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摩诃的真义(一)

01.摩诃的真义(一)

00:00
12:03

进入《心经》的奥妙是什么?解读《心经》的方向不是在每一个字的文义上,而是在感觉上。佛经里保留梵文的部分多半是与解脱的心法有关。那么,“摩诃”要告诉我们什么?请来探究


原文:摩诃

        《心经》它有200多个字,字是非常的短,那能够背诵《心经》的人也非常多,天天诵念的人更多。可见得一般人在他的心目中里面认为《心经》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经典,这一点共识则是我们不必再去强调它。那么如来佛讲经说法四十几年里面,他的整个精髓我们可以说在《金刚经》里面了,《金刚经》我们刚谈完。《金刚经》的整个精髓如果我们再把它浓缩下来就是《心经》,《心经》的原文它是蛮长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的人说般若波罗蜜心经、有的人说波罗蜜多,这是一样的。翻译的时候它的原文的尾音,把“”有没有翻译出来,其实它所讲的都是一样。它总共只有200多个字,可是字短,意很长,尤其呢它每一个字是直指我们的人心来说法的,所以它是一个切身的题。


        这个《心经》要解开里面的一些密码,它并不是靠我们逻辑、推理,思考、语言、文字、翻译能够有一丁点的收获。若是这样可以有收获的话,那已经会背诵或者天天在书写的,这种人是非常非常多。可是能不能进入《心经》的这个奥妙,就看能不能在你身上,把每一个字,在你身上落实得来,它是一种体会的题目、一种练习的题目,这就是体会《心经》它有一点困难的地方。


        尤其是心跟气的关系,虽然古人在文章里面也有谈到,但因为不多,那心跟气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造成我们人类在修心的这个路程上这么多的迷惘?到底我们遗漏了什么样很重要的关键?为什么我们整个社会,好像整体的心灵越来越浮荡、越来越焦躁?到心灵机构咨商的人越来越多,整天在追寻心灵改革的人、禅修的课程的人越来越多,这是所为何来呢?你看我们现在的科技这么进步,我们资讯这么发达,每个人都认为这么聪明,可是自己的心没有快乐的能力,必定我们有疏漏了一个非常非常重要而切身的关系,一个关键我们没有把它给认清,所以我们今天特别再来把《心经》里面的这些经文的意思,我们逐一的来给它做一翻译跟解释。


        我们先看“摩诃”这两个字。摩诃,它这个是梵音,没有翻译,在佛经里面举凡保留梵音,没有翻译的字,多半都是跟解脱的心法是有关系的。持某一种心境、某一种方法,心进入某一种方法、某一种知觉,它是可以解脱所有的一切的痛苦的。那跟这个心法有关,可是语言所不到,跟感觉有关语言就不到。


        比如说“酸”,我说跟一个没有吃过酸的人讲“酸是什么”,各位你应该怎么表达?纵然你是读遍天下书的人,你也很难用文字去表达这个东西;但是当他尝到的时候,酸其实是很简单的。但你要用文字表达没有办法表达,再经过翻译就失真又更多。所以翻译者纵然他才高八斗,他也了解酸、他也吃过酸,但他不敢翻,他为了要提醒你的注意,就好像踩地雷一样,他要提醒你这两个字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实在是没有办法翻,那么找不到中国字适当的,那他就用梵音把它保留。


        不过虽然是梵音保留,但他当时在选择哪一个中文字适合那个梵音的原意,如果找得到相同的意义,差不多的意义的,那它多半会有那个音相近就好,但又会取我们的中文有那个意,把它拼凑起来摆上去,所以我们碰到保留梵音的部分我们要特别注意。


        好,我们看“摩诃”,“摩诃”是广大之意。可是这个广大指的不是空间的大小,它指的是心量上的一种广大,是在你的心地上无所不包。所谓什么叫心地上无所不包?心地里发生什么?心地里有贪嗔痴爱、心地里有烦恼痛苦、有快乐、有迷茫、有贪嗔痴爱的存在、有三心四相的存在。这一些我刚刚所唸过的这些词,它不是一个字,它也不是一个声音,它是一种感受。


