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03 | 经书提要:佛教十三经都在讲什么

总论03 | 经书提要:佛教十三经都在讲什么

00:00
16:57

总论03  经书提要佛教十三经都在讲什么



知识点



1、孤独:


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是一个人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的自我封闭,孤独的人会脱离社会群体而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之中。人们在社会中生活,具有各种各样的社会需要,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当某种社会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对社会关系的渴望与现实拥有的实际水平产生差距时,人们就会感到孤独。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一个人可在众人参与的生活环境中,或者在众皆欢乐的热闹社交场合而仍深感孤独。



2、儒家的文化:


儒家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的文化流派。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恕、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传承和发展,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




3、圣经:


《圣经》是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共同经典,出于希伯来kethubhim,意为文章,后衍意为希腊文graphai拉丁文Scripturoe,汉译作


基督教的《圣经》又名《新旧约全书》,由《旧约》《新约》组成。《旧约》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来文(含亚兰文)写成,由犹太教教士依据犹太教的教义编纂而成,囊括了犹太及邻近民族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的人文历史资料。《新约》一共27卷。《旧约全书》即犹太教的圣经,是基督教承自犹太教的,但《旧约全书》和《希伯来圣经》有所差异,书目的顺序也不同。





二、金句/精华笔记



1、这是我想在儒家的文化,因为常谈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可是这句话其实也有它的危险性,




2、我在读圣经的时候,我一直觉得曾经有 40 天,耶稣是在旷野里,他在思考他生命何去何从,他在思考他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他在思考他来到人间他要做什么事情。


