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传》- 诺奖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杨振宁传》- 诺奖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00:00
40:38

你好,这里是粤语听书,我是李沛聪。


今期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叫《杨振宁传》。


1957年,35岁的杨振宁与另一位华人科学家李政道一起,被授予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次诺奖令全世界都震惊了。不仅是因为这两位年轻人在物理学领域提出了颠覆性的理论,还因为他们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


2000年,国际性科技期刊Nature杂志评选出“1000年来最伟大的20位物理学家”,杨振宁也名列其中。著名物理学家戴森指出,杨振宁是继爱因斯坦、狄拉克之后,20世纪又一位独树一帜的物理学大师。美国氢弹之父泰勒认为,杨振宁在物理学上取得的成就,不应该只被授予一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见杨振宁在物理学上的成就之高。


那么,在诺奖的光环背后,杨振宁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今天我就给你讲讲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本书的作者杨建邺是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教授,他不仅具有深厚的物理学功底,还擅长撰写科学家传记。为写作这本书,他对杨振宁进行了多次访谈,并收集了大量相关历史史料,书上的内容也得到了杨振宁本人的认可。

好,下面我将分三个部分为你讲述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最正常的天才”是怎么造就的?这部分我将给你讲讲杨振宁早年的生活和求学生涯。

第二,中国人的第一个诺奖是怎么获得的?这一部分,你将了解杨振宁在美期间的物理学成就到底有多牛。

第三,杨振宁有着怎样的家国情怀?这部分,我会与你共同关注杨振宁落叶归根的故事。

 

我们先来讲讲第一个部分:“最正常的天才”是怎么造就的?


“最正常的天才”是杨振宁幼时的玩伴、一生的挚友黄昆对他的评价。黄昆也是一名物理学家。说到正常,其实杨振宁幼年时跟普通的孩童无异。1922年10月1日,杨振宁出生在安徽合肥三河镇,是数学教授杨武之夫妇的第一个孩子。在杨振宁出生之时,他的父亲正好在安徽安庆教书。安庆旧称怀宁,加上杨振宁这一代是“振”字辈,于是就有了杨振宁这个名字。


1922年,对于世界物理学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把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补发给了爱因斯坦,又把当年的物理学奖颁发给了尼尔斯·玻尔。正是这两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创立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引发了20世纪的物理学革命。而此时此刻,地球的另一端刚刚出生的杨振宁,除了脑袋看上去比一般的孩子大一些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杨武之在杨振宁刚出生时就赴美留学了。归国后曾在厦门大学、清华大学任教。从1929年到1937年,杨武之在清华教了8年的数学,杨振宁也跟随父亲在清华园里度过了8年的少年时光。少年时期的杨振宁脑袋依旧很大,在清华园里还得了一个“杨大头”的绰号。


杨振宁也像其他男孩一样特别“调皮好动”。他会骑着自行车从山坡上疾驰而下,再冲过用木板搭成的窄桥。有一次杨振宁骑车带着四岁的弟弟杨振平表演特技,谁知一不小心摔得人仰马翻,杨振平的额头还撞开了一个大口子。自知犯了大错的杨振宁赶紧带弟弟去医院缝针,并且买了点心“贿赂”弟弟,不过还是挨了父母一顿责骂。


少年杨振宁不仅“调皮好动”,还是个“话痨”。他从小就爱看书,还喜欢把书上的内容讲给小伙伴儿们听。杨武之曾经回忆道,他看到杨振宁和三个小伙伴放学一块回家,老远就听到杨振宁一个人在那不停地说,一会儿天文,一会儿历史,一会儿地理,而另外三个小伙伴都在聚精会神地听。


然而,杨振宁从小就有一个显著的缺点,那就是“动手能力差”。在一次手工课上,杨振宁用泥巴捏了一只鸡,他自己非常得意,拿回去给父母看。结果父亲却说:“你做的是一段藕吧?”可想而知杨振宁当时得有多郁闷。


在从事物理研究之后,杨振宁也曾想在实验物理学上有所建树,但是都以失败告终。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杨振宁也坦然地承认自己


