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明心之路,只是精进还不够

42.明心之路,只是精进还不够

00:00
12:07

“苦集灭道”本是圣佛的四圣谛,是修佛之人要去行持的,可佛陀在《心经》又说“无苦集灭道”,即又要放下“苦集灭道”,指出修行路上只靠努力精进,是不够的,要正精进。且听本集精彩内容~



原文:无苦集灭道。





 

        我们再往下看,无苦集灭道。现在苦集灭道前面还是一样,加个什么字啊?还是无。从“空中无色受想行识”开始,我们就一直谈,到底“舍利子是诸法空相”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呀?无什么无什么?现在谈到无苦集灭道。“苦集灭道”佛家称为四圣谛。


        苦是什么?四圣谛的意思,就是说成圣成佛的四个真理、四个阶段、四个必须认识的东西,叫做四圣谛。苦,当然人生很多苦,不过大略来说,我们可以把它切割成八块,叫做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


        说生的时候苦,出生的时候很苦,这样解释当然也是可以啦。或者是说长一个瘤是不是生啊?也是生。苦不苦啊?也是苦。忽然多了很多钱,然后到处有人要绑架跟追杀,苦不苦啊?也是苦。那个也是生嘛。从平白无故多个东西来让我这么苦,是不是也是生?各位经典是什么学?类比学。不要死死板板看着这个字的字面的意思。


        好,老呢?心老也是老,人的身体老也是老,身体的衰老也是老,这些都是老,苦不苦啊?老的人才知道苦,连花生仁都咬不动,对不对?我们说要等到老的时候、悠闲的时候,然后再去旅游,结果走两步就开始喘,有没有?花生仁咬不动,要说要去爬个山没劲,唱个歌没心情,就是苦。


        病是更苦了。那个张飞说我天不怕地不怕,拿着大刀,然后他前面的人说:有一个东西你一定怕,说:没有,天不怕地不怕!他就写一个字在手掌心,这个你看了肯定怕。给他看哪个字?病,怕不怕?哦,怕死了它们。噢,对啊,怕死了。怎么不怕!一个感冒你就怕死了,对不对?还说别的?难过的要命,哦,赶快好吧,病是很苦的。


        死苦不苦啊?我们在这里是可能经历很多事,但是死都是认为还没经历的,不过想到就很怕。


        爱别离苦,我最爱的,可是却不得不别离,那当然是苦啦。


        怨憎会苦,我不想在一起的,却偏偏要碰头,苦不苦啊?很苦。


        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色受想行识在内在感受非常充沛,此起彼落,要平息它很不容易,就是五蕴炽盛的苦。


        这是一般人的苦,大约分起来就是这一些了。当然也许你可以写出第九项、第十项,行不行啊?可以的啦,不过大略就是这一些啦,这个就是常常产生痛苦情识的八种境遇。


        集,贪嗔痴的意思,就是三种令人无法自拔的情识,无法自拔的感受。因为有了分别心,而慢慢慢慢汇集成你的个性,你的贪嗔痴的模式,叫做集。慢慢慢慢形成你的人格,叫做集。


        灭,有了集、有了苦,而后觉得我要把它消灭,我要把它去除。而后呢,说我应该要有戒、我应该要有定,我应该要有慧来对治什么?对治贪嗔痴。就是可以灭去苦跟集的行持,叫做灭


        此三者善用之,可以为对治贪嗔痴的法门,而误用之可以为三种的净相之病。那么到底《心经》的这一段指的是三种的智慧、三种的法门,还是三种的病,那我们怎么判断?那你要看它前面加什么字?无苦集灭道,就是无苦、无集、无灭、无道。那这个“灭”在这个《心经》里面是好意还是坏意?是坏意,凶意。所以前面才加个什么?加个无,你得注意看。事关四圣谛,前面加个无字,也在去除之列,这个灭也在去除之列噢,跟苦集是一样的。故知此处的戒定慧指的是凶意,就是自以为有戒定慧的能耐而高人一等的那个心,也是指净相而言的。


        现在我们看,道呢是八正道。八种的行持。正见、正思维、正业、正语、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是佛家一般所通称的八正道。


        好比说思维,每个人都会思维,各人所见不同是不是思维?都是思维。为什么前面加个正?因为不能让你们各人所见不同,因为正的东西就是正,邪的东西就是邪,对吧!你要把错的拿掉变成正的,而不是说,好吧,你这个想法也对,你那个想法也对。现在的哲学家是发展出这种理论,这种理论可以让我们下台。可以让我们上台的时候比较有面子,比较好说话,我们各方面都不会得罪。这个是人事上跟人相处的哲学,是这样。可是于真理上是不是这样?这也表示邪说可以肆起,对不对?所以思维要不要正?正的留下,请你把邪的拿掉,不要全部都放在一起。


