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如何走出平庸的恶——《朗读者》解读(上)

第十三讲:如何走出平庸的恶——《朗读者》解读(上)

00:00
50:27

好,开始吧。

我们今天讲《朗读者》,我相信很多人可能看过这部电影,然后可能看过小说的人稍微少一点,不可否认,电影拍得很不错,但是我觉得小说有更丰富的一些描述,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朗读者》的作者显然是有好好地研究过汉娜阿伦特。我们今天表面上是讲《朗读者》,其实它只是个素材,我们通过这个素材,或者说它所提供的一个个案,去分析一个比较严肃的政治哲学问题,那就是,什么是恶?以及恶的平庸的问题。


那么这是《朗读者》,我们现在很简要地介绍一下《朗读者》的内容。它是说一个叫汉娜的人,她曾经在纳粹的集中营做看守,她每个月的任务是写60名囚犯押往奥斯维辛去送死。在一次遣送中,差不多是1940年左右,在遣送人贩时留宿的教堂就遭到了轰炸起火,结果锁在门里面的几百名女囚被活活烧死,只有一母女俩活下来了,女的还是个小孩子,然后五名看守安然无恙。二战以后汉娜就隐姓埋名,做了一个电车售票员,到1958年,她遇到了一个患病呕吐的人,得了猩红热,这样的一个15岁的中学生叫米夏,然后就帮他清洗,然后送他回家。在这之后米夏就到汉娜的寓所去表示感谢,一周后两人就发生性关系,开始不伦之恋。然后经常地,两个人淫乱完了之后,汉娜就留在浴缸里,就让米夏给她朗读这些小说,米夏他就从与汉娜的交往当中获得了自信,后来汉娜不辞而别,整个前半部分,差不多就是讲一场不伦之恋,就是相差二十一岁的他们,36岁的汉娜和一个15岁的男孩发生了这么一个故事。


不好意思。

好,那么下半部分是多年以后,米夏考上了法学院,法学院当时就搞一些法庭审判,然后要去一些模拟审判,看到一些基本问题,然后他们就到法庭去观摩,这时候米夏就发现汉娜成了被告,在被告席上汉娜拒不认罪,最终因拒绝笔迹鉴定,然后就承认自己的罪行,那米夏就突然明白了汉娜原来是不识字的真相,但是在矛盾当中,他并没有向法庭透露汉娜是文盲,汉娜被判处终身监禁。后面米夏结婚又离婚,他的婚姻也很不幸福,他始终活在汉娜的阴影底下。汉娜入狱以后的第八年,离婚后的米夏就开始朗读书籍,并把录音带和录放机寄给汉娜,这对汉娜来说,她进了监狱找到可做的事情,算是有了安慰,对吧?她就对照录音读书识字,给米夏写信,但米夏从来没给她回过信,不过一直寄送录音的,就这样寄了十年。米夏于汉娜出狱前的一周去看望苍老的汉娜,发现已经不复当年之感,这可以想象得到。几十年,汉娜也知道这一切该结束了,所以说不顾米夏为她做出的出狱以后的生活安排,在出狱前的最后一天上吊自杀,基本是这个故事情节。


