这种流行的解释,其实只是一种引申义,有局限性。我今天希望能帮助大家对原义进行更深入的理解。为什么说这个解释有局限性?我有三个主要理由。

 

第一个理由:把“耳顺”解释为听到什么都不生气,这样的解释,没有古代文献上的证据。


第二个理由:孔子是一个是非分明、好恶分明的人。

 

《论语》“里仁”篇,孔子说:唯有仁者,能喜爱一些人,也会厌恨一些人。


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有了“仁”的标准,对符合“仁”的行为,就会喜爱。对违背“仁”的行为,就会厌恨。


《论语》“先进篇”中说,孔子学生冉求担任季氏家臣,为季氏聚敛财富。违背了孔子行仁政的哲学,孔子说:“冉求不算我门徒。你们可以鸣起战鼓,去攻击他。”


原文是: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如果把“耳顺”解释成什么都听得进去,遇事都很淡定,不为任何事情闹心,孔子为什么会生气,还要让学生们“鸣鼓而攻之”?

 

读孔子,得学到一条:做人要有是非标准,对丑恶之事,会生气、会愤怒、不苟且,才能算正人君子。


第三个理由,孔子并非一位凡事都处之泰然、淡然接受的人。

 

《论语》中有三次记载孔子哭泣流泪的事情。《史记·孔子世家》中也有两次记载孔子的悲叹与哀伤。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去世前七天,悲歌:“太(泰)山倒了!梁柱断了!哲人枯萎了!”孔子在流泪,他心有不甘。

 

原文: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

 

为什么孔子不平静?有理想的人,内心是充实的,但不一定平静。因为理想总在路上,路途总是艰难。为了理想努力奋进,会伤心,会流泪,这才是一个内心真实的人,一个不虚伪的人,一个心态健康的人。

 

好了,刚才讲了“耳顺”不是什么,现在讲讲“耳顺”是什么。


理解“耳顺”,不要离开“耳朵”去猜想。“耳顺”,原义就是:耳朵顺从、听从的意思


孔子讲的“耳顺”,是他领悟周公礼乐之道的一个新阶段,讲的是认识论上的问题。我们先看一下孔子时代是怎么定位“耳朵”在认识论上的作用的。

 

用耳朵听、用眼睛看,听觉和视觉是我们人类认识世界的两个主要渠道。今天我们习惯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但孔子那个时代,中国主流思想认为:听到的世界,比看到的世界更本质,只有听觉能够认识更深层、更神秘的世界。


关于中国古代对听觉与认识论关系的看法,学者叶舒宪先生有极好的分析。


 战国郭店楚简的儒家文献《五行》篇中说,通过看见而知道,这是智者。通过听见而知道,这是圣人。我们可概括为“眼见为智,耳听为圣”

 

原文是:“見而智(知)之,智也。聞而智(知)之,聖也。”

 

道家文献《文子》中记载,老子学生文子问老子什么是“圣”?老子回答说:通过听见而知道,就是“圣”。


原文:“闻而知之,圣也。”


孔子也持这种看法,《论语》“里仁篇”中,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听见道,晚上死了也甘心。孔子认为“道”是靠耳朵听到的。

 

汉语词汇之中,保留了听觉优于视角的传统认识论,例如“聪明”两个字,“聪”指耳朵好,放前面,“明”,指眼睛好,在后面;又例如,我们常说“耳目”,不会说“目耳”。


从“圣”字的造字看,甲骨文时期的“圣”字,就像一个长着大耳朵的人。



“圣”字字形变化


孔子时代,人们重视听觉,认为圣人传天命,天命是通过聆听获得的。“聆听”的“聆”字,左边为“耳”,右边为“令”,“聆”就指聆听命令。


在本章中,“耳顺”,就指听从,听从天命。现代汉语中,当我们说你要听话时,就是听从的意思。

 

