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德性:以恶求善?——马基雅维利《曼陀罗》解读(下)

第七讲:德性:以恶求善?——马基雅维利《曼陀罗》解读(下)

00:00
58:02

第三,这一段话很有意思,他说:我相信善就是对大多数人有好处,就是取悦大多数人。我觉得这话说得太精髓了,这话基本上《君主论》的精髓,然后还有一段话我这里没有写出来,但是我给大家念一下,他对修士说的,因为这个修士本身是个神职人员,然后他让修士劝人服堕胎药,他是怎么说服修士的?


他说:“怎么你还要再想一想,你瞧瞧你办到一桩事能带来多少的好处,你保住了修会。那姑娘,那家人的名誉,还他的父亲一个女儿,你让这位老爷,让他们全家都心满意足,有了这300块钱的金币,你想施舍多少就施舍多少,话又说回来,你不就是得罪到一块没有生下来的肉吗?又没知没觉的,早晚不也就夭折了,我相信替大伙办好事,让大伙满意,这就是好事。”


这就是他说的一段话。因为他当时去找修士的时候,但是他害怕,他想试探一下修士,他害怕修士不答应,他就先给修士说,我这里面有一个女的,她不小心怀上了,三个月了,需要堕胎。我给你300块钱金币,你帮我劝她去堕胎,因为堕胎是天主教里面是最大的罪,修士后面就同意了。同意以后,然后李谷潦才给修士说实话,说其实不要你犯这么大的罪,不用你去堕胎,现在仅仅我们让你帮一个更小的忙,有个人想要个孩子,那你来帮我劝一劝他。


你看他在实施这些计策的时候,他都是深思熟虑的,他会有阶段、有步骤的,怎么让所有的人都能够和谐一致、步调一致地为他服务,所以说你看,他是一个典型的机会主义者、实用主义者、结果主义者,我说的结果主义者不仅是短期的结果,而且具有制度的意义。所以说他是一个低俗的人,却实现了圣哲般的效果,这是很吊诡的,就是他成全了别人,这是李谷潦,很好玩。




好,我们再来看这个修士。我给他的四个字叫“曲学阿世”,这个修士给我们的一种看法,觉得他是一个伪善狡猾、奸诈贪腐这么一个角色,但是随着剧情的展开,我们发现其实也不一定如此。


我觉得他有这么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个当然是他篡改教会学说,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然后他就给卢克蕾佳说:“我反复研究之后,我从圣经里面找到很多的例子,这些例子都是支持我们的。”所以他是利用宗教,诉诸信仰,劝卢克蕾佳犯罪。


他说:“至于你的这种行为,认为它有罪的说法,不过是编造的故事,因为犯罪的是意愿,而不是身体。犯罪的原因是让丈夫不开心,而你是讨你的丈夫欢心,让他开心了,你有的只是不开心。再说了,什么事都得看它的目的,你的目的是在天堂有一席之地,还有就是满足你的丈夫。圣经上说,罗德的女儿们想这世上只剩下她们了,就去与她们的父亲睡觉,因为她们的意图是好的,所以她们就不算犯罪。”


特别有意思,《圣经》里不是有一个故事嘛,就是罗的女儿最后跑出来以后,看见他们没有办法传宗接代了,就商量好跟她们的父亲睡觉。这当然是一个罪,圣经并没有说这不是罪,是吧?但是他就利用这样的一个故事,他的逻辑整个是功利主义的一个逻辑,只要行为带来合意的结果,行为就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如果说李谷潦是整个故事的主谋,这个修士相当于它的宣传家,笔杆子是吧,就是宣传部长这样的角色。



《罗得与他的女儿们》,Bonifazio Veronese,16世纪中早期


第二点,他提出一个概念:善要服务于功利的价值。我这里把这些他精彩的话我都引进来,善恶要服务于功利的价值,第一个他说:“说到良心嘛,您得抓住这么一个原则,要是明摆着有好处,没准也会有坏处,那咱们就不能因为怕坏处,就把好处也放过了。”这个很厉害的一段话,是不是有点像王阳明的无善无恶、心之体、心之用等等这样的话。


这意思就是,善恶之间没有截然的标准,是善是恶,是一种实践理性,是要在现实当中去进行权衡的。善恶是交织的,很多事情它可能既有好处,又有坏处,但我们就不能因为坏处把好处放弃了。我们不能因为追求目标会有成果,按照经济学,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是经济学里面最核心的一个原则,就你不要想象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换言之,你要做善事,一定会有附带的一些东西,但重要是权衡,你如何以小的成本获得大的效益,或者以小的恶获得大的善,或者是如果都有恶的话,你如何选择小的恶来避免大的恶。其实人的很多选择就是这种选择,哪有绝对说这是善,这是恶,我们叫选择善,选择恶。这是他的第一段,我觉得很深刻。


第二段话,他说:“有许多事情,从远处看很吓人、很讨厌、很古怪,可是这些事情,要是你靠近了看,它们就会变得很合人情,很可以接受、也很平常。”