好,我们现在就回到我们今天要解读的前面,这些关于欲爱的部分,我就比较简练地讲,它是作为我们今天要重点分析的“平庸的恶”的铺垫。我们看这一场爱,显然不可能有什么结局的,这两个人是不是有真感情,大家会问这话,这时候我们会涉及到什么是感情?就像我们读书会经常读张爱玲的文本,大家经常会问一个问题,跟某某某到底是不是真爱,是吧?我发现很多人都非常关心这样的问题,其实我反而觉得这个问题并不重要,因为这就意味着我们对什么是爱,要进行一个本质主义的定义,换言之,当你定义的时候,你就把爱作为一个比较理想化、完美化的东西了,它要符合各种各样的一个标准,如果有些标准缺失了,我们就说他们不是真爱。但是事实上,在现实生活当中,你会发现基本上所有的爱都是有残缺的,就没有完美的爱,对吧?因此就像我们读张爱玲的《相见欢》时的感觉一样,在婚姻里面她是个围城。但是你不进入婚姻也很痛苦,它也是个更大的牢狱,所以说进去不进去,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怎么去发现去体验,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他们俩之间,从表面看,我们觉得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甚至这个女的肯定占有主动性,因为她相当于色诱未成年人,但从感情起因来看,汉娜确实是充当了米夏的性启蒙教师。在电影里面,还有小说里面,汉娜她穿丝袜的这些镜头,都会有一些特写,确实是很迷人的。然后从感情基础来说,我们知道当时米夏是病了,汉娜去救他,有点像美人救病人,不是英雄救美人了,这些我都略过去。然后还有米夏对汉娜的爱,我觉得这一点才值得分析。我记得我们心理学读书应该放过这部电影,我有一个分析,米夏肯定是有一种恋物情结,尤其小说里面有很多的细致描写,汉娜比米夏大20岁,这场爱情当中她处于主动地位,然后汉娜一直是叫米夏小家伙,对吧?小家伙带有一种色情和亲昵意味的称呼,维系了一生,直到老得称他为小家伙。然后他们经常会吵架,但是每次吵架都是以米夏的认输而告终,所以小说里面写道,他说,她轻而易举就把我打败,我似乎一心不甘,不过不管怎样我都只能情有独钟。就汉娜的这种强势既让米夏感到自卑,也让米夏获得了自信,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一个体验,就是通过她,才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开发出自己的潜力,小说里面描写他,在此之前他是一个对学习,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自从有了爱情滋润以后,他焕发出生命的激情,学习、体育,包括人际关系都是突飞猛进,成为一个自信的人,所以我觉得这一点还是很值得去分析的。而第四点就是这种感情能够维持一生,就因为汉娜保持了自己的神秘。我们知道,就是我们没有占有,没有拥有的时候,我们都会神魂颠倒,一旦拥有以后,尤其是男人一旦拥有女人,都会觉得再不重要了。米夏从来没有真正拥有过汉娜,这是特别有意思的一个场景,因为汉娜有两次是决然要离开他,这两次的前提,都是米夏开始被汉娜感情冷淡了,米夏开始觉得自己了不起了,第一次通过害怕变得自信的米夏,让老师和同学都刮目相看,社交活动也增多了。这时候汉娜意识到,心理招不住他了,有点审美疲劳,就毅然离开,来让这种记忆和回忆,成为米夏心中永远的一种美。


第二次,当然是更重要的一次,就是米夏到监狱里面去探望,一看汉娜长得又老又丑,身上还有体味。然后这时候米夏这种心理,这种最微妙的东西,汉娜当然一下就能够捕捉到,所以说尽管米夏为汉娜已经安排好了,好像井井有条的,但是汉娜就毅然决然自杀,这也是特别有意思的,在这个意义上,我还是比较佩服汉娜这样的人。


好,我们现在来看汉娜对米夏的感情,这段我就简要分析,第一个他更渴望爱,也更需要爱,更坚定也更脆弱。因为她战后又隐姓埋名,又是纳粹集权体制的一个神经末梢、一个底端,又是个文盲不识字,当一个电车售票员,她本来是有很好前程,因为她工作做的很好,她这本来在西门子公司有提升的机会,但是我们知道在这样的大公司,一旦提升,就意味着你要有相应的知识和管理能力,汉娜知道自己不行,要掩饰自己是文盲的身份,所以她当时就主动地报名参加了纳粹党卫军,当然参加纳粹岗位我觉得也说不过去,就像我们今天多少年轻人离开大公司,他也希望报考公务员一样是吧?如果我们认为当时汉娜的罪由是,因为她离开西门子公司,要去成为纳粹的一份子,集中营的一个最低级的小科员,我们今天也可以说今天想成为公务员的人,你们也都是汉娜,你们也都可能加入这样的一个体系,我觉得这种类比是有点问题的。第二,等到看到她对米夏的爱也会更复杂,考虑会更多,对吧?她是有道德的重负的,她不是说我玩弄一下,我解渴就可以了,她不是这种心态。第三个,汉娜她离开的理由,我归纳了这几个,这都是有文本依据的,但是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们重点要讲后面,就没有说。第一个是要么没有爱,要么是为了逃避,她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去爱,其实都是有这种心理负担的,还有最后为了尊严。汉娜表面上是一个很坚定的人,小说里面有这么一段,就是有一次两个人就吵完以后,第二天两个人去宾馆,米夏留了一个纸条,结果汉娜不识字,他回来以后,汉娜当时就大发雷霆,两个人就发生剧烈的冲突,后面汉娜哭了,之前她从来没有哭过,米夏一直认为汉娜就是一个非常坚定的形象。所以米夏这样描述,他说:

我已经见识了她哭的样儿。比起那个坚强的汉娜,哭鼻子的汉娜让我更加的亲近,她开始展现出温柔体贴的一面,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一面。

表面上是在说爱情,其实都是在影射极权政治,我们知道马尔库塞写过一本重要的书叫《单面人》,单面人其实也就是这样的一个产物,极权机器会制造坚强的汉娜,她会忽视柔弱的汉娜,对吧?汉娜其实是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女人,非常普通的一个人。但是极权非要让她装得特别坚强。很显然,体制是变态的,已经违反了人性了,汉娜也是这样,她撑不住。


好,现在我们就开始要进入很重要这一句话,非常关键: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做?这是汉娜在纳粹的法庭上质问法官时说的一句话,可以想象法官在法庭上振振有词,问你为什么要那么残忍,汉娜就反驳,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办?故事的前半部分只是披着不伦之恋的外衣,就是少年米夏和淑女汉娜的一次莫名邂逅,成就了他们的一个短暂的露水生涯,然后迅速堕入情网,之后两个人就离开。但是到了后半部分,故事的情节急转直下,汉娜从一个孤苦无依的中年女子,变成了十恶不赦的杀人恶魔,就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德国女人,成为了助纣为劣的纳粹帮凶。所以说,就会让人突然发现《朗读者》这部小说蕴藏着某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这就开始出来,否则的话,我们还是停留在二流的地摊文学的层面。

但是汉娜并没有觉得自己践踏了道德,她在法庭上说:你如果是我,你会怎么办?实际上,这种辩白是指向每个人心中的道德标尺的,我们知道汉娜犯下的罪是她选囚犯送往奥斯维辛,在大火烧房子的时候,不给犹太囚犯开门。但是要按照她的逻辑,这关道德什么事?这不是道德问题,这是责任的问题。你如果要谴责她,你就会面临这个问题,如果你是我们会怎么办?面对棘手的问题,我们看法官是怎么回答的。法官说:

