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是野蛮战胜了文明,还是文明蕴含着野蛮?——戈尔丁《蝇王》解读(上)

第十讲:是野蛮战胜了文明,还是文明蕴含着野蛮?——戈尔丁《蝇王》解读(上)

00:00
01:32:17

我们今天讲戈尔丁的《蝇王》。我这普通话不标准。

戈尔丁和《蝇王》


我的标题,想了很久,后面还是用的稍微长一点的,《到底是野蛮战胜了文明,还是文明蕴含着野蛮?》。什么叫“文明蕴含着野蛮”?可能就有两种情况,第一个就是文明本身也有野蛮的因素,第二个是文明可能会导致野蛮,恰好是文明导致了野蛮,而不是野蛮导致野蛮。所以其实我觉得,这是这一部小说最值得我们去思辨,和反思反省的地方。
我相信这部小说很多人都是非常的清楚的,就是它,据说是前一阵什么黄渤是不是拍过什么片子? (《一出好戏》)对,我没看过,对,据说也是跟这个有点相似是吧? 就是中国版的《蝇王》。

一出好戏
我们还是先看原始版的,正宗版的,正版的是怎么回事。
这个作者是格尔丁,他是1911到1994。大家一看这,年轻人都知道,就跨越一战和二战。这个是最典型,其实对他的写《蝇王》是有直接的影响的。《蝇王》发表于1954年这个特殊时期,二战以后,那十年应该说是最最绝望的十年,最萧条最落寞的十年。包括我们所说的存在主义等等,这样的一些世界情绪,都是在那时候出现的。这部小说两度被搬上银幕,包括各种戏剧,其实很多了,没统计。 
《蝇王》完稿后很有意思,他被21家出版社拒绝,但是出版后立刻获得了好评,如今已经是世界文学的(不仅是英国文学的)一个典范,他也主要是因为这部小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也是当之无愧的了。
我们先来看一下内容简介。内容很简单。在未来的一场战争当中,一架飞机载着一群男孩从英国的本土向南方疏散,飞机就被击落,孩子就被迫流落到一座孤岛上。
起初这群孩子是齐心协力,后来他们就分裂为两派,一派是所谓的理智派,以拉尔夫为代表,他主张建立文明秩序,搭建窝棚,保持烟火,等待救援。 而另外一派是所谓的本能派,以杰克为代表。他希望打破规矩,崇尚打猎吃肉,要过野蛮自在的生活,然后文明派和野蛮派之间就发生了路线冲突,也是生存的一个竞争。又因为这个岛上突然就谣传出现了一个幽灵般的野兽,就有小孩做梦,或者说他们谣传看见过在山顶上有一个幽灵,有一个魔鬼野兽。因为野兽的这样的一种若隐若现,又导致了他们之间更加恐怖和撕裂。
最终小说的结果是野蛮派战胜了文明派。

杰克
但是我想说这仅仅是一种总结的一个版本,尽管是通缩,也大部分一说《蝇王》,基本上我这样一概括都知道这部小说是什么意思,是标准的一个版本。 
这个《蝇王》我们再把这个标题,书名解读一下。这个书名是这个单词,在《圣经》里面就是指“别西卜”,就是魔鬼撒旦,就叫别西卜,万恶之首。而且“蝇王”这个词在英文里面,也有“肮脏”“ 粪便”的含义。这个命名其实也说明了兽性战胜了人性。就是这些孩子,他们把一个美丽的岛屿,从乐园折腾成一个恐怖的屠宰场。
许多人就认为是揭示了由于人性的罪恶和文明的脆弱,双重的原因导致了人类的这种真实的处境,我们的处境应该是堕落败坏的。其实这种处境大家知道吗?柏拉图一直也有这种处境。 像柏拉图说,实际上苏格拉底也说过,我们所做的一切的努力,其实就是为了防止人类的继续的堕落。但是肯定会堕落,你也不要想什么乌托邦了,但是我们可以尽量的去让他堕落,稍微更缓和一点,更延长一点。
所以我觉得读《蝇王》,我们一直就是人类的两条对未来前景的一个斗争,就是一种分化,一个是乐观主义,一个是悲观主义。《蝇王》显然是代表了一个悲观主义的倾向,我们现在来看乐观主义,在整个《蝇王》这部小说,它是隶属于整个英国或者英美文学史上的叫荒岛文学传统。
关于荒岛文学已经有专门的研究非常多,在中国也有相关的专著。荒岛文学传统是怎么讲的?基本上电影也有,电影也拍过类似的片子。就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流落在荒岛上,然后他们怎么去面对面临这样蛮荒的生活,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一个主题。
最典型的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1719年,大家最熟悉的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看过的。他就写鲁滨逊就陷入荒岛,然后没有绝望,利用自己在文明社会所积累的这些专业的技能,去对抗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野蛮的食人族,最终生存下来,并且用文明的力量规范了、归化了野蛮人星期五,建立了真挚的友谊,就是在文明人和野蛮人之间还建立了一种真挚的友谊。(《蝇王》是背道而驰的,《蝇王》是文明人之间是分裂的。)小说整个是好奇冒险,自由自信,积极进取,开拓创造的精神,这是《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

