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00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00:00
17:23

第8课|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大家好,我是杨鹏,欢迎来到我的《论语》课。今天我们讲第8课,内容是《论语》“为政篇”中的第三章。大家先跟我读一遍。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本章信息量极大,受课程规定时间限制,今天这课我们只能讲前四句,后两句和整章的总结,我们下节课再讲。


这一章非常有名,非常难解释。为什么难解释?这不是一种通常的自传,而是孔子的精神自传,是孔子求道的心路历程,讲的都是发生在孔子内心的事情,外人很难去理解和定位。


本章是《论语》的核心部分,我们得小心求证,让我们的观点有证据和逻辑的基础。


我们先看第一句。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意思是: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学习了。


大家可能会想,孔子十五岁才开始学习呀!太晚了!其实,孔子十五岁有志于学,并在当时很寻常。孔子生活在公元前五百年前后的东周王朝时期。周王朝教育制度规定,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上学的年龄不同。周王室的太子,是8岁上小学。公卿贵族的孩子,13岁左右上小学。普通贵族的孩子,是15岁上小学。今天学生7岁上学,享受的是周王朝王太子的待遇。


周王朝的教育目标,是培养贵族统治者。教育的内容称为“六艺”,指《礼》《乐》《书》《射》《御》《数》。《礼》指礼义制度,《乐》指乐舞,《书》指书写和历史典籍,《射》指射箭,《御》指驾驭马拉战车,《数》指算术、数理。这是贵族所需要的文武艺,治国理政之道。


孔子虽然生活在社会底层,但其父亲叔梁纥属于贵族中的士阶层,从血缘上看孔子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符合当时的士阶层的孩子入小学的规定。


我们看下一句:“三十而立。”对这句话,学术界有多种解释。我看重的有证据基础的解释,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解释,是用《论语》的其他句子来解释。《论语》“泰伯”中说,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学习由《诗》开始,在《礼》上建立,最后成就在《乐》上,讲的是学习进程安排。这种解释以“立于礼”为证据,认为所谓“三十而立”,指在三十岁时学通了“礼”,掌握了“礼”,得以立身于贵族社会了。请记住,这种解释,将“三十而立”,解释为“三十知礼”。


第二种解释,利用了《汉书》中资料,解释为三十岁的时候,学完了《诗》《书》《礼》《乐》《春秋》五门课。《汉书》中说古人学习《诗》《书》《礼》《乐》《春秋》五门课,是“三年而通一艺”,三年学通一门,这样“三十而五经立也”,三十岁的时候,学生学通了“五经”,可以立业了。


按照《汉书》这个资料推算,孔子十五岁开始学习,三年学通一门,正好在三十岁时学完五门课程,完成大学学习,学业基础就建立了。


大家想想,《汉书》所讲的“五经立也”和《论语》中讲的“立于礼”,并不矛盾,因为《礼》本来就是“五经”中最重要的课程。


这两种解释,无论指“立于礼”还是“五经立也”,都是指按规定完成了学业,不仅有了立身的知识基础,也有了社会承认的学业资质。就像现在拿到了大学文凭,是立身的重要基础一样。


还有第三种解释,将“三十而立”猜测为孔子开办学校自立门户。大约在公元前522年前后,孔子三十岁左右,他完成学业,开始办学招生。正是在这年,齐景公和晏婴向孔子问礼,说明孔子名声在外,他“六艺”学霸的名声、礼乐大家的地位,得到了贵族阶层的承认。这种解释算一种可以理解的推理。


除此之外,对“三十而立”,还会有一些解释,例如说发现了自我,有了独立的品德等等,这些解释虽然有现实意思,但没有古代文献证据的基础。


看下一句:“四十而不惑。”可翻译为,到四十岁的时候,心智上就不迷惑了。 “不惑”具体指对什么不迷惑呢?


《论语》“子罕”篇记载, 孔子两次讲到“知者不惑”,智慧者不迷惑。人最大的迷惑,就是人生目标不清楚,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或者是价值观混乱,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善恶是非观念混乱。


孔子说自己“四十而不惑”,思想上不迷惑了,成了智者,就意味着他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确立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什么呢?孔子自己有回答。


《论语》“里仁篇”篇记载,孔子说:“知者利仁。”智者就要做有利于仁的事情。智者知道,人生定位,就是在人间行仁爱之事,帮助人,有益生命。有了仁的定位,有了爱的标准,就知道做事的方向了,心里自然就不迷惑了。


大家记住这个逻辑:因为孔子说过“知者不惑”,所以“四十而不惑”,可以理解为“四十为知者”,四十岁时达到了智者的层次。


又因为孔子讲过“知者利仁”,智者做对仁有利之事,所以四十岁为知者,就相当于四十岁就知道要做有利于仁的事。结论就是:到四十岁,就不迷惑了,想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做有利于仁的事。


要请大家注意的是,孔子崇拜周公,以周公为榜样。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自己只是讲述周文化,并没有创新。他信仰周文化,热爱周文化。孔子把自己定位为周公之道的传承者,而不是一位创新者。这对理解孔子很重要。


所以,孔子所说的“四十而不惑”,讲的仍然是对周公思想的领悟,是传承周公之道上的领悟,是孔子学业上“三十而立”的延续和升华。


到四十岁的时候,孔子明白一个根本道理,《诗》《书》《礼》《乐》这些周代礼乐文化虽然形式丰富、内容繁杂,但是,统一的、根本的精神都指向“仁”,都是为了有“利于仁”。这就是孔子精神上真正的不惑!