三、全文逐字稿



我们在一系列以孤独为主题的讨论里,到了最后一个单元要做一个总结。我们在一开始谈了情欲孤独,那么这个单元基本上是很希望有很多听众朋友,如果是青少年或者青年,因为情欲的孤独是说我们身体在发育之后,它一定会有一个迷失的阶段,而这个迷失的阶段因为他的恋爱或者感情的问题或者婚姻都会构成很多的纠缠。
    我想很多的朋友一定会感觉到,即使非常非常理智的人就是这个人,平常我们都觉得他分析事情都非常有道理,头脑很清晰,那做事情不会冲动,不会莽撞。可是很奇怪,你会发现当他一旦爱上一个人,就是说他碰到了感情的问题了,他在恋爱当中的时候,我们就觉得好像婚了,那很多朋友也常常开玩笑说,结婚的婚跟头婚的婚好像是很类似的一个字,为什么会用到这个字也是很有趣,就是你会感觉到好像人在感情里常常有一些身不由己。那我自己是比较喜欢一个成语,叫做情不自禁,就是情感这样的一个事情,有时候你是无法完全用理智去控制的。那当然我们也知道我们的身体的构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一种组织体,我们有生理上的欲望,我们也有心理上的欲望。我们生理上的欲望是渴望跟另外一个身体能够有很多的拥抱,能够有很多的结合,我们心理上的渴望可能更大,过于这个部分,我们希望我们的心灵可以跟另外一个心灵有更密切的沟通,那事实上我们都是孤独的。
    可是在情欲的孤独里,我们知道生理跟心理上这种渴望都没有什么不好,那么他渴望满足,他渴望被理解,都是非常美好。只是往往在一个社会里,因为不习惯于表达情绪上的渴望,甚至情欲、情感欲望好像在我们的教育里从来不被讨论,因为大家都觉得难以启齿,或者说父母也不好意思跟小孩谈,老师也不好意思跟学生谈,因此他就在一个非常淫毁的状态,非常私密的状态。所以因此我们在谈情欲孤独的时候,特别谈到,我们特别担心,尤其是还没有完全成年的青少年,当他在情欲的世界摸索的时候,或者他上网可能随便去剖一些照片,或者随便去 download 一些资料时候,其实我们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所以因此我觉得一个社会里能够适当的给情欲的孤独一点点出口,一点点可以跟别人沟通的管道,我相信是绝对必须的。
    尤其在现代的社会当中,那么他可能反而是这个孩子成长,青少年成长,甚至我想不只是青少年,其实有时候我的一些学生,那么他们大学毕业了,大学毕业应该是二十几岁,二十出头了,然后他们在一个企业里工作,然后工作很忙,那么在那个时候你会发现他的面对的恋爱的问题,婚姻的问题都非常难以处理。甚至如果他是一个学理工的,那么在他零工的领域里,一切都是一板一眼的 1 + 1 = 2 的。可是有时候他们很苦恼地跑来找我,说怎么我这个女朋友真是怎么算都算不到 1 + 1 = 2。我说 1 + 1 = 2 的恋爱大概也很无聊,因为他说他不晓得这个女朋友下一刻会高兴还不高兴。那我想恋爱本来就是如此,因为你必须懂人性是什么。可是有时候你会看到,尤其学理工的男孩子,可能头脑很直接,那他就觉得怎么那么复杂,因此他情感上总是没有办法去担待或者去包容一个。可能很多女性的心事本来可能就比较委婉,尤其是说这个恋爱往往到了最后已经快要结婚了。
     我们知道一个女性要结婚,在传统的社会里,她会觉得我是把我一生的命运交给一个男子,所以那个时候心情我相信是极其复杂的,因为我也有女性的学生,他们也会来跟我流着眼泪说,他一点都不懂我,我是等于把一生的幸福交到他手上,所以那个时候他会很犹豫,他会很恐惧,他不知道这个男性将来会怎么对待我,因为只是恋爱还好,可是结婚就不一样了,因为等于一辈子要住在一起,一个传统的社会里又很难容许可能分手这件事情,觉得如果结了婚再分手可能又很难堪,那如果是恋爱也就还罢了,如果结了婚以后再离婚这件事情,那么因此我相信传统的社会里给很多个人的情欲有很多的束缚,也有很多的压力,即使到年龄蛮大,四五十岁,我的学生还可能发生这样的问题,所以因此我总觉得当我在孤独的主题里选择了情欲孤独来谈的时候,是希望大家不再把情欲当成是一个难以启齿的事件,至少应该有很好的朋友,很好的亲人能够交换一下这种形式,至少夫妻之间即使结了婚,还可以谈一点情欲的问题。