意思是什么呢?我们很多时候,可能都是想象出来的这种正义和崇高,想象出来的结果,其实很多事情恰好你真去做了,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奇怪,它就是一个人情的事情,就是一个正常的事情。是吧?就像卢克蕾佳,你虽然没有孩子,你整天就想象着我自己一定要做一个虔诚的人,但是有一天你真的怀上孩子了,也许你不大虔诚了,但是你其实是蒙福的。因为你带来的多子多富生儿育女这个事,可能是上帝喜悦的事情了。




但这时候他是说,因此我们必须要深入事情,就先去做,还没有做的时候,你不要先想着是不是正确的,是不是会招诅咒和报应。只有做的过程当中,你才发现原来: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可能还会带来很多的好处。


第三段话,他说:“太坏了,自然会走恶道,可是也常有人因为太好说话太善良,也走上了邪路。”我觉得这话就更更深刻了,是吧?意思就是,一个人不能做坏人,但是好心办坏事的时候多了去了。你不要以为你是善良,你的善良带来了很糟糕的结果。很多的父母爱子女很善良啊,善良得都让子女不敢结婚了,不敢去找工作了,不敢去开发自己的创造力了。你说这是不是好心办坏事?只是你以为的善良,所以很多事情你以为你在做,其实那意思就是什么?他说这种话也是抓住了卢克蕾佳的短板,因为在基督信仰里面,最重要的害怕是什么?是自以为义,就是我自以为我正确,其实我也许是不正确的。所以说一定是要有另外一种眼光,当然我们可以说这些话都是在曲解《圣经》,但在曲解的同时,其实他对人性,对于什么是实践理性的伦理原则,他有很好的把握。


第三,他精于洞察和利用人性。他说:“卢克蕾佳太太又明白又善良,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她的善良。”他说这种话我觉得也是特别可怕的,就是我们可以利用你们的善良。或者说其实每个人很多时候,也可以利用你的善良,利用你的邪恶,这是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里面的核心观点。他说:一个君主,不能够做到仁慈的、公正的、良善的、有爱心的,就所有的好词、好事全被你占了。马基雅维利说:错,不行的,一个君主如果光是追求这些好听的美德,你干不了事,你统治不了。君主也要会欺诈,也要会暴力,也要会坑蒙拐骗,也要会背信弃义,你都需要。


但是记住马基雅维利还说了一段话,他说:“当你在坑蒙拐骗、背信弃义,在奸诈、在使用暴力的时候,注意,你还是要装得你是善良的,你是虔诚的,你是有爱心的,你是温柔的。”


这是马基雅维利,就说对马基雅维的理解,你必须要整体打包式的理解,你不能割裂开来。所以他这里面说的是我要利用她的善良的时候,其实不仅仅是利用的问题,而是说他已经发现其实所谓的善良背后,其实都是有缺陷的。善良并不是我们所说的那么完美的东西,它一定包含自己的弱点和缺陷。既然有这些弱点和缺陷,我们就不能执著于教条主义式的善,说善就是绝对的好东西。


好,最后他是一种是于己有利,于人无损的做人原则。我们很多人做人是损人不利己,他这个是利己不损人。我觉得甚至更重要的就是,戏剧里面你会发现,像提摩太修士,他不吃喝嫖赌,他也贪财,但这个财,他说我把这些钱拿来以后,我还可以用这钱修更好的教堂,就像对面,可以修更好的兴善寺,我还可以把这些钱用于很多的慈善。他是这个逻辑,反正这个钱我又不是拿来自己花的,他意思就是这些钱我凭什么不得到?这些钱如果给别人也是给别人了,既然我有这个机会我就拿来,但是我在用的时候,我用之有道,这样总可以吧?这是他的一个目的。


好,我们把这几个主要的人物都分析完了,现在我们来看马基雅维利的一个关键,就他实际上在关注爱与正义和秩序之间的关系。这部戏剧实际上是写于1504年,在佛罗伦萨,是在1494年的战争过后的十年。我们知道1494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就是那一年法国开始入侵佛罗伦萨。然后这一年的入境,标志着但丁以来,佛罗伦萨的公民人文主义的共和理想成为泡影,意大利的统一成为过眼烟云。


前一阵,宋承发老师在知无知开了四讲,就讲但丁的《神曲》,里面就是地狱炼狱天堂,然后最终还是对天堂是有憧憬的,而且引导但丁进入天堂的女性叫贝雅特丽齐,实际上是但丁的初恋情人,从六岁、七岁就开始爱上了一个女子,这女子取代了罗马诗人维吉尔的角色,引导他上了天堂。



贝雅特丽齐


所以说理性是什么?贝雅特丽齐实际上也是代表了一种德性的象征,她代表美好的德性,我们在人世间所有努力的方向,是为了建立一个地上的天国,是吧?这是但丁的信仰。所以我上一次我讲《奥赛罗》的时候,我说文艺复兴有两个产儿,一个是人文主义者,一个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我们不能是光说文艺复兴只产生人文主义,不是,他还产生了马基雅维利。但是这一场战争以及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理想的挫败,让他看到了另外一个政治的起点。


