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 | 桃之夭夭:围观古代媒婆说亲

周南 | 桃之夭夭:围观古代媒婆说亲

00:00
12:33

       西周初期,在周公姬旦摄政统治下,国家稳定、生活富足。那时的南国民歌被称为周南,其中收录的《桃夭》,是把女子比喻成桃花的老祖宗。透过这首诗歌,我们隐约可以看到,远在南国的一个乡里,路边开满了桃花,有户姓赵的人家,儿子都二十多岁了,亲事还没有着落。赵夫人糟心了好几天,这不,终于把乡里有名的媒人袁婆给请来啦。拉开诗词剧场的帷幕,我们去看看,两千年前的相亲是什么样的。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词剧场】

精彩剧目 尽在音频中


【知识点】 

      现在赞美女孩的面容,很少用旺夫相了,但是在过去,礼仪文化封建保守,女子长相娇艳、甚至是一张网红脸,并不是什么好事,怀璧其罪,不是背锅就是有其他祸事缠身,像桃夭这种,把女子美艳的比兴放在诗头,又添加了三重祝福的句子,让女子的美丽和幸福能够共存,除了思无邪的诗三百,后世很少有作品这么纯粹了


       比如杜甫的颠狂柳絮因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作为轻薄意象。再如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把桃花跟离别串在一起。魏晋爱菊花、唐朝爱牡丹,只有在春秋时期才有纯粹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现在的中式婚礼,会有锣鼓唢呐等器物演奏,春秋时的中国还没有那么聒噪的乐器,本土乐器大都追求空灵厚重,有礼乐之称,婚礼等仪式上演唱的,一般都是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民歌,桃夭这首诗歌,表现了南国富裕繁华的景象,过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本质上,其实是想追求家宅和乐。面如桃花气色好,姑娘一看就好生养。“之子于归”,是姑娘跟我回到家的意思,后面的宜其室家、家室、家人,都是说姑娘以后能生儿育女,兴旺家族的意思。古人认为妇女在社会中承担好家庭角色,就能让国家安定,现在的婚俗和意识已经更加先进自由了,不过家宅和乐这一点,依然是我们的追求。感谢收听今天的诗词剧场,诗人词人,下期再见。


出品人:田舒斌

总监制:郭奔胜

总制片人:申江婴

总策划:马轶群


导演:刘子华

编剧:邱生  赵益玮

声音设计:朱李杰

混音工程:王景轩

编辑:赵雨欣



【剧中人物】


旁白、赵公子:News华

袁婆:马嫣然

赵夫人: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是饭不是饭

    这个制作也太棒了吧!居然还是免费!

  • 一窗月

    声音很有魅力,剧场的形式可以让我们自己脑补画面。非常喜欢,且已分享给朋友们!

    华声2023 回复 @一窗月: 感谢支持

  • 华声2023

    听友微信群+18811611379

    几两春秋梦123 回复 @华声2023: 确实搜索不出来呀?

  • 赵益玮

    这里用“桃花之艳”来形容新娘面容艳丽,用桃子丰硕圆润来形容新娘的丰腴与健康,暗示着她将来生育多多,这才是“宜其室家”的真正的含义。《桃夭》之后,桃花就成了一个有寓意的词汇了,它和婚姻、性、男女之情,纠结到了一起。

    爱讲故事的老爹good 回复 @赵益玮: 好。

  • 顾北_n1

    火钳刘明 这个节目太棒了!!好喜欢啊!!一定要多更新呀

  • 金币灰皇

    主播的声音很好听,故事画面讲感很强烈,用简单的小故事讲解诗词的含义非常的新颖,而且生动有趣。

  • 朱蒂_bp

    骏马新花轿,朱门铜火盆,父老席前绕,结发一双人

  • 南浦余音

    赵大公子怎么有地主家的傻儿子既视感……哈哈😄

  • 1851212nbmg

    太棒了!每一篇都是听觉盛宴!完全颠覆我的听觉,真没想到诗词还可以这样聆听!👍👍🍵🍵

  • 淮南小山_7c

    桃之夭夭,可观可赏,可食可感,发三春之美,结夏秋之果,真真宜室宜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