笛福
另外一个实际上是《蝇王》可以说是直接针对的一个背景性小说,是1858年巴兰坦的《珊瑚岛》。它也是讲三个小孩流落到一个珊瑚岛上,也是有食人族,但是他们也是团结一致,热爱生活,勇于探索,在岛上生活。尽管它也揭示了这些孩子他们的一些人性的一些弱点缺陷,但是整体的基调也是相信人性是可以变好的。小说的最后,是当地人也进行了一场关于基督教的对话,本性发生彻底改变,及时地解救了孩子的生命。

珊瑚岛 
实际上《蝇王》相当于是对巴兰坦的这部《珊瑚岛》的一个戏仿。戏仿就是我反其道而行之,用大体的故事情节表达完全不一样的这种相反的主题,这是一种戏仿。很显然,《蝇王》或者荒岛文学的主题基本都是要讲述所谓的文明,理性,和基督的信仰,去征服了野蛮、本能和图腾崇拜,基本这么一个大体的主题。我们知道这个主题,就知道《蝇王》跟这样的荒岛文学传统,它的一个完全的一个创新。
我们再来看,《蝇王》整体是属于叫寓言式小说,我的概括,就是我尽管在第一次讲法律文学的时候,我说过,我一般正常情况下对寓言性小说兴趣不是太大,我也看,像《1984》什么我们也看,但是我觉得《蝇王》比起《1984》《动物农场》这样的寓言性小说,它会显得更复杂,更深刻,就是他对人性的这种复杂性更深刻一点。它是寓言性小说,它是悲观主义的,它是指文明,当然主题都是讲文明会遭受挫折,甚至会走向极权主义等等。 
《蝇王》所处的背景我们已经说过了,是二战以后,战争给人们的创伤和心灵的阴影,一方面有力地冲击着古希腊以来的这种理性主义和乐观主义的传统,另一方面也对人文主义的这种哲学有一种悲观主义的倾向,而且兴起了所谓的科学主义的研究。
这个很有意思,我们都知道的,反而是一个叫做“思想淡出,学术兴起”,基本都有这样的一种问题。比如清朝为什么的考据学,朴学这些它就很厉害,就是因为它高度的压制。动不动就文字狱,那我们只能去搞考证了,去搞历史,搞这些研究。
同样我们知道,在中国的90年代,80年代应该是在中国是一个思想年代,对吧?整个是思想很活跃,但是到90年代思想淡出,学术兴起了,所以我们真正今天的中国的所谓的新专业化,是从90年代积累起来的,这80年代说不上什么专业化的,90年代各个学科都是恢复这种学术传统,所谓的包括我们的学术论文也越来越规范化,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说其实在西方也是有这样的,每每在大灾难之后往往就会思想往往会淡出,然后学术会兴起。 
但是对于像戈尔丁这样的人来说,他写的是一部令人心惊胆颤而又充满奇特想象的作品,是一种冷酷的一种心态去挖掘人类互相残杀的根源。这是关于寓言性小说。
我们知道,戈尔丁在二战他其实是当过兵,而且当了五年的海军,参加过一些重大的战役,所以对他来说是这样。我们知道像20世纪还有另外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叫罗尔斯,罗尔斯他也是在二战期间也是当过兵的,所以说他会成为伟大的哲学家,因为二战也让他去思考什么是人间的正义的问题,这是很有意思的。
格尔丁就说过这么一段话,他说:经过了那些岁月的人,如果还不了解,恶出于人,犹如蜜产于蜂,那他不是瞎眼,就是脑瓜子出了毛病。在这个时候你还相信什么温情脉脉,人性善良什么人类会更美好,那你就是脑子有进水了。我们所说的,就是如果你在30岁以前你不信仰共产主义,你就是没有良知;如果在30岁以后你还信仰共产主义,你就是脑残。基本是这样的一种说法,差不多他有这个意思。 
与这个相关的很有意思,其实我说了,人类有两种主要的这种性情,一种是乐观主义的性情,一种是悲观主义的性情。有些人就是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有些人是一个不可救药的悲观主义者。我是什么人我也说不清楚,我有时候对人性特别的绝望,但是大家看见我整天都充满笑脸,我也不知道我是悲观的还是乐观的。
我们来看刚才说与《蝇王》相一致的,比如说有一些重要的也是悲观主义的实验,最著名的是斯坦福实验。
这个我不说大家都非常清楚,一个心理学家他做的一个实验,把一群最有才华的就是知识最好的一些高中生或者大学生放在一块,角色扮演,一部分人扮演犯人,一部分人扮演监狱的这种管理人员,然后穿上各自的制服或者囚服,一套制服和一个身份就让人的性情大变,然后这个实验才进行到第六天,就举行不下去了,都很快就很快就进入角色了,然后最后怕,不可收拾了,赶紧终止,赶紧终止。
这是个真实的心理学实验。然后另外一个就是电影《浪潮》,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其实《浪潮》它就是以斯坦福实验作为一个原型改编,当然它的故事情节和斯坦福实验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它讲一个老师,强调一个纳粹式的纪律,结果让整个班很快就都成为一个纳粹主义者,极权主义者。

