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七个方面判断胜负

要从七个方面判断胜负

00:00
17:08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洪兵。

前几讲我们讲到,考虑战略问题,只要紧紧的抓住五事,就不会出现大的战略决策失误。但孙子又说了,要想有一个更加完整的战略,光五事还不够,还需要在七个方面进行比较性的研究。这七个方面具体指什么呢?


孙子说: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按照传统权威的解释,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要通过比较双方的一些情况,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些情况就是:谁的国君政治修明?谁的将帅有才能?谁能占有天时地利?谁能够令行禁止?谁的军队兵多器利?谁的士兵训练有素?谁的军队赏罚严明?通过回答这七个问题,我们大概就能够判断出谁胜谁负了。以上这七种情况,我们通常称之为“七计”。

其实我们仔细的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孙子在这里说的“七计”是在“五事”的基础上展开的。第一种情况,谁的国君政治修明?说的就是“道”。第二种情况,谁的将帅有才能?说的就是“将”。第三种情况,谁能占有天时地利?说的就是“天”和“地”。第四、五、六、七种情况,谁能够令行禁止?谁的军队兵多器利,谁的士兵训练有素,谁的军队赏罚严明?说的都是“法”。在“七计”中,孙子将“法”做了具体的展开,使统帅的思维决策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所以,孙子依据他前面所说的五事,展开阐述这“七计”,完全按照军队的作战实际情况,遵循统帅思维的规律,至上而下地提出了一整套简明扼要的思维决策模式。


我们特别要注意,孙子这里所说的较之以计的这个“较”字。这个“较”字,强调的是将双方的情况综合起来加以比较,通过比较来认识交战的结果。战争是对抗双方力量的较量,我们只有通过双方情况的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比较,反映出孙子兵法决策的科学性。孙子在下面还要谈到大量的比较性的方法,要注意一下。


我们在平时的战略决策中,要重视这种比较性研究。这种方法很有效,我在平时的战略研究中,就大量采用这种方法,我在以往提供的战略研究报告中,也大量采用这种比较性的研究论据。


我们按照孙子的要求,将敌我双方七个方面的情况加以比较,实际上就将作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分类的量化分析,从而形成逻辑层次清晰的战争全局的认知框图。


我们不仅要用这“七计”来规范自己的决策思维,同时也可以用这“七计”来判断其他人的决策思维,也就是说,“七计”可以成为我们衡量一个战略决策是否正确和全面的一个基本标准。无论历史和现实,大量战略决策的实例,都能够从这“七计”的比较判断是否完整和准确上,找到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然而再全面无误的战略决策,也需要落实到具体执行当中去,才能真正发挥出其作用。针对这一点,孙子下面说的这段话特别有意思,在对这段话的解释上,也存在较大的分歧。


孙子说: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我对这句话的解释,可能与其他的一些版本不同,我的解释是:将领如果同意并执行我的战争计划,就会获胜,就留下来用;如果不同意和不执行我的战争计划,就会失败,就应该让他离去。


而其他许多版本是这样解释的:国王如果听我的计策,一定会胜,我就留下,如果不听,我就离去。


假设这样的解释是对的,我们可以来想像一下当时的场面,孙子会这样说:尊敬的吴王阁下,你如果听我说的,我就留下来陪着你玩,跟着你干,我会保证得到你想要得到的那些东西,如果你不听我的,我可就不陪你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要走人了。


你不觉得这样的说法很突兀吗?明明前面都说得好好的,为什么这里非要将国王一军?这不太合常理,最关键的是,这明显上下文不搭呀。


解释有分歧,问题出在哪儿?出在这个“将”字上。这个“将”字不是如果的“如”的意思,而就是指将领。孙子在这段话中就是想要把将领的问题再突出一下。这使我们联想起毛泽东的一句话,“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孙子在讲述完如何按照“五事”制定战争计划之后,指明了将领这一决定因素。这在上下文是通的。


所以,这段话的正确解释应该是:将领如果同意并执行我的战争计划,就会获胜,就留下来用;如果不同意和不执行我的战争计划,就会失败,就应该让他走人。


在现实的作战中,这件事情太重要了,在统帅和将领之间,必须紧紧围绕着既定的作战方案,达到上下高度的统一,甚至要达成一种非常自然的默契。如果你的将领不听你的招呼,不能够很好地领会你的意图,那你的麻烦可就大了!