“动手能力差”这个缺点。不过也正是这个原因,他才能更专心地从事他的理论物理学研究。


这位“最正常的天才”除了“正常”之外,“天才”的模样也早早就显露了出来。

前面我们讲到,少年杨振宁特别话痨,喜欢给小伙伴们讲各种知识,这都是基于他超强的记忆力,很短时间就能记住书上的内容。


由于记忆力好,杨振宁的各门功课都很优秀,以至于清华的许多教授常常用“你看看人家杨振宁”,来教育、鼓励自己的孩子。对于有这样一个儿子,杨武之很是骄傲。他在杨振宁12岁时的一张照片背后,写下了“宁儿似有异禀”的字样,对杨振宁的未来抱有很大的期望。


杨武之所说的“异禀”更多的是指杨振宁的数学天分。杨振宁继承了父亲的数学天赋,成绩出类拔萃。不过杨武之也深知拔苗助长的坏处,因此,他很少超前教授杨振宁数学知识。而且为了防止杨振宁偏科,杨武之还注重培养他的国文功底。杨武之曾经请了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来教杨振宁学习《孟子》,而还没讲一半,记忆力超群的杨振宁就会背诵全文了。


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北平沦陷。1938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辗转迁至云南昆明,合并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此时,刚到昆明的杨振宁才读高二,还不满16岁,就直接参加了高考,并在两万多名考生中考出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被西南联大化学系录取了。


可能你会感到奇怪,杨振宁不是物理学家吗?怎么报了化学系呢?这是因为当时高二主要学习化学,到高三才开始学习物理。跳级高考的杨振宁还没有机会系统接触物理,就选择了化学专业。不过,进入西南联大读书后,杨振宁很快就发现,自己还是对物理更感兴趣,就申请转系了。


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大物资匮乏,缺衣少食,校园还成为日军的重点轰炸目标。学校的教室、图书馆、宿舍等多次被夷为平地,师生伤亡惨重。


杨振宁的父亲虽然是西南联大的数学教授,但他们家的生活条件也好不到哪里去,一家人在城里的住处就曾在日军的轰炸中化为灰烬。这次轰炸之后,杨振宁一家搬到了昆明西郊几十里外的山村里去住,杨振宁每天上下学都需要骑行几十里的山路。


虽然办学条件恶劣,西南联大却有着一流的师资力量,学生们都因此受益。比如,教授杨振宁国文的就有朱自清、闻一多、罗常培等国学大师。而作为物理学专业的学生,教授物理的赵忠尧、吴有训、周培源、吴大猷等人,也都是中国物理学界响当当的人物。


大学时期的杨振宁,学业依然十分出类拔萃。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变得沉稳了许多。杨振宁20岁本科毕业,随后又考取了物理系研究生,两年后顺利毕业。在人才济济的西南联大,他赢得了“天才”的名号,不少人觉得他将来一定会大有成就。


在读研期间,杨振宁半工半读,先后在昆华中学和西南联大附中教书。闻一多的儿子闻立鹤、冯友兰的女儿宗璞、《红岩》的作者罗广斌等等都做过杨振宁的学生。不过在杨振宁的这些学生当中,还有一位非常特别,那就是杜致礼。恐怕当时他们都没有想到,几年后他们在美国会再见,结为夫妻。


1943年,当时的教育部组织了公费赴美留学考试。经过激烈的竞争,共有22名学生被选中,杨振宁是其中唯一的物理学专业学生。1945年,杨振宁正式赴美留学,更广阔的物理学天地正等待着他。


其实在西南联大期间,杨振宁就一直关注物理学前沿领域的发展。他最敬佩的物理学家,除了爱因斯坦,还有一位就是费米。由于当时爱因斯坦年事已高,杨振宁赴美后的第一目标,就是寻找费米,成为他的研究生。


费米是谁呢?他是个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1938年,他因为中子轰击原子的实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用中子轰击原子,会产生许多奇特的效果。比如,用中子轰击铀,就能产生核裂变,这也是原子弹的基本原理。由于当时的意大利已经被法西斯的阴云所笼罩。因此,费米就趁着到瑞典领取诺贝尔奖的机会逃离了意大利,加入了美国籍,并参与了美国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杨振宁为什么会这么热衷于爱因斯坦和费米的研究呢?因为他们的研究风格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善于在非常复杂的物理现象中提炼出简单的内核,并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表达出来。这也是杨振宁之后的理论物理学研究所追求的目标。


杨振宁当时在国内得到的消息是,费米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可当他到了哥大,发现费米早就离开了。好在他遇见了从国内来客座讲学的张文裕,才得知费米去了芝加哥大学。几经辗转,锲而不舍地杨振宁终于如愿以偿成为费米的学生。巧的是,芝加哥大学也是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当年就读的学校。


