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先事而至—先知先觉,抢占先机

41.先事而至—先知先觉,抢占先机

00:00
17:57

喜马拉雅的朋友,您好!我是兰彦岭。

上两讲,我们主要谈了量权和揣情的方法。就是说在游说或设谋之前搜集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的重要性和方法。而掌握这两条法则重点用在什么地方呢?鬼谷先生对此给出了答案。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鬼谷子说:“故计国事者,则当审权量;说人主,则当审揣情。”

意思是:要谋划国家大事的人,就一定要详尽缜密地权衡天下的形势;要游说君主,就应当仔细地揣度他的真情实感。


在这里,鬼谷先生告诉我们量权和揣情重点用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出谋划策要量权。“计国事”即为国家大事筹谋划策。从商业领域来说,即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出谋划策、筹备布局、定战略、做计划。不管是国家大事还是企业事务,我们都应该掌握量权之道,在谋划和决策之前必须掌握足够多的信息,这样才能确保“算无遗策”。毛泽东说:“不打无把握之仗。”什么叫把握?就是充分量权。


如果量权不到位就鲁莽而战,很可能兵败身死。孙子说:“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由此可见,度量是战争胜利的保障。同样的道理,度量也是企业家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生存中的资本。


二、说服人心要揣情。说服是利用沟通劝导让别人听话照做的艺术。毛泽东说:“对于错误的意见,不是压服,而是说服,以理服人。”压服靠的是权势,而且是口服心不服;说服靠的是揣情,口服又心服。正所谓“有理不在声高”,我们只有在充分揣知对方内心实情和核心利益的基础上,然后再“诱之以利,胁之以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此必将轻松地说服对方。


在商业领域,我们要想说服谈判中获得一个完美的结果,就离不开揣情。善于揣情的人,才能赢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在现实生活中,量权和揣情往往是综合运用的。在历史上,有一个叫烛之武的人绝对是量权和揣情的高手,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他是如何玩转这一“组合拳”的。


公元前630前,晋国联合秦国攻打郑国。郑文公吓得六神无主,询问大臣们谁有退敌良计?众人议论纷纷,没人敢站出来。就在这时,大夫佚之狐说:“这两国的兵力太强,对着干肯定死路一条。这样吧,我推荐一个叫烛之武的人,世上少有的说服高手,让他说服秦穆公直接退兵。秦国退兵了,晋国就蹦跶不起来了。”郑文公马上召烛之武上殿。


烛之武七十多岁了,干的是一个不起眼的养马的官,标准称法叫“圉正”。其实就是弼马温,孙悟空的同行。他走在朝堂之上,白发飘飘,背弯成弓,来到郑文公面前,淡然地问:“主公召老朽何事?”


郑文公说:“听说您老人家能言善辩,我想麻烦您说服秦国退兵,可以吗?”烛之武推托说:“不行啊,老朽平庸无能,年轻时就没干成什么事,现在都快死的人了,还能有什么用呢?”郑文公听出这话绵里藏针,只好辩解道:“当年没有发现你的才能,这是寡人用人的失误。现在我封你为亚卿,请帮寡人完成这个使命吧!”


烛之武答应了。他来到秦国军营,被卫兵阻拦。于是他放声痛哭,哭声震天,惊动了秦穆公。秦穆公看着被捆绑的烛之武,就问他:“你是什么人?”烛之武说:“我是来自郑国的烛之武。”秦穆公又问:“那你干嘛哭呢?”烛之武回答:“我哭郑国,因为郑国亡国。我也哭秦国,因为秦国也要亡国了!真是可惜啊!”


闻听此言,秦穆公气坏了,怒斥:“胡扯!秦国怎么会亡国?哪里可惜了?你如果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定斩不饶!”烛之武不慌不忙,开始剖析自己这么说的理由。


“秦晋联军攻郑,来势汹汹,郑国毫无还手之力,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然而,我想知道的是,郑国亡国了,对秦国有什么用?秦国距郑有千里之遥,郑国即使灭亡也是并入晋国领土,有可能并入千里之外的秦国国土吗?即使你想从中获利,难道可以得到吗?所以,这只是狡猾的晋国设的一个陷阱而已。”


这席话击中了秦穆公的七寸,令他目瞪口呆。见此情形,烛之武进一步火上浇油道:“你们秦国不是一个小国,你也不是昏庸糊涂的君主,为什么要受晋国的驱使呀?让我看,你纯粹是被晋文公给忽悠了!”秦穆公茅塞顿开,犹如醍醐灌顶。他对烛之武说:“有道理啊!然后呢?”


烛之武继续分析:“再来看下秦国和晋国的地形吧!你们是邻国,一个在黄河东边,一个在黄河西边。一山不能容二虎,晋国强大了,秦国就必然衰弱。咱们来看下晋国国君的品行吧,晋惠公是你推举拥立的,河西之地归还你了吗?接下来是晋怀公,也是你推举拥立的,结果是个白眼狼,上位后就跟你绝交!晋文公也是你立的,他现在忽悠你联合攻打我们郑国,我们郑国灭亡之后,他们变得强大了,下一个肯定拿秦国开刀,这不是很清楚吗?再说了,你帮过晋国三次忙,他给过你哪怕一丁点的好处了吗?晋文公他爹晋献公更是出尔反尔的人,当年他为了攻打虢国,向虞国送来宝马珠玉,借路又联军,许诺给虞国更多好处。结果如何呢?虢国灭了,返回时顺便把虞国也干掉了。现在你就像虞国国君一样傻。有其父必有其子,想想你能得到什么吧?”