浪潮
而《浪潮》里面写的更悲观,最后是这个老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赶紧终止,结果终止来不及了,一个学生已经疯狂,很失望了,认为老师你背叛希特勒,你背叛了我们,就这个样子,就开枪给他杀了。
这是《浪潮》,也是讲这种悲观,所以说结合斯坦福实验是一波浪潮,在中国也出了一本书,是台湾版的,中国版也有,叫《路西法效应》,前几年也是被推荐为十大好书的《路西法效应》。那《路西法效应》,整个就是揭示好人为什么会变成魔鬼。

路西法效应
当然它主要它是从心理学的一个角度去揭示的,但是我想要揭示人性为什么会败坏,肯定是需要多学科交叉,你光靠心理学其实也是很难去解释清楚的。所以我想说《蝇王》这部小说,它不像一般的寓言性小说那样类型化和道德化。你看这部小说,你会发现其实人性蛮复杂的,每一个人他都是多面人。他可能有真诚的一面,也有虚伪的一面;他有文明的一面,也有野蛮的一面:其实不像我们刚才概括故事情节的时候那么的泾渭分明。
其实我今天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向大家表明,其实《蝇王》不是我们理解的,那么就是泾渭分明,大家都是性格鲜明,我就是代表正方,你就是代表反方,其实不一样的,他们都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 
而对《蝇王》的解读特别的多。比如说弗洛伊德主义者,心理学家也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我们都知道,是追溯这样的一种心理根源,而存在主义也会有这样的一个解读,从哲学上政治学上都有各种各样的解读。
但是我看了一下,大概这些解读,基本他们的视角虽然是都一样的,但是在具体解读文本的时候,往往都陷入了单一化,还有对人物的标签化。所以我觉得我做的就是,我一直强调我们要进入文本,你一定把文本里面的原文摆出来,你看原文是怎么叙述的。关键的,当然《蝇王》有时候读起来也有点乏味枯燥,所以我是尽量的把这些人物的性格给它提炼出来。
因此核心的问题是什么? 即使野蛮战胜了文明,我们也要思考,野蛮何以会战胜文明?是文明本身含有野蛮的成分,还是说文明本身的一些问题注定会导致野蛮?我觉得应该做这样的一种对文明,就是我们对野蛮的研究,最终要归属到对“文明是什么”本身的一种思考。这就是我想要说的。
好,我们看整个故事里面的这些人物,我做了一个简单的表给大家概括一下,一目了然。正方,不是正方,是文明派,就是达尔夫为代表。然后拉尔夫的手下,他的幕后的大臣,就是最重要的人物叫猪崽子,其实英文叫piggy,就是佩奇。有人翻译成佩奇,就是大家晓得猪崽子,就是拉尔夫和佩奇。

