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君子食无求饱

005.君子食无求饱

00:00
14:03

《论语》第5课|君子食无求饱

 

大家好,我是杨鹏。今天是《论语》共读的第5课,我们讲《论语》“学而篇”中的第14节。大家先跟我读一遍:“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我们先看第一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直接翻译过来就是: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逸。


对这两句话,通常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把“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解释为:孔子要学生克制物欲,反对追求财富。这样的解释不妥,孔子并不反对富贵的生活,他认为追求富贵,本是人的正当欲望。


孔子在“里仁”篇中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又在“述而篇”中说,如果富裕可求,就算是给人赶马车,我也会去做的。“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孔子对于财富的追求是肯定的。


第二种解释,是把“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解释为:孔子教导学生要知足常乐。这也不妥当,孔子并不是一位知足常乐的人,他的一生永不满足,总在进取。如果他知足常乐,就不会辛辛苦苦周游列国。孔子临死前,这样悲歌:“泰山倒塌了,梁柱折断了,哲人枯萎了!”(见《礼记·檀弓下》:孔子蚤作,负手曳杖,逍遥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他的理想没有实现,心有不甘,他是一个十分执着、努力进取、至死不怠的人,不是一个知足常乐的形象。

 

我认为上面的两种解释都没有抓住要点。说话要看对象,要准确理解孔子对弟子们说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这两句话,我们得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了解一下孔子的讲话对象,孔子学生们——孔门弟子的经济状况。

 

学术界对孔子学生的社会阶层特征和经济地位做过不少研究和分析。总的结论是:孔门弟子中,破落贵族子弟居多,还有少数平民家庭的孩子,多数学生的家庭不富裕。

孔子的著名弟子中,只有子贡后来从商致富,多数学生是穷读书人,孔子有名的弟子例如颜回、曾子、子夏等人,在经济上曾经很穷困。总之,孔子的大多数学生,并非富贵家庭出身。

 

孔子自己,也是出身贫贱。我们在第一课中讲过,孔子三岁时成了孤儿,由妈妈独自一人辛辛苦苦抚养长大。孔子出身社会底层,但由于他有志于学,好学上进,办学讲学,有了社会声誉。“学而优则仕”,大约从51岁到54岁,孔子在鲁国出仕为官,从中层官员开始一直做到大司寇,并兼代理鲁国国相职务。



之后孔子周游列国14年,希望得到诸侯卿大夫们的赏识以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但梦想没有实现。68岁后回到鲁国,潜心整理研究诗书礼乐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以实现自己的文化理想。

 

孔子虽然在政治上遇到许多挫折,但他好学深思,他作为学者的社会声望愈来愈大,诸侯和卿大夫对他有馈赠,加上弟子们的学费,孔子虽然谈不上富裕但也不贫穷,他的物质生活是有保障的,他还帮助一些经济条件差的学生。

 

孔子本人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提高的过程,从贱民到名人,就是学习改变命运的过程。一位从社会底层奋斗而起的名流老师,一群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在这么一个大背景中,孔子对学生们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有特定的涵义。



这特定的涵义就是:虽然吃不饱,住不好,但不要在乎,不要气馁,不要把生命的关注局限在眼前的吃和住上,要着眼未来,好学上进,好好做事,集中力量提升自己,命运的改变自在提升自己的过程中。



孔子激励弟子们的人生取向,是一种投资于学习上进的人生,而不是关心吃住消费的人生。用今天的术语,是一种关注精神资本投资的人生,而非一种关注物质消费的人生。



可以想见,对这些穷学生来说,孔老师的话是一种很大的激励。因为孔老师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经历本身,就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一个活的见证。



看下一句:“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捷地去做事,谨慎地说话。同样的意思,孔子在《论语》其他篇章也说过,例如“里仁”篇中,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迅速。