        好比精进,精进重不重要?精进很重要,可是呢要先握准了方向再开始奔跑,是不是比较有效果?那叫做正精进。没有方向就开始奔跑,这边是悬崖也奔跑,有没有?那边是荆棘也奔跑,那这种徒然奔跑有没有效果?没有效果。然后呢又能言善道,又带着一批人,然后他也在奔跑,后面的一批也跟在奔跑。往哪里去?不晓得。那这种奔跑到底是功还是过?不晓得,对吧。所以为什么如来佛在前面加个什么字啊?正。不是精进就可以,不是思维就可以,不是有话就说就可以,先搞清楚,对后世众生有没有益处,对众生都有益处,绝对不会对他们来讲形成很不良的效应,那我们再开始做叫做正。所以有正见,有正思维,有正业,有正语、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这一些前面加个“正”是我们自由社会所不能容纳的概念,自由社会就是说大鸣大放有什么都可以说。管它对还是不对都可以说,有没有?不对的我们也可以找出十条理由说它对,各位,你相不相信?那我们今天世界乱不就是这样吗?所以前面加个“正”,这个叫做八正道的行持,就是可以破除八苦的行持。


        此八者善用之,可以为八种法门,误用之也可以成为八种净相。当我在正精进的时候,我看那些毫无目标的人,正也在卖力地奔跑,我就心生一种不屑,就那个不屑是不是一种感觉?是种感觉啊。那个不屑是一种解脱吗?不是啊,它也是一种捆绑,对吧?这个就叫做正道里面的邪道。所以要不要放下?要放下。


        所以苦集灭道,前面加个什么字?无。那可见这个道要不要放下?要放下。那可见它指的是净相还是垢相呀?这是净相。好,四圣谛前加个无字,所以八正道也在去除之列。故知此处的“道”字是指凶意。是高人一等的那个意思,是指一种净相。


        好,现在我们来谈无苦集灭道。是说不论有苦集之垢相,或由灭道之净相,所产生的贪执、挂碍,皆宜直观心头一气之清真,则不为贪执或挂碍所迷惑,而可以立得解脱。你要记得噢,就是我们只要学习《心经》的前三个字“观自在”,观照内在感受清真跟自在。不论你垢相而来,不论你净相而来,不论它多深,不论在十二因缘的第一个环节,还是最深的第十二环节,这样各位了解吗?一返观立得清真。


        《六祖坛经》里面有这么一段,“行思禅师曹溪法席盛化,”曹溪就是六祖说法的地方,行思禅师听到曹溪,有六祖大师在那边说法,“径来参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他问六祖说要做些什么事,才不会堕入对待。阶级就是对待,才不为对待所苦,不为垢净所恼。垢净是不是对待?就是不为垢所恼,大家是容易懂的,不为净所恼,各位你不容易懂,为什么?因为你一开始想要踏入修行,你就是想要离开垢而得到什么?净。结果就被净所绑死。怎么样绑死你啊?净不能绑死你,因为有了净、有了一点点程度开始心生不屑,有没有?开始高人一等,那个时候就把你绑死了。这个心情也是不愉快啊,对吧?我看到那些不修行的人,我实在是有气啊。你自在吗?你不自在。你是本来是来学自在的,各位,结果后来呢?因为我开始学会了有一点自在,所以我开始不自在。因为我看到那些不自在的人,我就很不自在,有没有?结果你自在吗?你还是不自在。所以说我要怎么做才能够脱离所有对待之苦呢?六祖说:你问我做什么,我先问你,你做什么?“汝曾作什么来?”,你一直都做什么?行思禅师说:圣谛亦不为他说:苦我不为的,集我也不为的。而要去解脱这个集,有没有?开始自己要生戒定慧,这个我不为的哦。而要解脱八苦,要有八正道,我不为的。是说苦也困扰不了我;有没有?集也困扰不了我;灭也困扰不了我;道也困扰不了我。圣谛亦不为。六祖说:那你说你这个圣谛都不为,落什么阶级?落什么对待?你被什么对待所苦?你告诉我。他说:“圣谛尚不,何阶级之没有对待捆绑我,我连圣谛都不为。深器六祖很器重这个人,后来也是代表六祖能够到各地弘法的一个很有深度的一个禅师啦。也有一些著述存留在我们这个世间。


        这一段就谈到圣谛。所以四圣谛是我们修佛的人,一般来说一开始就必须先了解,跟去行持的东西。可到最后你会发现读读读,读到《心经》的时候要不要放下?这都得放下。而且最后都读出一身病来。当我们开始就知道佛学的伟大的时候,当我们在看到别的道学的书,我们会说:这个是那个魔所写的,有没有?当我们开始相信耶稣的时候,我们再看到人家拿香,有没有?那拜过的都不能吃的,然后看到这心里不舒服。这个就是这一段里面经典所要谈的净相的病。


        你不舒服,你不舒服因为什么?因为你觉得你正在高人一等的地方,所以我不舒服,这个不舒服起来时候还高人一等吗?没有高人一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本力门店管理

    很好

  • 言观观言

    感恩!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谢讲师!20220831

  • 摩羯同学读经典

    修行,垢相容易破,却容易执着净相!

  • 13900021bds

    12因缘讲的最明白的大师!

  • 听友242272567

    很好

  • 本力门店管理

    很好

  • 本力门店管理

    很好

  • 木己先生

    感恩讲师!

  • 青春是一种态度_hU

    苦是命,生老病死,无可抗拒。 集是由苦带来的感受,而生的贪嗔痴等各种习性毛病。 灭是如实观照,看到实相后气上攀附的贪嗔痴自然而然没有了,宽两秒要练得来。 道,没有了攀附,没有了人为的干涉,气血走自己该有的路,行天然的造化。

  • 听友80521344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