有些事儿是不能卷进去的,而且,只要不伤及皮肉,不送掉性命的话,怎么样都必须以之脱离关系。

其实法官的这一番话,大家想一想有什么问题?或者有没有值得我们去同情地理解的地方?法官的问题在于,他可能并没有处境化地去思考。汉娜说,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办?这是一个处境化的质疑,尽管我们都有普遍的道德感,但是当我们身处到具体的环境当中时,我们的选择,是受这种处境和条件支配的。所以说,如果你是我,在这种条件下,你会怎么办?我们经常会说一句话叫屁股决定脑袋,这是一个典型的处境化的提问,法官说的是,有些事情无论如何你都不能卷入,只要不是让你毫无选择或者苦难,不是让你真的一点都不能承受,那么你就必须要忍受这个苦难,对吧?你就不能够协同作恶,基本上是这样的一个逻辑。但其实法官的这种回答,并没有真正地答复汉娜的质疑,质疑是非常难的,我觉得从哲学层面,我们真的可以去探讨很久。但是法官有他的理由,因为事实证明,汉娜并不是毫无选择。汉娜说,我不让这些关着的人出来,那是我的责任所在。但是我们知道责任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法律责任,一个是良心责任。当你坚守职业道德或者法律的责任,而导致它和更大更高的良心发生冲突的时候,比如说你接受这个责任,就会导致几百无辜者的死亡,这时,你是不是还要接受这个职务?所以说,功利主义表面上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其实它的背后有价值判断的。我们知道功利主义面临的一个质疑,比如说我们为了拯救一个人,要你杀一个人,你愿不愿意?很多人都说不行,如果为了拯救一个人杀两个人,我相信很多人也会犹豫,那么我为了拯救两个人,杀一个人呢,拯救三个人,拯救十个人,杀一个人呢?我相信很多人就还是在犹豫了,我现在问,如果为了拯救1万个人,我们杀一个人,你愿不愿意?这是我想90%都会愿意了,对吧?但是我刚才举的这个例子,一个一个推的例子,实际上是在反驳功利主义的。因为功利主义就像我们上次讲《局外人》时说的,他只是以数量来计算,在功利主义的眼中是没有质的计算的,但是当我们会发现数量的计算的话,其实不存在多少问题,因为你再叠加多少数量,只要我是两个人,拯救两个人和拯救两万个人其实是没有差别的,如果按照功利主义的这种最本质化的理解是没有差别的,就说既然我能够拯救两个人,我杀一个人是绝对正当的,就是说我为了拯救两个人而杀一个人,它的正当性一点都不弱于我为了拯救2万个人杀一个人的正当性。这就是对功利主义的一个类推,为什么给大家讲这么复杂,其实是在磨练我们的一种思维品质。就是你一定要去抓住功利,因为如果你认为杀两万个人,其正当性是超过杀两个人的话,其实你在功利主义的这种数量原理里面,你已经注入了价值评判的标准,价值评判的标准肯定是不妥当,这是我想当然,我是试着从这来反对的。因此法官的这么一种反驳,其实是有理的,换言之,它不是绝对,处境本身也需要被支配,或者说在小的处境之外还有更大的处境。我们不能局限于我的小的处境,否则的话,每个人都可以为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开脱的理由。我们每个人都不容易。如果是大家都不容易,前一阵重庆发生的公交车事件,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做?绝对是正当的,司机是正当的,我当时气成都不样子,这个女的也是正当的,是不是?我觉得我受委屈了,坐在公交车上的这些乘客,更是觉得我正当,我又没有害人,我们也口头上表达了谴责。你说假如我阻止,又会带来更大的问题。我们经常是以结果倒推原因,前阵子我跟朋友聊过重庆这个事件,我们经常谴责说,公交车上的这些人,没有一个是无辜者。我们经常会说这种话,但我觉得这不是一种好的分析案件的方式,没有一颗雪花是清白的,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我觉得这种分析逻辑有一定问题,其实就是有无辜的,或者说哪怕他们都是都不是无辜的,他们之间还是有程度的差别。当我们说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时候,其实你是全部一锅端,实际上你是忽视了大恶小恶之间的程度差别,而我们知道公共秩序,它重要的就是,微妙的边界区域的问题。很显然那司机的罪恶程度比这个乘客肯定要轻多了,既然你们有差别,我们为什么一视同仁,一车人都完蛋了?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就一定要在逻辑上尽量清醒。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法官的反驳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你不能纯粹的处境化,问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办?这样子来辩护,因为我们可以找到实例的反驳,事实上,在纳粹时期那就是有人身处汉娜的位置,人家没有做恶,当然有这样的人,哪怕你们只要找出一个就可以了,我不需要找出十个。我只要找出一个。就像当时我们分析洞穴奇案,经常会有这个事情,一群人就掉在洞穴里面了,结果饿了几十天,我们就投票把其中一个人杀死,出来以后我们就可以辩护,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办?我们都在洞穴里面,都会饿死,难道都会饿死就是要杀人的理由?事实上,在人类历史上就是有存在这种事,不会五斗米折腰,哪怕我在最险恶的环境下,我也不会杀人,而且这种案例还层出不穷,不是说所有的。其实洞穴里面,真正投票杀人的还是少,要不然每次矿难都会有杀人事件的。所以说,在分析这个问题时,两个方向都极致地分析一下。

好,我们继续看汉娜的质问。这体现一个问题,就在现代性的处境下,我们的官僚化制度和劳动分工所带来的难题。现在的劳动分工,他是一种去道德化的方式,它会导致你的道德盲点,使人不必为远端的道德后果负责,这是《现代性与大屠杀》里面的一个观点。就像我们今天说杀人要人道,如果福柯来说,他会说你这不是人道,我们就是要从以前残酷的刽子手亲自拿着砍刀,把人头给它砍下来,后来发展为绞刑,再后来用枪,到后来注射杀人或者用电,而且用电刑,都会用两个开关,然后两个医生同时去按下开关,你不知道是哪个开关导致了罪犯死亡。通过这样一种技术化、制度化、程序化的装置,就使每一个人参与到屠杀过程,流水线的每一个人都觉得我不用负责任,你说这叫人道吗?表面上是说要减轻死亡的痛苦,这不是人道,但恰好使每个参与杀人系统的人,都认为自己没有道德责任,我觉得这会带来更大的人道主义的问题,所以说我现在分析平庸的恶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这背后是有很多现代性原因,它导致对行为对象的非人化,而官僚体制的运作又导致行为本身的合理化,每个人都说我不用负责。我就是一个小公务员,我就整天填表,怎么会让我负责?以技术责任代替了道德责任。如果你开关弄错,电刑时由于电没准备充足,把人家直接烧焦了,这时候你要负责任,因为是你技术失误,而这个问题它就变大了。

