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传》 - 还原真实的梵高

《梵高传》 - 还原真实的梵高

00:00
40:56

你好,这里是粤语听书,我是李沛聪。

 

今期为你介绍的这本书叫《梵高传》。

 

荷兰画家梵高,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是西方现代绘画大师,梵高的作品只要出售,几乎每幅的单价都能登上各大拍卖会的榜首,然而他生前却只卖出过一幅画。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本书,就是这个传奇艺术家的传记。

 

拿到这本《梵高传》的时候,第一个感觉就是它特别厚,一共895页,有新华词典的2/3那么厚,将近90万字。但这本大部头的书并不是最出名的梵高传记。其实,在这本书之前,有一本薄一点儿的梵高传记很出名,那就是1934年出版的,欧文斯通写的梵高传记,名字叫《渴望生活》,在斯通笔下,梵高充满才华,正直善良,被精神病折磨,在疯狂中作画,最后绝望自杀,这给他的一生增添了传奇的色彩。这个浪漫的形象延续了近百年,这也是梵高留给大多数人的印象。

 

但咱们今天介绍的这本书,可能会打破这个浪漫的形象。在这本书中,梵高性格古怪孤僻,一言不合就跟人吵架,还常年与妓女交往,书中还披露说他很有可能不是自杀的。那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梵高呢?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了解下这本《梵高传》在写作上的两大特点,第一是以海量素材为基础。

 

《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评价这本书是“里程碑式的,比以往任何版本都要全面充分得多”。因为这本书的两位作者,史蒂芬·奈非和格雷戈里·怀特·史密斯,都毕业于哈佛法学院,他们用法律工作者对事实细节的高要求来收集素材。这本《梵高传》取材于几千封书信和大量的文献。虽然署名只有两人,但其实有20多位梵高研究专家参与了幕后创作,另外一点是,这本书出版于2011年,艺术史的研究方法已经非常先进了,团队还专门开发了一种软件,用来解析大量的数据信息,这就使它内容更加真实可靠。

 

这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行文理性。

 

《梵高传》和《渴望生活》很不一样,《渴望生活》的定位是传记体小说,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内容是艺术虚构的,作者自己也承认很多对话都是想象出来的。但是咱们今天要讲的这本书,虽然加入了作者的分析和推测,但基本上都是用事实说话,不多加感情渲染。

 

所以,回答开头提出的那个问题,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传记,也许更接近那个真实的梵高。那么,这个真实的梵高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得把他的人生分成三段来看。

 

第一段,是梵高大起大落的童年和青年时期,他是怎么从一个牧师家庭的长子堕落到社会底层的?

 

这要从梵高的家庭讲起。

 

1853年,文森特·梵高出生在荷兰布拉邦特一个保守的牧师家庭,他们家按现在的说法应该算是中产。梵高的母亲一心扑在家庭上,对六个孩子的教育严厉而刻板,父亲更是说一不二,不许孩子有反对意见。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孩子们基本都服从命令统一行动。

 

比如说他们每天都会集体外出绕镇子散步一小时,散步时必须衣着整洁;每天的菜谱严格按照规矩,周日才能加几道菜;每天晚饭后一起学习家庭历史,轮流朗读同一本书;甚至计划让所有孩子都培养和母亲同样的技能,绘画。父母把孩子们圈在这种刻板的家庭中,生活基本上一成不变,通过高度一致的生活方式来保证这个家庭的和谐统一。

 

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们都培养起了对家庭这个集体的高度依赖,这也是为什么在他们长大分开生活后,家庭成员间还会有那么多的往来信件。

 

有一种理论认为,绝对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教出的孩子,通常容易自卑,对压力很敏感,但是老话说的好,十个指头伸出来总有长短,梵高就是这个家庭里那根特别不一样的奇葩手指。

 

