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苦乐无形,成于心焉。荣辱存异,贤者同焉。事之未济,志之非达,心无怨而忧患弗加矣。 【译文】苦与乐没有一定的形态,它的形成取决於人们的思想。荣与辱存有差异,贤明的人却同等对待它们。事情没有成功,志向不能达到,思想上没有抱怨就不会增加人的忧虑和祸患了。 4.仁者好礼,不欺其心也。智者示愚,不显其心哉。 【译文】仁德的人喜好礼仪,是不愿欺骗他的思想。有智慧的人显现愚钝,是不想暴露他的思想。
好听
“止”的思想古已有之,《道德经》、《庄子》、《论语》都有涉猎。但作为一种专门学问,隋朝的大儒王通(文中子)却是历史上第一个集大成者,也是破解成功核心秘密的第一人...
勘破人生胜败荣辱破解命运博弈密码大智知止,小智惟谋。过犹不及,知止不败大儒文中子的处世智慧,曾国藩一生推崇与践行的立身成事之道
《止学》告诉我们:该在什么情况下停下来。
书籍信息:止学内容重点:曾国藩说:“《止学》乃人生行为之约束,忽略此学,智者必有一失。”李嘉诚说:“知利之止,知欲之止,为知人生之成局!”李景林说:“如何在进和...
这是一本湮没许久的古代优秀谋略书,它的作者是隋朝大儒王通,号文中子,是唐朝诗人王勃的祖父,也是魏征、李靖、房玄龄之恩师。它的思想告诉人们:真正智慧的人,不过分显...
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或跃在渊,无咎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亢龙有悔盛极必衰,物极必反适可而止,进退有度,修身养命
《止学》是文中子以道家思想论处世之道的经典力作,被誉为一部湮没久远的关于胜败荣辱的古代绝学。归属传统谋略学著作。书中主张智谋在心,谋事在人,强调适可而止、知进退...
1.欲无止也,其心堪制。惑无尽也,其行乃解。 【译文】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思想可以制伏他。疑惑是没有尽头的,践行就能解除它。 2.不求于人,其尊弗伤。无嗜之病,其身靡失。自弃者人莫救也。 【译文】不向他人求助,尊严就不能受到伤害。没有特殊爱好的毛病,自身就不会迷失。自我放弃的人,人们无法拯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