好,我们看就是在整个纳粹的战争机器当中,其实是有无数个像汉娜这样的人,这些人都是无名者,都是机器上的一个个小螺丝钉,他们共同完成了这种专业化的行为,他们每个人都是专业化的一份子,但专业化的行为会导致道德感迟钝,这是一体两面。当然我们今天我们也强调需要专业主义,新闻专业主义,法律要专业主义,教育也要专业主义,这种话当然很好,医疗也要专业主义。但是这样的一种专业主义,可能在伦理道德上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就是道德感迟钝。它仅仅是你的工作的一部分,每天就按照最专业化的一种要求,完成了这样的流程,好像我就没有责任了。我不喜欢去医院,就是这个原因,去医院就发现你不是人了,你成了一个对象,被推到各种各样的检测机器里,你是不存在的,这是我的一种切身感受。我并不反对专业主义,我们一定要强调专业,但是对于专业主义所导致的道德感的迟钝,我觉得需要有一种警惕,一直要提醒自己,不要因为干成专业,就让自己变得迟钝了。就是我当老师,今天告诉大家,我为什么从高校辞职了?当然有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理由,是有高尚的道德理由,确有捍卫学术自由,捍卫道德底线的意思,但其实有一个理由,我没有说出口,今天可以说出来了,就是因为我对教育的厌倦。我教了差不多十年的书,每年我的教学水平肯定都有提高,但是我越来越发现,我从课堂上找不到我的价值感,每一次都感觉,费了很大的劲去备课,但这不过是例行公事,再加上学生的反应本身也迟钝的。现在高校的这些学生,他可能也被专业化机器所污染,他仅仅是觉得我修完一门课,就是为了拿学分,他不知道修这门课程的目标是什么,为了学分?这不是很变态吗?上课明明应该是为了长进,但我们是为了拿学分,这就是教育制度的变态,所以当我看到这样的学生,也会降低我的价值感,我们就要时时提醒自己,当你在上课的时候,你还有激情吗?你还有温柔和怜悯吗?还有慈悲吗?一直要提醒自己,我觉得这是我说的道德感之分。

下面我要说,汉娜拒绝西门子的升迁,选择去党卫军应聘,其实也是无可厚非的。这是个体化的选择,我觉得我们也不能说你只要选择了某种东西,你就一定错,事实上在人世间可供你选择的东西是非常少的,你真要想选择一个绝对高大上的,道德感非常纯洁,毫无瑕疵的职业,你会发现没有这个职业的。前一阵有Me Too运动,你会发现没有哪个职业是干净的,Me Too运动是从公益圈开始的,很多从事公益圈的人,都抱着很高很美好的一种愿景,但你进去会发现不是这回事,所以说,我认为其实都是被结构化、被体制化、被你的生活世界的殖民化的,我们今天是处在一种被生活世界殖民化的这种处境里面,这是哈维马斯用存在主义的观点去概括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危险,比如说我们慈善机构本来是以爱为目标的,但是一旦机构化、结构化以后,就有可能走向的反面。

好,你看她的工作对象,仅仅是一张张报表,一个个数据,一枚枚公章而已,而且对汉娜来说,她的工作还比较粗鄙,因为她不识字,因而只能在整个官僚体系的最底层艰难地挣扎。所以你不要认为你是公家人了,你就了不起,可能你在乖到体系,你是真最底层最糟糕的,就随时可以让你充当守门人,但是随时又可以把你踢掉,让你充当替罪羊,你既是守门人,也能够是替罪人,可能就会出现在这样一种尴尬的地位,而汉娜,她就是处在最底层的,而高层可不管,高层的人都是非常光鲜的,他们好像都彬彬有礼的,非常温文儒雅的。你看上层的这些人,他负责大屠杀的部分,在纳粹地体系里面,它叫国家安全总局的经济管理厅。这是当时负责纳粹大屠杀的机构,这听起来是一个非常中性的技术化机构,我们是经济管理,谁知道经济管理厅应该是负责这个玩意儿的?所以当一个人成为高层,觉得自己是在经济管理部门工作的时候,其实他已经没有多大的负罪感了。就像最高院批复死刑执行的机构和部门,他们就喝着茶,然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们不会有道德负罪感。事实上,由底层像汉娜这样的执行者来承担触及灵魂的工作,因为他们会直接的和对方对抗,直接就能看到生死,能看到流血,但是生命一旦成了工作对象,生命本身也就非人化了,所以汉娜在法庭上斩钉截铁地回答说:

不开门是因为这是看守的职责所在,她们跑了怎么办?我的任务就是维持秩序。

她这话就正中了现代官僚体系的命门。而下面我想说的是,官僚体系有两种,一种是常规的制度,一种是秘密的治理,一种是直接管控,一种是间接管控。我们说极权体制的党卫军,在不需要动用暴力的时候,它不会动用暴力的,它会靠一整套的车间流程,来完成它需要解决的目标。但是一旦需要直接动用暴力,他们就可以直接的越过很多环节,直接实施暴力。在中国、就有专门的社会学家,像赵秉钧他们有相关方面的研究。其实大家都能注意到,我们的这种治理模式,就是常规化的治理和运动化的治理的结合,是吧?这是优势,我们需要规划的就进入常规化,但是需要运动化时,以运动的名义,我们可以超越任何常规,一旦有谁在运动当中碰到了,撞上风口,你就倒霉了,但是一旦躲过去,你就可以幸免,基本上是这样,哪怕运动化的治理或者非常规化的制度,它也是官僚体系的一部分,我们要关心的是,从这种间接暴力到直接暴力,其实仅仅是一步之遥,顺理成章,这中间是没有任何道德障碍的。

这是我们今天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道德障碍,你会发现有些人他可能在台面上讲要民主,要法治,要反腐,他讲的比谁都好,比段万金都讲得好,但是一旦有一天需要另外一套话语,他又可以用那套话语说得特别的熟练,他可以在两种角色,两种身份,两套话语,直接切换,完全是无缝对接。这个是问题,中国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原则,没有精神的高贵,而且大家都觉得对于投机的实用主义者,要理解他们的难处,结果导致大家都不需要研究,就是说我们的原则都是可以交易的。这个是最大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我这种分析是就处境化的分析。比如说,如果是犹太人设计或者在另外一个社区,他们法利赛人太地方主义、太规则主义,我会说,你们要多讲点灵活性。但是在今天我们的处境下,到今天为止,我们有没有恒定的价值目标?有没有恒定的追求?我们先不要说国家,哪怕落实到每一个个体,你有没有这样稳定的、恒定的价值目标在支撑着你的行为?很少对吧?其实大部分人都是墙头草的。所以说你不要看今天有很多毛左,我从来不相信有真正意义上的毛左,说不定有一天一旦变化,他唱民主自由,比你还唱得响,可能争夺话语上,你们就不行了。


好,我们现在来看,就从刚才所说的,我们已经接触到核心问题了,就是关于恶的平庸的问题,或者叫平庸的恶,其实严格来说要翻译成恶的平庸,叫罪感的良知,最著名的是这本书,在中国都有好几个版本,最早是何怀宏他们做的黄皮儿。后面又是一个版本,现在还有最新的版本。我们知无知也有,就是《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伦理的现代困境》。这个事情是发生在1960年代,当时以色列的特工特别厉害,到阿拉伯到阿根廷,秘密抓捕了纳粹的一个负责输送犹太人到集中营的总指挥,叫艾希曼,他隐姓埋名逃了几十年,就把他抓回来了。当时引起轩然大波,以色列就要开始进行公开审判,当然是必要公开审判。当时阿伦特已经早就已经在美国了,他后面就主动给美国申请,她是作为纽约的一个特派记者和特约观察员,然后全程的参与观摩了这场审判,从1961年观摩这张审判以后,她最后就写了一份关于艾希曼的审判的一个报告。这个报告引起了轩然大波,阿伦特对这个报告是非常的严肃,她不仅全程参与了庭审的过程,她还想看一看艾希曼——我们众所周知的一个杀人恶魔到底是什么样子?要了解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想法?什么样的心态?她就近距离观察,而且她又看到差不多有3000多页的各种审讯的卷宗材料,然后出了这么一份报告,但这份报告就把整个犹太社群全部得罪了,包括朋友全部跟她翻脸,所以我觉得阿伦特非常的了不起,这才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就是我为了真理,我可以得罪所有人。阿伦特也拍成电影了,里面有些场景,确实把她的那种心情描述地比较细,在知无知也放过,还是值得一看。