那么,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梵高是什么样的性格,他的精神状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其实梵高的性格,概括一下就是不讨人喜欢。他孤僻古怪、敏感易怒、人际交往能力特别差。他对家庭有很深的感情依恋,但他又生来特立独行不喜欢扎堆。其他孩子跟着母亲去拜访镇上体面人家的时候,他一个人遛到荒野上,收集昆虫和植物的标本。在家里,他也爱一个人躲在阁楼上摆弄自己的收藏,一晚上不睡觉。

 

最令父母担心的是,梵高从小就爱自己溜出家门,去“下等人”的地方,比如牧羊人和农民的地盘,有时候甚至半夜才邋里邋遢地回家。父母抱怨这个儿子最磨人,连女佣都说他是家里最不好对付的小孩,总爱跟人作对。

 

眼看家庭教育无法让梵高听话,父母就希望学校教育能够起点作用。从7岁开始,父母先后把梵高送到了公立学校和远离家庭的寄宿学校,还高价聘请过家庭教师,但这些手段都没能改变梵高,他反而越大越桀骜不驯了。最后,15岁的梵高没等毕业就逃回家里,让父母在邻里间抬不起头来,周围邻居都在嘲笑:这家出了个没用的怪儿子。

 

上不好学,那就上班吧,17岁的梵高被送去叔叔开的画廊,做销售员。之后的五年,他先后在海牙、伦敦和巴黎的各分店不断被调来调去,最后还是被辞退了。梵高被画廊撵走的主要原因是,他经常不打招呼就度假去了。另外,他孤僻的性格也很不适合做销售员,工作表现一直不好。这次解雇在梵高父母看来是一场特大丑闻,为了家庭脸面,还努力在亲友间封锁消息,恨不得家里没这个儿子存在。

 

除了孤僻古怪,梵高的性格中还有非常敏感暴躁的一面,经常无缘无故挑起争吵。一个叔叔有次只不过劝了他一句:要自己赚钱养活自己,这下就跟捅了马蜂窝一样,让梵高大发脾气。梵高自己也承认,只要走进一个艺术家的画室,不到5分钟,一句话不对付甚至一个眼神不友好,就会引起争吵。

 

不过这也让他常常感到孤独,不得不向妓女去寻求一点安慰,因为在妓院,只要花了钱,他就肯定能买到陪伴,暂时解决孤独的问题。对于这种不名誉的关系,梵高有自己一厢情愿的解释,他说自己在妓女身上感受到了人性。梵高还赞美了妓女的美德,称她们为“仁慈的姐妹们”。

 

说完了他的性格,我们接下来说说梵高的精神状况。

 

有证据表明,梵高父母双方的家族中有至少三位叔伯和两位堂兄弟都有精神疾病,还有几个自杀身亡。亲妹妹惠尔在精神病院住了近40年,好几次自杀未遂。就连梵高最亲爱的弟弟提奥,在生前最后半年也出现了明显的精神错乱症状。

 

梵高生命最后几年在精神病院进进出出,两三个月就发作一次。所以,梵高的狂热和敏感并不仅仅是艺术家的多愁善感,也有精神疾病的影响,不过他滑向底层的命运,多半还是他的性格造成的。

 

那他是怎么从一个中产家庭的长子堕落到底层社会的呢?

 

这要从他职业生涯的第二次失败说起。

 

画廊工作失败后,梵高东游西荡,打了几个零工,一直状态低迷,他转向宗教寻求安慰。26岁那年,梵高偶然地听了一次布道,一位来自里昂的牧师讲了工人们的痛苦生活,这让梵高特别震撼。

 

因为当时的欧洲经历了工业革命,除了带来财富,也让劳动者面临了非人的生存环境。作为牧师的儿子,梵高觉得宗教可以解除穷人的痛苦。所以梵高把那位里昂牧师当作榜样,立志在宗教这条路上实现自我。

 

他到了比利时的博里纳日矿区,在那里做福音传教士。除了布道,还和矿工一起吃苦,为矿工家庭干杂活、赶往矿难现场救援。他还认为自己吃的住的都太奢侈,就和矿工吃一样的黑面包,住一样的棚屋,把自己所有的衣物和钱财分给穷人们,他认为只有这样牺牲自我,才能减轻一点工人们的苦难。最后他变得蓬头垢面、破衣烂衫,身体也撑不住了,生了一场大病。

