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观自在”,深不可测

06.“观自在”,深不可测

00:00
10:07

看佛经万丈,不如看《心经》一卷,而《心经》一卷的精华又全浓缩于“观自在”三字。那么“观自在”的真义究竟为何?“观”不是向外看,而是向内,是观察内在的感受、情绪、念头这三者是如何纠葛不清的。

原文:观自在菩萨

        好,现在我们谈本文,刚刚我们谈的是什么?经名。会不会太长一点?但是不长不行,因为前面这段听不懂,后面都可以不用讲,后面都可以回去买翻译本看。前面听的懂呢,翻译本都可以抛,你进入到你心田里面,你会找到不同的答案。


    我们看观自在菩萨,达摩祖师曰:“自在菩萨者,灵灵明明之自性也”。自在就是毫无控制、毫无沾染、毫无束缚、毫无枷锁,才叫做自在。“自在菩萨”是指你灵灵明明的自性的显现叫自在菩萨。所以学者勿将此句以佛号来解之,这样子太简单、也太肤浅,才不会迷失掉《心经》的本宗。


        好,我们现在来看“观”这个字,我们先来了解,“观自在”不是这么简单,它是讲一种心境。而这个心境就是我们刚刚的篇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整个总和下来就在“观自在”三个字上面,如果悟得透,这整部《心经》就透了。


        “观”,目视于外曰“看”,觉知于内曰“”。不是用眼睛的,俗曰感觉、曰觉察、曰体会,不参与、不造作,只是在一旁静静地去欣赏、观察、去解析它,这就是所谓的“观”。不参与的,不要进去搅一趟浑水,你只是静静地观照,你眼睛闭上,只是往内静静观照一切的发生,这就是所谓的“观”


        故“字主于内观,它主要是内观不是外观。观光的观,有没有?我们到哪里去欣赏名胜古迹,我们也是这样走过看一看,我们不去改造它的,对不对?就是这个心境。不过我们现在进入内太空,我们进入内的世界,我们也是到里面到处看看,我们不改造它的,我也不参与它的,叫做”观“。所以”字主于内观,观察内在的感受,观察你的情绪,观察你的念头,这三者纠葛不清的关系,而旁及外察,外面是小事情,外面简单,里面不简单。


        “观”字从见,有没有?旁边是不是个“见”?示其有所见也,有所觉察。又“雚”字为草木丛集之名,“(观)”字的旁边是不是一个“雚”字?草木丛集之名,言其于丛杂草昧之中,而能有见之,在很草昧之间,很难理厘清的当下,闭上眼睛定神仔细观照,而我发现它的真相是如此清真,就是这个“觀”字的意思。


        “观”有得,见常人所忽略、所不能见者,所以“觀”者,“觀”这个字有“歡(欢)”意,旁边改成欠字,就是欢义;者“權”(权)也,加个木就是“權”,借法以修持,不可自为高蹈,断灭以自负。要观察,不是说看什么看?后天污浊的东西有什么好看?感觉什么东西?说上了先天,犹如虚空,毫无觉受,对吧?这是一般人不屑于“观”,自为高蹈,法不用了呢,一切的进步也就没了。所以呢这个《心经》的第一个字劝你法要拿来用,勿断灭以自负。


        好,我们看“自在”,两个意思:一、言其人人本自俱有,不从外来。自在的自,自己在,就是你单独的存在,是没有加任何东西,叫做“自在”。还有第二个意思,是在讲它的无拘无束、性真独露。物自物、气自气、我自我,物、我、气血、感受、念头全部都各自切开,各自独立,皆不相混,这个叫做“自在”


        “自在”不是穿着很潇洒的披肩,有没有?然后拿着很好看的咖啡杯,吹着很凉的风叫做“”。拔个草也不行,拿个锄头也不行,有没有?配合团体做动作一下也不行,到处翘着嘴巴,只有拿着咖啡杯跟披着他的披风,戴着那个很有性格的草帽的时候感觉是很“自在”。那个我称为“假自在”,不是“真自在”。物自物,我是我,气血生起灭去归生起灭去,念头的飘荡归念头,各自完全独立,试试看。简言之,“自在”即吾之心、性都能够在各种的外境气血、感受、情绪、念头,各种内内外外的交互动荡下,仍得活泼自如的意思,一点点不会攀附的。


        什么样的水代表哀伤?没有的。这样的流不哀伤,怎么流都不哀伤,它是没有这个意思的。什么样的气血叫哀伤?原来是没有的,但它不断地流、不断地流,冲击着你,把你过去哀伤的情境下就是这个感觉,那个潜意识不断冲击出来,当下你发现你无法解脱的啦,你就是深深陷在里面,它困难就困难在这一点,它是一种感觉。