《曼陀罗》当中像卢克蕾佳,他们的一种选择其实是为我们打开了欲望之门,你可以说是地狱之门。换言之,只有地狱才是人世间的一个真正的起点,所以这是整个爱与自信。我们要注意的就是马基雅维利他所有的考虑,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即人性的现实。我们讨论的是如其所是地来展开我们的政治思考和判断,而不是说政治就是为了美好的,所以我们就假定人性是美好的,不是,政治本身要承认我们是活在地狱当中,我们的人性中有兽性,是破败的。这是第一个他要说的就是爱与秩序,这是我要给大家强调的第一点。


第二点,在整部戏剧的后面,他说了这么一段词,他说:“有道是人生苦短,痛苦甚多,那逃避快乐,愿以苦楚忧虑为生者,并不了解这个世界的骗局。”我刚才说就是另外一个起点。第一个起点是地狱,第二个起点是欺骗,或者说我们世界的真相,是要被一层伪装所掩盖起来的。有时候真相你还不能赤裸裸地揭露出来。我们知道这是不同的政治观念了,像哈维尔他曾经说过'living truth',什么意思?就是我们要活在真实当中,他认为活在真实当中,是政治的真正原则。但是我们知道,哈维尔说“活在真实当中是政治的核心原则”的时候,他所针对的是什么样的背景,是一个极权主义的现实。



哈维尔


我们知道真正的极权主义就是靠两个东西去维系的,一个是暴力,一个是谎言。暴力就代表地狱嘛,谎言就代表第二点,人生就是一场骗局。但是极权主义是把这两者是发挥到这里,但是极权主义把这两者结合的同时,他也忘掉马基雅维利所关心的政治的另外一个层面,即共和精神,这是我们今天的极权主义没有关心的,就是我们讨论任何问题都是需要在一定的背景之下,在针对一个什么样的体制。


我认为马基雅维利在当时说这样的话,无疑是给我们清醒剂,反而是让我们更少地受到欺骗。因为他告诉你政治是一场骗局,我们都明白真相,我们才好伪装真相。我们不是说我们不明白真相,我们就以为那些伪装的东西是真的,这是完全性质不同的两个事情。


第三点,也是马基亚维利的一个政治原则。就是他在《论李维》里面开篇的第一句话,他认为:“总是寻找新模式和新秩序的危险,丝毫不亚于寻找未知海洋和陆地的危险。”什么意思?真正的政治变革都是旧瓶装新酒,是旧瓶装新酒,绝对不是说我们想象的,如《旧制度与大革命》所说的,就完全给它推倒重来。彻底的推倒重来所建立起来的,仍然是旧世界和旧秩序。


《旧制度与大革命》


我们老是有一种思维,就说我们要彻彻底底推倒。而且还有一点,我觉得也是挺可怕的,就在马基雅维利看来,我觉得他应该是这种想法,就是说比如说如果一个政权,它只存在二三十年、四五十年,比如说秦始皇的这种政权。马基雅维利说它相当于是临时的一个替代,那么他推翻了也不存在,我们是恢复传统,是归根复命,是有这样的一种想法。但是如果按照马基亚维利的看法,如果一个政权维持到100年,这时候最好就不要推翻他了,但是我们可以旧瓶装新酒,就像在这部戏剧里面,它所表现的。


其实在这部戏剧里面,所有的我们以前信奉的那一套传统伦理道德都被颠覆了,就是经过了这个事件的卢克蕾佳,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卢克蕾佳了,尽管我们说她还是很虔诚的,但其实已经不是她了。但是表面的法律和道德秩序的外观,这些人都维持着。发现没有?


就像李谷潦在设计这一套东西,他说:“我仍然是维持这一套外观,我不破坏它,我们能够皆大欢喜。”他是干这样的一个事情,所以说他说风险太大了。当然,你如果真有高超的自信和能力,能保证你的新模式和新秩序,能够彻底地取代旧秩序,可以的,这是可以的。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是美国的立宪,美国的立宪的事,我准备讲完这个以后,我可能就要讲美国立宪,我会讲20讲,专门讲美国的宪法,整个独立战争怎么去制定的。你会发现当时的制宪会议,弥漫着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悲哀的精神。无论是制宪会议的领袖,比如说华盛顿,从开始就一直悲观的状态,对美国的13个州分崩离析的现实很悲观,对于我们能不能制定一部宪法很悲观,对于制定出这部宪法以后,这部宪法能持续多久很悲观。


所以说最后宪法签订的时候,当时80多岁的富兰克林,他当时就说:“所有任何政体都是以民主和共和开始,以专制和暴力结束的,我对于这部宪法能否持续20年,我不敢想象。”这是富兰克林当时说的话,就说美国的制宪实验当然就是新模式和新秩序了,是不是?完全全新的?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也不一定是全新的,因为美国带来的是什么传统?英国的普通法的传统,这些制宪者其实都是普通法精神的后裔,他们都有殖民地一两百年以上的地区的宪政和自治的实践经验。他们在制定宪法的时候,他们对希腊、罗马、英国等等,当时的各种政治制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他们对于独立战争前后一直到美国今天的现实,也就是1787年之前的现实和利益的格局,也有深邃的一个洞察,这帮人也都是实干家,大部分都参加过独立战争的。他们不是书生,是不是?所以说他们才能够说他们在制定宪法时,他们也不完全是新模式和新秩序,记住。


所以说,我们的“新”是什么?我不是说一个邪恶的政权,你不能推翻或者怎么样,不是,而是说我们要重新审视什么是“新”。以“新”为代表的这一批人,你们在创造新秩序的时候,你首先反思你的“新”在什么程度上是“新”的?是不是?你对旧的东西进行了真正的深思熟虑?


