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讲:苏东坡《黄州寒食帖》温润如玉之美

第51讲:苏东坡《黄州寒食帖》温润如玉之美

00:00
08:41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书写的自作诗二首,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


《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黄州寒食帖》,从圆明园流传出去以后,几经辗转被颜韵伯收藏,1922年,颜韵伯游览日本东京时,将《寒食帖》售给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19239月,日本东京大地震,菊池家收藏的古代名人字画几乎被毁一空。当时,菊池惺堂房子已经着火,他看见《寒食帖》将葬身火海,冒着危险从烈火中将已经着火的《寒食帖》抢救出来。二战刚一结束,国内王世杰访觅《寒食帖》下落后,高价从日本买回来,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件作品是苏东坡到黄州第三年写的。一共是两首诗,尤其是第二首诗沉郁顿挫。他写到“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哪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请看这两个字“衔纸”,什么意思?“空庖煮寒菜”,美食家居然家里空空的厨房,煮的是发霉的寒菜,寒食节是每一年三、四月份清明之前的青黄不接的时候。“破灶烧湿苇”三个石头垒起来的破灶,烧的潮湿的芦苇根本点不着火,一代文豪满头是灰满脸是泪在这儿吹火。“哪知是寒食”,突然想起今天是忠贞之士介子推的祭日,不能开火。“但见乌衔纸”,又饿又累又冷,看见门外乌鸦群衔着祭片飞来飞去,想想这情景应是比杜甫的“《三吏三别》、《羌村三首》更加悲惨。但是,看“衔纸”写得多么轻爽、多么神骏,多么潇洒。这说明了东坡把内心的悲痛已经化解了,他能够的超越沉重的命运苦难。“君门深九重”,我再也见不到皇帝了,皇帝离我越来越远,“坟墓在万里”我在眉山的祖坟已经很远了,这话的意思是说我上不能尽忠,下不能尽孝。最后是“也拟哭途穷”,我像阮籍一样穷途而哭,而“死灰吹不起”,就像我刚才那个破灶一样灰都扬不起来,一切都心灰意冷。


观苏东坡的《寒食帖》,充分表现了苏东坡处变不惊,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精神高度,和能在人生艰难面前保持超越性和优雅的风度。《寒食帖》为宋书尚意的代表作。此帖用笔直抒胸中郁闷,性情尽现于毫端。侧锋行笔、跌宕有致,笔酣墨饱,结体左疏右密或左密右疏,行间自然天成,随意而行。整幅作品刚中含柔,以柔寓刚,沉郁旷达,天真烂熳。笔迹匀净流丽,锋实墨饱,字势开张,行距疏朗空阔,给人以“端庄杂流丽,刚健复婀娜”的审美感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liran22

    希望能多看看老师的运笔,写得时间长些,看着老师写字都是一种享受,而且能学到运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