    因为我觉得彼此都陌生,都不谈的时候他难以启齿,有时候反而会酿成更大的问题,等到有一天要去挽回,可能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我看到很多这样的遗憾,觉得我们的社会里面不像西方的社会这么的开放,对个人的身体,对个人的心理欲望都谈的比较少,所以因此在这个单元里,也就特别希望能够从情欲的孤独开始引导到让大家了解到我们谈孤独其实是希望大家最后都不孤独。
     我们在做结论的时候,特别希望大家了解到我们在一连串 6 个不同单元的孤独、情欲的孤独、伦理的孤独、革命的孤独、暴力的孤独、语言的孤独以及思维的孤独这六个不同领域的孤独里,特别希望大家来了解一下。就是这个孤独的问题,我们是希望厘清一个个人跟群体之间的关系,我想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我运用到个人跟群体是两个蛮抽象的词汇,所以因此我下面特别希望能够举比较实际的例子。比如说我们刚谈到情欲孤独,如果我是一个人,我自己面对我的身体的需要,面对我心理的需要,其实我觉得不容易出太大的问题,我们今天觉得感情的问题、情欲的问题,常常出现很多的纠缠,是因为你最后势必要把个人的部分要面对到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可能比如说我原来是一个人,可是如果我结婚了,我有一个妻子,然后我们共同建立一个家庭,然后我们生了孩子,我就是个人跟群体的关系,每一个人跟家庭其实就是个人跟群体,那么这个家庭可能很小。
     可是有时候我们看看今天的小家庭,不像以前的大家族,以前大家族在华人的社会几乎多到几十个人或者是上百人的大家族,那他真的就是一个群体。今天现代化的社会通常就会一对夫妻,可能两个小孩,可是有时候他们会跟爸爸妈妈住在一起,男方的爸爸妈妈或女方的爸爸妈妈。
    好,我要讲的说其实它就是一个小群体,那么因此每个人跟这个群体之间怎么发生一个好的互动的关系?所有的问题都出发在这里,因为很多的朋友跟我说,我在这个家庭里,我一点我自己的自由都没有。好,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个人被牺牲了,个人被群体牺牲了,因为个人一定有希望有一点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空间,哪怕我再忙,我有每天为我的丈夫做饭做菜,我照顾我的小孩,可是我还是希望有片刻的我自己的时间,有片刻我自己的空间,这就是个人跟群体之间的关系,个人希望他的个体部分被尊重,可是群体希望你能够牺牲自己,那么问题就在于说这个界限化在哪里?个人跟群体之间的界限,我要牺牲到什么程度?如果我牺牲上面有父母、有公婆、有丈夫、有孩子,我照顾所有的人,最后我自己不见了,这个人绝对不是一个快乐的人。所以因此我要谈到的孤独是说不管再伟大的群体所谓的大爱,它其实不能牺牲小爱。我这样讲的原因是很多人都认为说我是小我,所以我要牺牲小我完成那个大我。我的讲法不太一样,我觉得每一个小我的完整,最后构成一个大我的完整。
    所以我希望在这个群体的当中,因为我们说群体的完美是什么?群体的完美是群体当中的每一个人跟个人之间能够产生和谐,我想大家都知道和谐这个字用在西方的音乐里面叫做哈姆尼,就是我们有一个和声,可是大家知道在一个交响乐团当中,每一个声音都有它自己的特色的。