        例如说“嫉妒”这两个字,它不是一个怎么样用语言来翻译的问题,当你嫉妒心在发的时候,在你内心是什么感受,它是一种感受,我们不好讲;可是曾经发生过嫉妒的人可以理解,它是一种感受。


        例如“贪爱”,也不是用文字怎么样去说明,说他看到了什么东西他非取不可、非握有不可,倒不是这个问题,真正在爱的时候也没想这么多,但爱占满他的时候,他的全身上下充满充沛的一种感觉,是一个感觉的问题。


        所以于心地上无所不包,这个“心地”两个字,它指的是你的心的烦恼痛苦三心四相发生的地方,它里面发生的各种的变化,组合成你各种的感受,形成你各种的心情。不论是哪一种感受,统统一概的含容、概括承受,全部接受下来,只看它的真相,不跟它翩翩起舞,这是所谓“心地上无所不包”。


        而非“于事物上无所不纳”,但我们常常对于“广大”的意思,解经典就有这点痛苦处,《心经》讲的是心,所以字字句句要往哪里解释?往你的“心”。那你的“心”在你身内还身外呀?在你身内。所以我必须这些字都讲在你身内的某个地方、某个感受上面、某个知见上面,这才是不遗失了先人写这个经的本意。


        若是《心经》的每个字我把你解释到外面的事件上去,虽然我们把外面的事件上我跟他相处的道理说得很好。我怎么样做他才会舒服,我怎样做长远对我是有益的,怎么样做对我是有德行的, 好,但我们这样的解释是属于逻辑的解释,逻辑的解释这些不必写这么高深的经。你有没有发现读起《心经》似懂非懂,若是人跟人的相处之间的关系,其实它很简单的,国中一本《公民与道德》就已经完全足够了。各位认不认同我讲这个话?不该有的东西不要拿;看到别人有好表现应该要祝福;绝对不强夺人所爱;有东西要跟好朋友分享。不是很简单的道理吗?可是我们读了这么多的书,在你办公室里面你仔细给他看一看,真是像个都市丛林。对吧,那么简单的道理在这么高的学识的人身上是毫无办法落实的。


        你每天数一数办公室的人的起心动念,你会发现纯净的也有、可敬可佩的也有、不干不净的倒也是很多。那么简单的道理我们没有办法做,那是因为问题发生在你的身内、在你的心上,它并不是在外面。不是在逻辑上面,也不是你道理懂得少。有一些人道理真的懂得不多,小孩子你看道理懂多少?道理是懂很少。可是小孩子他道理懂很少,我们又看他这个事情做得不好,又做错了,可是其实我们对他也没有多少责怪,我们反而有一种疼惜,有一种爱怜,对吧?所以我们不会真的去责怪道理懂不多而事情做错的人,倒不是在这里,而是在于两个内心的抵抗,两个内心的敌对,两个内心的敌意,那个不好的感受正在萌生的时候,在你的内心里面,那个才是问题所在。


        所以这边所谓的“摩诃”他既然不敢翻,它所指的不是说你度量要放宽阔。把那一些犯错的人统统给他包容下来,我们要找出他的原因,让他改过向善,所以我们把他放出来,是这样吗?不是这样。那些好人就不用生存了,事物上是有选择的。


        当一个公司的主管,有的时候他必须开除一个人,因为他没有抉择了,他要维护更大的团体,他必须舍弃一个小小的牺牲,所以于事物上、外在的事物上是有取舍的。


        “摩诃”指是心量上的、心地上的广大;它指的不是变成烂好人,对着再怎么样做错事的人也不敢一个颜色,或不敢一个指正,或永远只是鞠躬哈腰。在很多地方是可以这样,在某些地方,他也没有办法这样的。这是因为在事物上我们是必须有所取舍的。