而且美国制宪者他们有一句话和马基雅维利精神是高度一致的,你发现《联邦党人文集》的第一篇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就说:“我们是把我们的政治秩序是交给偶然和暴力,还是交给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这是就是汉密尔顿说的。这两句话就是我们是交给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还是继续把我们的命运交给偶然和暴力?他说我们要选择前者,叫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这是马基雅维利的核心观点,我马上要讲到,就是德性和命运的一个关系,我们如何对抗命运?



《联邦党人文集》


好,我们来看,这是但丁邂逅贝雅特丽齐,这就不说了。


我们现在来看,这种新秩序不是一劳永逸的。张载说过一句话,就是:“为万世开太平”。“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说说而已。你可以说,但是你做到什么程度?很难是吧?我不是完全地批判这一句话,我觉得这种愿景是很好的。就像这部戏剧告诉我们,当他们把卢克蕾佳搞到手以后,第二天,尼冾老爷把他房间的钥匙都交给了李谷潦和卡里马科,典型的引狼入室,说“你们今后随时可以到我家来,我把钥匙都交给你们了”,皆大欢喜。


我刚才说的我们很多人可能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质疑,这些质疑其实我刚才是提到过的,我这里再给大家列一列这些质疑,这些质疑就包括什么呢?


这种引狼入室的结果,能不能保证有一天骗局不被揭露?你这个食客李谷潦再高明,但你的权威性地位是脆弱的,你能真正取得统治地位吗?而且你这个统治集团就这一伙人,如果有一天一旦失去了利益联系,会不会互相揭发?然后卡利马科和卢克蕾佳之间的爱情,他们又会经历什么样的考验?它毕竟是一个像猎手逐猎的游戏,当今天把猎物搞到手以后,确实从人性来说,是有喜新厌旧的东西,卡利马科会一如既往珍惜吗?


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考虑的问题,但是马基雅维利从来不会说这些问题会一劳永逸地解决,他是通过这个戏剧告诉我们,他期待后人去掌握一些政治的原则和技巧,去解决他们所遇到的新问题。


再回到美国的宪法,美国的宪法现在是公正,世界上最成功的宪法,最稳定的宪法,修改次数最少的宪法,到今天存在了,从1787年到今天来算一下,存在多少年?两三百年。




但是其实美国宪法,它是怎么实施?美国宪法的生命是在它的实施。所有的实施什么?它有一个最高法院,我们知道美国这两天,有关于遴选大法官的风波,川普提名的一个保守主义的法官,也在面临极大的质疑。我当然是期待法官能够上阵的。


但是我想说的是,你们看看美国的宪法史。美国的最高法院其实就是宪法法院,最高法院的判例,都是与宪法和根本制度相关的判例,它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判例,让宪法的这些精神和原则实体化、具体化,然后进行一个调整的。但是宪法没有变,宪法还是那部宪法,宪法的规定就是那些很少的词语。


旧瓶装新酒,知道吧?美国的宪法实施是典型的旧瓶装新酒,否则宪法的生命怎么去体现?我们的宪法就是没有宪法,宪法实施是一个高度技术的活儿,能够成为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人都是最一流、最杰出的法律精英。这是国jia最有智慧的人,对吧?人家说美国的总统是最傻B的人,历朝历代都是这样,但是美国的最高法院九名大法官,就是最有智慧的人。他们为什么能够做到智慧?他们有法律的精神、比较审慎的原则,法律解释的技巧,他们对于民主的激情有一种适度的平衡和掌握等等。


我今天看一个朋友圈夏兰她就说她反对最高法院。对,你看参议院听证会上,对最高法院的法官非议那么多,看来最高法院的权威,因为这个人的上台,可能就会大体的沦丧或者下降了。我说:“我希望他上台,没什么不好的。”她就给我回了一条,她说:“你要知道,美国有一半的人是反对法官上台的。”我说:“一半的人反对无所谓是不是?为什么?因为司法本身就不应该是个民主的机构,司法是用来对抗民主的激情,也是用来对抗强权的压力的。司法是在强权和民主之间就是要保持中立。在一个民主的国jia就需要一个反民主的机构,这个机构就是最高法院。”


当然它的遴选是民主的,它也会遵循一些民主的程序,它的提名、它的参议院的听证会,我觉得简直是比但丁的《地狱》还要可怕,你要能够经过这个听证会,你就把你的祖宗十八代的祖坟都挖下来,然后你要掉好几层皮了,他是经过《炼狱》过来的,但是这就是它的一个精神,最后他一旦占据最高法院的职位,他就谁都不认。皇帝老子谁都不认,人民我也不认。是吧?我只认法律精神,我只认如何把宪法的技术根据我的一种判断,我可以通过个案进行实施,然后形成一个更长远的制度,对吧?就不断地为这个制度添砖加瓦,不断让它的地基更加夯实,这是它的一种基本的原则。