     最后这个特色你是唱高音的,我唱中音,他唱低音,最后这些不同的声部最后合在一起叫做和谐。可是他不违反每一个小我的个体,它是纯粹完美的。如果我是一个唱低音的人,我低音唱的走调,这个合唱是不好听的。所以因此我常常用这样的例子来举例,是说我在一个群体的家庭当中,我扮演一个角色,一个个体的角色,我个体还是要快乐的,必须是幸福的。所以我通常到一个家庭当中看到一个个体,那他上面有父母,旁边有妻子或丈夫,底下有孩子,我就在观察他快不快乐。如果他最后常常说我为这个家庭牺牲太多,我很委屈,他们要什么我就做什么,最后我自己不快乐,我就发现这个家庭不可能快乐很久,因为那个和谐被打坏了。
     这个和谐等于是不能够完成的,因为外表看起来再和谐没有用,它必须内在有真正的紧密的关系。那从个人扩大到一个家庭的群体,最后扩大到比如说一个组织的群体,我们如果今天去上班,我们到一个企业,这个企业可能几百人,可能几千人,甚至这个企业可能有几万人,那这个企业的和谐就是一个群体。
     可是我还是要提到说一个企业体当中可能有董事长、有总经理,有底下的所有的副理、协理,到各个的局处长,然后到每一个底下的职场的员工,甚至到最底层帮忙去接线的接线生,可是他们都是契液体里面的一部分,那么这个气液体的每一个个体它如何被看到?如何被尊重?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我相信是企业成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那么意思说这个企业是一个大我,大家都看到这个大,我说这个企业做的好成功,那么上贵上市,然后股票一直上涨,觉得很成功。可是如果它的个体,我到这个企业去的时候,我走进去发现小小的一个个体,可能是警卫,可能是一个登记访客的一个安全人员,你觉得他不快乐,然后你觉得他做事马虎,我就发现这个企业有漏洞,迟早可能会出一个问题。所以因此这是我要提到说个体往往是完成这个群体大我的一个最重要的部分,所以不要忽略一个孤独的个体,那个在角落不讲话,很沉默,没有表达意见的孤独的个体可能是非常重要,它可能影响了家庭的快不快乐,可能影响了企业的成不成功,或者最后影响了整个的社会。国家是不是往进步的方向走,到和谐的状况,可能都从个体可以做观察。
     这是我想在儒家的文化,因为常谈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可是这句话其实也有它的危险性,如果每一个小我都在牺牲这个国家会快乐吗?会不会今天在我们的社会里,你如果去问一问,你会发现怎么各行各业的人都在抱怨,怎么各行各业的小?我的人都觉得我好委屈,我很不快乐,我的薪水也不够,年终奖金也不够,我的工作这么累,这个国家是不是会出问题?所以因此我特别强调孤独的个体的完整性跟群体的和谐,它将来怎么能够做一个配置?
    我们在对孤独下最后结论的时候,其实常常在我的脑海里会出现很多让我觉得感动或者心痛的某些画面。我这样讲的原因是说,最初也许我想到的并不是孤独的主题,而是一些很鲜活的生命的形式。记得有一位比我年长的女性,她在一个大学里面教书非常优秀的一位外语人才,那么在大学里面教了大概有 40 年之久,那么最后从大学里面退休了,那可是学校还认为他的贡献很大,而且他还在继续翻译很多的书,那么表现也非常的优秀,所以学校也给他一个讲座教授这样的身份。
     我想在比我年纪更大的那一代的女性里,在社会里有这样的成就其实非常不容易。因为我们都知道,像我母亲那一代,他们大部分就是家庭主妇,他们很少受很高的教育,即使受了很高的教育,最后他做了家庭主妇,变成妻子与母亲以后,他就把他自己所有的才华都牺牲掉,或者他所有的才能也都牺牲掉。
