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讲:《伯远帖》乾隆最爱的“三希堂”珍品

第48讲:《伯远帖》乾隆最爱的“三希堂”珍品

00:00
07:29

王珣,字元琳,为东晋著名书法家王导之孙,王洽之子,王羲之之侄。王珣生于晋穆帝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卒于安帝隆安四年(公元400年),终年五十二岁。


王珣《伯远帖》是东晋传下来的唯一中国存在的一幅行书真迹。《伯远帖》收藏于乾隆“三希堂”,为三希堂晋代唯一真迹,实为希珍之宝。此帖行书,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书风。


《伯远帖》内容:“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这封信共47字,描述与与伯远天各一方的思念心情。


《伯远帖》的书法艺术特点:文才焕然,铮铮铁骨。字体笔画绵长,结体开张,开张利落,露锋入笔,笔笔入纸,爽利大气。文中“分别”二字,还带有隶书的痕迹。“不”字长撇劲挺,瘦硬通神。“不克”两个字笔画很瘦,犹见精神。“如昨”之“如”字,简洁明快,笔不到意到。


王珣行书特点是文人儒雅,《伯远帖》整体章法如升初日,如沐春风,如云如霞如烟,不食人间烟火。结体开张,疏密有致,注重疏密对比,字体形态修长,结密无间,有清瘦之感。王珣行书伸缩性大,体变多,萦回玲珑,生动流美,平易近人,雅俗共赏。整幅作品有刚有柔,有骨有肉,或方或圆,或露或藏,粗不臃肿,细不纤软,线条以中锋为主,饱满圆厚,笔墨控制得恰如其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