佩奇
然后右边反派,所谓的野蛮派,就是杰克和罗杰。这个罗杰也是最阴险的,最后就是他推下石头杀死了猪崽子。
中间这个人叫西蒙。 西蒙当然平时是跟文明派在一块的,但他主要是若即若离的关系,他是一个病恹恹的有点癫痫病的小孩,整天就在一个人在树根旁边病恹恹的。但是有一天他发现山上(我待会要讲他),他去探索野兽的真相,实际上相当于这部小说里面的一个先知角色,最后下山以后被众人砸死了,这是西蒙。

西蒙
然后其他的孩子,分为大孩子是12岁左右,小屁孩是六岁左右,基本是两拨。其他的孩子相当于就代表了人民大众,就是我们说的庸众,他们会改变立场,一会是跟着文明派,一块去跟着野蛮派。但是最后文明派成为孤孤家寡人了,西蒙死了,猪崽子死了,然后拉尔夫被追杀,整个大家全部跑到野蛮派去了,这个确实是让人感觉挺悲观的。
好,我们先看拉尔夫。我刚才说我们不能脸谱化。拉尔夫,仔细把小说读完,你会发现其实他是一个很平常的人。我不说他很平庸,就说你要说他要成为一个领导,他有多高的素质,说不来。很偶然,小说一开始就是讲拉尔夫他金发碧眼,很帅气,他终于被落在一个岛上,特别的高兴,终于可以没有父母管了,岛上风景又优美,然后就在珊瑚礁的一个湖边,就开始在那里游泳。这时候他旁边有一个海螺,后面发现海螺可以吹响。谁吹响海螺谁就代表权威,基本游戏规则慢慢就确立了。 
拉尔夫他后面被选举为领导人,领头人,但并不是因为他有领导能力,只是由于他年龄较大,有吸引人的外表,更由于他拥有发号施令的海螺,吹海螺吹得最响,这些孩子一听见海螺就会聚集在一起要开会,所以他就有权威了。
当然我说拉尔夫,另外一个他拥有比较健全的常识。他还是相信只能靠文明和火种我们才能够救赎,你靠野蛮就是打家劫舍,然后去烧森林去打野猪,你打完了怎么办?你还得需要去有秩序有规则。所以他也富于同情心,勇于担当责任。尽管他不愿意当领导,但是一旦当上他还是尽职尽责的去考虑,也能坚持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就是从头到尾你会发现他有一根筋,就是坚持我们必须要生火,生火才能冒烟,冒烟船经过的时候才能看到,我们才能够有得救的希望。基本是这样的。
在与野蛮派对抗的过程当中,他也展现出一些勇气、智慧和外交技巧。但是我们都知道,所有的这种所谓的外交技巧其实没有技巧可言。因为外交什么背后是什么? 是实力,是power。你又没有power,什么勇气,智慧,外交技巧,都没有效果;你如果有power了,你怎么做你都是有技巧的,生活就是这么残酷。野蛮派已经战胜了,你文明派再有什么外交技巧不管用。后面野蛮派就来粗的,晚上乘他们睡着的时候就跑来偷火种,这个火种偷了不够,去偷猪崽子的眼镜,因为只有眼镜能生火,可以聚阳光,然后聚焦,就已经蛮干,不守规则了。
第三,他也能够妥协,比如说选举胜利以后,本来杰克也认为我能当领导,结果是他选举胜利了,但是他又安抚杰克,让杰克当合唱队和打猎的队员的队领头。 然后猪崽子,因为猪崽子这个绰号就是他传出去的,这猪崽子很生气,最后他认识到猪仔之生气了,也认真向他道歉。也不容易,领导向下属道歉,也是挺不容易的。
然后消极方面,当然他对于民主的秩序信心也不时地动摇。确实那个困难太大了,经常有各种困难,所以他时不时就说我不想当领导了,我们不干算了,常常萌生退意。
但是我想说,这与他是负责任的是不冲突的。我举一个人的例子就是华盛顿。华盛顿也是这样的,华盛顿我们知道在独立战争期间,他好多次要萌生退意,就是他被选为什么的大陆军的军事司令,被选为总统,被选为大陆会议的主席,他都是被迫的。 但是都是受任于危难之际,都是觉得我不出山不行了。我必须出山,但他内心其实又觉得我不想出山。
所以每次华盛顿一遇到困难,他也就是一个人在树底下祷告,然后他给杰斐逊,给各种人写信。有华盛顿的文件,你们看,大部分的书信都是抱怨的,我身体上又得风湿了,我病又痛得很,这个士兵也没有医药,也没有穿的,没有武器……他的书信里面都是这些。我们要还原一个真实的华盛顿,萌生退意就从来不会盲目乐观,都知道每天都是特别的难。每天都在萌生,尽管这样他还是一直坚持下去,最后胜利了,华盛顿成为最伟大的总统。我有时候觉得我也像华盛顿是吧,我每天也在抱怨今天下一顿粮怎么吃。
而拉尔夫其实也还是有一些政治头脑,尤其是第一次。第一次是怎么回事?他们在海边,孩子们落在岛上的时候已经四分五裂了,四散开来,就拉尔夫拾到了海螺,坐在了一个平台上。这时另外一队人,杰克就带着另外一个队和合唱团穿着黑衣服黑袍子就过来了,然后在岛上大家都想着怎么去渡难关。
渡难关就需要有权威,有领头的,最后别人就提议我们选举,而且提议的这个人是罗杰! 罗杰就是最后把猪崽子杀死的最野蛮最阴险的孩子,是他提议要选举的,很有意思。所以这个逻辑本身也是一个文明牌,就大家刚坐在岛上的时候都觉得还是需要文明的规则的。