     所以我在这里我要讲的是说,比如说特别观察到社会的女性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儒家的社会里牺牲了占一半人口的女性的才华跟才能,他们的才华,他们的表现能力从来没有被重视。我们过去的社会说男主外女主内,所以他就被认定这个女性一定是在厨房里每天做菜的。可是我常常有时候很顽皮的想,会不会这个主外的男人,他其实比较适合在家里管孩子跟做料理,因为我认识很多男性的朋友很爱做菜,可是你说那你就留在家里做菜,让你太太出去工作,他又觉得,唉,这个很丢脸,不是男主外女主内吗?所以因此我们面对了一个问题,是说社会里面很多的习俗跟观念,传统的看法不一定是正确的,因为它可能剥夺了每一个人真正的性象所在,如果这个女性一辈子做菜,她的味觉不好,很迟钝,那不是很惨?她丈夫也吃到不好的菜,孩子也吃到不好的菜,那可是也许她恰恰好是一个在职场上很能干的女性,那也许她可以扮演在职场的角色。
    那我的意思说,为什么男主外女主内这个习俗不能变成女主外男主内?我们究竟在延续什么?那这样的观念是人定出来的,可是它并不见得在现代的社会一定合理。所以因此我这样讲的原因是刚才举到这个例子,这一位比我年长的女性,她其实跟我的母亲年龄都差不多了,那么受过很好的教育,那么最后一辈子在大学里面教书,那么最后退休了,他的先生在前几年过世,然后孩子很孝顺,可他不要跟孩子住。那我起先我们都不太懂,我们觉得,唉,孩子这么孝顺,要奉养母亲。那你现在从大学退休了,那就做一个老太太,含夷弄孙啊。我们说含夷弄孙就是跟孙子在一起玩就好了。可是这又可能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因为他的头脑非常的好,记忆力比我还好。然后他在翻译所有的英文的这些作品的时候,那个速度之快,而且因为它中英文都好,所以做得非常好。所以我的意思说它其实它的才华跟才能并不是去跟孙子玩,而是去做另外一个角色,结果他就选择了到一个退休的老人的公寓去住。
    那这个又是一个观念,因为我们总觉得说有这么好的儿女,你不跟儿女住,你住到老人院,好像儿女也觉得没有面子,可是他会觉得他得到一个很大的自由,他不要跟儿子跟孙子住在一起,每个周末吃个饭可以,可他有一个自己的空间。可是有一天我听他讲一句话,我非常非常的震动,感动加上心痛。他说我这一辈子在大学教书,教了 40 年,我终于有一个自己的书房了。我吓了一跳,我说怎么可能呢?我说你翻译了这么多的书,然后你在大学里教书,你怎么会没有书房?他就叹了一口气,他说你知道我们这一个年龄的女性在家里是没有自己的空间,只有给丈夫的,给孩子的,可是没有自己的空间。我就问他说,那你以前翻译那么好的那些书,你在哪里翻译?它是在哪里都可以翻译,在厨房也可以翻译,在餐桌上也可以翻译。可是我是没有自己空间的好,我特别把这个故事讲出来,是说我觉得是不是我们从来没有想到在一个群体里面,这个个体,它用多么大的智慧完成了一个家庭的和谐。
     大家都说他是一个好母亲、好妻子,一生把丈夫照顾得很好,把孩子照顾得很好。可他现在说我终于可以不要照顾孙子了,我可以来做我自己喜欢的翻译的工作,那么因此我觉得它帮助我修正了很多我的看法。过去觉得一个女性应该就是扮演好妻子、好母亲的角色,那么退休以后应该是一个好祖母,就跟孙子玩。
     可是也许我错了,也许这个孤独的个体其实有很多他自己生命里面我想象不到的渴望,因为他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他受了现代的教育,他对他的生命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他也跟我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因为在老人医院,大家觉得八十几岁了,所以常常就有一些大学生去做义工,要他们下来,因为老人有时候有的失智,然后他们怕他们很孤独。好,我们碰到孤独的问题,怕老人很孤独,就把他们叫下来,说我们教你们土凤舞,就是把老人当小孩。