 

但这样自虐一样的苦行没有得到教会的认可,因为在教会眼里,一个传教士应该穿着整洁、仪态端庄,怎么能把自己搞得跟一个矿工一样邋遢呢?教会对梵高这样不专业的传教方式非常恼怒,停止了对他的任命。

 

继画廊经商失败后,梵高再一次面对职业生涯的失败,情绪崩溃,经常大哭,还在大冬天里光着脚到处游荡,差点被父亲送进精神病院。

 

两条职业道路都没走通,梵高无事可做,迷茫中他偶然地捡起了画笔,用画画来打发时间。在博里纳日修养期间,梵高开始以矿工为对象做了一些铅笔画练习。画着画着,梵高开始意识到了乐趣,越来越入迷,他发现绘画成了他的新使命。但是,从他绘画的主题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他画的对象都是矿工、农民和城市贫民,没有任何贵妇人、舞会之类的上流社会题材,他确实一直都在底层社会的圈子里打转。就这样,两次职业失败,使他从中产家庭的长子,堕落到了底层社会。

 

不过,从28岁偶然间拿起画笔,到37岁去世,梵高仅仅用了不到10年时间就成为了一个划时代的艺术大师,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画坛。

 

接下来我们就说说梵高人生的第二个阶段,从28岁到37岁这十年。因为他的艺术和人生经历息息相关,我们就用他的三幅代表作,《吃土豆的人》《向日葵》和《星夜》的诞生过程来看他的艺术成就。

 

梵高的艺术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荷兰时代和法国时代。

 

矿区传教失败后,梵高回到家乡荷兰全心投入绘画,开启了他的荷兰时代。也正是这个时候,弟弟提奥开始给他每月寄50法郎,支持他画画,这个方式也成为了兄弟两人的惯例。

 

梵高先在父母家中停留了两年,当地的纺织工人和种土豆的农民,成了梵高画中的常客。他常常对着同一个人,画上几十遍,画面上的女人嘴唇厚的像牛,嘴巴尖的像公鸡,还有一个朝天鼻子,这就是梵高眼中的农民的样子,让人联想起野兽。这样的画风,连他的农民模特都觉得丑,更别提会有人购买了。但梵高并没放弃,他一直在努力寻找比黑色更深沉的颜色,来表现工人和农民艰难肮脏的生活状况。

 

梵高一边忙着他的人民绘画,一边和当地一个比他大13岁的老处女谈了场恋爱,由于家庭反对,姑娘一时绝望居然服毒自杀,这让早已对梵高失望透顶的父母又遭到了一次沉重的打击。半年后,身体本来就不太硬朗的父亲去世了,离开了这个让他“活得生不如死”的大儿子。但对于父亲的死亡,梵高没有表现出很多悲痛。

 

因为1885年的整个冬天,他沉浸在创作《吃土豆的人》中,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一幅画。

 

这幅画被认为是梵高在荷兰时代的代表作,体现了他这个时期暗沉厚重的绘画风格。

 

这幅画画的是一家农民简陋的家庭晚餐场景,画面中房间低矮压抑,五个人围坐着分吃一盘土豆。梵高夸张地描绘他们翘起的鼻子和厚嘴唇,以及脸部那种顺从的表情,整个画面就是没有剥皮的土豆皮的颜色。梵高用暗沉色彩、粗重笔触和古典的画风,来传达自己对体力劳动者的尊重。

 

他把这幅作品寄给了提奥,提奥并不喜欢,这幅画里没有他喜欢的光线和色彩。其他艺术家更直接地指出,这幅画里的男人手臂那么短,鼻子只有一半,完全不像真人的比例。

 