那拉尔夫当时就赞同选举提议,大声的赞同,杰克不愿意,杰克说我已经有权威了,还需要选举吗?但是拉尔夫就迎合了民意,然后又举手示意安静,大家不要吵。在没有选举的时候,拉尔夫已经让自己具有了实际的权威了,所以说从他身上我们也看到,做政治领袖怎么去把握时机。然后他无形中也占据了话语权,比如他说那好,我们现在开始选举,要杰克,同意杰克当选的请举手,然后又同意我当选的请举手,你看他又充当主持人了,就他已经把这些话语权已经弄到自己了,所以杰克一开始是很被动的。 
当然拉尔夫他的施政纲领很好。他要求用椰子壳装净水,这些都是属于未雨绸缪,就是我们要长远考虑的。装净水,必须是干净,你喝到脏水拉肚子怎么办?修建茅屋,必须有窝棚,刮风下雨怎么办?必须要修建这个东西,野蛮派不修的。然后选择地方做厕所,就他要求我们不要在野果什么生长的地方大小便。我们要每天摘野果吃,如果在这儿随地大小便,怎么办?他就必须到一个岩石旁边,专门一个固定的地方,大家在这个地方上厕所。 
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还有最后一点,最重要的是要保持烟火,要冒烟。所以他跟杰克的分歧,吵过好几次架。都是拉尔夫说烟火是比猪重要,窝棚是比吃更重要的,然后杰克就说猪更重要,吃更重要,打猎更重要。反复的争论,这是他们的这种根本分歧所在,所以他认为如果没有这些文明的生活或者规则的保障,就没有任何安全或救赎可言。
这是拉尔夫。后面拉尔夫和杰克之间他们最后是分道扬镳。真正的分歧,就是因为有一条小船,经过了岛屿,但是杰克那一帮人就是自由散漫,他们本身是这些猎手,是负责每天分派几个人看管火,要让火一直燃烧,然后一直有烟,船经过的时候,才能看见岛上冒烟,才能过来。结果有一天烟火就熄灭了,然后当时就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危机,拉尔夫和杰克之间,就决定我们必须开一场会,一定要把这些规矩再立一下。
这是讲从山上到海滩要开会的时候,拉尔夫在路上的一段心灵的独白,我觉得很有意思。
“他拉尔夫拣了那条坚实的海滩当做小路,因为他需要好好的想一想,只有在这条小路上,他才能放心地行走,而不必留神脚下。 
他就这样在海边走着,突然大吃一惊,他发现自己领悟了,生活很令人厌倦,生活中的每条道路都是一篇急就章。人们的清醒的生活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用来照看自己的脚下的。”
我也不知道怎么去解释这段话,是很有哲理的,真的是他的思考,不仅是人生感悟,是实实在在的在岛上的这样的一个经历和挫折,让他有了这样的一种想法。我们可以简单的说叫路在脚下,路在脚下,听起来都是挺浪漫的,其实不浪漫。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哪浪漫了?我们的电视歌听得很有意思,其实有点像这个意思,就是我们怎么去寻找生活的这种安稳。就像我那次的演讲所说的,“飞扬时代如何安稳人生”,也可以来解读这一段话。 
他一直在想怎么才是踏实的路,怎么才能够渡过这个难关,让这群人能够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生存下去。很难,其实他不一定有目标。他只能说路在脚下了,一步一步的照看,我想一步一步的稳健的走下去,能不能稳健呢?很难。
后面还有一段独白,“拉尔夫烦躁地动了一动,麻烦的是你是一个头头,你就得思考,你就得聪明点,而且机会很快就失去了,你只得匆忙的做出一个决定。这种情形迫使你动脑筋,因为思想是可贵的东西,它会产生成果。 只是拉尔夫现在是个思想专家了,他能鉴定别人的思想。”
这一段话的一个背景,就是说我们知道真正拉尔夫他相当于是一个实干家,然后他背后的思想家是猪崽子。我待会马上说猪崽子。但是在这一块他已经知道,我作为一个领导者,我必须要懂得去思考怎么样去更明智一点,就在那样的一种最艰难最急促的环境之下,怎么去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
马克思韦伯说过的激情,行动感,责任感和判断力,思想就属于判断力,激情是他的一种勇气。 他的责任感也是,你看他这段话也说他不愿意,想退缩,他也不会退缩的。激情,责任感,判断力,怎么在一个真正的带头人身上要给它统一起来?这是他的一些想法。