我们现在来看一看阿伦特当时的一个感受,切身感受:

这个“杀人魔王”看上去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他身上有一种恐怖的、难以表述的、难以想象的恶的平庸。他尽忠职守,严谨勤奋,每天埋头于时刻、报表、车皮和人头统计数字,而且极具工作效率。第三帝国的国家理性支配也完全合法化了艾希曼的关官僚行为。他一再强调自己只是庞大系统当中的一个小齿轮。使得纳粹的罪行得以实现的绝大部分人都具有这种平庸特征。他们轻易就放弃了个人判断的权利。平庸并不代表无知。

我们知道纳粹很多的高官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具有一流的智商,一流的智慧,而且他们有一流的审美和艺术天赋,他们喜欢看荷尔德林,喜欢听巴赫,喜欢瓦格纳,喜欢这些东西,艺术水平非常高,但是为什么他们还会做这样的事情?阿伦特对此给出了他的答案,实际上他们仅仅是拥有外在的知识,他们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思考能力,那些东西不过是他们的一种消遣,并不是他们真正的一种思维思考的能力,而且艾希曼从未后悔,因为他一直认为自己没罪,他当然不后悔。他不允许自己面对现实,他在回避现实。他经常爱眨眼,其实有些纪录片里有一些片段,反正给我的感觉他戴着眼镜,穿着西服文质彬彬,你感觉还有点猥琐是吧?一直在眨眼睛什么的,就是他又不后悔,他又不敢面对真正的现实,所以他有罪。因为服从在纳粹被视为一种美德,所以阿伦特说平庸的恶预示着对生活的无耻毁灭。就是的,我们今天多少人就是艾希曼这个样子,所以阿伦特强调艾希曼:

他在道德和智识上的一种空洞,内心的虚无。他骨子里面既不充满仇恨也不癫狂,也没有嗜血欲,但可怕的是,他体现了纳粹罪恶的无个性化的特征,一个封闭的体制内所形成的集体人格,他的话语、工作都是源于纳粹的新的正义秩序的需要。


我们所说的话语,我们的工作的模式,真的是很像,我们就不用再影射了,大家一看就知道了。关于艾希曼的这样的一个特点,其实在小说里面,这部小说里面也有很多的体现,我想说的是,实际上这部小说它反映的这种思考的深度,在某种意义上,或者复杂性上是超过了阿伦特在艾希曼的审判里面提供的报告,但是她没有真正超过,阿伦特在后来其实一直在对自己的恶的平庸的概念进行反思,直到她去世前,她的《康德政治哲学的讲稿》,我的那本《正义的判断》里面收入了几篇,我写了阿伦特的书评,其实都是阿伦特晚年,包括她的《康德政治哲学的讲稿》,还有一本《责任与判断》,也是她后期的,她在里面有很多对自己当时在艾希曼被审判时得出来的结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反思。我觉得阿伦特也是一直在进步,她的《艾希曼的审判》其实又是比她在写《极权主义的起源》的时候又进步了,《极权主义的起源》里提出一个根本的概念,它是从康德那里来的,到了艾希曼的时代,到了晚期她提出了关于思考意志的判断,就回归到亚里士多德了,所以我觉得我们为什么要读源头,阿伦特是受了亚里士多德很大的影响,如果你多读读亚里士多德,当然你就能够读懂阿伦特,当然阿伦特受海德格尔影响也很大,是吧?

好,我们看小说。他是把这样的一种平庸的恶,形容为当时整个纳粹体制下的普遍的麻木不仁,并对此有深刻的描绘。尤其是在审判的时候,你会发现这场审判就像我们上次我讲加缪的《局外人》,几万人在开始审判的时候,这些法庭法官、律师、检察官和记者都在互相的问候致意,握手寒暄,他们都是熟人,但是在被告眼里,你们又握手又寒暄,他怎么想?我是局外人。同时在这部电影里面也有反应,小说没有反应,就是说对法庭开庭开了很长的时间,但是到后面程序很冗长,大家都很想尽快的完成,都不审判。刚开始抓到艾希曼时候,大家都很兴奋激动,但审判到五天十天以后,都觉得太重伤,赶紧完成,然后要到以色列取证,大家就特别的高兴,我们可以顺便去旅游,对吧?然后到旁观者米夏,法学院的学生,他在观赏你,他后面为什么要给汉娜去寄朗读带,他说他也需要这种麻木。好,现在这问题是,如果是你,你是怎么办?作者说你们现在所从事的事情,和当时纳粹时期的这些法官所从事的事情不是一个样子吗?纳粹时期的法官不也是觉得程序太冗长,我们要尽快的完成分配给我们的任务吗?集中营的囚犯不也是对新来者的恐惧是无动于衷,熟视无睹吗?就像他们每天都要面对屠杀和死亡一样。