然后这一位长辈就说很感谢这些善心的大学生,可是我觉得我真受不了,因为他说他在房间里享受他阅读的快乐,跟他翻译的快乐的时候,常常要被打扰,要他一定要下去跟他们跳土风舞,其实我借着这样的管道是跟很多朋友提到说孤独真的不见得不好。我们看到一个八十几岁这位长辈坐在一个灯前阅读着英文的书籍,在做翻译,也许是他生命里最快乐的时刻,然后你硬要把他拉出来说,唉,我们来跳土风舞,我们来猜谜语,把他当一个小孩,他会觉得很幼稚,他也受不了这样的一个生活的安排。所以因此我还是要强调说,其实每一个个体有每一个个体完全不同的需求,也许我们在现代的社会里越来越应该从概念性里面把自己解放出来,我们不应该随便加给别人一些概念,说男主外女主内,然后老人就一定要跟孙子在一起,其实都非常难讲,所以我现在常常会特别去观察。
    碰到一个 80 岁的老太太,我问他说,唉,你最近做什么?他说,我最近在学芭蕾舞,我就听了吓一跳,因为我过去觉得八十几岁的老太太是不可能去学芭蕾舞,可是后来我想为什么不可以,他也不是要去做芭蕾五星,他只是好玩。他觉得年轻时候有过一个梦,一直没有完成,现在虽然是祖母了,可是我愿意去学一学,穿那个硬鞋颠脚尖那跳的好不是重要的,可是他愿意去学芭蕾舞,所以我想我们社会里常常会嘲笑这些事情,觉得一个 80 岁的老祖母去学芭蕾舞,学肚皮舞很好笑,可是我觉得未尝不可,也许他很快乐。所以这是我们从孤独的主题在结论里,特别希望所有的朋友能够一起来把自我做思想上的解放的。
     我们一系列对于孤独的探讨到了最后了,其实谈到孤独这两个字,我们一开始就讲这两个字在儒家的文化里都不是很好的字。孤是没有长辈照顾的小孩子叫孤,我们叫孤儿。独是没有年轻人奉养的老人,我们叫独居老人。可是我希望在这一系列的探讨之后,大家对孤跟独有一个不同的看法,因为其实我们知道每一个人本质上都是孤独的。
     西方的哲学家不断的告诉我们,人在死亡的时刻,其实没有任何人可以分担你身体上的痛苦,即使有亲人照顾,可是你是要单独去面对那个死亡的。所以我觉得西方的文化也很勇敢地剖析了人的本质上的孤独,可是这个孤独可能会淬炼我们生命里面非常深的一些生存的本能,或者淬炼出我们一些非常好的品质。因为我们长期以来,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生命没有真正彻底孤独的面对过自我,这个生命基本上很难生成。有时候我们在电视里看到很多的综艺节目,总是讲一些表面很热闹的话,可他没有触及到生命很本质的部分。所以如果是很多有信仰的朋友,我们大概都知道所有的文化里有信仰的人,比如说在耶稣基督所面对的孤独,或者佛教佛陀所面对的孤独,他们都有一个很孤独的时刻。孤独的时刻是什么?孤独的时刻是自己修行的时刻。
     我在读圣经的时候,我一直觉得曾经有 40 天,耶稣是在旷野里,他在思考他生命何去何从,他在思考他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他在思考他来到人间他要做什么事情。我想那 40 天是一个孤独的 40 天,可是那 40 天对于一个创立最伟大的宗教的耶稣来讲是重要的。同样的,我们也看到释迦摩尼曾经在树林当中苦修 6 年,长达 6 年的时间,它是完全在苦修的,而这个苦修的时刻一定也是一个孤独的时刻。所以我一直觉得所有的个体,他是通过一个绝对的孤独跟自己对话以后才完成了自我。如果世界上有所谓的信仰者,有所谓的修行者,最后他就是能够自我完成的人,所以因此我们反反复复总是强调很多的朋友不要那么害怕的孤独,甚至我觉得用孤独的角色来看,我觉得一个社会里太多假象,表面热闹的综艺节目其实是不好的。因为最后你会觉得所有的人他的语言都没有办法生成,他的思考也没有办法生成,他没有办法把人带到去面对一个很单纯的孤独的时刻,去把生命最华美的部分能够升华出来。
    西方在某些葬礼的时刻,你会觉得人很沉默,有时候发生了灾难,在灾难之后这些家属赶到现场,他们有一种安静面对死亡的孤独的沉默性。可是有时候我看到我们的电视媒体会夸张这种哭叫闹这种我们叫做撒狗血的东西,可是我相信人在最大的灾难跟最大的痛的时候,他其实是非常沉默跟孤独的,如果那个时候他又哭又叫的,其实有时候是假的,因为假的最后就演变出我们葬礼里面非常奇怪的习俗。比如说一个孝子,如果父母去世了,很难过哭,当然我们可以了解,可是他哭不出来,他就花钱去请别人来哭。所以民间有所谓的无子枯木,就是花钱请来的,而且是装了麦克风向大家广播的,哭到你晚上都睡不着觉,可是那个声音是假的,因为这个人根本不是孝子,是请来的孝子,是假的孝子。所以因此我常常会觉得,会不会在这个传统的儒家文化里,我们已经习惯了某些虚伪的东西,而这个虚伪是不真实的。
    我自己父亲母亲过世的时候,我觉得那种心里面的痛,你不会希望别人听到你的哭声,甚至我们兄弟姐妹会决定说这是我们跟父亲跟母亲非常私密的情感,所以我们不请任何的朋友来到现场,我们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跟着父亲或母亲的遗体在一起守灵,最后下葬。因为我觉得那个时刻是我们家族里面很私密的情感,所以我想这些部分有的时候使我一直在反省我们的个体跟群体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的群体的力量太大,最后就变成表演了。一个老太太做寿, 80 岁生日,或者一个老太太过世要做葬礼,你觉得好像是所有人表演的时刻,所以那个表演里面缺乏了一种真诚的心灵上本职的孤独的感动,所以大家在那边不管哭或者念祭文,或者是祝寿的语言,你都觉得是假的,好像在演戏一样,而且不是一个很深沉的戏,有点像一个闹剧。
     所以不晓得我想在长期以来观察到所谓的礼,典礼的礼,我们的婚礼,我们的葬礼,我们的毕业典礼,我们很多的理都很乱,缺乏一种庄严性。我想只有因为对生命不在意,可以把生命当成一个综艺节目来玩,最后才会有一点不允不泪,甚至最后可能比如说一个总统的就职大典都可以弄得像综艺节目。
     所以这是让人很不解的,就是这个社会怎么会一切的东西都中异化了,好像你不讲一些不好笑的俏皮话,就不叫典礼,可是事实上不是的,我想在世界很多先进的国家,有文化的国家,他们的典礼是很庄重的,那么大家在典礼当中也知道在承担一个共同的痛或共同的快乐,分享喜悦或者是分担痛苦,所以它有一种生命孤独的庄严性在里面,所以我想这是一系列谈孤独主题的一个最大的盼望,希望大家不要觉得孤独有什么不好。
     如果社会里面很多人故意用综艺节目的方法,总是要在那边讲肤浅的俏皮话,我觉得我们不一定要呼应,我们可以表示沉默,我们可以表示说我不见得一定要用这样的方法来过我的生活,我的生活是可以比较平静的,比较安静的,比较有深沉的内涵的。好,我想这是一系列谈孤独主题,跟朋友们最大的一个共同的分享。美的沉思,我是蒋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Richard_QKun