做费米的学生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关于费米有许多传奇故事。比如,美国在新墨西哥州试爆第一颗原子弹时,费米就在附近的营地里。原子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让费米手中的碎纸片四处飘散。费米根据这些碎纸片的散布位置,用数学方法就精确地推算出这颗原子弹的威力,相当于两万吨TNT炸药。这与精密仪器测出的结果完全吻合。


杨振宁也有他的过人之处。在芝加哥大学的物理学系,物理学研究生大概有两百人。同学们很快就发现,杨振宁虽然貌不惊人,但却知识广博,比其他研究生都要高出一个层次。有一次考试,考试时间本来是1个小时,杨振宁10分钟就答完了。费米曾经说过:“我最好的学生就是中国人杨振宁。”费米也特别器重他的这位中国学生,甚至他在休假期间的物理课,都是由杨振宁代为讲授的。


前面我们说过,杨振宁从小动手能力比较差,在芝加哥大学期间,他刻意想挑战自我,就把自己的博士论文题定在了实验物理学方面,参与建造一个40万电子伏的粒子加速器。


在20个月的实验中,杨振宁的实验仪器状况频发,但实验丝毫没有进展,还不小心用高压电弄伤了同学的手。实验室的负责人艾里森教授开玩笑地说:“哪里炸得乒乓作响,哪里准有杨振宁在场。”长大了的杨振宁,动手能力依然没什么长进。于是,他不得不放弃这个博士论文题目。


在费米的引荐下,杨振宁师从了另外一位物理学家泰勒,因为泰勒专攻理论物理,对杨振宁的发展会有很大帮助。在泰勒的建议下,杨振宁把自己的博士论文题目改为了理论物理方面。1948年6月,26岁的杨振宁顺利拿到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之后,杨振宁留校当了讲师,这在芝加哥大学也是破天荒的事。因为学校当时有规定,绝对不留本校的研究生做讲师。不过费米和泰勒,甚至是目睹过杨振宁种种实验室惨状的艾里森,都建议让杨振宁留校,原因就是杨振宁在理论物理学方面实在是太优秀了。


回顾自己的学生生涯,杨振宁认为西南联大和芝加哥大学的物理学学习经历,都让他受益匪浅。西南联大更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他在这里学到了广博的物理学知识,掌握了扎实的物理学基本功。在吴大猷和王竹溪这两位教授的引导下,杨振宁对“对称原理”和“统计力学”这两个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是杨振宁日后在理论物理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拥有了扎实的物理学基本功,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中如鱼得水。费米经常和研究生聚在办公室里,对当下物理学的热点问题,比如,基本粒子理论、广义相对论与宇宙学、白矮星的结构、超新星的构想等等,展开激烈的讨论,这些都大大拓宽了杨振宁的视野。


而泰勒上物理课喜欢天马行空地讲解,不按讲义内容来,跳跃性很强。很多学生都听得云里雾里。但是对于物理学基本功扎实的杨振宁来说,却是游刃有余。


好,以上我们讲完了本书的第一部分:“最正常的天才”是怎么造就的?经过中美两国物理学教育,一颗物理学界的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下面我们进入本书的第二个部分:中国人的第一个诺贝尔奖是怎么获得的?


前面我们提到,1948年,26岁的杨振宁博士毕业后留在芝加哥大学担任讲师。实际上,他在芝加哥大学只教了一年书。第二年秋天,他便来到普林斯顿研究所做博士后。


普林斯顿研究所所长奥本海默和费米是老相识,他们两位都是“曼哈顿计划”的关键人物。杨振宁能去普林斯顿,费米的举荐起到了关键作用。


杨振宁原本只打算在普林斯顿进行一年的访问,却没想到,他在那一呆就是17年。而这17年是杨振宁学术生涯最辉煌的时期,诺贝尔物理学奖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获得的。那么,普林斯顿研究所究竟有什么魔力呢?