好,我们把拉尔夫先简要的说一说,然后现在我们来看这个人很酷,他就是杰克。那杰克,我想说,杰克本来是个文明人,并不是说杰克一开始就是野蛮人的。就是自然,我们今天上午读心理学读书会,我还要跟大家聊关于nature这个问题。我说你要真正的研究,想清楚,搞清楚弄懂西方的思想史,西方的哲学史,西方的政治史,一个关键词你弄懂了,你就明白了。就是nature这个词,就是“自然、本性、正当”的意思。 
什么是自然?什么是本性?什么是正当?所有的哲学思想,包括心理学思想都是从这来的。就是自然的一种东西,本能的东西。如何去发展成一个正当的东西?自然与正义的一种关系,这是nature。
其实这部小说我当然这次没有从这个角度去解读,但是我想到是,杰克身上,他的身上是发生的是一个交战。黑格尔也说过类似的话。为什么他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其实也是在针对nature这个问题做出不同的回应。
所有思想家都必须对它进行一个回应,那这个回应在《蝇王》里面,它主要是讲我们作为一个人身上,其实就是说又有天使又有魔鬼的一个层面,两个方面去交战。 人心就是战场,人性就是天使和魔鬼交战的战场。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他说人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不是神也不是自然,所以说我们需要什么?需要一个城邦。亚里士多德说城邦才是最大的自然,因为城邦体现了自然的最终的目的,最完善的一个本性,人在这里可以得到最充分的一个发展,所以需要政治生活,这是他的一个推论。
在这里面也是杰克本身是文明人,有很多的证据,我会举到这些证据。
第一个证据都文本里面的,就是杰克刚出现的时候,他是个合唱队队长。 很有意思,合唱队队长差不多,当时唱肯定是唱基督教音乐是吧!合唱队队长穿的这个,就是在岛上,拉尔夫这些人已经是穿得衣衫褴褛的时候,他和合唱队人都会穿得整整齐齐的黑袍子,还在那里整齐划一的走路,所以这种整齐划一产生的优越感都把猪崽子给镇住了,他体现出优越感和权威性。所以说其实杰克刚给我们出现的时候,他是一个处在文明的核心的一个人,反而是拉尔夫更像一个自然人,就是这一块。
第二个,就是当他们决定要生起一堆火,但是没有点火的工具,是杰克一下注意到猪崽子戴的眼镜,然后就说赶快把他的眼镜抢过来,当我们的聚光灯,聚光镜。你看又是杰克,说明他已经发现文明怎么去解决自然的问题。他最先就处于文明的一种本性,他就能想到要用眼镜来生火。生火是人和动物一个,人走向文明的一个核心的一个标志。这也是杰克。
第三,他也说过,我们都专门看人派人看管火堆,还有在做一些规定,哪儿吹响海螺就在哪儿开会。他也会遵从这些文明社会的规则。
第四,你看,那就更赤裸裸的说,他说,我同意拉尔夫说的,必须有规定照着办,咱们毕竟不是野蛮人,咱们是英国人,英国人干哪样都干的最棒,所以咱们干哪样都像个样。这是他亲口说出来的。 
这是整个小说里面写的,后面就是当分工以后,他说我把合唱的分成小组,我们负责看来火堆,我还要负责设一个观察哨。这是很具体的,但也体现出他这样的一种受过文明的规驯,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应对事情的一个方式。
还有一个,最后他也说过,咱们该想个办法,想想怎么才能得救。最后他成为野蛮人以后,他已经放弃得救。我就在这挺好的,我就当野蛮人,我也不想着我要出这个岛了。这是他的一个做法。所以我们很多人都是觉得人类不需要得救了,所以我们就可以管他呢,过野蛮的生活就好。这是杰克。 
那杰克怎么去一步一步的发展堕落的?我们现在看,就是拉尔夫当选以后,合唱队的队员都拍手祝贺,这时候的杰克恼羞成怒了。所以杰克,我觉得,我自己的分析是什么?他之所以成为野蛮人,是因为他在政治竞争当中,权力斗争当中失败了,失势了,就是这个原因。
失势以后他就选择暴政,所以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他选择暴政也是被迫的。如果他当权了,他可能就成为文明派,而拉尔夫会成为野蛮派,完全有这个可能。对于某些政治家来说,到底是什么时候谈民主,什么时候谈专制,都不过是一种修辞和手段而已。只要对我自己的统治有利,我就可以想谈什么我就谈什么。我是善变的,我不需要有这样的什么的一直的一种操守这样的东西。对于政治家来说,形势比人强。
所以我认为他最开头的选择是有被迫性的。不是说他就爱暴政。刚才我们说的那些证据,他也喜欢文明的规则,他也知道文明的规则对他是好的。但是我们多少人不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吗?我们都知道文明这个东西好,但是一旦涉及到自身的利益、现实问题的时候,就会牺牲原则,牺牲文明的标准。