客观上说呢,这些批评也没错,因为屋子狭小,梵高不得不坐的离模特很近,导致透视比例产生了偏差。但这幅画的伟大之处在于,梵高在作品中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加入了自己对农民生活的认识,那些粗糙的手和疙瘩鼻子,让画面看起来很粗糙,但这正是农民的生活,他们生活在黑暗压抑中,卑微肮脏,却逆来顺受,只求劳动完一天后,能吃几个土豆做晚餐。梵高说这幅画的目标就是要把生命放进去,这让整个画面仿佛散发着牛粪的味道。不过正是这一点不一样的尝试,让梵高往伟大艺术家的道路上踏上了第一步,整个西方艺术史因为他发生了转向,这个我们等一下再说。

 

先说在梵高和弟弟以及同行们为了《吃土豆的人》争吵的几个月间,老处女为梵高自杀的丑闻,在当地持续发酵,对他的谴责越来越多,梵高在家乡呆不下去了,他前往巴黎投奔了提奥,开启了他的法国时代。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向日葵系列,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一系列作品是怎么诞生的。

 

此时梵高已经34岁了。这一时期,梵高的画风转变得特别明显,从荷兰时期土豆皮颜色的农民画,变成了我们熟悉的那种亮瞎了眼的作品,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梵高一到巴黎,就开始接触到了印象派绘画,受到了他们的影响。

 

印象派是法国19世纪流行的绘画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莫奈,他们追求的是对大自然转瞬即逝的光线的描绘,提倡去户外写生。梵高虽然喜欢印象派大胆的用色,但他又不同于印象派只追求光线和色彩,梵高更强调作品要抒发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这种风格被称为后印象派。

 

在巴黎的画廊、沙龙和颜料商店,梵高到处都能看到年轻的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弟弟提奥更是早就收藏了不少印象派绘画。不知不觉中,梵高的调色板和荷兰时代不一样了,迅速地向印象派靠拢。辛辣的红色、明亮的姜黄色、强烈的蓝色,各种色彩在画布上熊熊燃烧。

 

此时,梵高的绘画风格已经自成一体了。他吸取了印象派对色彩使用的特点,但在整个画面的表现上,又不同于印象派,梵高更大胆地把透视、比例、形状都做了变形和扭曲,在他的艺术中,颜色和线条不是用来描写客观真实,而是要凸显情感,热烈的色彩、旋转跳跃的线条笔触,都是梵高用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这是艺术史上一项举足轻重的突破。

 

这种绘画语言,在梵高的代表作《向日葵》系列中就可以看到,他画枯萎的向日葵,放大每一个花瓣枯死的细节,他也画鲜艳怒放的向日葵,每一朵都有亮黄色花瓣和耀眼的向日葵种子,在蓝色紫色和黄色的背景前,每一朵花都像一个燃烧的小太阳。这种效果是用立体厚涂的笔触实现的,那些花瓣好像不是用笔涂上去的,而是像直接从颜料管挤到画布上,形成一种立体感,花瓣像在翻滚,又好像马上要燃烧起来。通过向日葵系列,梵高表达了自己对美丽事物短暂盛开的感慨,正像他自己的人生。

 

巴黎期间梵高的作品源源不断,除了花卉,静物和街景绘画都发挥了他的个人特色。但是无论梵高怎么努力兜售,巴黎那么多画商,没有一家愿意买他的作品。画商和同行对他的作品评价就是可怕二字,连提奥都不愿意在他工作的画廊中展出哥哥的作品。

 

因为当时艺术界对这期间的梵高作品,主要有三大批评:

 

一是梵高画的太不像真实世界。我们前面也说过,梵高强调用自己的感受来表达自己心中的真实,而不是再现自然。举个例子,在车水马龙的广场写生,梵高的眼睛像斜视了一样,他看不到面前长着灌木丛的人行道,只有盛开的夹竹桃,呈现在画面上的就只剩下鲜花,因为这就是梵高想表达的生命力。

 

第二个批评是说梵高画的太快。别的画家几天甚至几个月才画完一幅油画,梵高兴致上来,可以一天一幅。他特别快的绘画速度和粗犷的笔触,被当时的评论界认为是过于粗野,缺乏思考和技术,不精致。

