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修心的根本是什么?

44.修心的根本是什么?

00:00
10:23

修心的根本在于是否能够显现一个“无相的心”,而只有离一切相,才是整个修心的关键。本集主要阐述要挣得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必须在离一切相上努力,离一切相后所剩下的就是如其本来的真相,它的内涵不在外,只在你的内心一方寸气机起伏的当下,不攀附任何的贪嗔痴爱,方能修得无所住的心。


1、如何把心里的贪嗔痴卸除下来?

2、如何在你的内心里真正的离一切相?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09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紧接着如来佛在后文再说明,什么是离一切相?他说:“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这一句话就是在补述前面所说的“离一切相”这几个字到底是什么内涵,就是这个内涵。“一切相”从哪里离?相不在外,相只发生在你的内心上。外面的东西本无高下、本无美丑、本无你我,万物都只是自然的存在而已啊!这个高下、你我、善恶、美丑、好坏,是谁在分呢?是我们的心在分别。然而仔细地观察,我们的心分别的时候,其实并不是用脑袋在分别,而是用我们的感觉在分别。我感觉到它的美、它的香,所以我喜欢。我感觉到它的丑、它的臭,所以我讨厌。大部分的分别知见,都是在那个感觉充满在我的身上的时候,我们的对待知见才有一个攀附的一个着力点。

那么这个着力点在哪里呢?就在我们的心头、我们的黄庭,气机微微起伏的刹那间发生的。所以菩萨要离一切相要从哪里离呢?如来佛虽然没有说明,但你只要观照你的相从哪里发生,你就会了解。从哪里才能离呢?就从心头的气机正在发动的时候,去检验它的真相,才有办法离相的。因为那个气正在变化的时候,就是我们的贪嗔好恶正在上演的时候。但是气它本来是无相的,气的活动是没有意义的,仔细观照气的活动的原貌,盯着这股能量起伏的原貌来不断地去分析、去观照,我们就能够把好恶对待的知见,在一刹那间全部把它给卸除下来。这个就是所谓的离一切相,在你的内心里真正的离一切相。

经文说:“不应住色生心”哪,这个“住”是攀附的意思。胸口的一股气或能量,它的感应起伏本不具有任何的意义、不具有任何价值,没有什么价值观,但是随着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与外缘接触的时候,在我们的心头产生微微变化的时候,这个微弱的变化能量竟被我们的习性把它判读为贪嗔痴爱的一种力量,这个便是我们这些凡夫好恶的模式。好恶不只是一个想法,是一种不得自已的感觉。然而观照心头气机起伏真相的时候呢,我们却可以在色的感应中不染色的贪嗔,因为看到色的时候内在有感应,可是当我观照内在感应的微微起伏呢,它又没有色的意义,所以叫做在色的感应中不染色的贪嗔。在声的感应中,同样的可以不染声的贪嗔。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感应中,我们的心头透过观照实相,都可以得到清静自在。这个便是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生心。

当然,我们可以来推广这段话的义理,把它做在生活上的一个类比。例如,我们的心不住在任何宗派上来生心。我喜欢哪个宗派,那谈到这个宗派我就喜悦、我就觉得非常的庄严,谈到别人的宗派呢,我就觉得不屑、我觉得他们像撒旦,这个并不是好现象。这个是住在我的宗派来生分别心。那另外也有住在我的身份地位来生心的,也有住在我们过去的生活经验来生心的,但这一切都是染着、都是执着、都是一个“住”。

佛陀说“应生无所住心”,什么叫“无所住”?无所住之后剩下什么?就剩下心头一丁点气机起伏自然的感应、自然的清真的感觉。人们的六根跟六尘不断地接触,心头气机呢,很自然地会发生一些微妙的感应和变化,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没有再比这个更自然的事了。不在这个微微的起伏上面攀附知见,不住在哪一种气、哪一种感觉上来生心,不住在我的宗派生心,不住在我的身份地位生心。气上没有宗派啊!气上没有身份地位啊!不住在我过去未来的生活经验而生心,在这个气上只有当下畅然的起伏,没有过去未来啊 。不住在我的好恶贪嗔上面来生心,我们常常把气的起伏,哪一种气视为贪,哪一种气视为嗔,可是气本来没有这个意义啊,我们硬是把这个气想象成这个意义,想象成那个意义,这就是住。我们不住在宗派生心,不住在身份地位上生心,不住在我们的好恶贪嗔来生心。而这个“应生无所住心”,要在哪里落实?我们知道不要住在这里生心,但怎么落实?心只在方寸微微的起伏中,你的好恶分别只有在胸膛内气机动的时候才具有好恶分别的冲动和不能自已的力量。不住方寸气机起伏而生心,就是所谓的“应生无所住心”。