这个研究所不大,但几乎人人都是科学巨星。比如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发明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冯·诺依曼,对理论物理学计算方法做出奠基性工作的数学家赫尔曼·韦尔,等等。所长奥本海默敏锐地看到了杨振宁的物理学才能,和好朋友费米展开了“人才争夺大战”。在几十名博士后中,奥本海默独独给杨振宁发出了留所工作的邀请。


杨振宁最终接受了这一邀请,除了看重这里的学术氛围,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在这里邂逅了首任妻子杜致礼。我们前面提到,杜致礼曾是杨振宁的学生,不过那时的杜致礼,还只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女。在普林斯顿两人再次相遇之后,他们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两人很快陷入了爱河。1950年,28岁的杨振宁和22岁的杜致礼在普林斯顿完婚,并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小镇定居下来。


普林斯顿孕育了杨振宁的爱情,也孕育了他在物理学领域最大的成就,就是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个诺奖是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拿下的。


    李政道比杨振宁小四岁,晚杨振宁一年上的芝加哥大学。因为同是中国人,又都对理论物理学感兴趣,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年轻人聚在一起总爱玩,杨振宁和李政道也是如此。他们曾经一起开车,到美国大峡谷探险。1949年,美国报纸上举办了一个填字大赛,持续了大半年时间,报名费仅需17美元,而冠军有巨额奖金。杨振宁、李政道和其他一些同学合作,凭借他们出色的记忆能力和计算能力,一路杀到了决赛。


决赛时,杨振宁刚到普林斯顿研究所做博士后,他利用《韦氏大词典》奋战了几个昼夜,找出了决赛的答案,并与李政道商讨最终答案。


他们最终给报社寄去了两个正确答案,第一个答案的单词带连字符,并说明如果不允许有连字符的话,那么第二个答案就是他们的最终答案。然而,评委只看了第一个答案,没看说明就判定他们的答案错误。杨振宁他们原本以为,参加这项比赛的都是家庭主妇,物理系的高材生拿下比赛不在话下,然而最后的关头功亏一篑,这让杨振宁有些失落。


有一天,杨振宁又在图书馆查词典做填字题熬了一整夜。他回到住处,看到报童送来的《纽约时报》上赫然写着:“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获得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来,汤川秀树由于发现了介子,成为日本首个诺奖得主,这给了杨振宁当头一棒。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到底应该用在什么地方?他不远万里来到美国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


1951年,李政道也来到了普林斯顿研究所,两个年轻人都清醒地意识到,他们应该合作进行理论物理学研究,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填字大赛等消遣游戏上。


理论物理,需要时时开展头脑风暴,而两个人合作,则会让风暴的规模升级。杨振宁和李政道就是完美合作的典范。他们两人经常在普林斯顿研究所的办公室、餐厅、户外草坪探讨物理学前沿问题。奥本海默曾说,他最喜欢看到的景象,就是杨振宁和李政道这两位中国的年轻人,走在普林斯顿研究所的草坪上,因为他们此时的头脑中,很可能在酝酿惊天动地的物理学变革。很快,他们就有了成果。他们合作撰写的两篇统计力学方面的论文,得到了爱因斯坦的肯定。


杨振宁和李政道酝酿的最大变革,就是“宇称不守恒”,宇宙的宇,对称的称,宇称。在这之前,物理学家们都认为宇称守恒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怎么理解宇称守恒呢?这就好比我们照镜子的时候,镜子里的人和我们是一模一样的,只是左右是相反的,我们称为对称。量子力学中的对称,就称为“宇称”。就像数字中有奇数和偶数,粒子中也有奇宇称和偶宇称,和质量、电量一样是粒子的一个基本常量。在作用前后的宇称总量不会改变,称为“宇称守恒”。


物理学家们发现,在已知的大部分情况下,微观粒子都是宇称守恒的,但是杨振宁和李政道却发现了异常,他们是从物理学界的“θ(音“西塔”)-τ(音“套”)之谜”获得的启发。


“θ-τ之谜”简单来说就是,有两种微观粒子,θ粒子和τ粒子,它们长得特别像,是两种对称的微观粒子。物理学家们怀疑,它们可能就是同一种粒子。但是令人困惑的是,θ粒子和τ粒子却有着不同的性质。在β(音贝塔)衰变时,也就是弱相互作用下,θ粒子和τ粒子一个释放出两个π介子,一个释放出三个π介子。如果它们是一种粒子,这代表着他们一个是偶宇称,一个是奇宇称,一种粒子怎么可能有时是奇,有时是偶呢?这样宇称守恒就被打破了。所以大部分物理学家都认为宇称是守恒的,极力否认这是同一种粒子。

为了更好地理解“θ-τ之谜”,我们来做个形象的比喻。θ粒子和τ粒子就像两辆吉普车,他们是完全镜像对称的,只不过一个方向盘在左边,一个在右边,是汽车公司给左行制和右行制的两个国家设计的。它们除了方向盘位置相反之外,别的都是一样的。这两辆车按道理性能应该完全一样。可是奇怪的是,在β国这个特定的国度里,一辆车最快能开到200迈,而另一辆车撑死了也开不到50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究竟其中有什么蹊跷呢?