        好,“观自在”三个字把它凑起来,观察本心的存在,“自在”自”你自己;观察本性的存在,这也是你自己;观察气血感受的清真的存在、观察外境人事物的自在、观察众生的自在,通通叫做“观自在”。于内而言,不期盼、不迎求某种自己喜欢的感受,也不排斥、不嗔厌某一种感受,像科学家一样,对于自己内在所有的发生感受,只是静静的旁观,这就是最基本的“观自在”


        通常你在静坐的时候,静坐了三年五年,你会很得意洋洋告诉人家,我最近几年我有很深的体会,而你所谓的体会,不外乎就是某一种你喜欢的,你以为有道行的那一种觉受,不外乎是如此!而别种再兴起的时候你会说这个月我比较糟,我正在努力,下个月就会比较好,对吧!这是“观自在”吗?不是,这观你喜欢的而已,不是观察一切的存在,并非如此啊。


        练习对自己内在的发生,做冷静的观察,不让自己的心对内在的任何发生有干涉、助长的机会,观到身中该发生的变化都能够尽情的让它发生,酸就让它酸,紧就让它紧,沉就让它沉,动荡就让它动荡,不该发生的一项却也没有发生,你的助长没有,你的约束没有,完全放开了,这就是因“观”的功夫到家,而使自己本性中的造化开始显现。本性造化寄托在气里面,气的自然流动,造化就开始显现,佛家说“观自在”就在讲这些东西。


        我们看《养真集》里面怎么说:“凡看书必要看得通彻,体认在自己的身上才有得力处,《大学》下手功夫全在格物致知,而看佛经一藏不如玩《心经》一卷。”你看《大藏经》不如就看《心经》一卷,几个字?两百多个字。《心经》一卷呢?不如解“观自在”三个字。


        所以我们常说《大藏经》浓缩下来是《金刚经》,《金刚经》浓缩下来是《心经》,《心经》》下来浓缩是什么?“观自在”。这三个字悟透就可以,就是所有经论拿来看就跟白话文一样,是非常简单的。


        再看另外一段“人之神在心,而心之机在目”,特别是眼睛特别容易带动我们的心神。目用在内,而心即随之在内。目在内的意思就是眼睛不要用,不是叫你反转你的眼珠子,很多人误会了。故曰“观自在”,就是眼睛闭上,不用看的,用感觉叫做“神”,神用于内。“”即返观,“自在”则是心自在,是你自己的自在,你的所有生命的,你的本我生命的所有自在,包含你的法身的自在,你的气血的自在,你的感觉的自在,你的念头的自在。人若返观之久不但心自在,而心静定已,神气一定恍若初醒,真如天地交泰,其妙有不可尽言者。这就是很多禅修的人,坐到后来说内在有不可言喻之妙,阴阳的交媾、阴阳的造化,真是不可言喻之奥妙。


        《易经》说“观我生”,《易经》有一个卦,叫观卦,这在观卦里面的辞。“观我生”是在讲,观我的生生之性的自在,无物我之混。而另外一个爻辞却说“观其生”是在讲观人情之所需,观众生之自在。在另外一个爻辞这四爻写到“观国之光”,乃是观我与万物、我与众生之自在,但此经名为《心经》,且以度脱自己的苦厄为用,故当以观察自我心性,不受外境、气血、感受、念头之动荡而牵扰,为其观照之主轴。可以说观照之初步,而到后面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有没有?菩提萨婆诃”。那一段则又讲到“观其生”,“观国之光”,其实什么经典拿来谈都一样的、一致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张畏157

    感恩讲师把我心灵最深处的话表达给现在愚痴的我,让我知道我是淮,让我知道该怎样回家,让我知道该怎样成为本来的我。

  • ellen128

    观自在是佛所说的法,《心经》浓缩的精华所在。像科学家一样,静静的旁观自己内在所有的发生感受,就是 “观自在”。

  • 扑实头

    “像科学家一样,对于自己内在所有的感受,只静静旁观”,如何才能做到?

  • 本性莲花

    收获颇丰,感恩讲师讲解,会一直关注下去

  • 言观观言

    感恩!!!!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谢讲师!20211124

  • 愚媛

    物自物 我是我

  • 笨笨的素素

    观自在,讲到《易经》中的观卦,“观我生”,观我的生生不息的自性。“观国之光”,《道德经》中讲到国可以指自己的身体,如此刻静坐中的热疼如国之风光,只是观。体验《心经》,继续期待讲师讲《易经》。

  • 南屏闲人

    非常深刻

  • 本力门店管理

    讲师讲得太好了

  • 幸福快乐雪儿

    三个层次:察觉自己内心,观外面小事,观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