心是什么,心就是黄庭一窍中的气机变化。为什么我要花很多时间写《心即是气》这本书?这几个字有什么好讲的,讲了一本书难道还不够,还要办很多禅修、很多体验、很多活动,还要叫大家不断去观察、去觉知,它的原因是为了什么?就是要让你了解,人类对待的心念是被什么所挑拨、所捆绑。只有在方寸气机起伏微微变化的当下,我们才受到那些对待的挑拨和捆绑,所以心不在其余啊,心只在一方寸的气机起伏中。我们总以为问题是出现在我们脑袋中的想法,没有错,脑袋的想法也会引发情绪。但仔细的观察你更会发现,在黄庭未动之前,你脑袋中不论是想象一件事,或一个人,这些想法、这些念头,它随时可以像风一样的,它随时都可以飘散,丝毫没有罣碍我们的力量。一直到你感觉到一股感受充满你的胸膛,所有的贪嗔烦恼便顿时把你给淹没、把你给占据、把你给罣碍。不相信的话,你可以找一个时间,在自己的脑海中想像一个比较在意的人事,开始想的时候呢,那个在意的感受还未生起,你会觉得你随时都可以放下,这没有什么啊,随时都可以停止这个想法。但是你若是想象到爱恨交织的感受浮现出来的时候呢,那个时候要你理智地去看清这个事情的真相,会变得有些困难,并且要你立刻恢复平静的心情呢,你会觉得你做不到。因此,问题并不在于脑袋的想法,而是在于后来,在你的身中、在你的心头生起的那一丁点的感受,而这一丁点的感受也正是所有心灵学问的一个主轴所在,它才是主角,脑袋不是主角,胸中的感受才是造成你挂碍的主角。一般经典中所谓的三心四相,指的就是这个心头处一丁点的气机起伏跟攀附的见解。因此,所谓“生无所住心”,就是在这个气机起伏微微变化的当下,把上面的贪嗔痴爱统统卸除下来,透过你的观照实相统统卸除下来,去除它对我们控制和约束。那么要如何的把它卸除下来呢?观照当下的实相,就可以把它完全地卸除下来。因为实相里面没有烦恼,气的实相只有畅然起伏,里面没有你我、没有得失、没有善恶。一观照到实相显现的时候呢,你的心灵立即恢复原有的自在和清明,你立即得到自在的心,这就是“无所住”的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言观观言

    感恩!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谢讲师!20220113

  • 芳枝

    修心的根本就是“离一切相”,就是心头的气机正在发动的时候,去检验它的真相,看贪嗔好恶怎么上演。透过关照就可以把上面的贪嗔痴爱统统卸除下来,生无所住心。难!只有好好练习

  • 静_z9u

    离一切相:生无所住心❤,相不在外,万物都没有高下美丑,只是心在分别,着力点在黄庭气机微微起伏的一瞬间,在气机发动的时候检验,观察气活动的原貌。 住:攀附。能量的感应不具有任何意义,是被习性判读为好恶,在色的感应中不染色的贪嗔,声香味触法也是一样。 无所住:气机起伏自然的感应,气上没有知见没有过去未来,不住在好恶贪嗔上生心,就是应生无所住心! 心不在其余,只在一方寸的起伏当中,一股感受充斥你的胸膛时,立刻被贪嗔痴爱捆绑,胸中的感受才是主角,如何卸除?观照当下的实相,实相里没有烦恼。

  • 盘古观哥

    张老师对经典的理解等同于大道

  • 关雎子

  • 1896658dcye

    老师讲的太通透了,得道高人!感恩老师🙏🙏🙏

  • 木己先生

    感恩讲师!

  • happydays_64

    离一切相

  • 笨笨的素素

    这集太精彩了,【离一切相】,相是什么?从哪里离相?怎么离相?讲师抽丝剥茧的解析! 气本来没有意义,我们硬是把这个气想象成这个意义,想象成那个意义,这个就是住。 心是什么,心就是黄庭一窍中的气机变化。

  • 笨笨的素素

    生无所住心。感觉时时刻刻都在住呢实相里没有烦恼、得失、善恶,反言之,还有烦恼、得失、善恶就不是实相,观到的是情绪。继续练习观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