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讲:王羲之《兰亭序》书写美妙之处

第45讲:王羲之《兰亭序》书写美妙之处

00:00
14:48

大家好!《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所写的“天下第一行书”,它究竟美妙在什么地方呢?除了内容以外,它在艺术形式方面,书法的技法方面,乃至于我们所说的它的形式美,它的创新的地方,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面前就是神龙本的《兰亭序》的高清复制件。这幅字可以说代表了中国行书的最高水准。时光过去了1700年,还没有几个人敢提出他超越了《兰亭序》。《兰亭序》美妙在什么地方呢,我来分析一下。


首先,王羲之的笔是什么笔?鼠须笔——黄鼠狼的胡子,你可以想象到他的笔有多么硬,硬笔。纸是什么纸呢?是蚕茧纸。我们可以看到蚕茧纸,它和今天的宣纸不一样,它不洇开,也就是说它相当于今天的熟宣。一支硬笔写在熟宣上边,而且是微醺喝了酒,然后写了一上午的诗,和朋友们饮酒“一觞一咏”。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写下了神骏的《兰亭序》。王羲之的纸张,他的毛笔,他的心情和他的身体状态,恰好天地合一,天人合一,达到这高水准。


第二,他的执笔方法和今天不一样。我们今天的凳子和桌子——高桌子是宋朝以后才有的。也就是说在东晋时期的王羲之,他拿纸是这个角度,大概是30度到45度拿起来写。也就说心手双畅,而不像我们今天是搁到桌子上这样写的。今天毛笔书写是垂直的,而王羲之的毛笔是呈一定斜度写的,难度系数更高。我们知道有些人的技术不过关,他还要用手垫着手腕来写,支撑手让它稳定。而王羲之右手笔在空中,左手的纸在空中,他能写出如此神俊的《兰亭序》,匪夷所思。谈完了王羲之技法后,我们可以看看,羲之在具体书写的技法方面,有一些让我们关注的内容。


这幅字有很多的露锋。我们知道楷书篆书隶书都要回锋,让毛笔的锋裹在线条当中,显得线条像我们的人的骨头一样。比如说我们的腿骨胫骨才有劲儿。而这幅字不一样,处处都是露锋。王羲之把锋芒露在笔画之外,这是一种什么情况呢?也就是说,它是一种行草笔法中一种极强的自信——露锋。同时它也是很多的使转、翻笔。什么叫使转?我们知道毛笔写到一个弯转的地方,如果硬往横拖,毛笔的锋就会分散。分散以后,转过来以后线条就没有力量。丧失了力度,就像我们骑自行车,你如果在拐弯的时候,还是使劲加速人就会摔出去一样的道理。毛笔使转有一个翻转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毛笔刹住转向,然后把笔锋理顺,在另一个角度,同样有劲,同样充满了力量和势。我们说的形势的“势”。这个技法叫做翻笔,叫做绞锋,叫做衄锋。我们看到里边有圆转方、方转圆,翻转拗转方折横折都很多,什么叫方折?一笔几乎是90度一转峰回来。什么叫做圆转。有个弧度转过来,什么叫翻转?毛笔的锋完全散了,然后调一下锋,换一个角度把锋转过来。这些笔法在《兰亭序》中比比皆是。如果一个人只会写中锋行笔,他就写不了《兰亭序》。《兰亭序》是中锋、侧锋、偏锋、转锋、衄锋各种的笔法之大成,所以它才能达到今天很多人望而却步、难以超越的水准。


我们知道,楷书中的中正之气——磅礴中正之气,而行书是中国书法的一个另类,叫做性情之书,自由之书,个性之书。它更多用的是侧锋、侧势。侧锋、侧势就多变化。变化一多,我们就可以看出这幅字像《易经》所说的“生生之谓易”,什么叫做“易”?“易”的第一个含义就是变化,天每天都在变化,时间在变化,每一个人都不能同时踏进一条河,因为刚才那一秒钟,那条河和刚才一秒钟以前的河已经不是同样的河,它已经产生了些微的变化。书法也是这样。所以笔法生动,结构生动。


第三,章法很生动,很多人说《兰亭序》似乎每个字单字看起来,有些字似乎并不很美,但搁到一块,就无限的美好。什么原因?说一句不恰当的话,就说现在有一些好事者把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她的眼睛、鼻子、耳朵、嘴、脸庞、额头凑在一起,大家反而觉得缺一点个性,缺一点让你心动的东西。死板!而王羲之在写这幅字章法行气可以说是左右摆动,上下应接,时而平和,时而险峻,时而崇高,时而优美,它的线条结构章法充满了变化。


《兰亭序》是王羲之个性、魏晋人个性的体现。清朝刘熙载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如人然。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他清新超迈人格的完美体现!