秦穆公听得一头冷汗。他感激道:“多谢老人家指点迷津!我要撤兵!”烛之武觉得秦穆公内心已经松动了,虽然口里说退兵,但还不是特别坚定。于是他又给了临门一脚:“我代表我们郑国国君告诉你,如果你撤兵,我们从此以后就跟随你,认你做我们的老大!一方面帮你削弱晋国,另一方面我们做你的东道主,只要你路过我们这里,酒肉免费管够!”秦穆公很快就撤兵了,跟晋文公连个招呼都没打。晋文公被放了鸽子,气急败坏,但又无可奈何,自己只好也退兵了。就这样,烛之武圆满完成了使命,挽救了国家。


俗话说:“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句话用在烛之武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烛之武是运用量权和揣情的双重高手,这记组合拳把晋文公打得莫名其妙,败得不明不白。什么叫老谋深算?什么叫说服高手?这就是!


一方面他在游说秦穆公之前就已经对秦国和晋国做好了各方面的量权工作,从地形、距离到两国交往的历史,以及晋国假途灭虢的罪恶档案,大量真实而准确的信息让他的话客观可信,从而杀伤力很强。他之所以胆敢出使秦国,挺身为郑国国君出谋划策和排忧解难,最关键因素是量权工作让他胸有成竹。


另一方面烛之武揣测到了秦穆公不想干徒劳无功的事,更不想当一个强晋弱己的傻瓜,以及秦穆公对晋文公猜忌的心理。正因为他揣情功夫做得到位,所以他能让秦穆公乖乖按照自己的安排去做。这就叫一言九鼎、言服八荒。


一个人如果把自己修炼成量权和揣情的高手,会达到什么境界?

鬼谷子说:“谋虑情欲,必出于此。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一也。”


意思是:所有的谋划、想法和愿望,均以量权和揣情为出发点。尽管人有贵贱之分,待遇有轻重之别,事也会有利害成败。但是其规律是一致的。


在这里,鬼谷先生说得明白,一个人深谙量权和揣情之道,大都会获得事业的成功,从而大福大贵,人人重视,成为社会上的佼佼者。不过,在社会上肯定有不少人自诩为“道德君子”,看不惯鬼谷子在这里重点谈到的揣情术。果真如此吗?


鬼谷子说:“故虽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可索之。此谋之大本也,而说之法也。

意思是说:即使有古圣先王的道德,有圣人智者的谋略,如果不能揣测真情,也无法寻求那隐蔽和深藏的实情。可见,这揣测之术是谋略的根本,是游说的法则。


在这段话里,鬼谷子认为道德、智慧和揣情读心术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掌握揣情读心术,出谋划策才能神机妙算、无所不成,游说才能达成结果,从而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可以说,揣情读心术不仅是我们普通人应该学习的,同样也是明君和圣人的必修课。


量权和揣情最难做到的是什么?

鬼谷子说:“常有事于人,人莫能先,先事而至,此最难为。”

意思是说:善于“揣情”和“量权”之术的人,常常在事情来临时,没有谁能比他更先预知,在事情发生之前就已经做好准备,这是最难做到的。


在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马后炮”和“事后诸葛亮”。在事情发生前毫无察觉,而事情发生之后又后悔莫及。圣人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这里。让我们一起看下三国时期著名军师的量权揣情之道。


孙策辗转争斗千里,占据了江东之地。当他听到曹操和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打算渡过长江偷袭曹操的老窝许昌。众人听到这一消息都很恐惧,唯有郭嘉分析预测道:“孙策刚刚占据江东,诛杀的都是英雄豪杰,愿为他们拼死效力报仇的人很多。


然而,孙策性格疏忽大意又不加戒备,虽然他掌握百万人马,但实际上跟自己独行中原没什么区别。如果有刺客埋伏起来突然攻击,一个人就能杀了他。以我看来,孙策将来必定死于匹夫之手。”后来,孙策果然被许贡的门客杀死了。


为什么郭嘉能够料事如神,分析预测问题能做到“先事而至”,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能推知结果?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对孙策的性格进行了全面的量权和深入的揣情工作。为什么郭嘉被称为三国第一谋士?量权和揣情是他的核心竞争力。


没有人是神仙的化身,只有量权比一般人周全,揣情比一般人深入罢了。智者总能在量权和揣情的基础之上,做到未雨绸缪、先事而至,愚者却总是亡羊补牢、临渴掘井。预测未来的形势和别人的行动,对一般人而言是很难办到的,但对他们来说却养成了一种习惯。


谋事在前,成事在后,如果你想让自己的事业获得成功,就要做一番量权功课、费一番揣情的脑筋,从而让自己透过现象看本质,穿越现在看未来,此时你距离“神人”就不远了。成为料事如神的人,还需具有一种能力,就是见微知著,以此类推的能力,鬼谷子称这种人叫做圣人。下一讲,我们就来学习这种能力。谢谢聆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催眠师纪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