但丁《神曲》


最后我们来说一说喜剧的药方。就整个喜剧,我觉得真正的药方就是这个骗局本身。马基雅维利告诉我们道德、美德与政治审慎是相关的,对它的道德,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应该根据形势的变化而进行变化。这个我就不讲了,就有些人反对马基雅维利,就引用了《圣经》里面的大卫和拔士巴的例子,也是背信弃义的。


马基雅维利,他的核心是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政治秩序,必须把人看作它实际的样子,所以说我们既不是在天国展开政治行动,也不是在原始的丛林展开行动,我们是在天国和原始丛林之间的社会的领域展开行动的,所以就需要我们有在世的行动,所谓的美德就成为一种尘世的能力,奇迹是人造的奇迹。这是马基雅维的一个核心的观点,所有的美德是通过你的实践理性能够产生的,创造出来的。


好。现在我要对他的德性和命运做一个解读,用马基雅维利在他的著作里面,核心的概念就是命运和人的德性的关系,用英文德行就是virtue,命运是fortune,就是人有好的运气有坏的运气。在马基亚维利的世界里面,人的能力就是德性,德性virtue就是能力的意思,就是你能够掌握命运。在《君主论》里面,马基亚维利曾经这样写道:“命运之神是一个女子,你想要压倒她,你就必须打她,冲击她。”


这完全是一个赤裸裸的直男癌的话,但是在当时他认为人的德性是男性的气质,而命运是女性的气质,所以我们要掌握命运,就是要用德性去压制命运,所以君主他要能控制自己的命运,就要充分实践他的德性。


我刚才说德行是各种男子气概的集合,包括他的:勇气、坚毅、技艺、有能力、足智多谋,果断运用你的天资,还有包括你能够运用你的时机,你的判断能力,这些都是他所说的德性。所以我们今天理解virtue这个概念,不仅仅是所谓的善、温柔节制、温良恭俭让这一套美德,不是的,马基雅维利的德性的概念,完全不是这回事,就是一种行动能力。


我们说的简单一点,你在政治场域你能够展开你的行动的能力,所以说在这样的一个场域里面,什么是正义?能够促使成功的就是正义。哪怕你再正义,如果你不能带来成功和完美的结果,我就认为你不是正义的。所以马基雅维利他笔下这些恶人的成功靠的是施恩于他人的好处。而且尽管这些同盟者是道德的颠覆者,但他们并不是通常意义的邪恶,他们只是运用能力。


而且你看马基亚维利,其实他对暴力是非常审慎的,如何去节制你的暴力,就说我们能够不用暴力的时候,就绝对不要使用暴力,你能够用欺骗去完成的事情,你为什么要用暴力呢?这是他的一个核心观点,所谓的聪明就是知道审时度势,既做道德的人,又不做道德的人。他也认为人并不是全然的善良或者全然的邪恶,关键的问题是你如何做出抉择。


所以,马基雅维利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论述的是人间的事情。我刚才说了,这种事情既不同于自然的事情,也不同于超自然的事情,所以在这里一切是反复无常的,需要在世的行动。马基雅维利不会讨论“我多么的忧伤,我对时机多么的悲观”。我今天在一个我们知识分子的群里面讨论这个问题,包括周濂、周保松他们都在里面,他们就说“太悲观了,对全世界,如果马基雅维利进来就会笑。”


这个东西是没必要讨论的,有啥好讨论的,不要讨论,你自己可以明白,但是重要的是你如何改变你的悲观,重要的不是人生的忧伤,而要通过各种努力和图谋,尽管是不择手段的,充满邪恶的,但我们也要努力去导致一个极其圆满的皆大欢喜的结果。


他在《君主论》那边说过这句话,他说“伟人是以失败为耻的,伟人不以依赖欺诈而获得利益为耻。”这是马基雅维利的话,重要的是要把事做成,所以你看马基亚维利的思想和基督教的思想是有点不一样的。有一本书,英文版叫《Machiavelli's God》,我一直想把这本书翻译过来,但现在没有时间,非常厚,特别的精彩。




其实马基亚维的上帝已经完全不同于基督教的上帝了,在基督教里面,上帝的药方是爱的药方,就是为了罪人降下独生子,承担我们的弱点和恶疾,在十字架上受难,使人获得新生。就是人不能承认自己,历史是大写的基督,人的能力也不是命运,历史也不是命运,命运是偶然的反复无常的。但是基督他是恒定的,不是反复无常的。


但是在马基雅维利的《曼陀罗》里面,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狡诈的医生,在奇特的《曼陀罗》故事掩盖之下,潜入已婚的贞节妇女的床上,第二天让所有的参与者都获得了“新生”。这是在另外一个意义上的“新生”,这是马基雅维利。他不相信那些太宏大的东西。在这部戏剧的开篇有这么一段开场白的诗歌,他这样唱到:“这骗局多么的美妙,将他人的忧愁哀告,变成自己的如意珍宝,让每一次苦涩成为甘甜的醇醪,噢!天上才有的良药,你给迷途的灵魂指明了正道。你还有你那巨大的威力,赐福某人的同时,又使爱神变得富有,用那神圣的建议,你战胜了顽石、符咒和毒药。”