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个角度是:孔子父亲属于“士”阶层,孔子教育和培训的对象,也主要是“士”阶层。“士”就是帮君主和卿大夫做事的职业经理人或专业人士,属于执行层人士。任何机构的领导,都不会喜欢夸夸其谈的下属。



对“士”这种执行层的首要要求,就是不负重托、忠信为本、言必行、行必果。“士”阶层的人,如果没有强执行力,就很难得到信任、找到工作。



这句话还有另一个更深层面的涵义,这与孔子本人的宇宙观有关。为什么这样说?《论语》“阳货篇”中,孔子有几句名言,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说:“上天说了什么话呢?上天创生万物,运行四季,但上天说了什么话呢?”我们知道上天的存在,是通过创生万物及天地的秩序感到的。上天创生万物,运行秩序,就是上天之大德。



上天创生世界,天命主宰历史,上天似乎就表现出了“敏于事而慎于言”的特性。天生德于我们,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要以上天为榜样,无声地行动,做出事情,带来秩序。



孔子很少谈宇宙观问题,但他是一个有宇宙观的人。他所讲的“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就有着“天何言哉”的宇宙观背景。



孔子关于“敏于事而慎于言”的说法,涉及到他的语言观。给我们的印象,似乎是话说多就不好。这样理解对吗?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对比一下《论语》和《圣经》,就能看到两者在语言观上的差异。



《圣经》开篇是这样的: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圣经》认为:宇宙万物,是上帝说出来的,是上帝之言所创造出来的。语言的逻辑与上帝创世的逻辑是统一的,语言中有创造的力量。所以受《圣经》影响的国家和民族,非常重视语言的表达和训练,他们认为创造在语言中。



孔子作为老师,他的话挺多的,不然怎么会有《论语》这本书呢?《论语》记录的就是孔子和学生的对话。



我们要再强调一下,孔子“敏于事而慎于言”的要求,并不是要学生不表达自己。孔子的行为本身,是很重视语言表达的。孔子如果不善于表达自己,就没有《论语》了。同时从《论语》中可看出,孔子是非常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所以孔子提出的“敏于事而慎于言”,并非是要我们不表达自己,而是要我们深思熟虑以后再表达自己。如果乱表达,会被人瞧不起;如果不敢于表达,我们的创造力就释放不出来。我们要“慎于言”,深思熟虑地表达自己。





看下两句:“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可以翻译为:靠近有道之人,来校正自己,这就是好学的态度了。向有道之人学习,以有道之人为榜样,来校正自己的偏差,这就是好学。



孔子讲的有道,就是能遵循和实现上天之道的人。上天之道是什么?我们回到刚才引用孔子的话。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就是上天之道,悄然无声之中创生万物,运行万物。



有道之人,就是能带来创生和保护万物的人,而不是毁灭万物的人;有道之人是能带来秩序的人,而不是造成秩序混乱的人。



所以,什么可称为好学?向有道之人学习,努力带来创生和秩序,这就可称为好学。

我们总结一下这一课。孔子要求学生,把关注点从吃、住移到把事做好,移到向有道之人学习上来,移到以上天之道为中心上来。这意味着孔子在教导一种新的尊严,一种把事情做好的尊严,一种学习的尊严,一种以天道为中心的尊严。孔子这种思想,是一种历史性的超越,为什么这么说?



孔子生活的那个封建贵族时代,人的社会地位主要是由出身决定的,是由血缘关系决定的。孔子要学生明白真正的尊严所在。一个人是否有真正的尊严,并不是由你的家庭出身和经济地位决定的。一个出身底层但有上进心的人,就是有尊严的;一个家境不好但对工作有责任心的人,就是有尊严的;一个吃不好、住不好,但有敬天行道的理想追求的人,就是有尊严的人。人生的最高尊严,就在奉行天道。这在当时,是一种新的尊严观,这种尊严观对中国历史具有深刻影响。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儿,我们再复习一遍。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范华杰

    真好!

  • 低调的创新者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