所以说在集中营里面人都会具有一种本领:

生命可以缩减到就那么几件事儿,行为也会变得冷漠无情、肆无忌惮,煤气中毒、炉子烧死也都成了家常便饭。

大家已经习惯死亡了,我们现在叫习惯死,是吧?我们已经习惯描写文革期间的一种扭曲。因此,我想说句阿伦特,当她提出恶的平庸的概念,其实后来有很多人批判这个概念的,我们今天不批判,我只是想沿着阿伦特的思考,使它更加的深入一点,就是按照阿伦特思考的逻辑,她提出平庸的恶,并不意味着在平庸的恶之外,还存在什么深刻的恶,甚至高贵的恶,我讲法律文学讲过很多次,恶都是苍白的,都是肤浅的,我们老是以为是恶很深刻,包括我们在读小说,经常会为这些恶人所打动,每个人可能都会迎合我们心中的一些东西,但是少数民族要塑造一个正面人物也特别难,我们认为正面人物是很苍白的,但其实不是因为我们不倡导,而是因为我们对于很美好的事物缺乏想象力,我们今天好像对恶的事物充满想象,对美好的事物缺乏想象。就像很多人质疑基督教经常会说一句话,天堂是什么?我不想上天堂,我第一个上地狱,里面吃喝玩乐啥都有,我上天堂干什么?太枯燥乏味了,经常有这种想法,其实是对天堂缺乏想象是吧?后面我就针对这种方法,说什么叫做天堂?什么叫做地狱?我们不给实质化的定义,我们作另外的一种定义,就是说地狱是,你越不想要什么,什么就越会降临地方,这就是地狱,你不要认为你可以吃喝玩乐,其实不是的,地狱永远是超过你的意愿,你的想法,而天堂也是超过你的意愿,你的想象的,就是你觉得好的东西还会超过你,天堂没办法实质化定义,因为就是超过我们的想象。比如说如果有个有思考能力,有自信,有追求的人,大家都会有一种体验,其实有时候美好的东西确实是更长久的是吧?包括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包括亚里斯多德概括的外在上、身体上、灵魂上的善,为什么思维的乐趣是最好的乐趣?其实只要有过体验的人,都会感受得到,所以恶本身一定是非常平庸的,不存在深刻高位的恶,一切恶在本质上都是平庸的,一切作恶者说到底也都是平庸者。而平庸的恶希望有依附性,它就希望在集体的、制度的、技术的幌子下,逃避责任的重负,它不敢面对恶和去实现善的深度。我经常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崇尚的就是崇尚的,每一步都是非常艰难,因为它是有深度的,需要扎扎实实的走下去。而恰好相反,当它对善感到绝望的同时,反过来又把善的缺失作为行恶的理由,我们既然不能实现,所以我们就成为了我们的一个理由,既然是存在的,它就是合理,对吧?我们经常会这样的思考。

好,我们先休息一会,谢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融融秋日

    这一集录音不好,刺耳

  • clzscx195

    漢娜在這種體制當中是認識不到這種體制的罪惡的。這種體制是在戰後被審判的。漢娜也許認為這些人反正都是去送死。那麼早死,晚死應該是一樣的。不過是殊途同歸。這是什麼惡呢?我們每一個人處在這樣的環境下,是不是依然會是那一個惡人?

  • 寻丘

    不大同意老师说的一切的恶本质都是平庸的,恶的根源与恶的追随者我觉得还是不同的,就像希特勒的恶、纳粹的恶与二战中千万德国老百姓不自知不自省从众所造就的恶,三者的恶本质上应该还是有区别的吧。

  • 杨飞飞飞

    录音不太好 打卡学习

  • 13158677vrr

    一如既往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