我们曾经讲过那个哈姆雷特,我为什么说哈姆雷特很了不起? 他的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是什么意思?我也解读过这个词,就说他是个二元论。所谓的二元论就是什么?我生还是死,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个问题。但其实还涉及一个问题,就是当我面临到现实的利益和长远的原则、道统发生冲突的时候,我怎么去抉择?一般人都觉得很简单,我当然是先维护生存,吃饭要紧,或者报仇要紧。
但哈姆雷特不是这样想的。哈姆雷特这个问题纠结的太久,他不是说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说人类很难作出选择。 人类没办法,说是这个东西想当然的,我就站在正义一边,或者我就是可以理所当然放弃另外一种东西。不是这样的。我怎么能够记住,做到去干,同时又干得很好,干得符合这样的一种原则。这个就很难了,哈姆雷特为这个东西而纠结,我们不会为这个东西纠结的。我们今天一说到,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为父亲报仇是天经地义,有什么好犹豫的,直接干了就是了。我觉得他多此一举,但是这种多此一举正是文明的核心标志。
文明有时候就是多此一举。 就是我们都认为理所当然,我们都认为nature这个东西是理所当然的时候,文明告诉你不是理所当然的,这个nature可能是有问题的。我觉得决定所有的政治问题,人生问题,包括人的心理问题都是要认识到这一点,你以为是理所当然的东西,不一定是理所当然。比如我凭什么理所当然就应该服侍我的老公,就应该被他所歧视?你把这个问题一解决了,说不定别的心理问题也能解决。这是所以我觉得最开头有这样的一个纠结,是很重要的。 
然后最开头,杰克第一次杀一只猪的时候,他也是拿着刀挥挥,但是一直不敢下手,后面还被别人嘲笑,说你杀猪的勇气都没有。你看,他开头第一次也害怕血。然后还有一点,“前进,咱们是探险家!”这是他们三个生起火来,关系有一个短暂的黄金蜜月时期。他们三个人(杰克、拉尔夫和西蒙),他们一块去山上去探讨岛屿的情况,然后杰克就在路上说,“前进,咱们是探险家!” 
我问大家,“前进,咱们是探险家!”这句话是适合于描述文明还是描述野蛮? 
如果我们已经先议定杰克是个野蛮人,我们就会说这句话是描述野蛮的。前进,披荆斩棘,探险家。错。其实这话是描述文明人的,只有文明人才会探险。
文明、自由本身就是冒险,只有文明人才会简直是吃饱撑了跑到美洲,放着好日子不过,跑到美洲去探险,这就是文明的标志。所以说他表面上是一个探险家,表面上,探险,我就像一个猎物一样,或者动物一样的,其实不是的,他恰好说的是一个文明的核心的一个特点。
然后这里面描述,他们一块抬木头的时候,他曾经和拉尔夫之间的一种友谊,如果这一个小说可以从政治友谊的一个角度去解释的话也是挺好的。你看,“在微风中,在欢笑中,在斜射到高山上的阳光中,再次散发出一种魅力,散发出一种亲密无间,大胆冒险和令人满足的光辉,一种奇妙而无形的光辉”,我们说为什么是需要,政治需要友谊,这些都很短暂了。
我们看这个冲突。最后他们俩因为这个小船错过了,拉尔夫当然是非常生气的,就拼命的指责杰克。这时候杰克也是还是有羞愧的,不认为做错了理所当然。这后面有一段描述,说这两个男孩,“他们直面相对,一边是灿烂的世界,打猎、运用策略、欣喜若狂、技巧熟练,另一边是渴望和遭受了挫折的常识交织在一起的世界” ,就是拉尔夫,这时候他们俩之间的这种冲突(实际上是这种选择),越来越剧烈了,到后来已经是没办法解决,最后就分裂。
分裂的核心围绕着什么?是规则的认识。好,我们现在看杰克对拉尔夫说的话,他告诉拉尔夫,他说:“你也闭嘴,不管怎样,你算什么东西,整天干坐在那儿对人发号施令,你不会打猎,不会唱歌。” 杰克又会打猎,又会唱歌,这是第一个。然后拉尔夫说我是头头,大家选我的。 杰克说,“大家选你的又怎么样?你只会发些没有意义的命令。”后面电影里面说,“因为规则是咱们所有的唯一的东西。”
我记得我在讲《威尼斯商人》也说过,弱者的武器就是规则或者规则主义,或者就是说,正因为人类在大自然当中太脆弱了,所以说人类才需要规则的武器。纯粹在丛林法则,人是最容易被淘汰的,你又没有獠牙,没有利齿,没有毛去保护你,是不是?你靠什么?你生下来还要10月怀胎,生下来以后,如果离开母亲,小婴儿都活不下来,而动物生下来马上就能站起来走路了。