这是一个马基雅维利的时刻。在政治学上专门有一个概念叫马基雅维利时刻。我们知无知正在开始读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不一样,在柏拉图那里是没有“伦理学”这门学科的,其实也没有“政治学”这门学科,所有学科都是哲学,统一的一个学问。但是,亚里士多德把伦理学和政治学分出来的。但是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其实伦理学和政治学是一门学问,同一门学问,他说“研究政治学的一个起点,就是你要成为一个有道德德性的人。”所以伦理学是政治学的一个起点,不分家。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但是在马基亚维利这里,政治学和伦理学分家了。就是政治的道德和我们传统的伦理道德不是一个道德,或者说和传统的基督教道德不是一个道德。以前的道德认为我们要善良不要欺骗,但是现在的政治道德说,善良和欺骗都是可以要的,只要能够获得好的结果,注意:“要获得好的结果”,不能损人不利己。而且不道德的行为,如果收益小于你的成本、带来的恶大于你的好处,马基雅维利肯定也是反对这种行为的。这个很重要。


我觉得我们读马基雅维利不要只读一半,我们很多人有一个坏习惯,读书只读一半,拿着半截就开跑,我们就不知道,其实没有说出来的另一半可能才是真谛,比如马基雅维利说“要用那神圣的建议,这骗局是多么美妙。”也许当我们在为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中的“如何要不择手段而陶醉”的时候,说不定马基雅维利又在骗你了,说不定你也没有明白马基雅维利背后的另外一重争议?


马基雅维利的药物,不仅使剧中人受骗,也可能使观众上当,方式就是把我们吸引到阴谋当中,让我们都被他的学说吸引,所以我今天在现场说“马基亚维利是个魔鬼般的先知”,所以你不要认为,你就要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并为此洋洋得意的人,一定要记住马基雅维利在戏剧开头的这一忠告:“或许,你们都上当受骗了。”说不定马基雅维利正在嘲笑你们,马基雅维利的目标并不是要使政治完全成为堕落的东西。但是我们今天可能只学了一半,就像拜师学艺,最害怕的就是学一半,学个半吊子,然后出去玩了,就把师父给他教的正道全部毁了,我觉得读马基亚维利是需要警惕这一点的。


我们现在开始看到为什么对马基雅维利要有所反思?就是我们认识到马基雅维利的思想有恶魔的性质,这是毫无疑问的。认识到它是一种品位极高的、扭曲堕落的高贵。马基雅维利,他相当于是魔鬼从天上降到了人间,用魔鬼的方式,怎么去实现上帝的目标。


但是如果我们在读马基雅维利的时候,完全脱离了天堂的眼光,那你这个“地狱”真的就只能成为地狱的废墟,因为你失去了任何方向、位置和秩序。所以要谨防马基雅维利的幻觉,也要谨防苏格拉底的幻觉,有这样的隐喻。比如人家经常说“苏格拉底是借助幻觉将青年带上更高的真理。”高贵的谎言这个就使苏格拉底说出来的。



洞穴之喻


我上次不是讲过洞穴的比喻吗?就一个哲学家看到的真相,他又回到洞穴当中,但他回到洞穴中,他如果要避免自己被洞穴里边的人打死,他就要善于学会跟洞穴里面的人撒谎,这叫高贵的谎言。高贵的谎言的目标是什么?记住:是把这些人带出洞穴,因为你不撒谎,他们不相信你,他们就不会跟你走。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事情。他是把人带上更高的真理,但是马基亚维利,他把苏格拉底的神话吹破,他说你洞穴之外,那个东西可能才是谎言,哲学和宗教的幻想,他认为是必然破灭的。


所以说苏格拉底拯救人类的方向是哲学,是哲学王;而马基雅维利认为我们要拯救人类的方向是政治。但是无论是政治和哲学,其实在我们看来,可能在很多时候都是需要幻觉的,人生就是这样,善恶难辨,善恶混杂的现实。如果没有谎言,可能就很难接近真实。


其实我觉得在佛教里面也有这个说法,什么叫“方便法门”?什么叫做“方便因人说法”?“因事说法”?其实就是根据每个人的处境,每个人的资质,每个人的起点,开出不同的药方,这个药方在马基雅维利看来就是喜剧药方。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把基雅维利这部戏剧,它是喜剧,不是悲剧,马基雅维利希望达到的是喜剧的效果,不是悲剧的效果,如果学到马基雅维利使生灵涂炭,是政治的败坏和堕落,那就违反了他的初衷。


好,现在我们最后来重新认识一下马基雅维利,这也是我当时讲马基雅维利总结过的,我把这个总结再精炼了一点点,再给大家汇报一下。


马基雅维利的核心观点,我觉得包括这几个方面:


一个是政治道德不同于私人的道德。我刚才说过:统治者必须要维持他的统治,如果你为了成全你的私德,而放弃掉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自己是干啥的,却造成了生灵涂炭的效果,这是最大的不负责任和不道德,就是对统治者的道德要求和对一般人的道德要求是不一样的。


第二,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必须知道怎么去做不善或者邪恶的事情,为了实现你的目标,你可以做恶事,但是更重要的是后面这话,他必须知道在什么情况什么时机,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做恶。所以他认为我们应该区分恶劣地使用和妥善地使用邪恶。他说:“如果一个人在一切事情上都发誓我要以善良自持,那么他如果侧身于许多不善良的人当中,他一定会遭到毁灭,所以君主如果要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知道怎么去做不良好的事情,并且必须知道视情况需要是否使用这一手或不使用这一手。”尽管政治需要智慧,手段目的的平衡,结果一定是皆大欢喜地,才可贵,但是至于险恶的政治环境,政治游戏,其本身就是邪恶的、无奈的和罪恶的。这是他的一个意思,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对政治要有工具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思考。他说了这句很经典的话:“如果可能,不要背离善良之道,如果必要,要知道如何为非作恶。”“可能”和“必要”,其实他在《君主论》经常说要有“狐狸的狡猾和狮子的勇猛”,你不能光作狮子不能做狐狸,这是第三。


政治是现实主义的,而不是想象的,所以政治的基础是人性。他又说了一句经典的话,他说:“我相信通往天堂的真正的途径,在于认识到通往地狱之途,以便避开它。”所以说我们的起点是什么?


最后,因为我们是今天主要是在讲《君主论》,没有讲《论李维》,而《论李维》其实是他关于共和主义的一个重要的思考。其实说实话,我告诉大家,在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里面,他认为像李谷潦这样的人,或者像卡利马科这样的人,或者像那些伟大的君主,基本上是很难找到的。


我们知道就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说最优秀的统治是哲学王的统治,或者在儒家看来是圣人的统治。但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承认这种圣人,这种哲学王在人世间是很难找到的,就是人世间基本没有这样的人,所以我们要退而求其次,寻找法律的治理,这是他们的观点。


其实我告诉大家,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最后的一个结论是:“我期待的君主还没有出现。”你不要看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是无所不用其极,特别的邪恶,什么手段都可以,做坏人还不容易吗?但君主仅仅是做坏人吗?你要做“有艺术的坏人”,你要坏的高明,坏得有成就。这个做不到,所以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我觉得是一部绝望之书。他找遍人间,没有找到一个符合他标准的那么坏的君主,就像他找不到柏拉图,找不到符合他标准那么好的哲学王的君主一样。



《君主论》


你们看《君主论》里面引用了大量的君主,各个国jia,不同时期,他认为最优秀的君主和最邪恶、最糟糕的君主,包括他最向往的,我一下名字记不清楚了,他认为那个人是君主的典范,但那个人我们知道,后面教皇一死,他也死了,他也没有完成统一大业。他心目当中最优秀的君主,也是中道崩阻,半途而废的。换言之,你读完《君主论》,你会发现:原来马基雅维利所期待的君主要求太高了,全方位的素质达不到,怎么办?


马基雅维利真正告诉我们的是“君主的缺陷,必然导致自由的缺陷.”我觉得马基雅维利的君主比哲学王还难找,要做哲学王,其实有时候挺容易的,只要你爱智慧,你真正的爱智慧,然后你去做。但是要找真正符合马基雅维利的,然后又能通过做恶,成就最大的善的君主,人间基本找不到。


所以回过头来,我们是不是又被马基雅维利骗了?马基雅维利真的是告诉我们,厚黑学这一套真的很厉害吗?不是的。很难达到,所以说我们就不要去做君主梦了,我们还是做共和梦吧,这是马基雅维利的一个答案,你看给我们绕了一大圈,最后告诉我们,我今天没有展开《论李维》,他说:“其实共和体制是更优良、更明智、更稳妥的体制。”


比如共和体制,包括古典共和,就古罗马的,就是一个国jia的各个要素都能参与政权。你是君主的要素,你是贵族的要素,你是人民的要素,你都能够各司其职,参与到政权的分配当中,发挥你们的功能和能力,所以不纯粹是哪一部分的自由,是所有人的自由。这是共和,大家共同发达,这不就是共和?很简单。


然后,共和的要素还包括公共美德。我刚才说了,virtue是个公共美德,共和是有国jia精神的。但我们今天由于国jia精神、民族精神都被败坏了,但其实这个精神我认为还是很重要的。我们经常哀叹这个时代的堕落,我们经常也会呼唤,要恢复某种高贵和伟大,为什么?其实是在呼唤一个共同共和的精神。


我们经常哀叹中国你怎么了?中国人为什么到国外?经常会那么丢脸或者怎么样?表面上是个人的问题,其实不就是一个民族精神的问题吗?是你的精神出现了问题,你的文化文明出现了问题,你的价值观出现问题了,这些不就是一个所谓的共和?它需要一个精神,我说的共和主义需要人民共同的统治,然后公共的美德。


还有第三,权力的制衡。如果你真能够达到一个君主,像上帝一般的存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手段,都了然于胸。OK,你不需要权力制衡,但是这种君主没有的,找不到。