 

第三个批评是说梵高用的颜色太鲜亮了。像他的代表作《卧室》,紫色的墙壁,亮黄色的家具,砖红色的地面,绿色的窗子,橘红色的被子,这样的色彩组合艳到极点,不符合配色原理。总之,依照当时的审美标准,梵高的画一点都不像,一点都不精致,也一点都不美。

 

但这些批评正好说明了梵高的伟大之处。批评者们推崇的像、美和精致,是西方艺术从古希腊时期就一直在不断追求的理想的美和对客观世界的准确再现。这种美是克制的,遵循严格的比例和规则。比方说古典绘画大师拉斐尔,他画的圣母,就是参考了好几个女模特最美的地方最后综合到一起的。这种画法少则要画上几个月,多则需要几年,才能达到自然美和理想美的和谐统一。

 

就算是当时是先锋的印象派,他们描绘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本质上也是在追求对自然更精准地再现。但西方艺术史走到梵高这里就是一个拐点,从我们刚才提到的《吃土豆的人开始》,梵高不再追求再现自然,也不再去追求美,而是去追求内心的精神世界。他的画法充满了自己的主观感受,这种艺术观在当时当然是不为人接受的。

 

但几十年一过,整个世界都开始被这种创造性的风格迷住了,后世好多画家的作品中都有梵高的影子,尤其是后来的野兽派和德国表现主义画派。在梵高去世十来年后,我们可以在野兽派代表人物马蒂斯的作品中,感受到梵高式的粗犷笔触和充满主观性的色彩。

 

不过,当时的梵高在巴黎依旧是四处碰壁。两年后,他突然离开了巴黎。通常传记都说,梵高离开的理由是要寻找更明亮的阳光。但本书指出,梵高离开巴黎的真相是为了不影响提奥。原来在巴黎,兄弟俩跟其他前卫艺术家们一样,成天上小酒馆喝酒,去红磨坊找妓女,提奥的健康开始亮起了黄灯,关节疼痛,身体乏力。梵高对自己的健康毫不在乎,但是他担心自己的生活方式会毁了弟弟的健康,于是选择了离开。

 

离开巴黎之后,梵高去了法国南部小镇阿尔,梵高在阿尔的春天里发现了大量可以入画的东西,开花的果园、鸢尾花、吊桥、夜间的咖啡馆、落日下的播种者等等。后来很多评论家认为,梵高在阿尔到达了创作上的高峰,他的个人风格已经非常成熟,对色彩和笔触也运用自如了。

 

我们要讲的第三幅代表作《星夜》,就是梵高离开巴黎后创作的。

 

当时梵高的作品依然卖不出去,寄给画商们的作品毫无反响,有的差点被扔进了垃圾箱。几个月过去了,梵高还是没挣到一分钱,只能靠着提奥寄来的钱,每天吃几片面包,紧巴巴地过日子。

 

对这样一个又穷、脾气又怪的外来人口,阿尔的居民自然也不会理他,孤独中,梵高特别希望能有一个朋友来陪伴。他写信给画家高更,邀请高更一起工作,一起花提奥提供的生活费,用每月交一幅画给提奥作为回报。

 

梵高几次三番的邀请,高更犹豫了半年才答应。巧的是,阿尔好像是高更的福地,一到阿尔,提奥的画廊就接连发来好消息,高更作品售出了,挣了上千法郎。这对于梵高来说是雪上加霜,高更的成功似乎让提奥对哥哥失去了信心,提奥不再苦口婆心地催促哥哥创作有销路的作品,信也写的越来越少。除了艺术上的成功,高更在妓院显然也更受欢迎,对这一切梵高都只有羡慕的份。

 