杨振宁和李政道所做的工作就是猜想并证明,θ粒子和τ粒子就是同一种粒子,而在β衰变时,宇称是不守恒的,这才导致它们产生了不同个数的π介子。


最终两个人用数学的方法,证明了θ粒子和τ粒子其实是同一种粒子和它的镜像粒子,它们被统称为K介子。只是在弱相互作用力下,K介子和它的镜像粒子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才被误认为是两种粒子。这一成果于1956年在美国权威物理学杂志《物理评论》上发表。


不过想要物理学界承认他们的发现是正确的,就必须借助实验物理学来验证。这时,华裔女物理学家吴健雄帮了他们的大忙。她与华盛顿国家标准局的物理学家们合作,检验了在β衰变时,宇称的确不守恒。


宇称不守恒,这打破了人们的常识。这就好像我们通常认为,女子短跑运动员不管是在左边梳个马尾辫,还是右边梳个马尾辫,都不太会影响成绩。可是在β国这一神奇的区域,左边梳马尾辫你可能打破世界纪录,而右边梳马尾辫你可能会寸步难行一样,让人难以置信。


正因为此,当时一大批著名的物理学家,比如魏格纳、朗道、泡利等,一开始都坚决反对杨振宁和李政道的理论,认为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然而,当吴健雄的实验结果出炉之后,他们虽然极为惊讶,但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1957年12月10日,35岁的杨振宁和31岁的李政道,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领取了他们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奖章,杨振宁发表了题为《物理学中的宇称守恒及其他对称定律》的演讲,成为杨振宁人生最辉煌的时刻。


在获得诺贝奖之后,杨振宁并没停止他的物理学研究工作。除了宇称不守恒理论,他在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4个领域的10多项成果,也堪称世界级的贡献。


1966年,在普林斯顿大学研究所工作17年后,44岁的杨振宁接受了新成立的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邀请,担任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的职务。在30多年的时间里,杨振宁默默耕耘,把石溪分校的物理学研究所建成了世界一流的研究所,直到1999年他77岁时退休。


回顾杨振宁一生最辉煌的物理学时刻,他的名字都是和李政道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不过,在捧起诺贝尔奖的那一刻,他们可能谁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两人会分道扬镳,形同陌路。


说起两人在获得诺奖后的交恶,流传着各种不同的说法。而本书则综合了两人在文集中的说法。其实在诺奖颁发时,在署名谁前谁后的问题上,他们就产生了分歧,这也成了他们决裂的导火索。杨振宁认为他是年长者,又是研究的主导者,名字理应写在前面。而李政道则认为,宇称不守恒的一些关键问题是他提出的,且按照英文字母排序,Li也应该在Yang之前。


为了平衡这种关系,两人在获得诺奖后的文章曾交替着把署名放在第一位。可这却无法阻挡两人之间已产生的裂痕不断加深。1962年,也就是两人获得诺奖的五年后,两人彻底决裂了。


杨振宁和李政道的交恶是物理学界的一大遗憾,这件事甚至曾惊动了周恩来总理。周总理与这两位科学家都曾有过会面,并试图对二人的矛盾进行调和,但两人的关系也未有任何改善。这也成为两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一生的遗憾。


回顾和李政道的关系,杨振宁曾经在演讲中说:“我们两个人的关系,有时候比我们和我们太太之间的关系还要密切。因为通过学术讨论,我们可以摸索彼此的性格、彼此的想法,这样深厚的一个关系,在破裂的时候,我想跟一个婚姻的破裂,是在同一个等级的痛苦。”


好,以上我们讲完了本书的第二个问题:中国人的第一个诺贝尔奖是怎么获得的?


杨振宁虽身在美国,但他的根却在中国,这也促使他最终选择落叶归根。我们下面就来讲本书的第三个问题:是什么促使杨振宁重新回到中国?