聆听上天、听从天命,这就是“耳顺”的本意。孔子提到“耳顺”,听从,在“耳听为圣”的文化氛围中,也是隐喻自己以圣人为榜样,听从天命安排。


古代学者理解“耳顺”,没有难度,容易抓住本质。东晋的孙绰用《诗经》的“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来解释“耳顺”。“不识不知”,指不要靠自己的见识和知识。“顺帝之则”,就是顺应上帝的法则。


孔子之前,有没有文献记载通过听而得天命呢?有的。刚才我介绍东晋孙绰用的“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这句诗,就是《诗经》中上帝对周文王说的话。


孔子本章的核心是关于天人关系、人与天命关系的领悟。本章的“耳顺”,是指孔子知道了要听从天命,理解到生命中的许多事是上天决定的。正如《论语》中子夏说的“生死有命。”


大家可能会问,《论语》记载,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说,上天说什么话了?四季在运行,百物在生长,上天说什么话了?这口气,似乎上天并没对孔子说话呀,而且孔子似乎质疑有上天之言的存在了。这与“耳顺”是不是有矛盾呢?


没有矛盾。因为“耳顺”指的是听从天命,并不是指孔子已经直接用耳朵听到了上天之言。没有聆听到上天之言,孔子可能曾有过思想上的疑惑。他提到“天何言哉?”说明他心中对“耳听为圣”这个问题有过焦虑。


但是,孔子在心理上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开始质疑这种“耳听为圣”的传统看法,难道上天之言,只能通过聆听而来吗?不可以通过观察而来吗?


孔子认为,百物创生,四季运行,这样的自然秩序,就是上天之言,这是可以通过双眼去观察到的。


理解了“耳顺”就是听从天命的意思。我们来看下一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到七十岁时,就算自己随心所欲去想、去做,也不会逾越规矩了。他说的是不会逾越谁的规矩呢?这不是朝廷或某个王公贵族制定的规矩。孔子是在“天命”层面讲这个问题,这规矩就是“天命”的法则和秩序


到了七十岁,孔子认为虽然上天没有对自己发言,但上天的法则就展现眼前,展现在四季之中,展现在万物生长之中,展现在自然生命秩序之中。这个有益于生命的自然秩序的背后,是天命秩序。《论语》表面上浅显,背后有深层认知。


孔子从周公礼乐这样的人间制度的背后,看到了更高的天命秩序。也从四季运行、万物生长背后,看到了更高的天命秩序,这是孔子思想的真正力量所在。

 

孔子心中,有一个天命秩序,这个秩序在人间的表现,就是“德”和“仁”。孔子相信,有一个高于现实秩序的天命秩序,这是生命的秩序。人生的目标,就是要使现实秩序向那个理想的天命秩序无限接近。


到七十岁时,天命秩序内化在孔子心中,他就算是随心所欲,也只会自觉顺从天命秩序,不会逾越天命秩序,这就是“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解释完了《论语》“为政篇”的第3章,我们总结一下。这一篇是孔子的精神自传,也是孔子认识“道”、寻求“道”的心路历程。这一章告诉我们:


第一,学习是一个思想层层深化、认识更深本质的过程。宇宙的秩序,是多层的,一层比一层深。我们的认知,是可以通过学习层层深入的。孔子从学习周朝礼乐文化的基础知识开始,逐渐深入到了礼乐文化背后的“仁”的精神层面。继而又从“仁”的精神层面,深入到“仁”背后的“天命秩序”的层面,最后知道天命秩序在人间秩序之上,不可逾越,人只能顺应。原因的后面,一定还有原因。学习,就是一个不断深入、认识更深本质的过程。


第二,学习是一生的事情。孔子一生是永不满足、不断学习和思想不断升华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下学而上达”。在下面学习,思想和精神上达天命秩序,上达宇宙更深的秩序。这是一个永不止步的学习过程。这是一种积极、富有意义、充实的人生。


第三,要遵循天命去行动。天命即上天的使命,天命仁爱。对孔子来说,在人间实现仁爱的秩序,就是他的使命。


现在,我们带着新的理解,再读一遍本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The end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