更多的刺激来自于日常生活上的冲突,无论谈艺术还是聊天气,梵高和高更总是说不到一起,没有一天不吵架的。梵高对高更的态度很复杂,有点嫉妒他的成功,又害怕高更离开后,自己会更孤独,这些情绪一直折磨着梵高本来就不健康的神经。梵高发现自己出现了幻觉,而且越来越严重,他说看到有东西飘在空中,有时候又觉得自己被绑在了椅子上,动弹不得。这几个月里,他有时狂躁得难以接近,有时又几天不说话。

 

让梵高彻底崩溃的最后一击很快来临了。

 

1888年12月23日,梵高收到了弟弟即将结婚的消息,这可以说是梵高最害怕的事情了。因为长久以来,提奥是唯一在精神上和金钱上支持他的人,一旦弟弟有了家庭,提奥自然就不会把梵高放在第一位了,梵高预感到要失去这个亲密的弟弟了。

 

也是在这一天,高更终于忍受不了梵高的神经质,直接提出要离开阿尔。在这两个消息的刺激下,梵高精神失常了,在幻觉中,他回到空无一人的房子,对着镜子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还把耳朵用报纸包了,送去了高更常去的一个妓院,最后他因为失血过多昏了过去。

 

割耳事件后,梵高进入了生命的尾声。他的精神疾病时不时爆发,但只要清醒,梵高就继续画画,短短一年半创作了150多幅油画。

 

他的代表作《星夜》就是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创作的。在这幅画里,梵高的目光上了天,深入到肉眼看不见的天空深处,深蓝色的夜空中,黄色的月亮和星星被无限放大,连同画面前方火焰一般的柏树,形成一个高度夸张变形的画面,它们翻卷涌动,好像是一个个庞大的漩涡,像是要爆炸,也许这正是梵高的幻觉和内心挣扎的体现,现实和虚构的东西在他的头脑中似乎混合在了一起。更奇特的是,如果你再仔细看,画面前景中的小镇,却是以短促清晰的笔触来描绘的,如果单独看小镇部分,完全是一派祥和宁静,与上半部分的疯狂宇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对此,本书也用一百年后的医学研究试图给予解释,现代医学的“神经风暴”理论说明,大脑中的非正常神经元的“爆炸”,会动摇掌管意识和认知的神经基础,梵高笔下的画面表明,他的认知机制已被非正常神经元攻破了,他看到的世界不对劲了。

 

不过我们也要澄清一个一直以来的误解,梵高并不是在精神病发作时作画的。因为梵高发病的时候经常胡言乱语,还抓地上的土吃,这样的他没法拿起画笔。但如果你看过他的原作就会知道,《星夜》这幅画虽然给人天旋地转的感觉,但笔触却规则有力,发病的精神病人很难有这种控制力。虽然在疯狂中作画,听上去很浪漫,但梵高是抓住了短暂的清醒时间进行创作的。

 

好,我们来对梵高的艺术生涯做一个简短的总结:

 

首先,梵高成熟期的作品,在色彩的使用上受到印象派启发,但这种用色是充满主观性的,如果说印象派抓住的是大自然转瞬即逝的光,梵高抓住的则是他内心世界难以压抑的情绪之光,所以这些用色很多都不符合传统的色彩原理,但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灿烂辉煌的艺术世界。

 

更重要的是,梵高代表了西方艺术史的一个转向,他抛弃了美和再现自然,对透视原理不管不顾,大胆地用扭曲和变形,来凸显画家本人的强烈情感,表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受。

 

作家房龙在《西方美术简史》中概括得很好,他说在梵高的绘画中,所有的色彩与形象都必须服从他不羁的激情表达。这是梵高开辟的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所以他被称为后印象派的先驱,这也是他能成为划时代的艺术家的主要原因。梵高仅用了十年就取得了这么高的艺术成就,但他也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一个急刹车式的句号。

 

我们最后要讲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急刹车式的句号,梵高的死亡之谜。

 

通常的梵高传记,都认为梵高是精神病发作,开枪自杀身亡的。《渴望生活》里这样写道:“他把脸仰向太阳。把左轮手枪抵住身侧。扳动枪机。他倒下,脸埋在肥沃的、辣蓬蓬的麦田松土里——生生不息的土地——回到他母亲的子宫里。”这种像好莱坞电影似的浪漫记录可能并不符合事实的真相。