那么《兰亭序》就完美无缺了吗?我们知道:天地都不全,所以地往东南倾。就是说西边高东边矮,水往东流。如果天地全的话,四边都是一样高,水就不流了。所以《兰亭序》也有瑕疵。第一个瑕疵,里边有几个字可以商议:


第一,“岁在癸丑”的“癸”字写得很细,是王羲之当时写的时候,因为是微醺状态,所以忘掉了今年的年号,再加上是春天,刚刚翻了年坎,所以偶然没有记住,今年和去年的年号有可能没记住,是后来填上去的。


第二,“修禊事也”。他写成禾旁禾苗的禾。 因为我们这是给中小学同学们讲书法,所以字还是要写正确,正确的写法。这边应该是一个示旁,指示的示旁。修禊事也。


第三,“崇山峻岭”。他老人家写的时候少了一个山在顶上,成了领袖的领。今天同学们写的时候,当然你在临《兰亭序》的时候可以这么写,但您在自己写崇山峻岭的时候,切记。别忘了那个山字。“惠风和畅”,魏晋人一般习惯于少写惠字下边的一提一点,这当然是不可以的。


第四,“悟言一室之内”。什么叫做悟言一室之内,就是说我们在一个房间里边进行对话,羲之写成了觉悟的悟。这个字正确的写法应该是“晤”。


第五,“怏然自足”,有些人说写错了,我认为这个地方没有错,有人说是应该快然自足,怏然,也是说得通的。


王羲之《兰亭序》涂涂抹抹修改的地方很多,同学们会奇怪,究竟它涂改的是什么字呢?我也给大家稍微解说一下。当然因为是隔了1700年左右,而且他有墨涂得很黑。王老师也没有X光,所以我也透视不了。下面的究竟是一个什么字,我只能说说我的体会,供参考。


比如说“岂不痛哉”,那个痛字,我们可以看到下边好像是一个“他”,“每览昔人”的“每”是“一”字改的,“一”笔显得很淡。


还有就是“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犹”字写成了由于、理由的“由”字,而应该写“犹”。就是左边一个反犬,右边一个尤字那个犹——犹如的犹。


还可以看到“悲夫”下边涂得很黑,我的观察应该是亦可。因为他说是“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原文“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亦可悲也”。“亦可悲也”,语气很弱,“犹今之视昔,悲夫”,情绪就上来了。这个改动很精彩。“夫”字写的很粗,因为下边盖的是一个“也”字。


最后一个字我们可以看到,“将有感于斯文”,为什么要改这个字?下边是个什么字?可以看得很清楚,是一个作品的“作”。“有感于斯作”。错没错?没错。古人认为“作”,就是一件作品或者一样东西是完整的,就可以称为作品——“作”。


但是为什么改成“文”?这与中国音韵学,跟中国古代的音乐学相关。古人作对联、作诗,最后一个字没有特殊的原因,都要用平声。打个比方,我们看到很多朋友大年三十儿买一对红对联挂在门口,由于买来的对联下面没有作者落款,他就踌躇半天,搞不清楚谁是上联,谁是下联。如果有作者落款,那当然是下联。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中国的音韵要求,凡是一幅作品,一首诗,一个对联,一篇文章,最后一个字,最好是平声他才会叫得响传得远。


王羲之“有感于斯作”,“作”就是去声,所以叫不响,因为太短促。他从音韵学的角度,从不以文害辞的角度改成了“有感于斯文”,平声。那么,对联你应该怎么判断谁是下联呢?结论已经说了:下联最后一字是平声,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可见王羲之是一个多么认真的人,他可是已经喝酒喝得微醺,“醺”就是醉醺醺的醺。


王羲之微醺写的草稿《兰亭序》,近1700年来没有人敢说超过,没人敢说他能超过。而王羲之写的内容又成为上次课程里谈到了是一篇哲学,而他写的书法形式又如此的完美。当然刚才所说的几个字,还有几个涂抹,是瑕不掩瑜,无愧于这块宝玉——国之瑰宝的光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婕_3w

    请问如何能接受教授的书法网络辅导呢?