我们可以想想中国历史上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诸葛亮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方案,交给马谡去执行,可马谡这位将军偏要按照自己的意见去办,违背了诸葛亮的意愿,结果遭受失败。这位马谡是诸葛亮的爱将,两人的感情很深,可是军法不容,诸葛亮只能含着眼泪把马谡杀掉了。


上面孙子所说的这两段话,逻辑关系其实已经非常明了了:我们首先要分析战争的各种相关要素即“五事七计”,尔后考虑用将的问题。这其实都是内部因素,接下来着眼点在哪儿呢?就应该放在外部的条件上了。


对于外部条件,孙子是这么说的: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这段话中,有几个字可能不是很好理解,需要解释一下。首先这个“听”字,不是我们现在说的用耳朵去听的意思,而是“通过”、“采纳”的意思。这里说到的“权”字,按照传统解释就是“权变”、“变化”的意思,在这里,我们可以按主动权的意思理解。


孙子在这段话中说到了两个字。注意,前面的“势”,是个名词,指的是“态势”;后面说的“势”,是一个动词,强调的是一个行为过程。


综合以上的解释,孙子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战略筹划确定并通过以后,就要考虑“势”的问题了,以便充分利用外部的条件。所谓的“势”,就是根据有利条件而争取作战的主动权。


我们可以联想到老子的一段话来帮助我们理解孙子的这段话。老子这样说:物形之,势成之。意思就是;各方面的物质条件都具备了,下一步就要看势了。这个势,说的就是外部条件。


作为一名统帅,要仔细分析外部条件的利和弊,并根据外部各种条件的变化,灵活地调整和改变自身的作战方案。将帅们尤其要清醒地判断,当前是否具备了实现自己战略计划的有利条件,并且思考如何形成实现自己战略目标的有利的态势。


如何用“势”,充分借助各种外在的有利条件,这是中国战略的一个突出的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说,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围绕着这个“势”字做文章。“势”,作为中国战略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有着深刻内涵,也有着多种不同角度的解释。


在这里,孙子所说的“势”有着特定的含义,是在讲外在各种有利条件综合在一起的一种态势,而这种态势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统帅通过灵活应变来求取。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势”作为一种外部环境的反映,带有某种必然性的发展趋势,从全局上对双方的战略筹划产生制约。战略统帅必须将自己的战略计划与“势”紧密的结合起来,因利而动,因势而变。


孙子说“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意思就是:将帅通过借助有利条件获得主动对抗地位。战略上取胜,必须获得主动权,这就是“制权”。但是,获得主动权,就要形成有利的态势,形成有利的态势则需要借助各种有利的条件,这就是“因利”。“因利”和“制权”反映了“势”的涵义——这是由战略目的性所确定的一种涵义。


我想用一个冲浪者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涌起的大浪视为“势”,勇敢的冲浪者因利而动,乘势而上,借用外部有利条件,完成了自己的动作,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讲到的“谋势”,也是这个意思。


高明的战略家,强调“谋势”,“谋大势”,而不是把眼光局限在具体的战术对抗行动上或者一城一地的得失上。就战略而言,可以这样说,“势”已成为衡量战略运筹胜败的一个标志。当对抗的一方已经失势,处于一种丧失了主动权的两难选择时,这一方已经失败了,他们在事实上被对方所摧毁只是个时间的问题了。


一位英国战略理论家利德尔·哈特这样说过:真正的目的与其说是寻求战斗,不如说是寻求一种有利的战略形势,也许战略形势如此有利,以至于即使它本身不能收到决定性的效果,那么在这个形势的基础上,打上一仗就肯定能收到这种决定性的战果。


本集结束,送给你的一句话,就是毛泽东的那句名言: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你可以结合现实去想一想这句话,越琢磨越有味道。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拾光100

    听第三遍

    洪兵教授 回复 @拾光100:

  • 听友421025072

    听过的最好的讲解,没有之一

    洪兵教授 回复 @听友421025072: 谢谢🙏

  • Kingureo陳逸凡

    一听便懂, 讲解细致入微. 洪兵教授, 乃真人师也. 感恩遇见🫱🏻‍🫲🏼

  • 虚度光阴的隐士

    从“邦有道则行,邦无道侧隐”的思想角度出发,孙子指自己的去留也未必错。2个不同角度解释方法都值得思考。

    小野四郎 回复 @虚度光阴的隐士: 如果孙子是把兵法给王看,那有可能,如果兵法是写给所有人的,那应该不是这意思!

  • 一路豪歌向天涯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计,利,势,三者相辅相成。以上几节课听了N遍,初有感触。

  • 江川风意

    好是好,就是语音识别的文稿看的血压升高,帮忙纠错好几处了,累死,希望平台改一改吧

  • 卢小博

    是啊

  • 革面洗心

    对对对,我也是这么想的,怎么可能是我走呢?将领不听话,我走?没道理啊

    小野四郎 回复 @革面洗心: 以前我也是这么想的,但听了这个老师的讲解后,觉得老师说的合理

  • 梁维峰

    老师,您讲的那本书《那个家伙瞎了眼,百事可乐在可乐战中的取胜之道》,几个网站都没有找到,请问哪里能买到?感谢老师,这本书我很想看看

    洪兵教授 回复 @梁维峰: 这本书是我看到一篇文章提到的。过去许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