    边听讲解变记笔记 看原文 发下一个愿 跟着钱老师学完读完这些经典。

    清净777 回复 @Richard_QKun: 学习习惯了,做笔记是必须的

  • 1560873bpbw

    佛学与学佛有很大区别 前者属于研究学问 后者属于信愿行之践行。角度不同 感悟有别。阿弥陀佛

    糖果悟空 回复 @1560873bpbw: 这个说法,我听吴老师讲过,确实是这样。

  • 生火做饭

    钱老师您好!希望您在讲楞严经之前需要对楞严经真伪的问题做一个明确的判断,不要说完真伪有争议以后就没有下文了,容易误导大众,您说是吧?

    游化四方 回复 @生火做饭: 这个世上没有真假,说真也非真,说假也不都假,只有信与不信。

  • 19_1ojim

    先生:您好!请问十三经只有八集吗?

    钱文忠 回复 @19_1ojim: 小助手:您好!一共200集,每周一三五会不断更新的!

  • 听友268744831

    收费的就不要说发大愿了

    Sam008 回复 @听友268744831: 发个愿,挣个钱的愿,呵呵

  • 苏宇年

    一直喜欢钱老师,今天果断购买收听。不论讲什么,都要付出辛苦,收费也是有理由的,我们不能用道德绑架。

    听友249943691 回复 @苏宇年: 已付费,怎么不能听?

  • 好好学习_hj

    我弱弱的问一句:老师!你能不能用柔和点的声音给我们讲解?声音太尖锐了,我听着一惊一乍,我的小心脏有点受不了

  • 喜乐童宝

    为什么我购买了会员199还是不能听呢?

    钱文忠 回复 @喜乐童宝: 小助手:《钱文忠讲佛教十三经》是付费精品专辑,需要单独购买收听。

  • 小伙伴餐饮

    钱老师您不是说佛讲布施吗,充了vip还要再买课这样利于佛传播吗?是布施本意吗?布施最高一级法布施,要传法,您传法同时又设置障碍获取利益,恐怕于传法即布施背道而驰了吧?请您解释

    一起看星星go 回复 @小伙伴餐饮: 听的人多了就开始收费了,有意思

  • 听友35122892

    我是VlP会员还要付费听钱老师讲十三经?真是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二年佛在庙里,学佛三年佛在天边,学佛十年把佛卖钱。

    听友109387853 回复 @听友3512289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