威尼斯商人
人比任何大自然的生物都要脆弱,但是人却成为了统治管理万物的灵长,为什么?人有规则。所以说什么是弱,什么是强?我一直在反思,我们有时候也在思考,进化论到底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从这个维度我也曾经想过,“规则是我们唯一拥有的东西”,而杰克说,让规则见鬼去,我们是强有力的,我们会打猎。这是杰克的一个说法,是分裂的。
友谊,我刚才描述过他们俩之间的黄金的友谊,双方互相相视一笑,互相的这种光辉,感觉到那是最甜蜜的,最后他们俩分道扬镳了。 小说写道,杰克从平台上往下一跳,沿着海滩跑了,也顾不上往下流淌的泪水。拉尔夫看着杰克,只看到他一头跑进了森林。这是不一样的。我觉得当我们这样理解人性的时候,这样的一种话,真的会触动你很多东西,把你生命当中的一些更复杂的一些情感调动起来了。就是说政治它不是那么简单的,战争也是这样,包括我们所谓的仇。所有的东西,其实都是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恨中有爱,爱中也有恨,从来都不可分割,所以文明和野蛮也是这样的。 
我想,其实我今天讲那么多,就一句话可以概括,我一直认为文明当中蕴含着野蛮,野蛮当中其实也蕴含着文明。所以说重要的是,你要认清你自己是什么。很多人,很多时候,就是我认为我就是个文明人,我认为我就是个野蛮人。所以我们都站在自己的这样的一个视角立场里面,都容不下对方。你不能反省自身,来看一看自己我身上有哪些元素,需要我去给它发掘出来的,或者去改进。这是他们俩这样的一种友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孤独的漫步者_x0

    这老师太可爱了,能联系到吗?

    知无知空间 回复 @孤独的漫步者_x0: 可以,加工作人员微信:xiaozhixuemei

  • clzscx195

    人性的惡超過野獸

  • 水月云天_4o

    所有的魔都是心魔。

  • 水月云天_4o

    弱者的武器就是规则。

  • clzscx195

    我是個悲觀的幸福生活者。

  • 杨飞飞飞

    这时长绝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