哦,原来如此!《诗》《书》《礼》《乐》,泱泱礼乐文明,这些形式和方法,都是为了实现仁!都是为了建立一个仁爱社会!


《论语》“八佾”中记载,孔子说:“人的行为不仁,礼有何用?人的行为不仁,乐有何用?”原文是,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这是孔子真正的不惑,他明白了“礼”和“仁”的关系,理解了《诗》《书》《礼》《乐》的统一的、根本的精神,是为了实现“仁”,实现人间之爱,这就是“四十而不惑”。


理解了“四十而不惑”,发现了周公之道,礼乐之道,是以仁为精神基础的,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下一句“五十而知天命”了。


“五十而知天命”,仍然是一个孔子理解周公之道的过程,指的是孔子精神领悟再次升华的新阶段。这个阶段是什么呢?这就是孔子到五十岁的时候,终于领悟到了“天命”。这是什么意思?


四十岁,孔子领悟礼乐本为仁。到五十岁的时候,孔子领悟到,原来“仁”的背后,就是“天命”!周公之道,《诗》《书》《礼》《乐》,原来就是天命之道。周公受上天启示,制定礼乐制度,推行仁政,原来就是为了实行上天的旨命,奉行上天之道。孔子精神生长到这个层次,是根本性的升华。


礼乐的根源在“仁”的精神,而“仁”的精神又在“天命”之中,天命爱人。领悟到这一步,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就诞生了!中国人“讲天人合一”,在人间推行仁政,这是人与人的关系。但是,当领悟到仁爱的根源,在天命之中,是上天的旨命,这就天人合一了,推行仁政,就成了奉天而行的神圣使命。


1973年,战国时期的马王堆帛书出土,其中有一篇《四行》的儒家文献,上面说:“知人道曰知,知天道曰圣。”能知人道,人间之道,就是知者。能知天道,上天之道,就是圣人。


按照《四行》中这些说法,孔子在四十岁的时候成为了智者,因为他理解了周公礼乐之道,是以“仁”的精神为本的。仁爱,就是人道,人间应有之道。


孔子在五十岁的时候,已经领悟到周公礼乐之道,仁之道,是源于天命的,是上天旨命。孔子进入了一个新境界,进入到敬畏天命,以天命统摄一切的思想境界,这就攀登上了中国传统精神的最高峰,中国古代精神的珠穆纳玛峰。


明天道者为圣人。孔子很谦虚,不敢称自己为仁人,为圣人。但他同时代的一些人,已经称呼他为圣人了。


圣人是什么? 《论语》中有定义,圣人奉行天命,保护民众,救济民众。圣人行善,要胜残去杀,战胜残暴,制止杀戮。领悟到天命就是仁就是爱,圣人必须为仁爱行动。天命,就是神圣使命。


公元前501年,孔子领悟到天命即仁爱后,开始出来做官,服务于仁爱。孔子51岁,在鲁国当了中都宰,就是现在的山东汶上县的县官。


知道天命是指向建立仁的世界,就必须去行动,孔子也就开始行动。在这种奉行天命的精神状态下,关注的已经不是得失成败的问题,而是必须向这个方向去做的问题,就算知其不可为也得为。


我再总结一下刚才讲的内容。大家注意听听这个层层上升的关系。


孔子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指他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习;孔子说的“三十而立”,指三十岁完成学业,有了立身的学业基础;孔子说“四十而不惑”,指孔子明白了所学的周公礼乐之道,是有利于“仁”,是要建立一个“仁爱”的世界;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就是他明白了“仁”的力量和秩序,是源于上天的,是上天的旨命。上天即“仁”,上天即“爱”,“仁爱”就是天命。天命仁爱。孔子从“六艺”的学习到领悟“仁”的精神,从“仁”的精神领悟到“知天命”,这是孔子精神史的前三步,前三个台阶。这三个台阶,经历了从学生到智者、从智者到圣人的阶段。



本课到此,我们再读一遍。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下节课,我们讲“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并对孔子的这份精神自传做一个小结,下节课再见。


The end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云卷云舒清风明月

    讲得很好

  • 范华杰

    抽丝剥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