        好比我们在做一个木工,什么时候我应该放下榔头,换一把锯子;什么时候我应该把锯子放下换一把刨刀,这是有选择的。对不对?我们在人事上也是一样,什么时候应该软?什么时候应该硬?这是有选择的。什么时候应该表现我们的和善?而什么时候应该表现我们的坚定?这是有选择的。


        好,所以无所不纳并不表示对于事物上好坏都不分,不是这个意思。但觉心是无是非好坏的,是没有这个是非好恶的。对于你的心地的小小的发生,好比我们看着一个机器人,一个机器人做很多动作。机器人受里面的程式控制,它可以帮人类做很多贡献,但有时候它也会造成一些催毁跟伤害,对不对?如果你不懂得去控制它的话,控制机器人的内在的东西,如果我们懂电脑的人仔细给它分析开,它就是0101,不断的交错跟组合,对不对?所以产生了很多很多的动作。如果我们从它的外部产生的动作之后来讨论它对人类是贡献还是伤害?那这固然是有是非的;可是如果我们回到它的内部,造成它这些动作的机制,竟然是起於毫无意义的010101的话,那你就看出它的无是无非,无好无恶,有没有?它的真相出来。


        同样的一个人,你做出了很多的事情,你说出了很多的话,别人都看的到你的存心,你存的什么心,你试图的去掩盖虽然你也很清楚,可是造成这些你这么多举止、这么多的性格、造成这么多人的动荡、这么多人的不安、这么多的敌对,如果你懂得往你的心头里面去观照的话,什么程式来控制你?它的真相为何?若是你看到那一丁点的感受正在操控着这么庞大的一个人,或者是这么庞大的一个团体,如果你懂得往那个根源看去,你就会看到一个无是无非、无好无恶的一个最后的真相,这就是如来佛所谓的“如是观”。看到最后的真相,原来我们的内在存在着太多的迷茫,一个本无是非好坏的东西,被我们加了太多太多的攀附,攀附上了太多太多的知见,所以造就了我们的内心上没有办法得到清真,这讲的是“摩诃”的意思。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黄庭心学

    上工治未病 生理、心理、事理, 一切病因的总根源都记在经典里! 三教圣贤、七部经典 总有一款适合您 在志工温暖陪伴与互动中,共同进步! 邀请您一起 21天养成好习惯 每天0.5小时共学先圣经典 提升生命品质 请打开海报,扫码回复“经典学习”

  • 丫子子

    好赞哟,终于等到你

  • Bruce2415

    感谢张老师精彩讲解 摘录了受启发的句子: 1.“能不能进入《心经》的奥妙,就看能不能在你身体落实得来。它是一种体会的题目、一种练习的题目。” 2.“不论是哪一种感受,统统一概含容、不跟它翩翩起舞,这是所谓的心地上无所不包。” 3.“一个本无好坏的东西,被我们加了太多太多的攀附,攀附了太多太多的知见,所以造就了我们的内心没有办法得到清真。”

  • ellen128

    《心经》是《金刚经》的浓缩,总计有260个字,《心经》原名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诃不好懂,到底是什么意思?它是指心量的广大,在心地上无所不包。

  • 静怡_fe

    感恩张讲师法布施

  • 王叔叔讲故事

    “如是我闻“——《心经》为何没有这个开篇呀?

    一_mbb 回复 @王叔叔讲故事: 因为玄奘译本是节本不是全本 建议看其他几个译本会有开篇内容

  • 王叔叔讲故事

    心在哪里

    1520396nixg 回复 @王叔叔讲故事: 愣严经有七处征心

  • 言观观言

    感恩!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谢讲师!20221202

  • 马杨森

    每天听8个小时,现在心理有变化,情绪稳定了,照见自性,观其自性

  • 森贝斯

    非常感谢张先生的讲解,令人茅塞顿开,句句含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