 

这本书用大量证据的表明,他的死很可能是意外中枪,并不是自杀。

 

我们先从梵高生命的最后一年说起。

 

割耳事件后,梵高的精神病彻底大爆发了,每隔两三个月就爆发一次,发病时间越来越长、间隔越来越短。但在梵高生命最后一年的5月中旬,距离上一次疾病发作不过两星期,梵高的精神病根本没好,提奥就让哥哥提前从医院出来了。这是为什么呢?本书认为是提奥有点急功近利,太希望梵高出人头地了。

 

1890年初,梵高忽然时来运转,出名了。因为巴黎一个评论家听说了梵高割耳的故事,又看了他的作品,觉得这个故事会很卖座,于是在杂志上写了一篇文章,称赞了梵高,让一辈子默默无名的梵高成为了艺术圈的一个焦点,他的《向日葵》等作品,首次放在后印象派的著名画家塞尚的作品旁边展出。

 

3月,梵高售出了人生中第一幅油画,《红色葡萄园》。到了5月,工作邀约、拜访邀请源源不断。这时候,尴尬的问题也出现了:该不该把这样一位成功在望的艺术家关在精神病院里?提奥做了一个决定,让梵高出院,他实在不希望精神病院的高墙,阻碍哥哥已经很近了的成功。但遗憾的是,如果梵高没有离开精神病院的保护,他可能就不会被枪击。

 

死亡很快来了。

 

1890年7月27日,周日,和平常一样,梵高背着画具去乡间作画,傍晚,他跌跌撞撞地回到居住的拉乌旅馆,告诉老板自己中枪了。由于伤口致命,大约30个小时之后,梵高医治无效,离开人世,时年37岁半。

 

关于梵高之死,这本书至少提出了4点疑问,有力地质疑了梵高自杀说,提出了意外中枪的说法。

 

首先本书记录了医生对伤口和弹道的分析:通常自杀的子弹射入角度是笔直的,但是梵高体内的子弹路线是斜的;伤口和子弹留在体内的状态显示,子弹是从距离身体比较远的地方开的,因此这更像是他人开枪射中了梵高。

 

第二,关于枪的疑点也很多。如果说梵高是自杀的,为什么他会有手枪,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更奇怪的是,击中梵高的枪支一直没有找到,关于枪击现场没有一个目击证人。警察开始的调查也说,这更像是一起意外中枪案件。

 

第三,如果是自杀,那么喜欢写信的梵高连封遗书都没写,这不合理。 

 

第四,梵高中枪后,告诉调查警察不要指控任何人。如果自杀,梵高为什么要担心有其他人被牵连呢?到了20世纪30年代,艺术史学家约翰雷华德在采访奥威尔时,当地人告诉他,是几个调皮青年意外打伤了梵高,梵高为了保护他们才隐瞒真相。

 

梵高之死关乎他的整个人生和人格,也关乎这个已经流行了近百年的浪漫形象,所以,这本书的澄清意义非凡。实际上,真实的梵高不是一个浪漫的人物。他因为性格缺陷,经历了两次职业上的失败;他在孤独中拿起画笔,独自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时代,却不被世人理解;好不容易事业有了一点起色,却被误伤至死。没有多少人愿意经历梵高的悲剧人生,不过,梵高留给世界的艺术作品的确是宝贵的财富。

 

梵高曾给提奥写过一段话:在我们的心里或许有一把旺火,可是谁也没有拿它来让自己暖和一下;从旁边经过的人,只看见烟筒里冒出的一缕青烟,不去理会。当我们听完这个关于梵高的故事后,我们不如打开梵高的画作,仔细看看那几朵灿烂怒放的向日葵,去感受他生命中的热情和挣扎吧。

 

好,《梵高传》这本书就为你解读到这。精华笔记在音频下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