我们再看《曼陀罗》这个故事,你会发现其实大家是要相互密切配合的,《曼陀罗》这个故事为什么把李谷潦这样的角色说的那么低?说他仅仅是一个“吃白食的食客”?这是李谷潦对自身的定位,是马基雅维利对自身的一个定位,“我是干脏活的,你不要认为我在支配着一切,我多牛B我就有多高尚。”不是的。


你们在看整个故事的成就,泡妞能够得手,是靠所有人合作完成的一个事情。你说谁是最重要的?很难想,很难找到。每个人都发挥了自己的一个力量,让每个人之间都会有一种默契,都会有一种妥协,都会有一种平衡,但是他们都会有共同的一个目标,这是共和的精神。所以我觉得,我们讲了这么多,马基雅维利,他所有关注的一个核心,就是我们不要读经典,不要被表面的东西迷惑,一定要读通透,读通透就是要读通精髓,他为什么说这种话?他以什么东西来支撑?他做了哪些的反思?


马基雅维利他很自信,他写《君主论》的时候是他最失意的时候,他政治上饱受挫折,政治理想没办法完整。甚至他的《君主论》,我们知道,它是献给美第奇家族的,但是《君主论》在他死后五年才公开出版。但是幸好《君主论》出版之前,好像1519年他还活着的时候,《曼陀罗》比《君主论》写得早。但是,如果我们不读《君主论》,你很难理解《曼陀罗》,可能你就真的理解成一个非常庸俗的故事了,泡妞得手而已。




但是你如果不读《曼陀罗》,你也很难理解清楚《君主论》,尤其我刚才最后讲的,我认为《君主论》是一部非常悲观的政治论文。以前我们都认为“你看君主,多么的自信。”不是的,你读出的是一种悲观,对君主的这种角色的绝望。所以说我们经常会讲,包括我的信仰告诉我:你证明此路不通也是一条出路。当你发现你对某一种东西绝望的时候,你才会去开辟新的希望,比如说基督信仰,就是对人世特质的绝望,你才会对上帝充满希望,才会打开另外一扇门。你不关上一扇门,怎么打开另外一扇门?所以《君主论》是要告诉我们“请对君主绝望吧”。这是我的一个理解的,但是我的理解是植根于这个文本的。


好,所以说,最后关注的都是德性应用的问题,德性的应用,没有答案。不管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善的或者恶的,但是,我们如何去实现共同善,这是一个核心的关注。只要能够实现共同善,就是好事情。所以马基雅维利不仅仅是我们简单理解的,是目的证明手段的正确,为了实现目的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你以为无所不用其极那么好说吗?你试一试。


他们真的不明白,马基雅维利说的并不是不择手段,他说的是“为了实现目标,我们要妥善运用手段”。他并没有说我们要不择一切手段,他说我们是要妥善地运用手段,而且甚至可以这样说,这个手段在运用之前,他并没有说这个东西是善是恶。


就说善或者恶没有先决的,比如我们刚才说了,勇敢是不是一种善?你不能这么说了对吧?因为一个人可能会因为勇敢暴死街头,完全可能的。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马上要说这个问题,善是很复杂的,当你因为你的勇敢暴死街头时,你是不是一种善?所以说,这种善,在没有实践和运用之前,其实是不存在善也不存在恶。当我们在实践和应用的时候,我们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就像我们刚才说“撒谎是恶”,你这个定义没任何意义,有时候就是需要撒谎的,对不对?比如你为了让孩子不要碰危险的东西,可能就会撒谎。当然《伦理学》有争议,对一个得癌症的人或者高危病人,他又特别怕死的人,他又想平平安安离开,你是不是真要告诉他“你得癌症了”,结果一告诉他以后,他马上被吓死了。你觉得哪一种更善?你不能绝对脱离这个世间,不是说撒谎就是不好的,而是你在运用的过程当中,你才能知道撒谎到底是不是好。


所以说,我觉得马基雅维利可能也是一个反本质主义的思考方式,他强调的是一种权衡,是运动。在运用的过程当中,我们才能够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政治智慧,政治判断能力。不断加深我们对什么是正义的理解,如果没有投身到这样的政治实践当中,你怎么去理解政治?怎么去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正义?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我觉得他应该是在这个意义上去教育我们的。


所以,至于说他们泡妞,得到了卢克蕾佳以后,日后怎么办?其实马基雅维利已经不再关心了,因为他相信人重要的事就是授之以渔,我们有了这样一种解决的方式和手段,人一辈子或者政治永远都会面临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一直是在新情况和新问题当中,在解决这些困难的过程当中,去锤炼我们的意志的,去检验我们的自由的,去确立我们的正义。我觉得这才是马基雅维利真正要告诉我们的。


好,谢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87297rdue

    听得荡气回肠!谌老师功力深厚,学习了!

  • 孤独的漫步者_x0

    讲得好!

  • 寻丘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观点确实很实用,但我觉得,最终能做到的君主很少吧,多数可能滑向邪恶主义🤔

  • 杨飞飞飞

    打卡结束《曼陀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