从杨振宁1945年赴美留学,到1964年他加入美国国籍,再到1999年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退休。可以说,在这半个多世纪中,杨振宁最辉煌的成就都是在美国取得的。不少人质疑,他选择加入美国国籍,是叛国,然而实际上他从未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自己的根在中国。


1957年,当他发表诺贝尔奖获奖感言时,他就首先提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并回顾了自己在中国时的求学经历。同时他又坦诚地表示:“我是中国和西方两种文化共同的产物,两者既有冲突,也有协调。我想说,我既为我的中国根源和背景感到骄傲,也为我献身于现代科学而感到满意……”


为了早日回国,杨振宁在选择科研项目时,对涉及美国国家机密的军事项目都婉言谢绝了。不过回国道路仍然阻力重重。在明月当空的夜晚,杨振宁曾多次默念李白的那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971年对于杨振宁来说是特别的一年。这一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打开了中美交流的大门,同时“乒乓外交”让中美民间交流也成为可能。但美国政府并不支持杨振宁访问中国。经过努力,49岁的杨振宁最终在这一年借道法国,回到阔别26年的祖国,成为第一位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美籍华裔科学家,并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一个月的祖国大陆之行,让杨振宁不仅见到了阔别已久的父母亲人,还见到了他多年未见的朋友。这里就包括了邓稼先。邓稼先和杨振宁一起在清华园里长大,在美留学后选择回国,并最终成为两弹元勋。当时中国的科研条件非常艰苦,在原子弹、氢弹爆炸后,出于保密需要,邓稼先等人的名字并不被人知晓。杨振宁向周总理建议公开他们的名字,让他们的基本生活和科研条件有所保障。在邓稼先患癌之后,杨振宁还多次回国看望这位老朋友,并带来了美国的抗癌新药。


与此同时,回国之行也让杨振宁深刻感受到了国家的变化。在返回美国后,他在历次演讲中,都向美国民众们,逐渐消除了一部分美国人,对不同社会制度的中国的敌意。


在20世纪70年代,日美通过安保条约,非法侵占中国的钓鱼岛,身在美国的杨振宁首先站出来,呼吁保卫钓鱼岛,成为最早一批“保钓人士”。与此同时,杨振宁参与创建了全美华人协会,并担任会长,团结在美华人的力量,增加中美之间的交流。


从1971年第一次回到祖国大陆开始,杨振宁几乎每年都要回国,去的最多是科研院校。他担任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众多高校的客座教授,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这些学校拉得巨额赞助,仅清华大学就多达数亿美金。杨振宁还多次邀请国内同行访美参加学术会议,资助国内数千名青年才俊到美国留学深造。


叶落归根,1999年,77岁的杨振宁退休后,把生活的重心转移到中国。2003年,杨振宁定居在清华大学内,已经81岁高龄的他,还在给清华大学的本科生教授物理课。杨振宁说,很多教授不愿意教授基础物理课,但他认为,这门课恰恰是最重要的。它会引导有才能的年轻人迈进物理学的殿堂,很可能成为将来大物理学家最重要的一堂课。2017年,杨振宁放弃了美国国籍,加入了中国国籍。


在杨振宁的晚年,可能颇受争议的一件事是,82岁高龄时,娶了28岁的翁帆。2003年,与杨振宁携手走过53年风风雨雨的第一任妻子杜致礼去世,杨振宁悲痛万分,就在这时他与硕士生在读的翁帆再次相遇。


其时杨振宁和翁帆早就认识。有一次,杨振宁到汕头大学参加学术会议,19岁的翁帆是杨振宁的接待者。谁也没有想到,9年以后,2004年12月,翁帆成为杨振宁的第二任妻子。


这段忘年的婚姻在国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杨振宁受到了众多非议。可是议论是别人的,生活却是自己的。


杨振宁曾经对翁帆说:有些事我看不到了,可是再过三四十年,你帮我看。翁帆不仅是个妻子,在生活上照顾杨振宁,她还是个学术助手,帮助杨振宁整理文集,协调各种事务,使得杨振宁可以更加专注自己的工作。


 已经将近百岁的杨振宁从来没有服过老,他钟爱朱自清的诗句:“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他把自己晚年的文集定名为“曙光集”。这位“最正常的天才”,他一生的努力,给理论物理学的发展带来了曙光,也为中国基础科学的进步带了曙光。


好,《杨振宁传》就为你解读到这里。听书笔记在音频下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40439661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